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477000000070

第70章 佛教青年会与宏印法师(1)

在当代台湾弘扬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新一代中,宏印法师亦是杰出的一位。宏印法师,台湾高雄县人,1949年出生,1966年(17岁)出家于台北树林镇吉祥寺续祥长老座下;服兵役后,亲近印顺长老慧日讲堂、福严精舍六年之久,曾禁足狮头山元光寺潜修,先后历任六所佛学院讲师。曾任圆光佛学院教务长六年,宝华佛学院院长三年,并担任“中华佛教青年会”第一、第二届理事长。现任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海印精舍及自在讲堂住持。法师年幼出家,苦学自励,深受太虚大师、印顺导师思想影响,并回归原始佛教,推崇龙树论师中观大乘。法师志趣,关怀佛教界之“思想与教育”,终年弘法,淡泊随缘,曾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弘法;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印度、泰国、日本、韩国等地。目前领导“中华佛青会”及推动各县市成立分会,尤对大专院校学佛知识青年有广泛影响。宏印法师代表性著作主要有:《怎样读妙云集》(正闻出版社)《宏印法师演讲集》(慈济文化出版社)《海印文选》(海印精舍印行)《佛教人间关怀的向度》等,并有多种录音带由台北市一心圆出版。

一、透彻理解人间佛教内在精神,极富前瞻性

宏印法师尽管并非印顺导师的亲承弟子,却极其景仰印顺导师及其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宏印初出家时,由于缺乏名师指点,“在佛法上,完全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只因不曾听过法师们讲佛经,在听得慧日讲堂讲经最多,内心生起一股无法形容的听经欲推动下,向往而入住讲堂”。在讲堂里,宏印有机会接触到印顺导师,并且有机会细读印顺的代表作《妙云集》,结果如“醍醐灌顶,读得我心花怒放,茅塞顿开,疑纲顿消。从此我的个性开朗而积极起来,尤其有了强烈的护教为法的信念”[14]。此后宏印对印顺思想,尤其对印顺导师的代表作《妙云集》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当代台湾佛教界颇具盛名。

宏印法师认为,佛学研究首先应该解决的是方法论问题,而对佛法探讨的终极意义,释尊真面目的原始本怀;断乎绝非如文献学者,那种完全脱离宗教信念,纯为知识性的学术职业之研究所能解决,而是要将学术与信仰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正如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序文里所谈到的:“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理智与究竟的。从来都称为佛法,近代才有称为佛学的。佛法流行于人间,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绝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绝非离开信戒而可以有成就的。”[15]

许多研究印顺佛学思想的人都有同样的困惑,印顺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似乎仅仅是个学者,缺乏修持,尽管对于印顺来说,佛教“为我苦难中的安慰,黑暗时的明灯。可惜我的根性太钝,赞扬菩萨常道,不曾能急于求证”。然而寻得佛法真谛的印顺“从此以来,过着平淡安定的生活,不知别的,只是照着我所选择的,坦然直进”。[16]为此宏印认为,这正是印顺导师“对修持观及解脱观,亦有其迥异传统中国佛徒的不共之见呢”[17]。对于佛法的修持,印顺认为:“菩萨的不求急证(不修禅定,不得解脱),要三大阿僧祗劫,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在生死中打滚,利益众生:这叫一般人如何忍受得了?……”因此一般人更应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人间的一切正行,因为“菩萨遍及各阶层,不一定是显赫的领导者。随自己的能力,随自己的智慧,随自己的兴趣,随自己的事业,随自己的环境:真能从悲心出发,但求有利于众生,有利于佛教,那就无往而不是人世,无往而不是大乘。这所以菩萨人人可学,如不论在家出家,男众女众,大家体佛陀的悲心,从悲愿而引发力量:真诚、恳切,但求有利于人。我相信:涓滴、洪流、微波、巨浪,终将汇成汪洋法海而庄严法界,实现大乘的究竟理想于人间”[18]。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顺导师的佛法修持观,或许正是由于对佛法的无上笃信,使印顺能一生历尽艰辛,始终荣辱不惊,保持平和的心境,衣食住行,一如常人,行住坐卧,无一处不严持佛法。笔者以为这恐怕也是一个宗教家修持佛法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

