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2510500000005

第5章 国藩斗咸丰(2)

第三条,曾国藩批评咸丰骄傲自满,沽名钓誉,应“防骄矜之风”。就是说你什么功业还没建呢,居然就很骄傲了。曾国藩就此举了个更具杀伤力和侮辱力的例子。他说咸丰刚登基不久就刊印出版了一部个人诗集,这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你不想想,你爹什么时候才出诗集的?你爹的爹,包括你爹的爹的爹,也就是最喜欢写诗的那位乾隆皇帝,他什么时候才出个人诗集的?他们都是后来年纪大了才出诗集的。你这么年轻,顶多也就是个文学青年,弄不好还不知道诗是什么,你就出诗集了,你这就是虚荣就是浮夸啊!

曾国藩好不容易把这篇文章背完了,咸丰忍了半天实在忍无可忍,居然连他出个人诗集也被曾国藩拿来嘲讽,所以年轻的咸丰再也忍耐不住,拍着龙书案大喊:

“狂悖!狂悖!”

就是说曾国藩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你才是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连皇上你都敢这么骂,你简直是——咸丰他是皇帝啊,不能骂粗口,所以他只能把“你他妈的”换成“狂悖,狂悖”!

一连骂了十几声“狂悖”之后,咸丰让军机大臣立刻拟旨,看看给这个曾国藩定个什么罪,那意思是你让我难看,我也立刻要你好看!

幸亏大学士祁隽藻、左都御史季芝昌出班跪求,说曾国藩虽然言语冒犯,但一片忠心可鉴。尤其是祁隽藻说了句关键的话,他说“主圣臣直”,就是说有贤明的君主,才有忠直的臣下。曾国藩这么耿直,说明皇上您是个贤明的君主。您要是治他的罪,您不就不是贤明的君主了吗?

这一绕,总算把咸丰给绕进去了,最后为了保证这个“主圣臣直”的逻辑关系可以确立,咸丰最后好歹算是饶了曾国藩,没有治他的罪。

曾国藩虽然逃过一劫,但他当时还是比较壮年气盛的,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咸丰不就是因为“主圣臣直”才不杀他的嘛,这说明他这个“直”还就“直”对了,就算主不圣他这个臣也是要“直”的。所以曾国藩虽然没像强项令董宣那样弄个头破血流,也没像落牙臣那样被打掉两颗牙,但他这时的劲头多少还有些不屈不挠的气概,以至于天下文人大多因为这件事纷纷称赞曾国藩敢于直谏上言,不愧“直臣”的称号。湖南的知识分子更因这事从此以后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所以,曾国藩虽然因为这事儿差点儿掉脑袋,但当时,他还是没什么后悔的。

可这事儿过去了很久之后,曾国藩却后悔了。

后来,曾国藩因缘际会出山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这个过程对于曾国藩来说,十分煎熬。之所以十分煎熬,一是因为太平军战斗力太强,他打不过;二是因为清政府这边窝里斗,从朝廷到地方官员,处处都有人为难他。尤其是咸丰本人,虽然要依赖曾国藩抵抗太平军,但他骨子里对曾国藩这个人十分反感,所以他不支持曾国藩,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的日子当然就难熬多了。

曾国藩痛定思痛,反思过往,认为咸丰之所以对他抱有那么大的成见,一方面是满族贵族忌惮他汉人带兵。但除去这个面上的原因,当年强项令似的当廷背书事件搞得年轻的咸丰下不来台,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曾国藩反思说,自己忠言直谏的出发点固然没错,但这种恃强凌人,把别人逼到死角的做法却实在不可取。

所以曾国藩认识到自己这个强项令和汉代那个强项令,虽然在大臣斗皇帝的博弈中都获得了胜利,可就斗争智慧而言,却远不如宋代的那个无名氏的落牙臣。因为只有那位落牙臣的行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以柔克刚的智慧。

