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地湾出土文物的广泛采访,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学习和求知机会,每当遇到一个难解的问题,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走访专家学者,问题弄明白了,方感如释重负。为了弄清大地湾出土的碳化植物种子,我们就跑了好多路,最终在一所农业院校,在一位教师的指导下才弄懂中国农业发端的问题。
我们是带着弄懂这个问题的愿望离开大地湾的,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位对农业史颇有研究的专家,甘肃农业大学薛福祥教授,向他求教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位师长对我们来者不拒,有问必答,使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我们问他:“出土于大地湾的黍和油菜籽是不是我国最早种植的植物种子?也就是说,中国农业是不是从大地湾开始的?
薛教授说:“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弄清这两种植物,再说别的”。
他说:“黍子,是禾本科,一年生本草。杆直立,被茸毛。叶线状披针形。圆锥花序,主轴直立或弯生。侧枝密集或疏散。小穗有小花二朵,其中一朵不孕。成熟时,内外稃坚硬,平滑,有光泽。颖果,球型或椭圆形,乳白,淡黄和红色。种子呈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主要有三种类型:圆锥花序较密,主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的为黍型、即黍子;圆锥花序密,主穗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的黍稷型,即糜子;圆锥花序较疏,主穗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的为稷型,即高粱。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谷物种子称黍稷型的,也就是糜子类谷物。
油菜籽,十字花科油菜的种子。一、二年生草本。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及蜜源作物之一。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淡黄色,长角果,种子球型,有黑、黄、红等色。含油率30—50%。喜温暖和肥沃土壤。我国分布较广,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为最多。有芥菜型(如大油菜)、白菜型(如甜油菜、北方小油菜)和甘蓝型(如胜利油菜)等三类。一般秋播,也可春播。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
他说,大地湾出土的植物碳化种子我看过资料,肯定是糜子和油菜籽,这是不会错的。至于这黍和油菜的野生品种在地球上生存了多少年,我没有查到资料。大地湾先民们保存的两种种子应该是人工栽培的,人类栽培谷物究竟起于何时,尚还待于发现。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在距今7800—73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了,从储藏的情况看,栽培的年代要更早一些,我们期待着更新的实物发现。
据考古专家说:五十年代在发掘半坡遗址时,曾有油菜籽出土,这批填补中国农业史空白的实物出土,的确让考古专家和农学家、史学家们兴奋不已。那么,今天,他们应更加高兴起来,因为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油菜籽比半坡出土的又早生长了近千年,中国农业的栽培历史又得被改写,这不是值得再次庆贺的吗!
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爬行到直立,从采集到狩猎,从狩猎到农耕,经历了一百多万年时间,其间,石器的发明,弓箭的创造,取火技术的发现,无不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尤其是农业的出现,更是革命性的事件。
工具的使用,提高了防卫和生产能力,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餐饮历史。而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食品结构,扩大了食物来源,特别是创造了食物再生的途径,为人类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所以,我认为:大地湾遗址黍籽和油菜籽的出土,其意义是重大的。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原始农业至少在距今780—7300年间已经出现,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黍籽和油菜籽为此结论提供了实物资料。中国的农业史、文明史从此将重新开头。古籍中关于农业起源的说法将被推翻或得到新的诠释。伏羲“命阴康氏以主农田”说明农业已经出现,这已经距今有七八千年了,但过去都是把神农作为中国农业的起源来讲解的,有的还被写进了教科书。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实物证明,这些起源说法是不实的,中国农业的起源比神农所处的时代要早的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到了伏羲时代,粮食的种植已经非常普遍,面积很大,形成了规模。当时的先民已经普遍掌握了农耕技术,要不伏羲何必‘命阴康氏以主农田’?阴康氏是伏羲手下负责农业的‘农官’,‘阴康’可能是职务,也可能是姓氏。他是专门负责农田耕作、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推广的人物。可以认为,伏羲时代,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时代,是农业技术和耕作规模提高较快的时代。虽然还无实物证明他们从刀耕火种中走出,但耕作区域至少有了很大拓展。这也为后来的神农氏创造农具,并推广使用,提高耕作成效,创造了条件。”
我们问:“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否标志着大地湾先民们开始走向了以农为主的发展道路?”
