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2526700000018

第18章 产褥期保健(1)

母子平安

产后的心理调查

产妇分娩后,由于胎盘的排出,体内胎盘产生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突然骤降,可影响脑垂体与甲状腺的功能改变,还影响内啡肽、儿茶酚胺及多巴胺等神经内分泌介质。这些改变均可影响产后妇女的心理状态,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产后抑郁症。其次,产后体质虚弱、产后失血、会阴侧切及难产手术等也会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引发产后心理疾患。所以,产褥期是产妇主要的躯体机能转换期,也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较敏感,易受暗示的影响,且依赖性强。因此,产妇一旦受到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就易导致各种身心疾患。同时,产后还是妇女的角色转换期,由产前的孕育宝宝转变为产后哺育宝宝,哺乳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所以,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十分重要,产后的心理必须与上述改变相适应,才能真正完成角色的转变。

(1)产后心理失调的易发因素:

①产妇年龄太轻或初产妇,或没有接受过产前检查和培训者,对妊娠和分娩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致产后面临哺育小生命的繁琐与艰辛,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对难产、失血过多等体质虚弱者压力更大。

②胎儿的性别也会成为产妇产后心理调适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已生过一胎女婴,此次又生女婴者,可因对婴儿性别不满而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失望,导致自卑、焦虑和沮丧,在社会压力下产生绝望而轻生,这种现象在农村较易发生。

③生活上或婚姻上发生问题,如家庭经济收入减少,婚姻出现裂痕等,可致产妇产后情绪低落、不安,甚至感到婴儿成了负担和累赘。

④难产、胎儿致残或死亡等意外,常可引起产妇产后情绪不稳定,甚至产生负罪感。

⑤有家族性抑郁倾向者。

(2)产后心理失调的后果

①产后心理不稳定,情绪过度低,有可能会引起产后忧郁症。

②成功的母乳喂养必须有充足的母乳,而乳汁的分泌受垂体分泌的泌乳素调控,垂体功能又受大脑皮层的影响,而产妇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又可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情绪好,大脑皮层兴奋,有利于乳汁分泌;情绪低落,大脑皮层受抑制,乳汁分泌就相应减少。因此,产褥期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乳汁的分泌以及产后子宫的复旧。

(3)顺利度过产后心理不适期的方法

①加强产前孕妇学校的质量,增加围产期心理保健的内容,讲述孕产期、产褥期、哺乳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

②针对产妇的心理较脆弱,易受暗示的影响及依赖性强的特点,不论医护人员,还是产妇家属,对产妇都要倍加关心和爱护。若出现胎儿致残、死胎等意外时,应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

③对高危人群应重点采取保健措施,除接受一般产妇的保健教育及关爱外,需要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指导,解除其心理上的困惑。

④对有心理异常者,应及早识别,及时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产褥期的母体变化

产妇产后全身各系统(除乳房外),尤其是生殖系统,因妊娠所引起的变化将逐渐恢复到妊娠前的状况,此恢复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6~8周。

(1)生殖器官的变化

①子宫:分娩结束时,子宫底在脐下1~2横指处,以后子宫逐渐缩小。宫底每日下降约1.5厘米,10~14天降入盆腔,在腹部已摸不到。产后第3周子宫内膜自基底层再生,胎盘附着处的创面也逐渐由子宫内膜修复,子宫6~8周后可恢复到未孕时的大小。子宫恢复的速度与产妇的身体及精神状况;胎次、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情况、是否哺乳、子宫有无感染及有无胎盘组织残留等有关。

②阴道:胎盘刚娩出时,阴道极度松弛,产后3周,阴道黏膜皱襞会重新出现,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达到妊娠前水平。

③排卵情况:产后6周内多无排卵,6周后约半数的产妇排卵,18周后80%以上的产妇排卵。月经多在产后6周以后恢复,哺乳可使月经恢复延迟。

(2)乳房的变化:妊娠晚期,可由乳房挤出少量黄色清水样乳汁,称“初乳”。产后2~3天仍分泌初乳,以后在腺垂体生乳素的作用下,乳腺充血肿胀,产妇可感觉乳房胀痛,局部灼热(腋下或腋前有副乳腺者,局部也可肿胀),1~2天后即开始分泌乳汁,开始量较少,以后逐渐增多。乳汁畅流后,局部胀痛即消失。

哺乳可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每隔3~4小时哺乳一次。定期吸吮有促进乳腺分泌作用,并有助于子宫恢复。

(3)全身其他情况的变化:产后体温多正常,如产程延长、产妇过度疲劳者,可出现低热,但多不超过38℃,大都在24小时后恢复正常。产后3~4天,由于乳房胀痛也可引起低热,乳汁分泌畅通后即恢复正常。如体温持续24小时以上不下降,应做全面检查,寻找发热原因。

