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祸国
2532100000007

第7章 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两上出师表

杜甫吟诸葛亮《蜀相》一诗,一千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的最后两句并非仅指诸葛亮一人而言。一千多年来,凡是志士仁人壮志未酬而撒手人寰之时,我们都会想起这两句诗来,为之扼腕,为之长叹息,为之同声一哭。此诗也就长时期地感染读者,激动人心。

成都武侯祠大门里有一副对联,曰:“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既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事业,也概括了他和刘备之间的亲密关系。对联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在隆中晤对,诸葛亮畅论天下大事,颇有先见之明。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阿斗,两上出师表,北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切都是为了酬答刘备的“三顾”的情谊。即所谓“两表酬三顾”是也。对于“三顾茅庐”一事,千秋传为美谈。但是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还有一次美谈,那就不大为人所知了。

为了把这一次不大为人所知的美谈扼要地告诉读者,需要对这两位主角的经历作一番必要的介绍。

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备是皇帝的本家,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但是“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时间太久了,历代的祖先已经难以查考),他在生活上已经下降为靠劳动谋生的平民,以贩履织席为业。后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也想建功立业,奋起投军,可是奔走了十余年,一直无法建立起一块根据地,只能依附大大小小的军阀,自己难以立足。究其原因,不外两点。

一是客观原因。在当时的群雄中,他是最缺少政治资本的一雄。投军时,他既无官职,又无地盘,要兵没兵,要钱没钱,不仅比不了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绍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就连割据一方的小军阀也比不上。他虽然争到了一个豫州牧的虚名,地盘却掌握在曹操手中,他连边也挨不上,所以奔走多年,自恨无家可归。他与诸葛亮见面之时,还是寄人(荆州牧刘表)篱下,自己并无寸土。

二是主观原因。他虽是帝室之胄,可是家境贫寒,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在文才武略各方面都没有打好基础。又因为他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在性格上不免有一种草莽英雄的气息,既讲义气,也闹意气,也就是原则性不强。因此,他被不少史家称为“枭雄”。

他也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够,却又不肯服输,总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在多年的奋斗之中,锻炼出了一套作秀的本领,常常不失时机地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动辄痛哭流涕,观者无不动容。因此后人评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他又善于拉关系,态度恳切,说话动听,总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他打着帝室之胄的金字招牌,争取和汉献帝见了一面,立刻拉上关系,博得了“刘皇叔”的头衔,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可见这位刘皇叔还是颇有一点儿政治手腕的。

诸葛亮这个天下奇才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人有句谚语,叫做“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天南地北,人人皆知。这条谚语,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人多好想办法,二是聪明人莫过于诸葛亮。诸葛亮一个人至少可抵三个普通人,可见他的智商特高,不同凡响。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是说:他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前,无官无职无头衔(布衣),只是个普通农民(躬耕,即自己去耕种)。他17岁时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老家避乱来湖北襄阳的农村,说“苟全性命于乱世”是可以的。但是下一句“不求闻达于诸侯”就有点忸忸怩怩,不大诚恳了。他如果真的“不求闻达”,抱膝长吟,自比管、乐干什么!当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力求闻达,为世所用,能够建功立业,并没有什么不好,他的所谓“不求闻达”,不过是自命清高,表示不屑于与人争名夺利而已。

诸葛亮17岁到达襄阳隆中这块地方。到27岁出山辅佐刘备,首尾十一年都待在乡下。可他一出山就能建功立业,第二年联孙破曹,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利,从此奠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六年之后,刘备与诸葛亮入据益州,又过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诸葛亮为丞相。天下大势的发展,与诸葛亮在隆中时所设想的蓝图正相吻合。一个躬耕于田亩的青年农民,一出山就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岂不是天下奇才!这个天下奇才是如何产生的?原来,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的书香人家,因为父亲早故,随叔父诸葛玄寄居荆州(湖北襄阳)。他们在襄阳的关系网非比一般,现在略作说明。襄阳有位德高望重的大名士庞德公,是诸葛亮的姻亲,诸葛亮的姐姐嫁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德公很器重诸葛亮,常加指教。诸葛亮“每至其家,独拜床下。”襄阳的另一位大名士黄承彦看中诸葛亮是个人才,主动招他为女婿。黄小姐有才无貌,诸葛亮重才轻貌,迎娶了黄小姐,受到时人的推重。当时的襄阳是荆州牧刘表(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的驻地,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后妻是亲姊妹,因此,诸葛亮与当地的各级地方官员及许多名士都有交往,受到照顾。他们在荆州虽是寄居,却有安居的条件。

