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2510500000034

第34章 《挺经》与“刚”(2)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过人生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两层境界说的是什么?后来王国维自己也有解释,说这两层境界就叫“入乎其内”,意思是说人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一定不能只在局外旁观,首先就要有入乎其内的精神。入乎其内可能艰难,可能困苦,可能结果未必好,但它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有后来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出乎其外”、得成正果了。

所以,通过曾国藩的几次自杀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挺经》中所说的“刚”并不只是一种性格上的刚烈,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勇所说的“挺身入局”的勇气与担当。

第二,这个“刚”不是刚愎自用的“自用之刚”,而是强毅自胜的“自胜之刚”。

曾国藩在家训中教育子弟时曾解释强毅与刚愎的区别时说:“强毅与刚愎有别。自胜之谓强,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强毅”其实就是“刚毅”,所谓刚强者,刚即是强,所以曾国藩常用“强”字来指代他挺经中要说的“刚”。另外,他之所以要用“强毅”来代替“刚毅”,还因为怕子弟在学习刚毅时走向刚愎的误区。所以他特别强调强毅与刚愎的不同。

刚愎的“愎”在汉语里是任性与固执的意思。因为任性、固执,所以易自用,也就是自以为是。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最易产生的首先是直觉,是本能反应,然后凭直觉、习惯与本能反应对事情做出想当然的判断,然后根据这样的直觉判断去行动,去执行,并固执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而做法如此皆属应当。这样的行动态势,就叫刚愎自用。

曾国藩认为这种刚愎自用正是做事情最危险之处。因为这放纵了本能,也就放纵了自我认知中的缺陷,当一个人用本能中的缺陷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与事务的时候,还没有做,已经失败了一大半了。所以他以为只有克服自我的本能,克服自我的缺陷,克服临事时的直觉判断,才能获得判断力、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而这种克服自我、自我超越的过程就是一种真正的“刚”,一种自胜的刚,一种强毅的刚。

所以,他在家书中时常会提到李元度的例子。他曾经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挥泪斩元度,虽然对李元度的人生偃蹇他始终抱有歉疚之情,但他对李元度徽州之失的认识后来却是非常清醒的。像李元度这一类人,和马谡一样,都是极聪明的人物。但越是聪明人却容易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家训里曾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全集·家书》)傲,则易刚愎,易自用。这就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

李元度在刚愎自用上与马谡如出一辙。马谡去守街亭,李元度去守徽州,出发之前,诸葛亮和曾国藩都交代了攻守方略,可是,马谡和李元度都自以为是,在明明有既定作战方针且明知既定作战方针是正确的情况下,凭着一己之兴致,想当然地按着自己的意思来。

他们为什么会不顾眼前的战局态势而想当然地行动呢?

就是因为这两个人都太有才了!

平常他们就是人所共知的聪明人,他们的聪明被环境所公认,也被他们自己所认可。这种认可由来已久,深入自我的内心深处,以至于根深蒂固,成为了一种潜意识。然后这种自我认知的本能意识决定了直觉判断,所以马谡才会不听王平之劝而上山扎营,李元度才会不顾曾国藩约法三章而出城邀战,结果证明他们的直觉判断完全是想当然耳,而惨败的结局也证明他们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刚愎自用的个性与性格。

曾国藩曾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又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曾国藩全集·家书》)李元度大概就是曾国藩因“军事推之”得出的最好例证。事实上就人生成败而言,傲比惰的风险更大,惰只是导致不成功,故多属庸人;傲却容易导致大失败,故多属才人。所以曾国藩主张越是有才的人,越是聪明的人,越要学会“强毅之刚”、“自胜之刚”。

那么,如何才能弃刚愎的“自用之刚”而获强毅的“自胜之刚”呢?曾国藩以为关键在一个“明”字。

曾国藩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又说:“强字,需从明字出。”(《曾国藩全集·家书》)

什么叫明?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唯有先“自知”,才能“自胜”,才能有强毅之刚。所以曾国藩的“挺经”又有一个名字,叫“明强挺经”,之所以如此,由明而强,而强而刚,这才见出其挺经的大智慧来。这种大智慧既可以用来“担当大事”、建功立业,又可以用来自我修行、“修身齐家”,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又说:“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自幼体质孱弱,但却聪颖过人。曾国藩给他取了表字曰劼刚,就是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让他要有自胜之刚。劼就是勤勉的意思,刚就是明强的意思,勤勉明强,不仅可以纠“傲”之弊,也可以纠“惰”之弊。甚至对改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后来的曾纪泽出使欧美英俄,在屈辱的“弱国无外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以不卑不亢之姿、刚柔并济之智,书写过一段传奇式的辉煌。

后来,国学大师古史辨派的开创者顾颉刚先生因敬佩曾纪泽,弃原名诵坤,而改名颉刚。只是他把“劼”改成了“颉”,劼还只是勤勉之意,颉则是挺着脖子的样子。不仅挺身子,连脖子都挺着,这叫什么?这叫强项令!所以“颉刚”比起“劼刚”来,竟还要再刚一些!

