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
苏轼开创了哪一种词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周敦颐是生前就获得世人称颂的吗
周敦颐(1017—1073),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颢、程颐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司马光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与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为什么偏重实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他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
黄庭坚开创的江西诗派有什么特点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同他的前辈一样,黄庭坚对西昆体也是猛烈攻击的。西昆诗人讲究声律、对偶、辞藻,为了在艺术上摆脱西昆诗人的影响,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就企图在立意、用事、琢句、谋篇等方面作些新的探索。到北宋中叶以后,这百年以上的承平局面和新旧党争的风险,使许多诗人愈来愈脱离现实;当时大量书籍的刊行,封建文化的高涨,又使他们不满足于寻常典故的运用,而务求争新出奇。这样,他们虽努力在诗法上向杜甫、韩愈以来的诗人学习,却未能更好地继承杜甫、白居易以来诗家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们摆脱了西昆体的形式主义,又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这就是从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的江西诗派。这一派诗人并不都是江西人,只因黄庭坚在这派诗人里影响特别大,所以有此称呼。
周邦彦在词的方面有哪些贡献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邦彦词音律严整,格调精工,多创新调。因此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
周邦彦是北宋词的婉约派“集大成者”。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才女李清照的词创作与她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诗体的女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两人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零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多年背井离乡,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诬诟渲染,她的心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陆游的诗最重要的题材是什么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亦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辛弃疾词的主旋律是什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2000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却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抗金复国是辛弃疾作品的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辛弃疾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关汉卿的剧作的基调是什么
关汉卿(约1220—1300),大约生于金代末年,大都人(今河北安国),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他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白朴剧作的题材主要来自历史传说还是现实生活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礼教,自择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恻,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致远最有名的杂剧是什么
马致远(约1251—1321),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作品风格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其杂剧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6种,以《汉宫秋》最著名。
王实甫的《西厢记》有什么历史意义
王实甫(1260—1336),字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一生共创作了14部杂剧,主要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等。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在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基础上创作的,共五本二十一折,在元代就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元杂剧的一个高峰,成为最具舞台生命力的一部佳作。《西厢记》所表达的“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格式,长达五本二十一折,不因篇幅限制而造成剧情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缺点。这一形式上的大胆革新,对后来的戏剧创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罗贯中的小说主要以什么为题材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府祁县。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特殊贡献的作家。他所写的小说很多,都是以乱世为题材,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就写了其中三个,除《三国演义》外,相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逐平妖传》等著作,也曾参与了《水浒传》的编纂、创作。罗贯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施耐庵人生经历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施耐庵(1296—1371),本名彦端,又名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