产后脉搏多较慢,每分钟60~70次,可能与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如脉搏过速,应检查心脏,并注意是否因失血过多引起。血压一般都正常。

孕妇血液稀释,在产后2周内恢复正常。分娩时白细胞增高,在产后24小时内可达15000/立方毫米左右,如产程长,可达30000/立方毫米,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否则应寻找原因。血沉在产褥初期仍较高,产后6~12周恢复正常。

怀孕时体内增加的水分于产后排出,尤其在1周内的前几日,排出量最多。由于汗多,应注意预防感冒。产后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毫升并可出现微量尿蛋白,多在产后1~2天内消失。第1周内偶可出现糖尿,系乳腺分泌的部分乳糖被吸收排出所致。

产后大小便可能出现困难。因腹壁与盆底肌肉松弛以及肠蠕动减弱,易便秘。膀胱可因产时受压而感觉迟钝,或因膀胱三角区仍有水肿、充血,或因会阴伤口疼痛,反射性地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致排尿困难,严重者可有尿潴留。尿潴留将影响子宫复旧,并易引起尿路感染,应及时处理。

产后的饮食调养

产妇营养的好坏,与产妇的身体健康及哺养新生儿的关系极为密切。分娩时,身体丢失一部分血液,需要及时补充;生殖器官发生损伤,需要修复;婴儿吃奶,需要大量分泌乳汁。根据这些生理特点,产妇在饮食上就必须注意营养全面,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要丰富。如果缺乏这些营养要素,不仅会给母亲的体质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使乳汁分泌量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产妇的食谱既要丰富多样,又要保证质量。

(1)主食:主食种类多样化,粗粮和细粮都要吃。粗粮中如小米,与粳米相比,确有可取之处。小米的蛋白质、粗纤维、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1为下标)、维生素B2(2为下标),均高于粳米,但同时它也不是营养全面的食物。因此主食要坚持多样化,不可偏食。

(2)乳类:牛奶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D等,是补充体内钙质的好食品,产妇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每日饮用250~500毫升。

(3)蛋类:鸡蛋所含蛋白质数量多,营养价值高,对产妇恢复健康、分泌营养成分好的乳汁,极为有益。煮鸡蛋比蒸、炒、煎、炸消化率高。蛋黄比蛋白营养幸富,更易消化。

(4)肉类:禽类、鱼类,特别是动物肝脏,除富含蛋白质外,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也很高,最好每周吃1~2次。

(5)豆类及其制品:豆类是植物性食物中最好的蛋白质来源,特别是黄豆,还是肉类最好的互代、互补食物。

(6)汤饮类:汤饮是产妇的好伴侣,汤类易被消化吸收,不仅滋养身体,更可促进乳汁分泌。老母鸡炖汤,味道鲜美,能增加食欲、促进乳汁分泌,但论其营养价值,则不如鸡肉,所以喝鸡汤时要连鸡肉一起吃。猪蹄汤具有“下奶”的功效,如加煮黄豆效果更佳。鲫鱼汤、排骨汤、猪肝汤,这些汤与炖母鸡汤的营养价值相似,同样有增加食欲,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可以互相调换着吃。

(7)红糖:红糖是一种没有经过精炼的蔗糖,它比白糖含钙量约高3倍,含铁量约高4倍,还有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另外,中医认为红糖性温,有益气、暖中、化食的作用,产妇食用红糖比白糖好。

(8)蔬菜、水果:常吃新鲜水果,也可选用干果,如大枣富含钙、铁、维生素C,对产妇很有好处。蔬菜以莲藕、黄花菜、黄豆芽、海带、莴笋等为佳。如产妇多吃莲藕,能及早清除腹内积存的淤血,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使乳汁分泌。而黄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纤维素等,蛋白质能修复产妇分娩时损伤的组织,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防止出血,纤维素能通肠润便,防止产妇便秘。

(9)忌用食物:忌食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凉、酸、辣等食品,忌服含酒精的饮料。

当然,产妇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也并非喝得越多奶就越多,要科学进食。烹调方式上多用煮和炖,少用油炸。另外产妇应该尽量选择纯天然无污染的食品,这样才能提高母乳的质量,使宝宝健康成长。

母乳喂养的好处

婴儿一出生就要吃,那么吃什么东西才能既符合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又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呢?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人世间第一珍品”——母乳。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是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惟一的理想食品,其功能是牛奶及任何代乳品所无法替代的,它富含人体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水等六大营养素。同时,母亲用乳汁来哺育自己的孩子,也是极其自然、直接可取的方法。母乳喂养对婴儿有很多好处。

