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保养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2526400000006

第6章 全面的健美保养(3)

吃杂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从多种食品中获得各种营养素,所为吃杂其中包括五谷杂粮、有粗有细、有荤有素、有干有稀等。这是保持人体膳食平衡的有效措施。祖国医学不仅提出了饮食要杂,而且还提出哪些食品为主,那些食品为辅。如指出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

女性特殊时期的饮食

(1)月经期的营养需求

月经是成年女子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在月经来潮期间,肌体也受到一定影响,比如,抵抗力较弱、情绪容易波动等。因月经失血,带来体内铁元素的损失,尤其是月经过多者。因此,月经期除了避免过分劳累,保持精神愉快外,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调理。

祖国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如饮食生冷,一则有碍消化,二则易损失人体阳气,导致内寒产生,寒性凝滞,可使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经痛。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经期也不宜吃冰棒及冷饮。月经期间,饮食以烧热、温热食物为宜,在冬季还可适当吃一点牛肉、狗肉、鸡肉、桂园等温补食用,但月经过多者慎食狗肉。

女性月经期,常感到特别疲劳,消化功能减弱,胃口欠佳,为保持营养需要,饮食以新鲜食物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营养素破坏较少。制作以清淡为佳,少吃或不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一般女性每次月经失血为30~100毫升,每毫升含铁0.5毫克,即每次月经要损失铁15~30毫克。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不仅参与血红蛋白(血红素)及很多重要的酶合成,而且对免疫、智力、衰老、能量代谢等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月经期进补含铁丰富而又利于吸收的食品就显得十分必要。

科学研究表明,鱼、动物肝、瘦肉等食物含铁丰富,生物活性较大,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大豆、菠菜等植物中的铁,则不易被肠胃吸收。所以,食谱最好是荤素搭配,适当多吃些动物类食品,以满足女性经期对铁的特殊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动物血,不仅富含铁质,而且还有优质动物蛋白,是价廉味美的经期保键食品,值得推广。

(2)孕产期的营养需求

妇女妊娠期间摄入的饮食,不仅要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为后期的分娩、哺乳打好基础。

①孕产期的营养特点

孕产期的合理营养是确保母体和新生儿健康和身心发育的必要条件。

孕产期的营养状况不佳,会直接危及胎儿的发育和新生儿的健康。孕妇在妊娠初期如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现象,应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妊娠中期,孕妇膳食中维生素B2摄入量和妊娠后期摄入总能量对新生儿体重影响最大。如果孕妇营养不良,就会使新生儿脑细胞数目减少到正常新生儿的80%。如果孕妇体重低于正常时,围产期(胎龄28周到出生后整7天之末这个期间)胎儿残废率就上升,新生儿体重也轻。

母体中的胎儿为了发育,也会给母体的健康带来危害。如果母体中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严重不足时,不但能使婴儿发生佝偻病,也会使母体发生骨质软化病、骨盆狭窄。

②孕产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孕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婴儿体格与智能发育迟缓,甚至出现畸形胎儿或低体重新生儿。

从孕产妇的特点考虑,必须供给孕产妇充足的营养素,而且各种营养素的比例要合适。

蛋白质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但也不能过量,过量会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肾脏负担。

脂肪脂肪类食物主要是为产后哺乳做准备,适量增加即可,摄入过多容易使孕妇发胖,从而诱发妊娠中毒症。正常情况下,从妊娠5个月开始,孕妇每周体重增长平均不超过0.5千克。

碳水化合物对碳水化合物(谷类、马铃薯)的摄取,以每天0.40~0.45千克为宜,如果吃得太多,会使胎儿发育成过大胎儿,导致难产。

矿物质矿物质中,钙、磷、铁等元素对孕妇尤为重要。钙、磷是胎儿骨骼生长和神经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妊娠后3个月,每日需钙1.5克、磷2克,孕妇可以通过进食牛奶、蛋黄、排骨汤、谷物、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来满足肌体需要,必要时可口服葡萄糖酸钙来补充。进食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肾、心、鸡蛋、瘦肉,以及干果类和绿叶蔬菜,可以增加体内铁元素的贮备,以满足胎儿需铁量增加时从母体中摄入,弥补分娩时出血的消耗。

