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利用多义的别解词语法
所谓别解词语法,指的是故意对某些词句的意思进行歪曲的解释,以满足一定的语言交际需要,造成幽默风趣的言语特色,叫人忍俊不禁,从而增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例1
再如一位女孩问自己的恋人:“小张,你怎么夏天胖,冬天瘦啊?”
男孩应声而答:“这叫热胀冷缩嘛!”一句话逗得女孩咯咯笑个不停。
这里,男孩对“热胀冷缩”作了别解。
词语有它固定的含义,绝大多数不能按其字面的意思来解释,而别解词语法却偏偏“顾名思义”,突破人们固定的思路或者跳开常理,从而产生幽默感。
静态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使用就转化为动态了。一般的动态词语则变成单义,别解词语法就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即明知是甲义,偏理解为乙义,有意混淆它们,以求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2
A正呆坐着,B走过来和他闹着玩,在他头上故意摸了一把。A说:“欺负人家干吗?”B微笑答道:“欺负人家与你何干?”B的答话使得A也不由地笑了,小玩笑开的很是成功。
我们知道,代词“人家”可以指别人,也可指说话人自己。A说的“人家”很明显指的是后者,但B却故意将“人家”理解为前者。这样,既然是“别人”,当然与“你”没有什么关系!诙谐风趣,令人赞叹!
别解词语法除了经常“顾名思义”、“利用多义”之外,还常利用音同音近的谐音,如歇后语,即是用这种别解词语的手法创造成功的。当你使用这些歇后语时,也就是在不知不觉地使用别解词语法。如: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了——什么仁(人)儿都有
石头蛋子盐咸菜——一盐(言)难近(尽)
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强烈的幽默效果往往产生在故意曲解某些词语的含义中。所以,当你使用别解词语法时,一定要让人感到你是故意曲解词语,而不是“无意”。否则,也许会让人以为你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当然,特定的语境加你的聪慧,会使你成功的。
朋友,你想使自己的谈吐风趣幽默吗?那么,你不妨用“别解词语法”。
7.张冠李戴词语转移
词语转移法,即把惯于描述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从而产生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幽默效果。
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用“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来描绘杨玉环的皮肤白嫩而柔滑,从而流传了一千余年。但现今,人们对那些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男士,戏为“奶油味”,这就如同“女人蓄不得胡子,男人翘不得兰花指”一样让人忍俊不禁了。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把寻常不搭配的词语巧妙地进行临时组合,而显得妙趣横生,这是词语转移法的又一技巧。比如: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凌峰在介绍自己时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沧桑都写在我的脸上。凌峰借词语转移法,为自己满脸皱纹作了绝妙的打趣,让观众乐不可支。
某作品在描绘某个人物时,说他有一张“乘风破浪”的脸,这样的形容让人难忘。再如“闹市区读脸谱”、“英国人的保守是‘誉满全球’的”等等,都有着既俏皮、幽默,又深刻、耐人寻味的幽默效果。
综上所述,词语转移法是有效的幽默技法之一。它的感染力大,渗透力强。随着当前社会心理对幽默方兴未艾的渴求和推崇,以及人们视野、信息量的扩大,可以预想,词语转移幽默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然,使用起来还要注意得体、得理、得时,反之,则会弄巧成拙。
8.就字释义的望文生义法
“望文生义”的原义是: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而不探求其确切的含义,含有明显的贬义。望文生义法,即明知故错地只按字面理解词义,得到与原解释截然不同的结果,使说话十分诙谐,充满幽默感。
例
有位主管主持会议:“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
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为什么要禁止呢?不说普通话,莫要说方言或英语不成。”
望着众人迷惑不解的目光,主持人这才缓缓解释说:“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不痛不痒、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所以,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
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全场大笑,鼓掌表示赞同,主持人巧用望文生义法,开场白极富幽默感,既点出会议的宗旨,又活跃了会场的气氛。
望文生义法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要“生义”,要使“望文”所生之“义”变异得与这个“文”通常的意义大相迳庭,还要把“望文”而生的义,引向一个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内容上。从而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的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幽默是美德和智慧的集中反映,又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您要想变得富有幽默感,就得重视自我培养。
9.引人发笑的不动声色计
毫无疑问,幽默感是与可笑联系在一起的,越是使人可笑,越有幽默的效果。但你要明白,发出笑声是听众的事,而不是你这个说出幽默语言的人的事。可以说,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在你发挥幽默时越是沉不住气,越在面部表现出惊奇,流露出笑容,越是减少幽默的效果。
不动声色法为什么更能引起听众的笑声呢?因为幽默的趣味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也不是单纯的智慧。它是一种复合的东西,其中包含着荒诞与机智、同情与隔阂之间的对比或反差。一面讲,一面笑,减少了这种反差。本来可笑,而发挥幽默的人却显得很笨拙,很迟钝的样子,无疑就是增加其中的反差,自然也就增强了幽默的功能。这个规律有相当广泛、相当普遍的适用性。
例
王某和陈某去四川旅游。一天,他们在一个小客栈里歇下了。吃晚饭时,王某把刚端上来的调料舀了一匙偷吃了,结果辣得直淌眼泪。
陈某抬头见好友在掉泪,忙问:“哎,老兄,你干吗哭呀?”
