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药膳药酒百科大全
2527200000003

第3章 概论(2)

总之,选用药酒要因人因病而异。如选用滋补药酒时要考虑到人的体质,如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阴虚血亏,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的药酒;形体肥胖的人,多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选用补心安神的药酒。选用以治病为主的药酒,更要随证选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为宜。要选用有针对性、适宜的药酒。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随意拿一种药酒饮用,就可见效。饮用者必须仔细挑选,认清自己的病症和身体状况,选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切不可人用亦用,见药酒就饮。

滋补药酒的选用

冬令进补,老年人往往喜欢喝少量补酒来补益身体。根据中医理论,各种补酒有寒、热、温、凉等不同药性,人体也有虚、实、寒、热等不同体质。所以进补之道,也得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用药原则。因补酒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所以,冬令饮补益酒时,要根据各人体质、虚实情况区别对待,做到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才能发挥药酒的功效,达到补益的目的。

一般来说,平素阳虚,每到冬天,就格外怕冷,小便多者,应该选择有温肾助阳的药酒。补阳功效最好的要属鹿茸类药酒,它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而且温而不燥,如参茸酒、周公百岁酒、龟龄酒等。此外,以鹿角胶为主配制的如虫草补酒、福禄补酒、人参鹿茸酒等也可选用。

平素气短懒言、面色无华、疲倦乏力、易出虚汗的气虚者,应该选择有补气作用的药酒。人参是补气药中的佼佼者,故应选择一些含有人参为主的药酒,如人参补酒、参桂酒、人参百岁酒、人参鹿茸酒、十全大补酒等。

有血虚者,症见头昏眼花、面色苍白,以及妇女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应该选择有补益气血功效的药酒,如十全大补酒、补益杞圆酒、桑葚酒、味美思等。若是妇女产后血虚、面色萎黄或苍白者,还可以选用一些适应妇女特点的补酒,如乌鸡补酒、八珍酒、毛鸡酒,这类酒能促进产妇健康,祛瘀生新,润和气血,振奋精神。

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可选择有健补脾胃作用的药酒,如十二红药酒、竹叶青、松龄太子春酒、中国养命酒等。

平素易腰酸背痛、筋骨不健、易劳累者,可选择有舒筋活血、强壮筋骨作用的药酒,如虎骨酒、史国公酒、状元红、杜仲糯米酒、养血愈风酒等。但这类药酒性较猛烈,身体虚弱者及老年人应慎用。

药酒的种类

药酒的品种繁多,功效各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补益类:如人参酒、十全大补酒。

(2)壮筋骨、治不遂类:如鹿茸酒、五加皮酒。

(3)治风湿痹病类:如虎骨酒、风湿药酒。

(4)治肺结核久咳类:如蛤蚧酒、天门冬酒。

(5)治恶疮类:如蝮蛇酒等。

(6)外用类:如跌打损伤药酒、十一方药酒等。

药酒由于所含有药物成分不同,功用和适应证也不同,因此必须合理选用,才能产生较好的疗效。服用药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药酒是用酒浸泡中药材,它除具有滋补性质外,还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在病愈后应即刻停服。

(2)药酒一般应在饭前服用,以使药物能迅速为人体吸收,较快地发挥药效。佐膳服用时,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因一部分被食物吸收而影响药效。

(3)药酒以温饮为佳,因温饮能更好地发挥药酒温通、补益的作用。

(4)药酒要针对病情选用,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不可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有些药酒有少量沉积于瓶底的沉淀物为无效成分,不宜饮用。

(5)补益类药酒忌与萝卜、葱、蒜等同服。

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服用简便,疗效显著,家庭中亦可自制,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选好配方

自制药酒应当选用适合家庭自制的安全可靠的药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药,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的,一般家庭无此条件。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如要配制药酒,应当先去请教医生,弄清楚药物性质和适用范围,以免不对症甚至引起中毒。

2.配料

按处方配料。处方的选择可根据医生的处方或参考有关书籍。将原料配齐后,去除杂质,有些药物还需先行炮制。具体方法均按当地炮制经验进行操作。

3.药材处理

一般制备酒剂的药材都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要按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将其洗净晒干。凡坚硬的皮、根、茎等药物,切成3毫米厚的药片子;草质茎根,切成3厘米长的段;种子类用棒捣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

4.酒的选择

以酒精度不低于60度的白酒较适合。若用70%的药用酒精来代替,则更有利于药材成分释出。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黄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增加。