维生素妊娠期间,应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缺乏会导致死胎或流产。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乳类、蛋黄、鱼肝油、新鲜莴苣、油菜、豌豆等食品,增加母体抵抗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多吃含维生素B1(1下标)丰富的谷类、水果和蔬菜,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减少妊娠呕吐的发病率,保护神经系统。由于维生素B1(1下标)主要存在于谷皮和胚芽中,因此提倡孕妇吃米面不可过精过细,多吃五谷杂粮;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橘子、葡萄、山楂、西红柿、菠菜、豆芽、辣椒等,可以预防妇女患贫血、坏血及胎儿流产和早产,促进胎儿生长,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含维生素D丰富的牛奶、蛋黄、鱼肝油,可以促进胎儿骨骼和牙齿的生长,预防母婴骨质软化。另外,妊娠不同时期,饮食要各有侧重。妊娠早期,指怀孕前3个月,由于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孕妇妊娠反应明显,表现为恶习、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这时饮食安排应少食多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口味以清淡为主,避免荤腥油腻,以面食为主,最好是干品,且易于消化;同时辅以B族维生素,提高食欲;妊娠中期,指怀孕4~7个月,这时孕妇胃口转佳,食欲增加,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加快,母体消耗很大,应及时补充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瘦肉、鱼、蛋、奶、豆制品和新鲜的水果蔬菜,以提供全面的营养素,保证胎儿及母体的营养需要;妊娠后期,即产前3个月,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向母体索取营养增多,同时母体自身也需储备,以供分娩时消耗。

③孕产期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饮食

胎儿期营养缺乏可导致永久性脑细胞减少,因此孕妇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孕妇应多吃些植物性食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均有益,所生的新生儿可能比普通新生儿小一些,但新生儿的大脑皮层沟回因有充分营养而大量增加,褶沟也更加粗犷,这样有利于胎儿的脑发育并增强新生儿的记忆力。而多吃肉的孕妇的新生儿大脑沟回很少。

孕妇应该多吃健脑食物,对新生儿大脑发育有一定好处。健脑食品分植物性和动物性的。植物性食品有:核桃、黑芝麻、金针菜、小米、玉米、枣、海藻类、香蕈、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杏仁、松子、栗子、花生、莲子、豆制品、龙眼、桂圆等。动物性食品有:肉类如猪、兔、羊、鸭、鹌鹑、牡蛎、海螺、乌贼、鱼、虾等,特别是动物的脑更有补脑作用。

④避免胎儿畸形的饮食

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A

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从食物中摄取大量胡萝卜素还未有中毒的报告,但是大量吃西红柿或胡萝卜汁,每天摄入超过30毫克p—胡萝卜素时,可出现皮肤黄疸样改变,以及血浆中胡萝卜素呈高浓度的胡萝卜素过剩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胎儿畸形,如外耳形成畸变、腭裂、心脏和脑畸形。据报道两位母亲在整个妊娠期,每天服维生素A5万国际单位,结果胎儿出现泌尿生殖器官畸形。最近几年,孕妇因患痤疮服用大量维生素A,引起先天性畸形儿的报告增多了。例如有人报告4例孕妇服了视黄醇(维生素A衍生物)后,所生小儿有脑积水伴有小耳、小眼畸形。所以通常孕妇不必额外服含维生素A的鱼肝油。

补锌 孕妇尿中锌排出较多,易造成缺锌。缺锌可导致胎儿先天无脑、软骨发育不良性侏儒、先天性心脏病、多发性骨畸形、尿道下裂、隐睾等先天性畸形。

补锰 锰可激活一系列的酶,并使脑垂体保持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孕妇缺锰可使婴儿产生先天性共济失调。患癫痫病婴儿的母亲血中锰含量偏低。孕妇缺锰可使胎儿患软骨病,甚至引起胎儿畸形或死亡,这是因为锰参与活化硫酸软骨合成的酶系统,缺锰可引起软骨发育不良。脱脂奶粉中几乎不含锰,所以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适当补充锰。含锰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和水果、大白菜、豆类、萝卜、萝卜缨等。

补镁 镁可参与核酸的合成,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还能激活脱氧核糖核酸酶,因而镁对遗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孕妇缺镁时,易发生胎儿畸形、过小、死亡。孕妇缺镁往往出现易激动和妊娠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昏迷、抽搐等先兆子痫症,对胎儿发育不利。

补碘 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如果碘缺乏,则胎儿的脑神经就不可能完全发育,出生后容易变成呆、小、聋、哑、瘫痪,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孕妇可以吃含碘食物,如海带,服碘盐,必要时服碘油丸来防治。但碘油丸常有副作用,日本人的经验是将除去泥沙的50克干海带不断加水煎煮成浅褐色、不透明米汤样,冷却后容器下面出现结晶为止,可得25克这种浓缩汁叫海带汁,每天往菜中滴一滴相当于150微克左右碘,这是经济的办法,可减轻顾客的经济负担。

(3)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哺乳期妇女担负着分泌乳汁、提供营养、哺乳婴儿的重担,对营养素的需求与日俱增。母乳分泌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哺乳期妇女必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才能维护自身的健康,提供充足的乳汁,而这些营养素都必须从一日的饮食中摄入。因此,这一时期的饮食调养,对于母婴双方都显得十分重要。

