择人任事、用人得当、人尽其才,是古今中外的用人之道,也是比尔·盖茨的用人观。所以,微软的员工都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1981年底,“微软”已经控制了PC机的操作系统,并决定进军应用软件领域。盖茨决定把微软公司变成不仅开发软件,而且具备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他打算一边从事产品生产,一边从事产品销售,全面投入市场竞争。但是,市场营销与软件程序设计相比,却令盖茨感到头疼,因为在软件设计方面,微软的人才都是高手,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找不出一个很懂得行情的人来。
盖茨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于是就四处打听,八方网罗。最后,终于从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挖来了罗兰德·汉森。他刚一上任,盖茨就任命他当公司的营销副总裁。虽然汉森在软件方面可以说是完全的“门外汉”,但是他在市场营销方面却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盖茨要汉森负责微软公司的广告、公关和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与推销。
汉森做事雷厉风行,上任第一天就给微软的员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会更容易被接受。”“当你用这个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依靠品牌的荣光,它会更容易站住脚,更容易受欢迎。”汉森给这群只懂软件、不懂市场的“市盲”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启蒙教育,在汉森的带动之下,微软公司决定,从今以后,所有的微软产品都要以“微软”为商标。
从那以后,微软公司的所有不同类型的产品,都打出“微软”品牌。不久以后,这一品牌在美国、欧洲乃至全球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这样一来,市场销路才算是得以完满解决。
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发,微软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日益增大。这时公司第一任副总裁吉姆斯·汤恩显得江郎才尽,明显不适应形式的发展。因为年近半百的汤恩采用的正规企业古典规范方式进行企业管理与当时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微软公司的成员都比较年轻,连董事长比尔·盖茨也不过二十多岁,公司具有无拘无束、自由浪漫又充满创造精神的气氛。而汤恩的那种古板的管理方式无疑不受欢迎。为此,他也主动提出辞去总裁的职务。
盖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找到了坦迪电脑公司的总裁谢利。直截了当要他到微软公司接受总裁的职务。
作为坦迪电脑公司总裁的谢利,和盖茨早就是老交情了,对微软的历史、人事工作作风了如指掌。尽管知道盖茨个性鲜明难以共事,但也了解盖茨很平易近人、信任自己,所以他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盖茨。
谢利刚一上任,就对微软公司的人事结构大刀阔斧地重新调整了一遍。他把鲍默尔提升为负责市场业务的副总裁,把事物用品供应商更换了,削减了20%的日常费用。微软在谢利的管理下开始飞速发展。
1983年,为了抢在可视公司之前开发出具有图形界面功能的软件,占领应用软件市场,微软开始了研发“视窗”项目,并宣布在1984年底交货。
出人意料,直到1984年8月,视窗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以致新闻界把“泡泡软件”的头衔“赠给”了“视窗”。正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谢利经过仔细调查一番,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除去技术上的难度以外,开发“视窗”的组织和管理十分混乱。谢利马上动手,进行全面整顿,把研究机构分成几个部分,指定专人负责;更换了“视窗”的产品经理,把程序设计的高手康森调入研究小组,负责图形界面的具体设计,盖茨则集中力量研究“视窗”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经过谢利这一番布置,“视窗”开发立见奇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速度相当快。谢利的杰出管理才能令盖茨欣喜若狂。
1985年末,微软向市场推出“视窗”1.0版,随后是“视窗”3.0版,把比尔·盖茨要啃一口“苹果”尝尝到底是酸还是甜的誓言变成了现实,汉森和谢利在微软向正规化公司发展的道路上,为微软公司作出了功不可没的成就。
成功语录
比尔·盖茨使用“择人任事、用人得当、人尽其才”的“3P”用人观,在微软正处于危机时,挽救了微软,使微软公司步入了正规化的道路。
一张“支票”
科特里为微软公司工作了将近八年,正是他在盖茨的授意下创办了多媒体部门,并成功地向市场推出了Enearta。然而,公司总的方向开始变化了。作为一个将不存在的部门的经理,科特里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他又遭到周围一些人的嘲讽,为此,他很愤怒,决定辞职。
然而,盖茨请他喝咖啡,并诚恳地要求他留下来不要走。盖茨建议科特里再干3个月,然后休息3个月,回来后再将他在微软公司的工作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盖茨暂时把他应当从事的工作称为“创造性主管”。科特里对盖茨的挽留非常感激。“‘创造性主管’这个头衔就等于给我开了一张没有填上具体数额的支票,”他说,“比尔对我说,我是有价值的。他不想失去我……从此以后,我在微软公司将得到铺红地毯的礼遇。”
副经理巴索洛莫夫也感到不满意。他希望自己能在科特里之后,取代他担任家用参考书软件分部的经理。科特里在斯通司弗那里为巴索洛莫夫说了不少好话,巴索洛莫夫自己也提出了强有力的理由。斯通司弗表面上答应一定会考虑巴索洛莫夫的请求,回头却提拔了一位标准的“微软式”的经理理查德·特德。特德是巴尔默的亲信,而巴尔默又是盖茨的左右手,所以斯通司弗提拔特德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微软公司能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也是令许多人舍不得离开微软的原因之一。正如科特里所预计的那样,多媒体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微软正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最有可能领导这股潮流。
科特里回顾着多媒体出版分部这四年来的成就,在下属面前竭力隐藏内心的喜悦与骄傲。他在微软公司充当了梦想家的职责,一手建立的部门被竞争对手视为难以捉摸的神话。在此过程中,他创造了一种梦想家才有的公司文化,而现在,一切都将消失。科特里以及像他这种类型的人都已被那些报表式的经理们取代了。
留住了像科特里这样的人才和盖茨一起创造微软的神话,盖茨是用了一番心血的。比尔·盖茨本人已被世界化了,他已经成为高科技精英的象征符号。这是一个时代对个人财富的认可和赞扬!正如杂志评语所说:“你可以喜欢他,还可以憎恨他,但你不可以忽视他。”
成功语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所见略同,盖茨不是天公,但他如数家珍,最引以自豪的就是他能请到最聪慧的人才,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