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2510500000016

第16章 四两拨千斤

要说曾国藩能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确实也有他过人之处。他曾经在家书里对自己的孩子坦承,说自己并不聪明,其实是天资比较愚钝的人,但唯一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作为湘军的主帅,作为一个团队的最高领导,能虚怀若谷,能不耻下问,能集思广益。曾国藩自己虽然几乎打定了主意,可他最后还做了一件事,就勤王一事广泛征求幕府中幕僚的意见。

曾幕的幕僚大多是曾国藩的朋友、晚辈和学生,曾国藩一征求意见,大家纷纷就此事献计献策,还就是一个幕僚的一条计策四两拨千斤,一下为曾国藩拨云见日,完美化解了整个危局。

当然,大多数幕僚的意思都是让曾国藩恪守一个忠臣的职责,还有更多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其中的窍要,不过是跟着瞎嚷嚷。在所有人表示过意见之后,还有一个人没开口,曾国藩一看这个人没开口,就很聪明地宣布退堂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一定有话要说,但他的话一定只能私下里跟自己说。果然,曾国藩蹙着眉头等在屋里,不一会儿就等到了这个人的敲门声。

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最为看重的及门弟子,他的得意门生,也是他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李鸿章。

李鸿章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府里只相当于一个文字秘书,可李鸿章聪明绝顶,曾国藩很多大事都要找他拿主意。

李鸿章进得门来,淡淡一笑,直奔主题,说老师您完全不必为此事忧心,学生有一计,定可让老师既不违心,又不为难!

曾国藩一听,面不改色,只觉得年轻人喜欢放空言,说大话,现在这么为难的一件事,怎么可能既不违心又不为难呢?所以他也直奔主题,直接问李鸿章,这个勤王,去还是不去?

哪知道聪明的李鸿章回答得十分出人意外,他笑笑说,老师明鉴,其实这个所谓的勤王根本就是句空话。

然后李鸿章侃侃而谈,说为什么要勤王呢?是因为皇上有危险。那么皇上到底有没有危险呢?其实一点危险也没。现在看上去局势很危急,英法联军都打到北京城了,但英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占土地,也不是占领北京城,而是利益!要不然,他们既然已经打到北京了,不过几天就可以打到热河,如果他们是为了杀皇帝、占江山,那咸丰早就完蛋了,再赶着去勤王也救不了咸丰的命。再从两次鸦片战争与英法打交道的情况来看,他们不过就是要银子、要东西、要经商的利益,所以这次就算打到北京也一定是这样,所以过不了多久,只要他们满足了,他们自然就会退兵。再加上咸丰离开北京逃命之前,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跟英法谈判,奕訢什么人?外号“鬼子六”,最擅长跟洋人打交道,所以啊,他最后一定能跟洋人和谈,说不定这会儿和谈都快成了。

李鸿章这么一说,曾国藩倒是觉得眼前豁然一亮,这倒的确是他开始没想到的大局之处。于是他问,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勤王了?

李鸿章立刻回答说,哪能不勤王呢?那是圣旨,又是全天下的人都睁眼看着的事儿,就算那是胜保的诡计,那也不能不去,要不然老师您不成道德罪人了?

曾国藩不吭声了,既然勤王没意义,去了还吃亏,可又不能不去,这个难题不还是没解决吗?他知道李鸿章肯定有主意,但他老谋深算,也不吭声。

李鸿章看老师不说话,自己也不说话,拿起笔来在书案的纸上写了八个大字——

“按兵请旨,且勿稍动。”

曾国藩一看这八个大字,心中立刻豁然开朗,皱紧的眉头也一下子舒展了开来。原来李鸿章的意思是,既然奕訢在北京跟洋人谈,这个局面就会拖下去,这时候曾国藩应该立刻给皇帝回奏,说勤王事大,派一个鲍超恐怕不足应命。湘军应该在两个统领曾国藩和胡林翼之间出一个人,亲自带兵北上勤王。湘军的两个核心领导,一个坚持在江南作战,一个亲自带兵北上勤王,这才是这种危急局面下湘军所应担负的责任。当然,到底是由曾国藩带兵勤王还是由胡林翼带兵勤王,这个还要由皇上您来定。李鸿章说,这是一封请求的回奏,再等圣旨回复,这一来一回路上传递的时间,就足够奕訢跟英法联军议定和谈了。等和谈一定,勤王就没有必要了,这样,湘军也体现了忠心,皇上也不会怪罪,天下人也不会议论,最重要的是胜保的诡计也不会得逞,诸般难处,岂非一一化解之!

曾国藩虽然是老师,但也打心底里佩服李鸿章,所以后来李鸿章虽然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还是一心一意扶持李鸿章,甚至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一直让李鸿章的地位超越了自己,开辟了晚清的李鸿章时代。

现在曾国藩完全按李鸿章说的办,也不再拒绝勤王之命,而且为了表足忠心,一边八百里加急公文请旨,一边动员了一万人马,整军备战,摆足了准备随时北上的姿态。

果然不出李鸿章所料,那边圣旨还没回复,这边奕訢已经跟洋人议和了,英法在火烧圆明园之后,在大肆劫掠一番之后,也退出了北京城。随即曾国藩就接到了撤销勤王北征的命令。

所以,这事之后,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发过这样一段感慨,他说:“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曾国藩全集·日记》)意思是说自古到今,人人都会碰到麻烦、为难甚至别人有意的刁难与陷害,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不要畏惧,应该把它当磨砺个人品性的一个好机会。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里面暗含着曾国藩“逆来顺受”的人生感悟,通俗点说,就是临事遇难,多动脑、多化解,少退缩、少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