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故事会:启迪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2511400000010

第10章 播种积极的心态(2)

正当他陶醉在真正的快乐中的时候,躲在大树后面的智者走出来,问他:你刚刚说,如果有人能让你体验一次真正的快乐,即使只是一刹那,你愿意送给他所有的财产,是真的吗?

白正说:“是真的!”

“刚刚你从树上拿回锦囊时,是不是体验了真正的快乐呢?”智者又问。

“是呀!我刚刚体验了真正的快乐。”

智者说:“好了,现在你可以给我所有的财产了。”

智者从白正手中取过锦囊,扬长而去。

48.上帝的恩赐

因为我们拥有现在,所以我们应该享受快乐。乐观的人会把一切看作上帝的恩赐,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现实。对此,一位哲人说得好:“只要你愿意享受快乐,快乐就会粘上你。”

从前有个男孩子住在山脚下的一栋大房子里。他喜欢动物、跑车与音乐,他爬树、游泳、踢球、喜欢漂亮女孩子。他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男孩子对上帝说:“我想了很久,我知道自己长大后需要什么。”

“你需要什么?”上帝问。

“我要住在一幢前面有门廊的大房子里,门前有两尊圣伯纳德的雕像,并有一个带后门的花园。我要娶一个高挑而美丽的女子为妻,她的性情温和,长着一头黑黑的长发,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会弹吉他,有着清亮的嗓音。”

“我要有3个强壮的男孩,我们可以一起踢球。他们长大后,一个当科学家,一个做参议员,而最小的一个将是橄榄球队的四分卫。”

“我要成为航海、登山的冒险家,并在途中救助他人。我要有一辆红色的法拉利汽车。”

“听起来真是个美妙的梦想,“上帝说,“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后来,有一天踢球时,男孩磕坏了膝盖。从此,他再也不能登山、爬树,更不用说去航海了。因此他学了商业经营管理,而后经营医疗设备。

他娶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孩,长着黑黑的长发,但她却不高,眼睛也不是蓝色的,而是褐色的。她不会弹吉他,甚至不会唱歌,却做得一手好菜,画得一手好画。

因为要照顾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从那儿可以看到蓝蓝的大海和闪烁的灯光。他的屋门前没有圣伯纳德的雕像,但他却养着一只长毛猫。

他有3个美丽的女儿,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儿是最可爱的一个。3个女儿都非常爱她们的父亲。她们虽不能陪父亲踢球,但有时她们会一起去公园玩飞盘,而小女儿就坐在旁边的树下弹吉他,唱着动听而久绕于耳的歌曲。

他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但他却没有红色法拉利。

一天早上醒来,他记起了多年前自己的梦想,“我很难过”,他对周围的人不停地诉说,抱怨他的梦想没能实现。他越说越难过,简直认为现在的这一切都是上帝同他开的玩笑。妻子、朋友们的劝说他一句也听不进去。

最后他终于得病住进了医院。一天夜里所有人都回了家,病房中只留下护士。他对上帝说:“还记得我是个小男孩时,对你讲述过我的梦想吗?”

“那是个可爱的梦想。”上帝说。

“你为什么不让我实现我的梦想?”他问。

“你已经实现了。”上帝说,“只是我想让你惊喜一下,给了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我想你该注意到我给你的东西: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处舒适的住所,3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个最佳的组合。”

“是的,”他打断了上帝的话,“但我以为你会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给我。”

“我也以为你会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给我。”上帝说。

“你希望得到什么?”他问。他从没想到上帝也会希望得到东西。

“我希望你能因为我给你的东西而快乐。”上帝说。

他在黑暗中静想了一夜。他决定要有一个新的梦想,他要让自己梦想的东西恰恰就是他已拥有的东西。后来他康复出院,幸福地住在47层的公寓中,欣赏着孩子们的悦耳的声音、妻子深褐色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鸟画。晚上他注视着大海,心满意足地看着外面闪烁的万家灯火。

49.袁和姑娘

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什么,要想实现理想,只有靠自己不懈地努力。让你的心永远鞭策你前进,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前几年,中国女学生袁和为了理想,不畏艰难,与命运和病魔抗争的故事经校方的宣传与介绍,在哈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学生激动地说:“太令人感动了……”“袁和是好样的,她给了我勇气……”校方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座谈,举办演讲,教育学生向袁和学习,为了知识和理想,不要惧怕任何困难,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袁和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为了能出国深造,她一边在街道工厂里靠糊纸盒赚钱,一边学习英语。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了托福考试,被马萨诸塞州蒙特?荷里亚女子学院录取。但是她刚到美国才两个月,就被医生诊断为得了癌症,且癌细胞已经转移。但是这位柔弱纤细的中国女孩儿,没有被死亡与不幸吓倒。她说,我还想读书,我要拿到硕士学位,这是我到这里来的目的。

按照经验,她只能再活半年,想要得到硕士学位,简直是一种美丽的幻想。袁和是清楚这一点的,但是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我一定会胜利。”她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被现代医学宣判了死刑的人,她拼命地读书,把死亡当成自己生命的拐杖,倚着它,无所畏惧地前行。有一次她晕倒在宿舍里,在冰凉的地上,她整整昏死了近10个小时。尽管她也曾胆怯过、犹豫过,痛苦难耐时,也想放弃追求。但她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人的懦弱和绝望中自卑的念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苦熬,与死神的抗争,袁和终于穿着长长的黑色学袍,一步步走上了学院礼堂的台阶,接过了院长亲手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教授们和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在台下为她鼓掌。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勇气,看到了无畏,看到了人格的力量。袁和并没有停止她生命的进程;她又决心以顽强的毅力去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过多久,病魔便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袁和的故事在许多大学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哈佛学报》评论说:“袁和的一生是人类关于勇气的一课,关于理想追求的一课。我们的校训历年提倡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50.布鲁诺“烹调”生活

