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努犯的错误也比较多,后人一共总结了六条,咱们一条一条说。
首先是“剃发”。
后金占领辽沈之后,控制了大片的汉人聚居区。女真人和汉人长相上是差不多,都是黄皮肤黑眼睛,但有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辫子。
关于清朝的辫子是什么样的,各位应该都见过,电视剧里多的是。里面的男主角是把脑袋前面剃光,后面的头发梳成辫子,油光水滑一大条,看多了还挺顺眼。
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那么回事儿。
实际上,女真人是把脑袋前后左右全剃干净,就留中间一撮,然后再辫成辫子。
我专门拿我们家邻居的小孩做过实验,总结了出最方便最快捷最省事儿的辨女真辫子的方法,在此特意公诸于众。
第一步:您先找个比脑袋小点的碗,具体大小以扣住后脑勺儿为宜。
第二步:将碗扣在脑袋上,用推子也好,刮胡刀也好,把凡是露在外面的头发全部剃掉。
第三步:把碗拿掉,将剩下的头发辫成辫子,收工。
特别提醒:按照本方法剃发后,请勿出现在公共场合,仅适合在家欣赏。并且,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大家都知道,汉族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是说你身上所有零件都是父母给的,掉根头发都是不孝。现在努尔哈赤要求凡是后金境内的汉人必须脑袋上扣个碗剃头扎辫子。这就不是一两根头发的问题了,这跟挖汉人祖坟差不多!
再加上女真这个发型有点太个性,汉人的审美观实在接受不了。各位可别小看审美观这个事儿。想当年改革开放初期,谁穿个喇叭裤在街上走,马上就能被居委会大妈定性为流氓,天天上你们家做工作,不改裤子过不了关。你要是一刺儿头,油盐不进想硬扛?那对不起,各位大妈亲自操剪子,非把你这喇叭裤剪成裤衩不可!这就是审美观的力量。
跟居委会搞对抗都能让你裤子变裤衩儿,那跟努尔哈赤对抗是个什么下场,大家可以自己想。
就为剃头这么个事儿,人死了无数。到清军入关,多尔衮更是变本加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是老多发明的。
第二个错误“迁民”。
这个好理解就是移民。当然,这个移民不是让你从铁岭移到纽约,而是要从汉族聚居区移到女真的腹地。这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便于管理。本来汉人都是住一块的,现在全给你打散了,分散到各地和女真百姓混居。
比如你以前和你们家街坊王大爷很熟,没事老一块瞎嘀咕,什么辫子不好看啦,衣服不宽松啦。
现在好,给你分个人生地不熟的地儿,周围全是女真人,他说话你听不懂,你说话他也不明白。你从此闭嘴,二年以后语言功能退化,刚好老实呆着。
第二个好处防止叛逃。汉人不愿意剃头,有勇气自杀的又是少数。以前住的地方离着关内不太远,实在混不下去了,一拍屁股跑了。现在全给你迁的离山海关老远,又没个摩托、电瓶车啥的,想跑?走都走死你!
第三个错误“查粮”。
关于查粮这个事儿,咱们要首先介绍一下它发生的背景。
从1580年开始到1700年左右。中国的气候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进入了所谓“小冰河期”。
据专家考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冷的时期。特别是明朝末年,整个中国的气候变的非常寒冷,温度之低在一百万年里可以排进前五名。后金所处的辽东地区更是冰冻三尺,造成粮食极度短缺。努尔哈赤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下令清查所有汉人的粮食数量。并且还划分了等级,汉人每口如果有粮五升,或每口有粮三、四升但有牲畜的人,叫做“有粮人”。每口有粮三、四升没有牲畜的人,叫“无粮人”。开始的时候“无粮人”被收做阿哈,也就是奴隶。到后来直接把“无粮人”全部杀掉,以减轻对粮食的需求。
这可真够残忍的,吃不饱就杀人!老努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
第四“徭役”。
这一条大家听的比较多。就是找人白干活不给钱。具体数据大家可以查查书,由于比较枯燥,我就不详细说了。反正就是让老百姓干这个干那个,出人出钱又出工,饭还不管饱。
第五“圈地”。
后金占领辽沈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圈地。特别是各位满洲贵族,每天吃饱了饭,骑上马开始跑,跑累了下来,手一挥:“我跑过的地全是我的!”即所谓“跑马圈地”。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他跑过的地以前都是有主儿的,很多汉人就指着这几亩地吃饭,你跑一圈儿,我成无产阶级?那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不答应也得答应,因为脖子没有钢刀硬。
最后一条,其实是因为前五条引起的,那就是杀人。
抢我的粮,占我的地,白给你干活不给钱,还剃个变态发型!稍微有点脾气的人都受不了。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反抗就有镇压。
杀吧!
具体杀了多少,不清楚。反正后来皇太极登基,都亲口承认他爸爸杀的有点过了。
以上六条,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及时的拨乱反正,才使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到了清军入关,多尔衮又把这套捡起来使,弄的大清晚统一了中国好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