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遭遇北盘江
2485700000045

第45章 阳光真好

前面说到的龙头山离我们继续上行要经过的毛角堕直径距离估计不到一公里,但是,我们不得不从龙头山的左面绕行转圈经过毛角堕。这一圈转下去,花了一个多小时。当我们走在龙头山下的桃家寨,才发现,龙头山就在头顶上,仰视一看,却已看不到龙头山顶上翻飞的蝴蝶了。眼前是茂密的黄果、柑桔,还有东一片西一片的甘蔗林,许多人家户就隐藏在这些经济林果中,东一家西一家,左一户右一户,虽然坡度很陡,山崖下就是奔腾的河流,但因满山有经济林木遮蔽,走在这山崖上就像是过树丛,一点都不感到害怕。

走过桃家寨,就是毛角堕了。我们在毛角堕大桥的桥头观赏这雄伟的铁路大桥,不一会,一列火车带着轰鸣从铁桥那头的山洞里如一条巨龙奔驰而来,我们惊讶着感叹着,可就在这当儿,火车又“轰”一声钻进了这边的山洞,一溜烟又不见了。

8月的阳光火辣辣的照在这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从山崖上顺着一条大路前行,很明显,过了毛角堕后,山谷就逐渐开阔起来,两岸的山峰也不那么凶险和逼窄。我们的心也随之亮堂起来。我和鹏翔一前一后各自走着自己的路,也不说话,有时是他走在前面,有时是我走在前面,相隔的距离有时达到了几百米,各人看着自己的风景,照着自己的相,想在什么地方撒尿了就站着撒上一泡。大山里真是自由,用不着顾前顾后,拉开裤子痛快淋漓。

大路来到一个地方,路边落下哗哗的山泉,溪水汩汩流淌。我们放下背包,尽情地坐在被日晒雨淋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石头上,脱掉鞋子,把走得热烘烘的脚伸进山泉,尽情享受着冰凉与快意。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让我一下子想起王维的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虽然没有新雨晚秋明月,而是炎炎夏日当空,可歇脚在这万籁俱寂的山谷里,其静远与惬意的感受却是一样的。这样美妙的地方谁不想多呆一会呢?

走过山泉,大路便向山脚、北盘江边延伸下去,而铁路却从山崖上斜刺里穿过来。隧道出口处有间白色的小房子,有没有人呢?攀爬上去一看,房子里有一男一女正在屋里说着话,听口音像四川人,一问果然不出意料。他们见了我们显得十分警觉,问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我们说明情况后,他们才告诉我们,他们是夫妻,女的是陪丈夫看管这铁道口的。我们问他们,沿着铁路能否走到前方北盘江岸的发耳乡,男子说,要不到天黑就可以走到发耳。

辞别这对长年累月在山崖上生活的夫妻,沿着铁路一路走去,我的感觉跟走山路迥然不同,沿铁路而行简直就是一种快意。这也许跟我对铁路、火车有特别的感觉有关。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坐火车去广州,满车厢都是人,动都动不了,连上厕所都困难,坐了两天两夜,哪里是坐,实际上是挤压了两天两夜火车才到达目的地,虽然难受,但至今感到回味无穷。如今,我只要一听到火车的轰鸣和看到远去的火车,我的心就有一种异样感觉:远方是我永远的向往……

我们穿过一条隧道,紧接着又穿过一条隧道。记得他们的名字叫二道岩、老房子、易拉嘎。易拉嘎隧道很长很长,好像有一公里半,里面看不到一点光亮,我和鹏翔一前一后走着,开始我们还远远的说着话,后来我们都闭嘴了,只听见我们的踏踏脚步声和棍子在地上撞击的咚咚声。当我们穿过这三条隧道,来到叫跃进的村寨时,太阳已经西斜了,山坡更加平缓,到处可见青黄的稻浪,还有此起彼伏的山丘和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淡绿柔和,铁路在继续延伸,向那个叫跃进的村寨横穿而去……

尽管走得很累,但那种夕阳下沿着铁路前行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据说沿铁路到发耳乡只有四五公里路程了,但从水城赶来的水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明文和六盘水市电视台的朋友赵丹秋已经来到发耳迎接我们了,他们已经把车开到跃进村头等候多时,对我们的腿脚来说,虽然是个好事,可以不用继续步行,但也不无遗憾,想想,在柔和的阳光下,悠闲着慢慢从铁道上走到目的地,是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啊,可是他们已经把车开到了眼前,岂能不服从安排。

一直走来,都觉得太阳毒辣无情,只有这天,不知为什么总感到阳光是那样的柔美那样的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