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2493800000039

第39章 阳货第十七(2)

【解读】《诗经》中的《国风》,大多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仅《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国风》反映的生活内容相当广阔,既有反映农业劳动的诗,也有批评政治和道德的诗,既有反映战争和劳役的诗,也有反映恋爱和婚姻的诗。《周南》、《召南》就是《国风》的代表作。古代学者认为,夫妇之道是君臣、父子、夫妇三纲的基础。在《周南》、《召南》中,涉及夫妇之道的内容很多,“可以端正夫妇之道,是人伦教化的根本,不学不能齐家治国”(李择非整理《论语》)。因此,后人所作的《诗传》对《周南》、《召南》评价极高,认为它们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所以,孔子要求儿子孔鲤认真学习、研究《周南》、《召南》。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①?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就是瑞玉缣帛这些礼品吗?乐呀乐呀,难道就是敲打钟鼓这些乐器吗?”

【注释】①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或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解读】相传周公在原始礼仪巫术基础上制定了礼乐制度,用来规范统治秩序和人的行为。春秋时代,许多诸侯不遵礼制,诸侯国的大臣专权违礼,导致了礼崩乐坏、人伦丧失。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制,目的在于规范诸侯、大臣和民众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这对于国家的稳定、生产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无疑是有益的。但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恭敬,乐的内涵是和谐,遵循礼制才能规范行为,欣赏音乐才能陶冶情操,仅仅追求祭祀、会盟所用的礼品、敲钟击鼓所用的乐器,不能达到礼乐教化的目的。孔子把礼乐的本质和具体形式区别开来,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很有见地。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②,其犹穿窬之盗也与③?”

【译文】孔子说:“神色严厉,内心怯懦,如果用小人作比喻,就好像钻墙洞盗窃的小偷吧!”

【注释】①色:脸色,神色。荏:软弱,怯懦。②小人:品德低劣的人。③窬(yú):门边小洞。

【解读】小偷行为不轨,内心恐惧,总担心偷盗时被人发现、得手后事情败露。孔子用小偷比喻神色严厉、内心怯懦的人,恰到好处。由于“色厉内荏”的人形形色色,因此历来解释很多。有人认为是贪财好利的官员,有人认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有人认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色厉而内荏”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其所指并不明确,因此孔子这句话具有普遍的意义。

17.13子曰:“乡原①,德之贼也②。”

【译文】孔子说:“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注释】①原:也作“愿”。乡原:外博谨愿(诚实)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即好好先生。②贼:败坏。

【解读】好好先生不讲原则,唯唯诺诺,在大是大非面前貌似公允,实际上不讲公平、正义,助长了邪恶势力或不正之风,因此孔子谴责这种人是败坏道德的人。现实生活中,这种好好先生两面讨好,左右逢源,既有人缘,又得实惠。但有时事与愿违,就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这样的好好先生,既可恨又可悲。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①,德之弃也②。”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闻,途中很快就说出去,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注释】①涂:通“途”,途中。意思是很快。②弃:丢弃,背弃。

【解读】路上听到的传闻,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多少人的口,真实性如何,这些都应考虑、分析。如果没弄清传闻的真相,就人云亦云,随意散布,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后果甚至会因传言而杀人,因此孔子说这样做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①?其未得之也②,患得之③;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④,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鄙陋浅薄的人能够和他共同侍奉国君吗?他在没有得到官职时,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担心失去。假若担心失去官职,就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注释】①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②未得之:没得到官职。之:指代官位、职位。③得:不得。焦循《论语补注》:“古人文法有急缓。不显,显也,此缓读也。《公羊传》‘如勿与而已矣’,何休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此急读也。以得为不得,犹以如为不如。”(见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因此,“患得之”应为“患不得之”。④苟:假如。