诸葛亮既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饱读诗书;到襄阳后,又受到庞德公、黄承彦等名师的教诲,学问的根基自然不错。当时在襄阳避乱的还有一批青年才俊,如庞统(庞德公之侄)、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人,他们经常聚会,除了切磋学问之外,更重要的是交流信息,探讨天下大势。这既是一个文化沙龙,又是一个了解时事的俱乐部。在这种环境中,诸葛亮的学问、见识不断得到提高,表面上是当农民,实际上在读研究院。

读者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才会相信诸葛亮这位天下奇才其来有自,绝非偶然。

“三顾茅庐”的说法从何而来?

“三顾茅庐”的说法最初出于诸葛亮自撰的《前出师表》,他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指刘备)不以臣卑鄙(地位卑下,居于边远之地),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茅庐出于此处),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公元207年出山到227年上《前出师表》,正好二十一年)。

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和诸葛亮作了一席精彩的对话,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或者叫做草庐对)。对于刘备的咨询,诸葛亮是这样回答的: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巖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这一席话,绝不是一般的夸夸其谈,而是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也就是可以逐步实现的。后来,陈寿撰写《三国志》一书,就是根据《前出师表》的内容,作出了如下的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到了《三国演义》中间,《三国志》中的这几句话特别是“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居然铺张成了上万字的小说。从“徐庶走马荐诸葛”写起,经过刘备三访隆中,把诸葛亮请出山为止,写得波澜起伏,许多情节十分感人。在刘备坚请之下,诸葛亮还是不肯出山,刘备居然说出“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您不肯出山来管天下大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怎么办哪!)这样的话,而且“言罢泪沾袍袖”。刘备的态度如此诚恳,不仅诸葛亮被感动了,恐怕所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感动。这一段文字,就小说而言可以称为精品;如果要靠它探讨史事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这都是“小说家言”, 是作者编造出来的。总之,历代的知识分子是从《出师表》上知道了“三顾茅庐”一事;一般老百姓是从说书、演戏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知道了“三顾茅庐”一事,“三顾”之事,千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

另一美谈是怎么来的?

请读者看一看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一位大史学家鱼豢所撰的《魏略》一书中的记载: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原来并不相识),又以其年少(当年刘备已经47岁,诸葛亮才27岁),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言曰:是何言欤!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指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邪?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这一记载不仅说明了当时是诸葛亮去见刘备,而且把见面的经过描绘得十分生动。诸葛亮当时还很年轻,刘备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对他并不在意;幸亏他自己见机行事,对刘备用上了激将法,才能争取刘备另眼相看,以上宾之礼待之。如果当时他脸皮太薄,不好意思多说,和众宾客同时离开,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许多故事了。还有,刘备幼年时“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所以养成了一种闲不住,手里总爱编织一点东西的习惯。诸葛亮去见他的时候,他手里还在“结毦”,诸葛亮就借此找到了话题,谈到了救国救民的大事业上来。除了《魏略》之外,当时还有一部史书名为《九州春秋》的,也记载了诸葛亮去谒见了刘备的事,内容大致相同。

人们常把大家乐于称道的好事情称为美谈,或者佳话。当时东汉并不太平,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有志之士都希望起来做一番大事业,能使天下太平,救国救民。刘备“三顾茅庐”,是邀请人才(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事,所以被后世传为美谈,称为佳话。各位读者看了上面《魏略》中记载的一段话,说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已经先到樊城去找了他,为什么去找他,也是为了共谋大事,自告奋勇,去提建议,这当然也是好事,也可以称为美谈或者佳话。

事情的发展,本来是合情合理的。当时曹军即将南下,战火不久就要烧到荆州来了,荆州牧刘表不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很着急,想说动刘备共谋大事,共抗曹军,于是跑去谒见刘备,提出建议。双方原来不熟(非旧),经过一次长谈,有了了解(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从此开始交往。以后徐庶走马荐诸葛,这是当时隐居于荆州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有计划的互相推荐,为刘备所接受,刘备于是“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所说的一席话在他出山之后一一实现,如果能按诸葛亮的计划一步步地走下去,他们的大事业就可能成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汉王朝就将不是两汉:西汉、东汉,而是三汉:西汉(刘邦)、东汉(刘秀)与蜀汉(刘备)。