生产酒剂用的白酒,应符合卫生部关于白酒卫生质量标准的规定。烊糖烊胶,可取适量白酒以热溶法或冷溶法充分溶解,加入浸出液或渗漉液中。如有胶料者,应用4倍量的水加热溶化,先加入糖酒,搅匀,然后加入浸出液或渗漉液中。浸出液或渗漉液加入糖酒(或糖胶酒)后,应密闭静置,充分澄清,方可滤过,分装。

5.具体制作方法

(1)浸制法:

①冷浸法。系将药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容器中,加处方量白酒(如未规定酒的用量,则一般酒量为药材量的8~12倍,可根据药材性质,适当增减)密闭放置。每天振荡或搅拌1~2次,浸渍7天后,改为每周1次振荡搅拌,搅拌次数多一些,浸出效果更好。避光在常温下静置20天左右(冬季则放置时间更长一些)。然后倾出上清液,并压榨残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澄清,纱布过滤即得。如连续浸制,残渣则不必压榨,可再添加新酒浸渍。调补之品如人参、黄芪、当归及陈皮等多系如此。若所制药酒需加糖、蜜矫味着色,可将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糖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成药酒。如自制五味子酒:取五味子500克,冲洗干净,装入细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500毫升,再封严瓶口,然后每日振摇1次,15天后可开始饮用。其饮用数量为每日3次,每次3毫升。此药酒主治神经官能症,以及失眠、心悸、健忘、乏力、烦躁等。

②热浸法。药料和酒同煎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药的成分容易浸出。制作方法基本上与冷浸法相同。先将原料粗粉置坛中,加一定量的酒,可采用隔水炖煮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材加酒先放在小铝锅、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炖煮,以有利药材成分的浸出,隔日1次。热浸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易挥发散发。见到药酒表面出现泡沫时,立即端起离火,并马上趁热密封。静置15天左右,吸取上清液,压出残渣中的余酒,和上清液合并,静置澄清,滤过即得。如自制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按热浸法隔水蒸炖20分钟。饮用剂量为每次温饮10~30毫升。此药酒主治食欲不振、蛔虫引起的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泄泻等病症。

(2)酿制法:先将原料加水煎煮,过滤去渣,浓缩成药汁(有些原料如桑葚、梨、杨梅等,可以直接压榨,取得药汁)。再将糯米蒸煮成饭,然后把糯米饭、药汁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盖密封。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保持一定的温度,放置4~6天即成。

(3)煎煮法:将原料碾成粗末后,全部放入沙锅。加水量高出药面10厘米,浸泡6小时,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取汁。加水再煎煮1遍。2遍煎出液合并后过滤,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状清膏(比例为生药5000克煎成清膏2000克)。待冷却后,加入与清膏等量的酒,和匀,放入坛内,密封7天,取上清液过滤即得。本法用酒量少,服用时酒味不重。古代医家认为,酒能使药力尽快抵达病所,迅速发挥治疗作用,因而对一些急性病变,多半采用此法。煎煮法可视为酒剂的一种速成法。易挥发的芳香物质受热后会加速挥发,因此芳香类药物不宜采用煎煮法。

(4)渗漉法:将切制后的中药材用白酒等润湿膨胀后,装入渗漉柱中,然后不断添加白酒,酒自上口流入,缓缓渗过药材,从下口渗流而出。集渗出液,并榨取药渣中汁液,与渗漉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此法操作相应比较复杂,从自制药酒角度,不如浸渍法简便易行。

(5)加药酿制法:这是古时常用的方法,近代应用不多。这种方法是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依据处方备好适量的糯米或黄黏米、曲和药物,将药材、曲粉碎。米以水浸泡,令吸水膨胀,然后进行蒸煮,使内无白心或成粥状,使其糊化。将蒸煮好的米冷却至30℃或略高的温度,然后再加入事先已经加工好的药材、曲末,拌均,置于缸内糖化发酵。已糊化的米,在酒曲中真菌分泌的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可发酵糖类,又在曲中酵母的作用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发酵过程中,必须维持适当温度。如温度升高,应开耙搅拌,使温度降下来,并可排出二氧化碳,供给酵母氧气,促进繁殖。7~14天发酵即可完成,然后经压榨,过滤,取澄清酒液。酒液盛入存贮容器后,应隔水加热至75~80℃,以杀灭酵母菌及杂菌,保证质量和适于贮存。古人采用该法时,有的先以水煎药取液,后冷渍曲,待发后再加入蒸好的饭发酵成酒。加药酿制法可制备低度药酒,在其制法、使用效果等方面有研究的价值。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近年还有回流加热法等。