【解读】孔子认为,鄙陋浅薄的小人考虑的不是如何侍奉国君,如何勤政爱民,而是如何谋取官职,如何保住官职。为了保住官职,他们会“无所不至”,不择手段。因此,孔子说这样的人不能共事,表明了自己不与这种人同流合污的态度。现实生活中,这种追名逐利,患得患失,为了名利、职位不择手段的人,仍然大有人在,这是值得警惕的。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①,今也或是之亡也②。古之狂也肆③,今之狂也荡④;古之矜也廉⑤,今之矜也忿戾⑥;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⑦。”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民众有三种缺点,今天或许这些缺点都没有了。古代的狂人是不拘小节,今天的狂人是放荡不拘;古代矜持的人是不能触犯,今天矜持的人是蛮横不讲理;古代愚笨的人是耿直坦率,今天愚笨的人不过是欺诈罢了。”

【注释】①疾:毛病。指缺点。②亡:通“无”,没有。③肆:放肆,不受拘束。指不拘小节。④荡:指放荡不羁。⑤矜:矜持。意思是庄重,拘谨。廉:棱角。比喻不能触犯。⑥忿戾(fènlì):火气大,蛮横不讲理。⑦诈:欺诈。

【解读】孔子所说的古代指周代。周代制定了礼乐制度,社会比较稳定,民风比较淳朴,但民众中有的人仍有一些缺点。而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民众中许多人不遵礼制,行为放纵,毫无顾忌,所以孔子说今人竟连古人的缺点也没有了。孔子所说的古代民众和今人,都不是泛指所有人,而是特指“狂、矜、愚”这三种人。孔子之所以伟大而具有生活的智慧,就在于他开创了以古喻今、以史为鉴的传统。

17.17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很少有仁爱。”

【注释】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悦的面容。这里为贬义,指表面热情,实则伪善的人。

②仁:仁爱。

【解读】此章文字与《学而》篇第三章相同,有人认为系重出,有人认为在各篇的位置不同,意义上各有侧重。此章紧接前一章,强调“巧言令色”对仁的损害;《学而》篇第三章则是强调君子应该学习和尊崇仁,反对花言巧语,表里不一。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①,恶郑声之乱雅乐也②,恶利口之覆邦家者③。”

【译文】孔子说:“我憎恶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地位,憎恶郑国俗乐扰乱了正统的雅乐,憎恶能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

【注释】①恶:憎恶。紫之夺朱: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地位。古代以朱色(红色)为正色,紫色(深红色)为间色。②郑声:郑国的俗乐。雅乐:指正统的音乐。③利口:指能言善辩。邦家:指国家。

【解读】周代诸侯的衣服以红色为正色。春秋时代,鲁桓公、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改变了以红色为正色的风气。孔子以“紫之夺朱”为喻,表明自己对春秋时代诸侯违背礼制行为的谴责。俗乐扰乱雅乐,就会使人意志消沉,陶醉于淫靡之音;能言善辩的小人无视礼制,不辨是非,会导致国家的动乱。孔子憎恶上述三种情况,表明了他对礼制的尊崇,对雅乐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稳定的维护。当然,如果仅仅是服饰颜色的改变,俗乐雅俗共赏而广泛流行,孔子也一味憎恶和反对,就很难避免“复古”的嫌疑。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①?”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②,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我们年轻人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话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自然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注释】①述:传述。②时:一年中的一季。四时:四季。

【解读】此章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孔子以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为喻,说明客观事物不因人的主观愿望而发生改变,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传述前人或老师讲述的知识上,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事物,从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以及人的言谈举止中领悟做人之道和人生真谛。李泽厚先生说:“我强调‘天行健’与‘人性善’乃同一渊源而相承续,从而情感(“诚”)乃最高境地。‘天’非道德命令,‘天’只是运行不息、生生不已之生命本身。”(《论语今读》)这说明,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是客观存在的,人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去认识它、把握它,从而领悟万物的奥秘、人生的真谛。

17.20孺悲欲见孔子①,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②,取瑟而歌,使之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