薛福祥说: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不论何种制度的社会里,百姓总是以食为天的,吃饭是硬道理,只要能解决好吃饭问题,什么办法都是好办法,什么路子都是好路子。
在以采集、狩猎为主要获取食物手段的时代,工具的简陋和动物逐步减少,使人们常会受到食不果腹的折磨,于是人们开始向种植业方面探索,人们从野生植物中找到可以食用的植物来种植,这就是原始农业出现的简单过程,而我们的祖先则是最早找到这条路子的人群。种植业的收获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以渔猎为辅,再加上同时兴起的养殖,生活资料的来源渠道多了,人们尝到了种植的甜头,于是农业发展也就快了,水平也就不断提高了。我们的祖先与变成“马背上的民族”的可能擦肩而过,永远地去以农为本了。
农业是科技含量高于畜牧业的行业。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不可避免的要关心研究气象节气时令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探索耕作技术,以及居住、水土等等。所以,农业为本道路的选择,无疑对尔后我们民族道德文化、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
随后,我们又请薛教授介绍了原始农业与神农的传说情况。
他说: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神农奉为农业之神,认为他是农业的发明者,又是医药的发明者。这主要是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太多了,对此,古籍上多有记载——
《白虎通.五行》中说:“炎帝者,太阳也。”
《白虎通·号》中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帝王世记》说:“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
《水经注·当谬水》记载说:“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
《绎史》引《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逐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王嘉著《拾遗记》中说:“(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堕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淮南予·惰务篇》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潜夫论五德志》记载:“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贷,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上述记载大概地意译过来。就是说:
当炎帝出现在世界上后,世上的人已经繁衍的很多了,自然界出产的动物、植物类的可供食用的食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仁慈的炎帝就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来满足生活的需要。那时,人类共同劳作,互相协作,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果实平等均分,人们之间的感情是很亲切的。炎帝还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丰登,从此使人类丰衣足食。大家感激他的功德,便尊称他为“神农”。传说神农是牛头人身,这里也反映了人民对牛的喜欢,把神农也歌颂成了人类的孺子牛。
被人们奉为太阳的司农之神炎帝,传说他刚出生,在他诞生的地方四周,就自然地出现了九眼井,九眼井里的水是相通的,若从一眼井里汲水,其他井里的水也会动起来。又说,在他教人们播种五谷时,从天上降下纷纷的谷种,他就叫人们把这些谷种收集播种在开垦的土地里,于是人类才有了可供食用的五谷。还传说,那时候有一只红色的鸟,嘴里衔着一株九个穗子的禾苗,飞过炎帝生活的地区,穗上的种粒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收拾起来,种在田里,以后就长成了品种优良的谷子,这种仙谷,人吃了不但能果腹,还能长生不老。
传说神农不但司农,而且也司医药。他为了给人们医治疾病、找到草药,就亲自去尝百草的味道,了解草的药性,结果一天内中了七十次毒。在神农的帮助和带动下,人民的生活丰足了,但生活中仍有不方便的地方,为了互通有无,他又开辟市场,叫人们到市场上去互相交换。他规定,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后就散市,大家实行起来很方便,受到大家的欢迎。
神农的传说是动人的,有的地方的人们还传说神农还发明了木制农具,让大家使用,结果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受到大家的欢迎。
从这些神话传说里,剔除神话成分,我们能感觉到,到神农时农业已经相对发达。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黍种证明,神农虽然不是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但他至少是这场农业革命的推动者,农业技术的推广者,把他们奉为农圣,也是当之无愧的。当然,我们也感激农业的最初发明者——大地湾的先民们。
我们又问:“大地湾农业的发现是否开了黄河流域开发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