王某说:“我想起了含冤屈死的父亲。”
过了一会儿,陈某也舀了一匙吃了,同样被辣得流出了眼泪。王某故意问道:“兄弟,那你哭什么呀?”
“我感到遗憾,你怎么没跟你爸爸一起被人整死!”
王某不露声色叫陈某上圈套,而上了圈套的陈某也是转个弯不动声色地回敬了王某。因此,就产生了并且加强了幽默的功能。
尽管他俩都被辣出了眼泪,但对他们俩这次旅游说来,这也许是最愉快的一件事。如果王某不设“圈套”,开始就把“真相”说出,那王某一定是不知幽默之趣的人,也不会有陈某的幽默之辞。
人们在日常社交场合为什么怎么努力也没有理想的幽默效果?往往是因为沉不住气,自以为是。很多人在看出对手的可笑、愚蠢时,或者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评价时,不是自作聪明地笑起来,就自以为是地发火,而这一笑、一火,幽默感就被破坏得无影无踪了。
10.顺水推舟的巧借话题
巧借话题法,就是巧妙地借助别人的某一话题,进行发挥,引出对方未曾预料到的新的思路,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幽默手法。
例
阿凡提害眼病,看不清东西。国王偏叫他来看这个看那个,还取笑他说:
“你不论看什么,都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是吗?你本来穷得只有一条毛驴,现在可有两条了,阔起来了,哈哈!”
“真是这样,陛下!”阿凡提说:“比如我现在看你就有四条腿,和我的毛驴一模一样呢。”
有一天,国王和大臣带着阿凡提出外打猎。天气像火烧一样炎热,热得国王和大臣汗透衣衫,他们就把湿透的衣衫脱下来搭在阿凡提的肩上。
阿凡提本来就够热了,身上再加上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汗流如雨。国王见阿凡提热得满身大汗,便故意戏弄他:
“阿凡提,你真不简单,能驮一头驴驮的东西。”
阿凡提听了很生气,但却平静地说:“不,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阿凡提两次对国王的回答,用的都是巧借话题法。他巧妙地借助国王的话题,进行发挥,狠狠地讽刺了国王一番,让其自作自受,自讨没趣。
借题发挥,要借得合理、巧妙,构成顺水推舟之势,不能牵强附会。特别当一个人面临某个具体场合时,要善于敏感地、准确地捕捉住眼前的事物,借以发挥出更大的幽默效果。
11.吊足对方故卖关子法
“卖关子”是文学艺术用语,指说书人说长篇故事时,说到重要关节嘎然而止,借以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故卖关子法则是说话者先故意提出一个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结论,然后再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分析和解释,借以造成强烈的幽默效果。
例
《福尔摩斯探案集》一书的作者柯南·道尔在罗马时,叫了一辆出租马车。还没等到他开口,赶车人说话了:“柯南·道尔先生,您上哪儿去?”
柯南·道尔觉得奇怪极了,反问赶车人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柯南·道尔呢?”
“呵,这简单得很,你是在加列——罗马车站上车的;你的穿着是英国式的;你的口袋里露出一本侦探小说来。”
“太了不起啦!”柯南·道尔叫起来,他很惊奇在意大利会碰到第二个福尔摩斯。于是,他习惯地顺便再问一句:“你还看到其他什么痕迹没有?”
“没有,没有别的,除了在你的皮箱上我还看到你的名字外。”
赶车的人认出柯南·道尔先生,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皮箱上看到他的名字,而他开始并不言明,故意使人造成他是第二个福尔摩斯的误解,然后再作出人意料的解释,以造成强烈的幽默感。
故卖关子法要处理好“吊”和“揭”的关系。
所谓“揭”就是先揭示需求,使对方了解需求,明白需求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吊”,一直要吊到对方如饥似渴的程度,如此内驱力就充分激发出来了。
12.巧设悬念故弄玄虚
故弄玄虚幽默法就是利用对方预期转化的心理,巧设悬念,解释悬念,出奇制胜,但其解释在真理与歪理之间。
由于幽默通常有这样一个规律,它总有个对转,总是让你领悟到你原来期待不同的东西。笑是在期待失落以后产生的。久而久之,一旦进入幽默的情境,人们总是期待十分出乎意料的谜底,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习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叫“心理定势”。
这是幽默的正格,但是幽默不拘一格,像任何其他事物,有正格意味必有破格,有预期的失落,必有预期失落的失落,故弄玄虚法就属于这种破格。
例1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习惯于每天早上吃一个土豆。有一次他把土豆放在餐厅的壁炉上晾一晾,可转眼之间却不翼而飞了。他不知道是谁拿走了。
于是,他大声叫喊起来:“啊,我的上帝,请告诉我,是谁吃了我放在壁炉上的那个土豆?”
他的佣人匆匆走来说:“不是我。”
“那就太好了!”
“先生为什么这样说?”他的佣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