遗憾的是,他们的大事业没有成功。他们终于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人的行动乱了套。由诸葛亮制订而被刘备全盘接受的建国大计,是在蜀汉建国后内修政理,外联孙抗曹,以后待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师,才能互相支援,取得胜利,还于故都,兴复汉室。刘备在关羽死后不听劝阻,下令三军挂孝伐吴,最后自己又被东吴的陆逊击败,把三峡以下的荆州地盘一起丢光,从此失掉了两路北伐的条件,不管以后诸葛亮、姜维如何努力,最后还是难免失败。蜀汉建国大业的失败,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所以令人特别惋惜,是因为按诸葛亮的蓝图所建立起来的国家,一定是一个百姓安居、礼乐皆兴的国家,不会像一些野心家、阴谋家那样,一旦得了天下立即推行暴政。相对而言,由有远见的知识分子掌管国家大事,老百姓的日子总要好过得多。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时,是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而求贤若渴,这当然是美谈,是佳话,值得称赞。但他做了皇帝(蜀汉偏安一隅的小皇帝)之后,在下令三军挂孝伐吴一事上,就大闹意气,不听人劝,一意孤行,这就绝对是做错了。由于他这一错,既断送了建国大业,又愧悔交集,一病不起,送了自己的一条命。这也可以说是皇帝制度的不近情理(一个人说了算数),因此害了皇帝(刘备)自己。

《三国演义》的小说家言惹出了麻烦

《魏略》这本书因为没有受到晋王朝的重视,没有取得正式史书的地位,所以一直不大为人所知。因此,《魏略》中的那篇文章——记载诸葛亮先去拜望刘备的那一篇——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肯定也不知道,他为了把小说写得精彩动人,就大肆铺张,编造了许多无中生有的情节,这一编造,就给后人惹出了不少麻烦。本来是诸葛亮先去拜望刘备,两人由此相识,后来刘备又接受徐庶等人的推荐,再去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个经过合情合理,罗贯中为了表现刘备的诚恳,不仅写刘备去过草庐三次,而且说三次都是三人(刘关张)同去(以示慎重)。而且误把在路上遇到的黄承彦(诸葛亮的岳父)认做诸葛亮。这就给读者造成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两位主角原来并不相识。这样,本来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在发生了误会之后,就变成了互相矛盾的两种不同的记载。(《三国志》是说刘备先去见诸葛亮,《魏略》是说诸葛亮先去见刘备)长期纠缠不清,使人糊里糊涂。

话说到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下《三国志》成书的经过。此书的著者陈寿,四川南充人,原在蜀汉做官,入晋后为著作郎。晋灭吴后,他搜集三国时代各种公私史书,编纂而成《三国志》。当时魏国的史书有鱼豢的《魏略》与王沈的《魏书》,吴国的史书有韦昭的《吴书》,可供编纂《魏志》、《吴志》作为参考;只有蜀汉无史书,陈寿根据他自己所搜集的史料编纂成为《三国志》中的《蜀志》。在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时候,陈寿才两岁。所以对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事迹,他并非亲见亲闻,只能从史料上进行了解。

虽然鱼豢的《魏略》没有列入“正史”,《三国志》一书从唐代起就被列入“正史”,但从史料价值而言,《魏略》显然高于《三国志》。而且《三国志》是历代史书中唯一的一部体例不完备的史书,只有纪传,缺少志、表,而且文字过于简略,于史实多所疏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裴松之为之作注,以补缺失。《三国志》全文不过30多万字,“裴注”也有30多万字,两者字数差不多(《三国志》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读《三国志》,必须同时读“裴注”,注文的重要性不仅不在原书之下,有些地方比原书更为重要。《魏略》的作者鱼豢是魏国著名的史学家。现代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教授曾经对他做过一个精简扼要的评价——“孔明去樊城见刘备的故事,是与孔明同时代的历史学家鱼豢在他的名著《魏略》上记载的。鱼豢也是中国史学家中第一个对古罗马帝国(大秦)做忠实报导之人,史实是出奇的准确,所以他不是一位胡乱下笔之人。”(唐德刚《白崇禧秘史》一文中语)。