首先,曾国藩、董宣、魏徵都是以刚克刚,而落牙臣在与宋太祖发生正面冲突后,采用了一种表面看上去和风细雨的方式,最后却同样达到了克刚的目的,这就叫以柔克刚。

其次,落牙臣的柔,不是柔弱,也不是无原则的退让,更不是阴柔与阴险,他的柔是一种非常智慧的表达方式。他趴下来满地找牙,还把牙擦干净了好好收藏起来,这在赵匡胤面前简直像在演小品,不仅成功地吸引了赵匡胤的注意,也成功地化解并转移了赵匡胤的怒气。

再次,落牙臣的柔是一种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的绵柔。面对飞扬跋扈的开国皇帝,他表面不争,内里却丝毫不作退让。这种用原则作为后盾的默默坚持,在满地找牙的谐趣行为中,显得底气十足,同样,也韧劲十足。最后的结果,自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再次,落牙臣的柔既然能克刚,说明这种克刚的智慧本身就孕育了刚的内涵。他的坚持就是刚,他的原则就是刚,柔只是他达成目的的手段。所以说刚柔相济,刚其实是目的,柔其实是手段。所谓以柔克刚,则是说在实践行动中柔的手段比刚的手段更为可取罢了。

这就要说到柔的手段为何更为可取,也就是为什么柔能克刚了。

曾国藩后来在家书中谈到这一点时,认为这一智慧来源于大自然。他说:“近来得见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曾国藩全集·家书》)说明他的刚柔观是参透了大自然的规律得来的。他中年后喜欢读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朝”,是说大自然中那些刚猛的力量,哪样能持久呢?大风大雨绝不会持久,只有和风细雨,才可绵绵无穷。

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说自然界里总是最柔软的事物战胜最坚硬的事物。这怎么可能呢?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水滴石穿嘛。

我们常说上善若水,说水最具有韧性。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水是液体,不是固体,从物理上说,只有固体才谈得上韧性。但我们都觉得水有韧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种感觉是一种移觉,我们把水滴石穿中水在时间上的那种延续性当成了一种韧性。恒久绵长,坚持不断,就是柔弱水滴所具有的最大的韧性。

所以,你看自然界里总是柔的一面才具有这种时间上的韧性,而刚的一面往往不具备时间上的韧性,所以自然界里总是柔的一面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这就是以柔克刚的自然智慧。

这就像著名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残忍的国王每天都要杀一个人,善良的宰相之女自愿嫁给他,每天给他讲一个奇特的故事。国王开始是因为要听故事才不杀她,后来,也就是讲了1001个故事、过了1001夜后,残忍的国王终于被时间化解了戾气,终于明白了真爱,终于被这个柔弱的女子所感动,并最终改邪归正。这就叫水滴石穿,这就叫以柔克刚。

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说:“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曾国藩全集·家书》)其实就是抱残守缺的意思。为什么要抱残守缺?因为这样才有发展的空间,才有时间上的韧性,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柔能克刚的智慧。

曾国藩中年以后,因为带兵打仗,也因为兴办洋务,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磨难,算是阅尽了世情、历尽了沧桑,所以他的行为哲学总离不开刚与柔的运用。在传说为他所作的《冰鉴》一书中就专有《刚柔篇》,下分“总论刚柔”“论内刚柔”“论外刚柔”。当然,基本可以确定这本书只是后人借曾国藩的名伪托,但即使这样,也说明后人对他刚柔观的普遍重视,而他的家书、文集中也确实有着大量有关刚与柔的论述。

事实就是这样,人类本就来源于自然,这种刚与柔的自然智慧也应该在人类的世界里得到体现。

曾国藩因为喜欢老子,所以晚年常给孩子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在老师常枞临终前去看他,老子问老师还有什么遗言或道理要告诉学生。常枞用最后的力气张开嘴,对自己这个聪明的学生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舌头还在。”

常枞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常枞这时已年近百岁,牙齿也早已掉光。于是老子回答说:“牙齿都不在了。”

常枞说:“你明白了吗?”

老子说:“明白了。”

常枞说:“很好,很好。”

然后,常枞含笑而逝。

老子明白了什么?常老师又说了什么?

舌头是柔软的,所以还在。牙齿是刚硬的,所以早就不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