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白话聊斋故事(下)
2512700000016

第16章 二商

山东莒县,姓商的两兄弟,大的叫大商,小的叫小商。大商家比较富有,而小商家比较贫穷。

康熙年间,遇上了天灾,种下去的粮食,没有收成,小商早晚都为全家人的吃饭发愁,常常没有米下锅。

一天,到了中午,都还没有生火做饭,因为找不到煮的,一家人忍着饿,愁苦无计。小商的妻子让小商去告诉大商:“去大哥家看一下,看能不能借些米来。”小商道:“没有用,若是大哥怜悯我家贫穷,哪会沦到今天这样的处境呢。”一家人饿得实在忍受不了了,妻子道:“你还是去看看吧!”在妻子的再三促说下,小商不得已,便让自己的儿子过去。

没一会儿,儿子空手而归,什么都没有得到,全家又陷入愁苦之中,小商摇了摇头,对妻子道:“哎,想想他家哪会顾及俺们呢。”妻子也不回答他,便详细地问儿子:“阿伯都说了些什么。”儿子道:“阿伯踌躇犹豫地看着伯母,伯母便向我说:‘兄弟分了家,各吃各的饭,谁顾得了谁,你回去另想办法去。’”夫妻俩听了这话,心里既恼恨,又无可奈何,便暂时把家里的破烂的家具,拿去换了一些粗粮回来,过了一段日子。

乡里有三四个恶少,见大商家富足,便纠集一帮人,夜里翻墙进入他家,他夫妻俩惊醒过来,发现有贼进了自己的家,便起来,拿着盆罐敲打呼号,由于平时过于吝啬,邻里有什么困难,他家都从不出手相帮,邻人们都很嫉恨他家,听到了呼喊声,也懒得去看他们有什么事。不得已,便叫二商,二商听到嫂嫂的叫喊,准备过去帮忙,他的妻子制止了他,大声对着嫂嫂道:“兄弟分了家,有祸自个受,谁顾得了谁,你们自己想法子去。”

一会儿,盗贼打破了门,抓着大商和他的妻子,一阵乱打,叫声十分凄惨。二商道:“他家虽然无情,也没有坐视兄弟被人殴打,而不去救的!”

于是,带着儿子,翻过院墙,大声疾呼:“尔等贼人,竟如此大胆,入室抢劫,看我来收拾你们。”二商父子,在乡里,本来都很勇武,很多人都畏惧他们,又怕他这一招呼,又有其他的人来援助,盗贼们便吆喝着逃窜而去了。小商去一看,哥哥和嫂嫂都被打得青一团紫一块,哎哟哎哟地叫痛,小商和儿子,把他们扶到床榻上躺好,召集婢仆来照看,他才和儿子回去。

大商和妻子虽然被打伤了,然而金帛并没有被贼人抢去,大商便对妻子道:“还好盗贼没有抢得什么东西去,这都是弟弟赐给的,要不是他过来赶跑了盗贼,我们家里的钱财恐怕早已不在了,应当分一些给他们。”妻子道:“你要是有好兄弟,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打成这样了。”大商见妻子这样说,呀不说什么。

二商家又要没米粮了,经过那一场事故,二商以为兄长定会送一些过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危急,可是过了好久,都没见大商有什么动静。二商的妻子一是受不了大商家的这种为人,二是家里的米实在是没了,便让儿子拿着一个空篓去大商家,说想和他们借些米。这次,也不好意意思不给,给是给了,只给了几斗,能够二商一家吃几天呢,只不过是随便给他们一点交差而已。二商的妻子见刚得了那么一点,十分恼火,给这点还不如不给呢,便想叫儿子还回去,不稀罕他家的馈送,二商道:“算了,我们自己受穷,也怪不了别人。这样还回去,奚落人家也不好。”

过了两个多月,二商家更加苦无生计了,家里成钱的都卖光了,实在没有办法了,二商道:“现在没有什么办法存活下去了,不如把宅子卖给哥哥,也许哥哥认为我要搬到别处去,他一家在这里没有个照应,会体恤我们,送给我们一些米粮,让我们不要走,也不知道。”听了一下,接着又道:“纵然他不挽留,我们得十几两钱,也可存活了,然后再另找活路。”事到如今,他的妻子也觉得只有这么办了。

又让儿子拿着房券过去,说父母想把房子卖给他们,大商和妻子商量,道:“弟弟即使不仁厚,也是我的兄弟,如同手足,他走了,我家就孤立地住在这里了,有什么灾难,又有谁来看顾?不如把房券还回去,周济他们渡过灾荒,让他们不要搬走,你看怎么样?”妻子瞟了一眼,道:“不是这样,他们说要走,是在要挟我们呀,认为这样你就会周济他们,这不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谋了吗。世间没有兄弟的那些人,都死光了吗?我家高宅大院,院墙坚固,还怕什么,不如把房券收下,打发他们一些,让他们到别处去安身,这样我家的房屋便扩宽了一倍,岂不是好事?”