在宏印法师看来,印顺倡导的人间佛教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间佛教是人本的。我们倡导人间成佛,就是认为人类所处的世间,就是修学佛道最殊胜的地方,而一般厌弃人世,不修人间功德的佛教徒,是不能体会佛出人间的深意的。在六道众生中,人是最重要的。人道的人类具有三种高于其他五道众生的特胜,这是成佛的最高特性,其中包括忆念胜(就是人类的思想意识,其知觉性高于其他众生,净化而开展到成佛时即是佛的大智)、梵行胜(指清静的德行,人类的本性中,具有由惭愧而生起的良知,自尊自重而自知向上向善向光明,为道德觉醒的自发行为,高于各类众生,达到成佛时即是佛的大悲)、勤勇胜(人类坚忍的毅力是最强的,所谓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到成佛时就是佛的大雄无畏力)。而人本的佛教精神,就是依于人类的殊胜,开展出人间佛教人世行践菩萨道的大乘精神。[19]人生在世,就要依人身从事福智的人间正行,积集佛道的资粮,回向佛果而渐渐达到佛道的圆成。

其次,人间佛教是人世的、利他的。大乘佛法,赞扬佛果的圆满究竟,弘扬菩萨人世利他的悲愿精神,然而在流传中国的过程中,却被许多人曲解。正如太虚大师在20世纪40年代所指出,中国佛教的教理是大乘,行为却是小乘。人间佛教倡导的菩萨的修学佛道,是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上首、空慧为方便,必须融合信愿、慈悲、智慧的菩萨三金刚句,从通达“无所得”的无我空慧中,引发度生的悲心及上求佛果的菩提心,从长远无限的生命观中去广积福智资粮,投入无我无限无边的菩萨道中,为广大无限完美究竟的佛果而无限精进。[20]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世界,积极关注现实社会,而不以一时甚至一生的得失成败来衡量佛道。宏印特别提出一般学佛青年修学佛道尤其要注意处理人世与出世的相互关系,要兼顾“道业”与“事业”,也就是要将人世利他的真精神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

再次,人间佛教是今世的。人间佛教的本质不同于一般宗教,将所谓理想境界寄托于来生完成,或寄望于他方世界去实现,而是注重于今生现证此解脱境界。从佛教的历史来看,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是今生证果得道者,佛教的解脱精神应该是精进于今生的。佛法不是玄想,不是空谈,也不是心灵的慰藉,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寄托,佛法有实际现证的“宗教境界”。

第四,佛教是自力的。许多宗教都主张他力思想,认为宇宙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创造主(神),神的绝对意志可以支配一切,人类只要服从最高的神,便可以得救,获得解脱。佛教也有自力和他力两种说法,佛教认为悟前(证无生法忍前)的修行叫“缘修”,这是要佛菩萨他力的“增上缘”,悟后(证无生法忍)的修行叫“性修”,这是只要自力的加持功用便能趋向解脱现证圣者境界,但这与一般宗教借助他力求解脱是根本不同的。

第五,佛教是肯定的。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肯定的,是积极的利他的人世精神。佛教修习以成佛为最终目的,就是以佛果的圆满境界作为学佛的完美理想境界,[21]因而修学佛法要持积极人世利他的菩萨精神,才能契合佛陀的本怀,与无上正觉相适应。

宏印把印顺导师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妙云集》内容,结合自己学佛体验,融合归纳为八个特色:

1.信智合一。许多人对于宗教的信仰,往往偏重于一端,有的重于情感的信仰,以为只要相信教主的话就可以得到解脱,无须在学理上去求理解、求明白。也有人对于宗教甚至是佛法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理解,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对于宗教的体验境界,却不愿相信,更不愿接受。印顺导师在《妙云集》中为我们疏导沟通这问题,重建佛法的“信智合一”的一体,指出人间佛教的奉行者,主张信仰与理解相辅相成,在做“学佛者”的同时也做“佛学者”,正如“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

2.大小一贯。佛教发展史上有大乘、小乘之分,依中国传统的说法,追求自了自度的声闻与缘觉,是自利而不利他的,称为小乘;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萨为大乘。而中国传统佛教向来扬大乘而抑小乘,历史上也为此多有争论,甚至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印顺导师在《大乘是佛说论》一文中对人间佛教融通大、小乘的观点做了透彻的阐述。

3.空有无碍;真俗融通。“空”是指圣者证悟后所见的境界,“有”是指凡夫迷惑颠倒所见的境界。“真”是指真谛,指圣者体证诸法实相的胜义境界,“俗”是俗谛,指凡情的妄执境界。应该说二谛是佛法的总纲,也是佛陀开导众生实践解脱的不二法门。而历史上的空有之诤,关键在于“他们之间在理解体认中道实相的方法论各有不同,也就是(对)认识的论理学,各宗所采取的方法论并不一样”[22]。

4.心物相依。所谓心物就是指精神与物质、唯心与唯物的区别。这是任何一个宗教家或哲学家都无法回避并且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由于对此问题的见解不一,直到今天,大家对此相关的许多问题还是各执一词,奠衷一是。对此,印顺导师指出:“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续的存在者,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23]因此说中道的佛法即不是偏重于精神的唯心论,也不是偏重于物质的唯物论,不执理废事,也不执事废理,是身心相续和合的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