哺乳期妇女饮食量不足,会减少乳汁的分泌,降低乳汁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经常活动的乳母,每日所需热量为2500~3000千卡,每日蛋白质不低于100~120克,并且保证优质蛋白占较大的比例,每日至少吃一次肉食和一个鸡蛋。脂肪每日60~80克,以保证乳汁的分泌和乳汁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因为乳汁中的脂肪对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重要。维生素是哺乳期妇女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含维生素B丰富的粗粉面包、馒头及适量的粗粮等,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哺乳期饮食中钙供应不足,乳腺就会动用体内储备,从母亲骨骼中吸取钙,造成母亲牙齿和骨骼脱钙。因此这时必须提供大量含钙丰富的牛奶、豆腐、排骨等,使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3克,以保证乳汁中钙的含量。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转化,母亲应该多吃鱼肝油、动物肝脏等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菠菜、动物肝脏、黄花菜等,一方面补充分娩时丢失的大量血液,促进母体恢复;另一方面纠正母乳中缺铁的状况,供给婴儿较多量的铁。为了保证乳汁分泌,使乳量充足,哺乳期妇女应多喝营养丰富的饮料和汤类,如排骨汤、鸡汤、鲤鱼汤、牛肉汤、猪蹄汤等,口味不宜太咸。以免减少乳汁分泌。为了避免身体发胖,哺乳期妇女应进行必要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减少主食的进食量,尽量少吃糖及甜食。

(4)更年期的营养需求

妇女更年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短者几个月,长者几年甚至更长,主要标志是月经停止,即绝经。绝经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出血量减少或增多,带、经天数延长或缩短。此外,还显露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易怒失眠,乏力困倦,燥热等一系列表现,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缩短更年期,减轻更年期带来的痛苦,使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

更年期妇女饮食要注意控制热量。

①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热能需要相应降低,如果不注意控制热量,可能导致肥胖,并诱发一系列疾病。

②补充优质蛋白,满足肌体对氨基酸的需求,以鸡、鸭、鱼、蛋、奶等动物蛋白为主;辅以豆制品、花生等植物蛋白。

③要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因为更年期脂肪的消化机能降低,过多脂肪会引起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④要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多吃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粗制米面,改善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抵抗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更年期妇女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和由于月经不规律而出现贫血,这时饮食必须提供含钙、铁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动物内脏等。

⑤更年期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会出现血压升高、心慌头昏、失眠多汗等症状,要求进食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的小米、玉米面渣、粗制米面、蔬菜和水果,维持神经的稳定,减少钠盐摄入量,保持血压正常,防止水肿。禁烟、酒、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多吃桑葚、芹菜、山楂、酸枣等安神降压以及和红枣、桂圆、莲子、糯米粥等健脾益气补血的食品,来改善更年期症状。

【第三节 运动才能健与美】

(1)生命在于和谐运动

和谐运动不是指体育竞技运动,但是有些体育竞技运动可以成为和谐运动。广义的和谐运动,是指在所有运动和活动中进行保健;狭义的和谐运动,是指以健康为目的而设计和实施的运动。

和谐运动与科学生活习惯、保健饮食、心理保健等息息相关,是人体健康和谐不可缺少的支柱之一。

随着科技社会、信息社会、脑力劳动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等社会特征的发展,体能的增强已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健康的需求。人们除了需要较强的体能外,还需要无病的舒适感、愉快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聪明的智能、长寿的生命等等。而这些健康内容的追求,已不是现有的体育运动形式所能实现的。现有的体育运动侧重于竞技运动,有利于某种体能或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而不能满足全面健康的需要。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命题用于说明生命的存在形式无可非议,而用于指导健康已是不确切了。

一时间,人们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产生了不少争议和新的认识,如支持“生命在于运动”观点的例子有:在野外运动的大象能活200年,而驯养的象只能活80年;在草原奔跑的牧羊狗能活27年,而家犬只有13年寿命。反之,提出“生命在于静止”的观点的例子有:鸡的心跳100次/分以上,只能活几年,而乌龟心跳约10次/分,可活几百年。运动越多,新陈代谢越快,寿命越短。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生命在于动静结合”的观点。另外,还有一些观点,如:长寿在于交替运动,健康在于有氧运动、返祖运动、仿生运动、水平运动、健身舞运动、康复运动、体疗等等。这说明运动与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一门科学。

目前医学专家们比较趋向一致的观点是:生命在于和谐运动。只有和谐的运动,才是真正促进健康的运动。有关和谐运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并趋于形成知识体系。

中国古代有关和谐运动的内容已十分丰富,现在正不断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古为今用,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桩、导引图等,可以说和谐运动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