①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易于消化吸收。例如:母乳中所含糖分全部为乳糖,蛋白质含量较牛奶低,且主要为aˉ乳清蛋白,不会发生过敏。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有利于钙的吸收等。母乳还可以随着婴儿的生长而调整乳汁的成分,与婴儿的生长取得同步。母乳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必需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乙磺酸等,均有利于婴儿的大脑发育,提高婴儿的智商。

②母乳胃排空时间短,对肾脏的渗透负荷低,即使在夏天也不需要另外添加水分。

③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活性白细胞等,使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等的发生率降低。

④母乳喂养还可促进婴儿面部肌肉的发育,预防由于奶瓶引起的龋齿,可以减少坏死性小肠炎和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还可以降低婴儿糖尿病和儿童淋巴腺瘤的发生率。

⑤母乳喂养使婴儿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及智力发育,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2)母乳喂养对产妇同样有益:

①母乳喂养能有效地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新生儿吸吮所产生的刺激通过乳头传人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垂体分泌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危险。

②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健康。哺乳可提高肌体代谢功能,哺乳期闭经可恢复产妇体内铁的贮存。据研究表明,哺乳还可减少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③母乳喂养抑制排卵,调整生育间隔。婴儿的吸吮刺激使女性的“催乳素”分泌增加,促进产乳量,同时抑制了排卵。但须注意,虽然在母乳喂养期间怀孕的可能性较小,但女性还是要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

④健康婴儿的吮吸能反射性地促进乳腺分泌。要是较长时间不让婴儿吮吸或乳房经常胀满不得排空,就会抑制乳腺的分泌,严重时还会患上急性乳腺炎。

⑤母乳喂养能加深母子感情。母乳喂养能给予产妇一种母亲的敏感性,使其尽快完成心理调节。母乳喂养方便、经济,可随时供给婴儿食用,并节省家庭中许多开支。

因此,母乳喂养是为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理想食物的最佳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TO)为此也提倡母乳喂养。

产妇的乳房保健其实从产前就已开始了。分娩前,医生和有经验的家人会建议孕妇用植物油(橄榄油、麻油、豆油)或矿物油(石蜡油)涂敷乳头,使乳头表面的积垢和痂皮变软,再用肥皂水和热水洗净,从而增加乳头的耐磨性。

产后为了哺乳的顺利进行,产妇还有必要在哺乳期进行适当的乳房保健,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每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以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2)每次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让婴儿自己张口,使乳头自然从婴儿口中脱出,而要注意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硬拉出乳头,以免引起乳房局部的疼痛和皮肤损伤。

(3)每次哺乳时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要挤空剩余乳汁。下次则由另一侧开始。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保证婴儿吸到富含营养的母乳,预防乳腺管阻塞以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

(4)哺乳中应注意婴儿是否吸吮到大部分乳晕,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以纠正错误的哺乳姿势。

(5)在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让其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保护乳头表皮。

(6)母亲应采用正确的挤奶方法和恰当地应用吸奶器,以避免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

(7)哺乳期间,母亲应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这种棉制胸罩可采用窗式结构,产妇喂奶时不必解开胸罩扣,只要把胸罩的前盖放下来即可哺乳;完毕后加衬一次性卫生吸水垫块,防止奶水外溢,这样可使乳房得到科学的保护与清洁。

(8)为保持乳房的健美,母亲每日最好用温水洗乳房两次,并坚持做俯卧撑等扩胸运动,增加乳房悬韧带的弹性,促进胸部肌肉发达有力,从而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

另外,有些女性生下孩子后不愿意哺乳,这中间除了部分人本身乳汁分泌少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产妇怕哺乳会影响自己乳房的健美。但是从乳房的结构来看,发育成熟的乳房,脂肪居多,腺体不足其1/3,故脂肪的多寡决定了乳房是否丰满和有弹性。妊娠后,乳房逐渐增大,不过脂肪细胞的体积并未增大,相反还有所减少,这就为哺乳后乳房的还原创造了条件。因此,妊娠末期至哺乳期增大的乳房,在哺乳期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也就是说哺乳对乳房健美一般没有多大的影响。相反,妊娠、哺乳还可以促进乳腺的完全发育,有可能使原来乳房不够丰满的丰满起来,使形体更加美好。

产后的卫生

产后外阴保健

女性的外阴是人体污染物的“出口区”,尿道、阴道及肛门均开口于此,所以,容易被污染。外阴又是女性的性敏感区,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十分灵敏。大多数产妇阴道口常因会阴侧切术而挂“彩”,少数未行侧切术者也常因胎头娩出时撑破阴道口,这些伤口不仅会产生疼痛,而且,还有引起伤口感染的可能。所以,产后关注自己的外阴卫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