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477000000065

第65章 “三大教育”与人间净土建设

“三大教育”是由过去的中华佛教文化馆、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人文社会学院一路发展而来,体现了法鼓山真正的吸引知识分子的特色。圣严早就认为:“中国佛教衰微没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才,‘今日不办教育,佛教就没有明天’。”[50]因此,“法鼓山是以三大教育及四种环保,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落实整体关怀,推动全面教育的团体”[51]。法鼓山不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个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修行弘化、教育文化和慈善救济的公益团体”[52]、一座学府、一个提升人品的修行中心。大普化教育、大关怀教育和大学院教育成为法鼓山建设人间净土的命脉所系。

所谓大普化教育,一是运用传统佛教修行活动,为现代人建立多种生活化、实用化的管道来认识佛法,赋予大普化使命和教育功能,如禅坐、念佛、礼忏、法会、菩萨戒会、讲经以及清明、中元超度法会等共修活动,使参与熏闻佛法、体验佛法,以推动法鼓山理念。禅修是现代人放松身心,安定身心的良方,法鼓山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人士需求,规划一系列禅修活动。如:基隆凌云寺举办第一届儿童佛七夏令营(1991年),举办第一届社会精英禅修营(1992年),举办了第一届教师禅修营(1995年),法鼓山默照禅四十九(2001年),等等。同时对念佛禅也不遗余力。每年春冬两季开展佛七、精进佛一、佛三、八关斋戒念佛共修与每周的念佛共修等。还定期举办各类法会,如朝山、大悲忏、观音法会、梁皇宝忏等。如:在法鼓山举办首次出家生活营及结夏安居(1997年),在台北举办“我为你祝福——新世纪全民祈福法会”(1998年),在林口举办2万人参加的“我为你祝福——全民平安祈福大法会”(1998年),法鼓大学举办生命自觉营(2004年),等等。二是运用现代文化活动和现代传播媒介,如:出版佛学书刊,举办义卖会、读书会、研讨会、书画、茶艺、厨艺等,引领大众接受佛法智慧,增长生活趣味,从内心和生活行为的改变做起,让每个人的好,累积成整个社会的好。1949年,东初老人创办的台湾第一本佛教杂志《人生》在台湾佛教界影响深远。1989年《法鼓》杂志创办,每期报道法鼓山的新闻,到2004年为止,每月发行量已经超过21万份。1992年,成立法鼓出版社,出版圣严法师英文著作。1995年11月,将东初出版社改组成立法鼓文化事业股份公司,已经出版了禅修指引、佛学入门、智慧海、人间净土、清心百语、随身经典和智慧掌中书等上百套丛书。1993年,圣严法师《法鼓全集》共七辑四十册出版。1994、1996年圣严法师电视节目《大法鼓》和《不一样的声音》在“中华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公司”先后开播。

所谓大关怀教育是以人间化的佛法,普遍而平等地关怀社会大众,圆满每个人生命各个阶段的需求。人的一生,从怀胎、出生、婴幼儿、少年、成年、老年到临终与死亡,每一个阶段与层面都成为大关怀教育的范围。典型的是为了提倡生命关怀,法鼓山自1992年起开展佛化联合婚礼、联合祝寿、联合奠祭,尤其是临终助念和联合奠祭以简化、简约、惜福的观念,以及一种肃穆、整齐、祥和且庄重的氛围,在台湾社会产生了示范性影响。[53]在救灾过程中也是以安心为主题,物质救助为辅。1999年“9·21”大地震后,法鼓山很快在台中分院、南投等设置安心服务站,以长期陪伴及关怀、协助灾民恢复生活信心。在周年后,法鼓山推出“9·21灾后人心重建运动十大专案”,比如,开展艺术感恩飨宴活动、用宗教及文艺力抚慰人心、校园安心漫画、百树人奖助学金等以关怀人心、安定人心。1992年4月,成立财团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以推广佛教学术、文化、教育为宗旨,开展教育、文化、弘化及护法益事业。1997年2月,成立财团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会。2001年3月,成立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办理社会福利及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包括七大服务工作:低收入户之慰问救助;老人、身心障碍、妇幼等弱势及个人的慰问救助;社区清寒住户,及其他伤病、急难、变故者慰问与救助;国内外灾情救助;配合民间相关机构处理慈善公益事项;举办或赞助上述事项之人才培训;其他有关公益事业。对印度、阿富汗强震,南亚海啸等国际灾难提供援助。如2005年,,对于斯里兰卡海啸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救助,法鼓山规划了三个阶段计划,第一阶段是物资救济,第二阶段是结合当地的佛教和社团建立灾民村及设置安心站,第三阶段提供当地青少年儿童奖助学金,配合当地的信仰、文化进行各方面的协助。2007年1月,慈善基金会获台北市社会局士林社福中心感谢状,感谢慈善基金会长期赞助士林区弱势家庭物资及配合各项社会福利活动。4月,获陆军司令部特颁感谢状。

