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于了解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发展和相互关系,探讨原始文化在甘肃东部地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为我国史前文化特别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半坡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早期阶段,也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关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渊源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主要课题。长期以来,考古专家纷纷将目光投向黄河上游新石器早期文化,从中寻找与半坡类型渊源有关的文化遗存,并将其称之为“前仰韶文化”。大地湾一期遗存的发现给学术界带来了希望。经研究已经确认,以一期遗存为代表大地湾文化是黄河中上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地层关系和14C测定年代上早于半坡类型,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在彩陶纹饰和陶器特征等方面都表现出向半坡类型演变的痕迹。
首先,在黄河中上游早期文化中,只有大地湾文化出现了红色宽带纹彩陶,并在钵形器上发现了10多种彩陶符号,其中尤以大地湾一期类型最典型丰富。这在其他早期文化遗址中迄今尚未发现,可以说大地湾一期开创了泾渭流域彩陶文化的先河。其次,大地湾一期的彩绘符号和大地湾仰韶早期及半坡、姜寨等遗址的刻画符号非常相近。如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有27种、113件,其中一些刻符与大地湾一期有承袭关系。再次,大地湾一期陶器器型经过北首岭下层,向半坡类型演变,其脉络基本上是清晰的。也就是说,从陶器的演变过程看出,大地湾一期类型之后,还发展出北首岭下层类型,然后由北首岭下层类型发展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因此,大地湾一期文化是仰韶文化在西部最早的源头,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大地湾遗址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为解决甘肃东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分期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存是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分布面积最大,出土遗迹最多,内涵最完整,不仅有力地证明了甘肃东部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而且其早期、中期、晚期相互继承、连续发展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对该地区仰韶文化内涵、分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可分为四个先后相承的类型:半坡类型—齐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据专家研究,大地湾仰韶早期相当于半坡类型的中晚阶段;大地湾仰韶中期,同以庙底沟为代表的庙底沟类型有许多相同之处;大地湾仰韶晚期的陶器同西王村仰韶晚期的陶器相近。因此,大地湾仰韶遗存与关中豫、晋、陕交界区的仰韶文化颇为接近,它们在仰韶文化这个历史阶段属于同一文化区域。
尽管如此,专家研究认为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存仍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关中等地的差异日益增大。大地湾仰韶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代表着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分期,同样反映着仰韶文化的兴衰。因此,大地湾考古发现说明仰韶文化在陇东、陕西及豫晋陕交界地区的广大土地上有着相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面貌,并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仰韶文化氏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和繁荣了黄河中上游远古文化,并对后来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成果,对于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和序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地湾遗址各文化类型之间相互联系,代表着连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尽管大地湾一期与大地湾仰韶早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缺环,但二者的文化面貌有间接的继承关系。大地湾遗址早中期是该遗址中内涵最丰富的遗存,也是紧密衔接、连续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仰韶晚期和中期的承袭关系在遗址、遗物各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晚期对于解决常山下层遗存的渊源和马家窑类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根据大地湾遗址文化类型的演变和发展,甘肃东部地区的考古编年序列为:大地湾一期—大地湾仰韶早期—大地湾仰韶中期—大地湾仰韶晚期—常山下层—齐家文化。这一科学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中华远古文明史的演进及其各文化类型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成果为开展综合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大地湾遗址共出土陶器4000余件、石器1700余件、骨角器1600余件、蚌器和装饰器360余件,此外还采集了众多的动物骨骼、植物标本和木炭标本。通过这些琳琅满目、种类多样的考古资料,可以进行考古学、历史学、人文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揭示甘肃天水远古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探讨远古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大地湾出土的珍贵资料也为建筑史、美术史、农业史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大地湾遗址是我们的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艺术宝藏。有效保护大地湾宝藏,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需要。自从大地湾遗址发现、发掘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都一直非常重视大地湾遗址的保护工作。
1963年2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大地湾遗址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建立了有保护范围、有石碑保护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保护小组的“四有”制度。
1984年,历时7年的大地湾遗址大规模发掘告一段落(这既是出于对出土文物保护的考虑,当然也是对多年发掘成果进行集中整理研究的需要)。发掘工作停下后,甘肃省考古工作队的同志在完成回填保护等后续工作后,大都回到原单位,大地湾遗址的保护任务就交给了几位留守的同志和几名一直参与发掘的临时工。
1985年,为了长期有效保护遗址,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化厅拨款40万元,在F901原址之上建起了一座集古代、现代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保护大厅。同年12月,甘肃省文物主管部门报经省文化厅批准,及时成立了“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文物保管所”。这是大地湾遗址发现、发掘以来首次正式组建的文物保护机构。它的成立,无疑对整个遗址已发掘区和未发掘区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7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了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大地湾遗址保护方案》的请示。这一方案提出,大地湾将以复原原始社会村落和自然风貌为总体设想,科学地、全面地再现原始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建立我国第一个形象生动的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并将以此作为考古研究基地与开放、旅游、学习的场所。
同年,大地湾F901保护大厅因地基下陷出现裂痕。省文物局接到报告时正值寒冬,主管领导亲临检查后与建筑专家研究,迅速拿出了加固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了加固维修。
1988年元月,秦安大地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大地湾遗址更加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198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让参观考察者通过“身临其境”,切身体验古大地湾人的生活情景,从而引发人们对原始先民创造奇迹的追怀与理解,专门从北京请来雕塑专家,在模拟的大地湾一期房址中创作了一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古大地湾人生活图。这组雕塑中的男主人匍匐于地,鼓腮吹火;女主人一手提着尖底瓶,一手拿着一块兽骨,像是准备煮肉;而他们的孩子怡然自得,两手抱着柴火正准备递给父亲。整组雕塑形象生动,妙趣盎然,是大地湾先民幸福、安乐生活情景的真实再现。
1995年元月,大地湾遗址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文物保管所”更名为“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并配备了专业人员,此后大地湾遗址的保护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了起来。
1996年,甘肃省将大地湾一期遗址的保护列入了“九五”文物事业发展重点项目,拨出专款,对一期房址进行了复原。
199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大地湾遗址的保护范围。从此,遗址区保护正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同年,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中国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国斌研究员、副所长王力军、高级建筑师钟晓青三人来大地湾进行考察,着手编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大地湾保护规划》。经过三年努力,规划草案不仅编制完成,而且于2002年先后通过了省级论证和国家级论证。
2003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正式实施。根据规划要求,建设遗址博物馆是实施规划的第一期工程。同年,作为大地湾遗址研究保护规划重要项目之一的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通过了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的省级专家论证会的论证。
2006年6月20日,在甘肃省政协的高度关注下,《关于解决实施〈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有关项目启动及前期设计经费的提案》的现场办理会在天水召开。甘肃省财政厅当年安排1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启动经费。同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的大地湾遗址抢救性保护维修项目也正式启动。
2007年11月19日,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正式动工兴建。该馆占地44.89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1700余万元,计划2008年底建成。我们相信,博物馆建成后,一定会使大地湾遗址的管理、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