药酒的适用范围与禁忌

1.药酒的适用范围

因为药酒具有“药食同用”的特点,因此药酒的适用范围日益广泛。概而言之,主要适用于:

(1)能治疗疾病。药酒能治疗之疾病甚多,凡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为各科190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无论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均适用,而且疗效显著。

(2)能预防疾病。由于药酒有补益健身之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防止病邪对人体的侵害,故能预防疾病而免于发病。

(3)能美容润肤,保护人体的外在美观。

(4)能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坚持服用保健药酒,能保持人的旺盛精力,延长人的寿命,使之达到最高极限。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用。

(5)能做病后调养和辅助治疗,促进病体早日康复。

2.药酒的饮用禁忌

药酒不是万能疗法,既有它的适用范围,也有它的禁忌一面。古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酒和药酒与健康的关系,正如古训这一哲理。适用的饮之则受益,反之则受害;适量饮用者受益,过量饮用者则受害。对此应当切记。

酒本身就是药,也可以治病,与药同用,药借酒势,酒助药力,其效尤著,而且使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因为药酒既有防病治病之效,又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功,因而深受民众欢迎。我国目前饮酒者约1亿人,每年酿酒用粮食约125亿千克,可谓饮酒大国。但如果不宜饮用或饮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有节制地饮酒和注意饮用酒和药酒的各种禁忌则尤为重要。

(1)饮用不宜过多,要少饮。凡服用药酒或饮用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要合理、适宜,不可多饮滥服,以免引起头晕、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即使是补性药酒也不宜多服,如多服了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痛、不思饮食;多服了含鹿茸的补酒则可引起发热、烦躁甚至鼻衄(即鼻出血)等症状。

(2)不宜饮酒的人,不能饮。凡是药酒和饮用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不适用的,就要禁饮。如孕妇、乳母和儿童等人就不宜饮用药酒,也不宜饮用饮用酒。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3)要根据病情选用药酒,不能乱饮。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应药酒,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4)不宜饮酒的病症,不能饮酒。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来说,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病症服用有针对性的低度药酒,不仅无碍,反而有益。但也应当慎用。此外,对酒过敏的人或某些皮肤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药酒。

(5)外用药酒,不能内服。凡规定外用的药酒,则禁内服。如我国民间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灭五毒和饮黄酒的习俗。其实,雄黄酒只宜外用杀虫,不宜内服。因为雄黄是一种有毒的结晶矿物质,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砷,遇热可分解成三氧化二砷,毒性更大。如果雄黄中混有朱砂(硫化汞砷)情况更糟。因为砷和汞都是致癌物质,并易为消化道吸收而引起肝脏损伤。饮用雄黄酒,轻则出现头昏、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重则引起中毒死亡。因此,端午节时饮雄黄酒的习俗是有害人体健康的,不宜再沿袭这一旧习裕了。

药酒的饮用和贮存方法

1.药酒的饮用方法

药酒的用法,一般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药酒中,多数是内服或外用,但有的药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法,一般按要求使用即可,但内服法,尤宜注意。

(1)服用量要适度。服用药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饮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而调整。总之饮用不宜过多,要按要求而定。平时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的量可稍高于一般人,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不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时则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过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2)服用药酒要注意年龄和生理特点。对于女性来说,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宜饮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能较强的药酒。就年龄而言,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服用药酒的量宜适当减少;而青壮年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服用药酒的量可相对多一些;对于儿童来说,其大脑皮质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身体各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且年龄越小的幼儿,酒精中毒的机会越多。酒精可对儿童组织器官产生损害,导致急性胃炎或溃疡病,还能引起肝损伤,导致肝硬化。酒精对脑组织的损害更为明显,使儿童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适量,或尽量采用外用法。

(3)药酒服用时间。通常应在饭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饮用,以使药性迅速吸收,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药酒以温饮为佳,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性的温通补益作用,迅速发挥药效。

(4)要病愈即止。用于治疗的药酒,在饮用过程中,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服用;补性药酒,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宜少饮,不可过量。

(5)饮用药酒时,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交叉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药酒的贮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