这样说定了,便让二商在卖契上签了字画了押,付给他一些钱,让他搬到别处去。

二商便搬到邻村去居住。

那些游手好闲,便心怀不满的人,听说二商搬走了,便又跑去侵扰大商。又把大商和他的妻子抓起来,棒打脚踢,把他俩捆绑起来,用狠毒的手段折磨他俩,那些人把钱财搜刮一空,才离去,在走之前,又把仓库的门打开,让村里贫穷的人家,任意取里面的粮食,你一袋我一袋,一会儿便被搬光了。

第二天,二商才听说这事,便跑到大商家来看大商,则大商已昏乱不清醒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睁开眼睛见到弟弟,只用手用力抓着席子,似乎在挣扎着要说几句话,可是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便一伸脚,断气死去了。大商的妻子哭哭啼啼,自己也受了毒打,那还有什么力气去料理,二商十分愤懑,便控诉到县宰那里。盗贼的头儿,已逃窜到别处,缉扑不到,那些取走粮食的人,大多是村里的贫民,县宰也拿他们没办法,见报官无效,二商便把大商草草葬了。

大商留下一个五岁的儿子,家里被盗贼打劫一空,父亲又死,便时时跑到叔叔家,常常几天不回去,送他回去,他则啼哭不止。二商的妻子很不喜欢他,二商道:“他的父亲无情无义,可是小孩子没有什么过错,我们有什么能力就尽我们的能力,不要太过于计较以前的事。”

二商搬到邻村之后,凭着卖房得到的钱,做起了小生意,已能勉强度日。大商的儿子跑来几天了,二商要送侄子回去了,便到市场买几个蒸饼送给侄子,亲自把他送回去。

过了几天,二商有背着妻子,背着几斗粟米去送给嫂子,让她和侄子度日。从此之后,他时时都如此,他妻子知道了,也假装没知道,不去说他。

这样过了两年年,大商的妻子卖了家里的田地和二商卖给他的宅子,能自给了,二商才不再送去。

过了几年,有遇上了天灾,简直颗粒无收,路上到处都是饿死的人,二商家里也紧张起来,也照顾不到嫂子和侄子了。

当时,他的侄子已有十五岁了,但身体柔弱,不能干那些粗重的活儿,便跟着他的哥哥提着竹篮,卖胡饼。

一天夜里,二商梦到自己的哥哥,脸色凄惨地来对二商说道:“我真是鬼迷心窍啦,听那妇人的话,致兄弟情义不顾。弟弟不念前嫌,一样看顾我的孩子,真让我汗颜羞愧。以前你卖给我的宅子,虽被妇人卖了,但买主还没有住进去,还空在那里,你快去再把它买回来,最好搬回去,住到里面去。在后面屋檐的墙角下,埋藏有金子,你住进去之后,把它挖掘出来,便不愁家里的生计了。让我的孩子跟着你,那长舌妇,谁不憎恨,不要管她。”

二商醒来,觉得很奇怪,便用重价把房子买了回来,住到里面,果然挖掘出五百两金子。

从此,二商便放弃了原先的行业,让侄子和儿子在街市上开了个店铺。侄儿心里很聪慧,计算财物从来没有什么差错,为人又诚实忠厚,一点一滴都会告诉给叔叔和哥哥,二商十分地喜欢。

一天,侄儿哭泣着道:“母虽不仁,但终归是我的母亲,希望叔叔、阿婶怜悯怜悯她,送一些米粮给她度日。”二商的妻子想不给,二商念及侄儿的一片孝心,道:“这你不用担心,每个月我都会让你送一些米粮过去。”侄儿道:“那真是谢谢叔叔了。”

过了几年,二商家便变得富有起来了。

大商的妻子病死了,二商年纪也大了,侄儿也长大成人了,便把侄儿分了出去,让他自立门户,把家中的财产分了一半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