当然,过犹不及,曾国藩也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如此说来,倒还是曾国藩为曾纪泽起的“劼刚”更符合明强挺经的精神。

第三,这种“刚”不是一种克人之刚,而是一种克难、克惰之刚。

让我们回到李鸿章那个解读《挺经》“开宗明义的第一条”的故事里,李鸿章称赞那老翁说:“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请注意,他并没有说这个老翁挺了一挺就折服了这个货郎,而是说老翁挺了一挺就消解了一场争竞。

若老翁最后折服了货郎,其结果不过是胜人。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追求的一种结果,即胜过或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自我的胜利,这在曾国藩叫“胜人处求强”,这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明强的原意。虽然最后的结果看上去是老翁折服了货郎,但这只是结果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求刚的出发点,更不是其挺经哲学的落脚点。既然说“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说明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不在人,而在事。争竞即纷争,所以所谓的挺身入局之刚,不是面对对手,而是面对事情、面对矛盾的处事技巧与智慧。

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而着眼于就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这已经上升到现代社会学所标举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了。

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鏖战十余年,之所以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而不轻易地为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了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逼迫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所以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所动摇,而其他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争竞中的失败者。

曾国藩在后来的剿捻过程中依然如此。作为曾国藩剿捻的继任者,李鸿章也正是秉承了老师不为对手所惑、紧抓全局的战略,才最终获得了剿捻的胜利。这大概也是李鸿章对老师挺经之刚最好的活学活用了。从晚清战争史来看,曾国藩或许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战术大师,但的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战略大师,其道理正在于此。

因为不求克人之刚,所以能有克事之刚、克己之刚。克事之刚在于克难,克己之刚则在于克惰。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老翁肯主动下水,这本身就是对自我惰性的克服。对于主动下水,老翁的儿子不愿意,货郎也不愿意,这正是因为人人图安逸、忌艰难的本性使然。

就像早晨起床,赖床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尤其是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温暖的被窝才是真正的安乐窝,所以那一刻最恨的大概就是闹钟了,所以任你再喜欢的音乐,如果把它设置成闹钟铃声,你也会有恨它厌它的那一天。曾国藩当年磨练、培养李鸿章,正是通过治他喜欢睡懒觉、喜欢赖床入手。而曾国藩设定“日课十二条”,明强修身,克服自身的惰性与缺点,也正是从每日早起床开始的。

所以能挺身入局,能不刚愎自用,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就容易找到矛盾的症结,也就容易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开拓崭新的局面,这就是挺经之刚,就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讲里那位老翁的智慧。李鸿章评这种生活的智慧可以“精通造化”、“守身用世”,这说明曾国藩要写的这本《挺经》,首先是一种临事、遇事时“刚”的智慧,其次更是一种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的智慧。

有一个平凡的男孩,他叫皮特。他是个孤儿,跟着叔叔和婶婶一起长大。他貌不惊人,却也向往爱情;他身材矮小,甚至还有些自卑,后来却主持正义,拯救人类。或许皮特这个名字你不熟,但你一定知道他的绰号,他叫“蜘蛛侠”!

有一只熊猫,名叫阿宝,他原来好吃懒做,庸人一个,只是喜欢到处凑凑热闹。遇到机遇他也不知争取,遇到困难总会本能退缩。可它后来终于战胜了自己,挽救了江湖,成为名振天下的“功夫熊猫”!

还有很多这样人所共知的人物,像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学校的同学们,像悟空和他的取经团队的成员们,他们的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他们战胜了别人,战胜了故事中的大反派,而是通过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从而解决现实中的一个个难题;然后又通过战胜一次次困难,最终成就自我。

我想,这种生命的智慧就叫做“刚”,而这就是曾国藩的家训与《挺经》所追求的一种终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