你在生活中所作出的改变,无论它看上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对你的影响,都会像将一块石子扔进池塘一样,会产生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一直会影响到池塘的边缘。

布鲁诺的妻子在他退休后不久去世了,这使他非常悲伤。此后,他每天总是坐在电视机前,一直看到睡着为止。不与人来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布鲁诺迅速地衰老了。可他只有65岁。

她的女儿为此焦急万分。她记得,在她母亲活着的时候,他的性情总是那么开朗,精力总是那样充沛,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难倒他似的;可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兴趣呢?

一个周末,女儿提着一只食品袋和一个长方形的礼品小包出现在了布鲁诺的面前。“那是什么?”他看着那个小包问道。“这是我给你的礼物,”女儿说,“你老是吃腌肉,我真担心你会营养失调。”他打开了礼物:“是本烹调书?”“是的,”她说,“这是给初学者用的。你喜欢吃的菜肴,比如烤肉糕、实心细面条、炖菜等等,这里都有。”

女儿走了以后,布鲁诺将这本烹调书从头到尾地翻了一遍,然后认认真真地开始阅读了起来。没过多久,他就去买来了许多食物。第一次的试验是做他最喜欢吃的烤肉糕。根据烹调书上提出的要求,他照葫芦画瓢地做了一遍,不料却做得相当成功——真的,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烤肉糕,而且,更重要的,这是他亲手烹调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烹调成了他生活的一种需要。

不久,他又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为自己烹调了。这时,他对自己的烹调技艺已十分自信,觉得完全可以在众人面前露一手了。于是,他开始邀请邻居和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吃饭,他烹调的一道道鲜美的菜肴果然赢得了人们的啧啧称赞。他因此也经常得到邻居和朋友们的回请,这样,他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的客人随之也越来越多了。他买了一本又一本的烹调书。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为他的客人端出一道新的菜肴。

烹调重新“烹调”了布鲁诺的生活。他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他又变得那么开朗,那么生气勃勃了。生活对于他,又展现出了迷人的魅力。

51.两个盲人的对话

残疾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自卑的阴影,赢得尊敬。同是盲人,有人只能以乞讨为生,有人却能出人头地,这决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的奋斗与否。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两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了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离开,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呀!”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句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52.爱烦恼的女士

自从藩多拉的魔匣打开以后,烦恼、疾病、痛苦……一股脑儿地降临人间,同时造物主也赐给人类治愈烦恼、疾病、痛苦的各种精神疗法。把烦恼写在纸上,不要搁在心里,就是一服治疗消极情绪的灵丹妙药。

有一位女士,爱跟自己较劲,遇上点儿事,就胡思乱想,给自己制造烦恼。

每月工资花销不到月底心里烦恼,儿子没有来信心里烦恼,舞会上男士没有邀请她去跳舞心里烦恼,年终没评上先进心里烦恼,碰上某个领导没有向她打招呼她也烦恼……

她的烦恼一来,好几天精神萎靡。当她察觉到烦恼给自己带来高血压、心脏病时,后悔不已。她想克制自己,但烦恼一来,又无法克制。

后来朋友建议她每天写20分钟日记,把消极的情绪忠实地写在日记里。朋友还告诉她,这个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既要写出正面,也要写出负面。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从心里驱走,留在日记里。

这位女士从此以后坚持写日记,通过记日记来克服自己的烦恼,遇上自己爱猜忌的事,便在日记里自己说服自己。

她曾在一篇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在楼梯上向某局长打招呼,可某局长阴着脸,皱着眉头,理也没理我。我想他态度冷漠不是冲着我来的,八成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要不然就是挨上级的批评。”她在日记里这么一写,心里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她还在另一篇日记里提醒自己,“我翻阅上月的日记,发觉那时的烦恼现在完全消逝了。这说明时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也包括烦恼在内。如果以后我遇到新的烦恼,就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何须为它烦心,我何不采取一个月后的忘却状态来面对眼下的烦恼。”

她坚持写了8年日记,心理抗病功能增强了,后经医生检查证明,血压正常了,心脏病也好了。

53.智慧大臣的启迪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者对任何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困难和挫折,他也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样的人生当然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一位国王的众多大臣之中,有一位大臣特别有智慧,而这位大臣也因他的智慧,格外受到国王的宠爱与信任。

智慧大臣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他保持绝对积极的想法。不论遇上什么事,他总是愿意去看事物好的那一面,而拒绝消极观点。

也由于智慧大臣这种凡事积极看待的态度,的确为国王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犯难的大事,因而备受国王敬重,凡事皆要咨询他的意见。

国王热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意外受伤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即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这件断指意外的看法。

智慧大臣仍本着他的作风,轻松自在地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朝积极一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在嘲讽自己,立时命左右将他拿下,关到监狱中。

待断指伤口痊愈之后,国王也忘了此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竟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于是便将国王放到祭坛上。正当祭奠仪式开始,主持巫师突然惊呼起来。

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的食指,而按他们部族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到天神谴责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同行的大臣献祭。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到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释放出来,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着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里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一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每件事情必然有两面,这位深具智慧的大臣选择了聪明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