自己在研究中走过一段弯路

在研究“三顾茅庐”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走过了一段弯路。我曾经花费了不少时间,对《三国志》与《魏略》两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是《魏略》一书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比《三国志》更为可靠。《三国志》最严重的缺点就是“于史实多所疏漏”。只看《三国志》,不看“裴注”,固然使人觉得一片茫然,找不到头绪;就是和“裴注”同读,有时候也理不清线索,不敢轻易相信。在那一段时间,我写过不少与人争论的文章。由于对《三国志》的记载缺少信心,我甚至于不敢引用《三国志》中的语句作为根据。由于坚决相信《魏略》的记载不错,我甚至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曾经以“刘备并未‘三顾茅庐’” 为题写过论文,把这么大的一个史学难题长期挂在那里解决不了。

这个疙瘩最后是怎么解开的?我还是从陈寿治学的态度上来考虑问题。我觉得陈寿的处境虽然不好,但他为人比较正直,治学也还比较严谨,不会轻易说假话。面对有关魏国的一些学术成果,例如《魏略》、《九州春秋》等记载,他本应该加以重视,为什么一字不提,似乎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显然不很正常。后来通过一些同类的问题逐渐发现了两种情况。

第一,晋王朝是直接从魏王朝手里夺取政权的。他们对汉王朝的一些事物并不反感,例如司马昭对刘禅的“乐不思蜀”一笑置之。但是他们对宣扬魏国政绩的事物都不愿提及。对于史书,宁肯承认残缺不全的《三国志》,而不承认比较详尽的《魏略》。从唐代开始,某些史书被推为正史,某些史书不受重视,晋王朝的推荐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西晋统一天下以后,魏、蜀汉、吴三国的官员其实都是前朝“留用人员”,能否得到信任,都很难说。像写《陈情表》的李密和陈寿等人都有“少事伪朝”(年青时在蜀汉做过官)的身份,言行必须谨慎,以免招祸。所以陈寿对一些魏国史书尽量不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史书能否写好还在其次,首先需要避祸。

公元220年以前是东汉时期,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是个乱世。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也就是说,从220年开始,中国进入三国时期,到280年为止,司马氏称帝的西晋先后灭掉了蜀汉、魏国和吴国,统一了中国。从220年到280年,这60年中三国并立,互相攻战不已,还是个乱世。三国虽是乱世,但是有个特点,就是人才辈出,许许多多的三国故事,就是在这一段时期产生的。西晋统一全国,进入了承平时期,照理说,战争应该少些,老百姓的日子应该好过一点。事实上不然,西晋一代,从头到尾一共只不过37年,其中的“八王之乱”就打了近20年,所谓“八王”,就是八个司马家的王。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炎登上帝位之后,认为曹家没有实行封建,没有对曹氏宗室封王,所以魏国的帝位很快就被司马家抢夺了。因此在公元265年一口气就封了27个王,遍布全国各要地,既有兵权,又有人权与财权,让诸王护卫王室,以为能够永久保持晋室天下。他不知道一人专制的皇帝宝座,永远是野心家争夺的目标。大封诸王的结果,是使得手握大权的司马氏各王之间的自相残杀时间来得更快,规模来得更大,每一次大内战,都会动员数万人至数十万人,一次死伤在十万人以上的战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诸王为了战胜,常常用重利引诱边境上的游牧民族前来帮忙,把他们也拉进这种“皇帝争夺战”中间来,造成了“五胡乱华”,使得广大的中原地区发展为“五胡十六国”的局面,打得千里不见人烟。老百姓的生活比三国时期更为痛苦。

西晋这个短命王朝的大乱只不过才开了一个头,此后还要大乱三百年,中国从此分裂为南北朝,北朝既要改朝换代,南朝也要改朝换代,南北朝之间还要互相攻战不已。长期生活在战乱之中的老百姓不能不回忆起那短暂的三国时代,尤其是那些曾经生活在蜀汉诸葛丞相治理下的老百姓,他们不会忘记,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时代。父老相传,他们永远记得刘先主的“三顾茅庐”,他们永远记得轰轰烈烈的赤壁鏖兵,虽然有过关云长的大意失荆州,有过刘先主的火烧连营七百里,但是大家永远敬佩诸葛亮的两上出师表,一直扶持刘后主;永远敬佩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都的武侯祠千秋万代,永在人心。与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史事比较起来,蜀汉的君臣情谊深厚永不失为最值得称赞的第一件。正是:

三顾茅庐见真情,

流传千古自有因,

诸葛两上出师表,

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