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混血儿
2481600000021

第21章 后记

从这本书后所罗列的写作修改地名序列可以看出,最近这些年,混血儿的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好朋友鼎力相助,我基本上以为这是一个短时间内见不到阳光的文字集合罢了。

自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电视台工作以来,我的兴趣一直在编剧和为别的编剧做嫁衣的同时,久久专注于小说写作。陆续有中篇小说《电视塔下》和《罪犯在你身边》,短篇小说《地上的明信片》等等问世。期间利用工作之便,环球采访拍片,尤其是三进非洲的经历,让我对积累在手的大量来自于非洲的素材爱不释手,一直很想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对中国人在非洲的奋斗和酸甜苦辣进行再现。

尽管我已经写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笑傲东非》和《再进非洲》,这个没有出生、却酝酿已久的长篇小说不写出来,就不得安宁地困扰我。

所以,在成都我就默默无闻地坐电脑前敲击键盘,放弃了很多都市乐趣;到处拍片出差的晚上,就在我携带着笔记本继续,基本上都在构思和写作这部雄心勃勃的长篇小说。甚至于,在我给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莘莘学子们上课时,常常情不自禁地提起这部小说涉及到的东非洲、华人乃至于几百年前就已经到达东非海岸并滞留至今的那些前人的传奇。学生们对这个传奇,表示了有礼貌的期待。

新世纪的一代,对于这些上世纪的传奇是好奇的,有兴趣的,这个让我欣慰,也让我感到紧迫:必须尽快写出来和他们见面。可是,他们的阅读已经碎片化,手机短信割裂了文化的完整和丰富,没有机会阅读到这样的系统再现传奇的长篇小说,愈加凸显我抓紧写这部长篇小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的传奇是我的发现,是上天赐予我的丰富素材,如果不表现出来,那就真的不会安宁。

结合我的工作,完全可以先写电视剧本,这样的传奇故事,跨越三大洲,男男女女,悲欢离合,充满了异域风情,神秘部落,历史渊源,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视表现……可是,即使是国内目前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得知这个传奇故事的大纲后,也曾经委婉表示为这个跨越巨大时空的计划做预算有踌躇。于是,我确定还是以小说的形式,把酝酿了好些年的这段传奇,尽快付诸文字。

于是,在我这些年积累的历史和国际视野下,在一个比较宏大的叙事架构下,一个离奇的跨国悲欢离合故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出现在键盘下。目前,我是欣慰的,至少,这样的构思与传奇,已经不是停留在少数人的耳闻和我自己的电脑硬盘里了。

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好朋友,在东非奋斗几十年的李忠先生,在摩洛哥做贸易并在卡萨布兰卡接待我的唐斌兄弟和他美丽的夫人庞雁女士,在开罗金字塔下接待我的王珂女士,在坎帕拉方方餐厅和上海多次谋面长谈的方宓女士,时任纽约中国总领事馆领事的李芳惠同学,新华社驻开罗、拉巴特和内罗毕的记者同行们等。他们都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对于我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给予了很多无私的、热情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帮助。

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爱妻唐弋茹的理解和长期鼓励。

作者:刘洪耀(四川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导)

联系方式:手机13008120346

QQ:513907720

电子邮件:liuhytv@sina.Com;liuhy@sctv.com

2003年1月构思于成都市西郊金沙遗址

2006年2月初稿于北京昌平回龙观

2008年6月修改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风井

2009年8月修改于峨眉山

2010年9月再改于成都市西郊黄忠小区

2011年10月再改于成都市龙城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