大学院教育其实是圣严早期事业的核心。法鼓山的大学院教育是以正规的教育,造就高层次的研究、教学、弘法及专业服务的人才。1985年“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办,3年学制,课程内容以佛学专业训练为主,尤重梵、巴、藏等佛学语言的学习,迄2005年为止,招收超过200名研究生,有20余人取得国外硕士、博士学位。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如,1990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还召开两岸佛学教育会议、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大专佛学研习营等。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维吉尼亚大学,日本佛教大学、立正大学,泰国法身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澳洲悉尼大学,中国大陆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校进行留学生、出版物交流及研究人员互访。

1998年正式成立法鼓人文社会学院,前“中央图书馆”馆长曾济群出任院长,同年,“教育部”核准筹设法鼓大学。法鼓大学以“人文社会化、社会人文化”为理念,推行全人格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再追求各科专业知识。目前,法鼓大学还在兴建中,但附属的社会大学在金山地区办得已经相当出色。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人文与社会实践——人的素质研讨会(1999年),新时代的家庭伦理——尊重与关怀研讨会,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2000年),科技发展与人文重建研讨会(2001年),与北京大学合办心灵环保与人文关怀研讨会(2003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合办心灵环保学术会议及人文关怀讲座。2000年设立法鼓山人文社会奖助学术基金会。2004年起法鼓山人文社会奖助学术基金会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合作设置法鼓人文讲座。

2001年僧伽大学正式成立,学制4年,以弘扬汉传佛教文化的精粹,孕育推动人间净土的舵手为理念,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与创新相融、具有国际宏观视野的宗教师为宗旨,以承悲智和敬校训,推动佛教教育文化工作,落实社会之整体关怀,肩负起带动世界净化的使命。招收18至35岁青年,出家生活体验营与僧才养成班招收45岁以下,有心出家修行人士。课程以汉传佛教为本,分解门与行门两大类。强调奉献精神,重视思维能力和国际语言培养。2001年还开办汉藏交流班,提供西藏僧侣学习华文与汉传佛教文化,培养翻译人才,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时代,人间净土的建设显然不能局促于某一地区。作为一位深具国际观及国际视野的宗教家,圣严目睹汉传佛教在国际上的衰微地位,始终把汉传佛教的国际化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这是全球化时代佛教内部多元对话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宗教间对话纵深展开,协力于世界和平的需要。他说:“汉传佛教的法师人才本来就少,尤其很少出席国际会议,即便出席国际会议,也不会使用国际语言;或者具有国际语言却不主动发言,无法言之成理,言之成物。每次到了国际场合,看到汉传佛教如此没落,我真是忧心忡忡!目前世界宗教领域中,几乎都是以三大一神教为主,他们有组织体系、有财力、有人力、有庞大的族群为后盾,甚至有政治力的支持;每次国际会议中,纵然有佛教代表参与其间,也不太有发声和影响的力量,这是佛教的危机。”[54]因此,圣严自1976年赴美弘法设立了纽约东初禅寺禅中心及象罔道场后,每年举办各种禅修活动,现海外地区有32处道场、分会和联络处。1977年发行创办了英文《禅》杂志,1982年在美国成立了法鼓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圣严法师一百多种英文著作。

除了举办各种禅训、共修活动,从70年代开始,圣严法师在世界各地作禅修开示、演讲、座谈会等,已经有:300多场,其中大部分是欧美人士,以佛学研究和禅修指导为主,这些活动使汉传禅法得以在西方世界逐渐展开,也为法师赢得了国际禅师的声誉,他也因此经常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国际宗教活动和会议。1997年出席于罗马举行的天主教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会后面晤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2000年8月,出席联合国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领袖和平高峰会,在开幕演讲中提出正视心灵贫穷议题,将心灵环保带给全世界;2001年,出席第32届世界经济论坛,作为第一位与会的佛教领袖,他在演讲中强调接受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呼吁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人类所应认知的神圣,乃是求同存异,建议世界经济论坛设立宗教委员会,寻求化解宗教冲突的良方;2002年6月,出席曼谷举行的国际性民间组织世界宗教暨精神领袖理事会,把心灵环保的思想带给了全世界;2002年在日内瓦,法鼓山代表与全球75个国家500多位各宗教暨精神女性领袖,共商和平议题。2005年,又出席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的信仰暨发展领袖会议,发表《以慈悲和智慧处理冲突》一文,呼吁全球建设共同的伦理道德,并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做起。法鼓山也经常派出代表出席国际间文化和宗教活动,进行文化交流。如2005年,果幸法师等到巴西参加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青年领袖高峰会,果禅法师、常济法师到荷兰参加地球宪章成立五周年大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指导下,秉承圣严的法鼓山“属于世界人类,属于整体佛教,不仅是台湾的,也是国际的,不但关注现在,更要放眼未来”的愿景,[55]法鼓山以“心灵环保”为主张,通过“三大教育”的途径,争取联合国组织的支持,与世界各宗教与各国合作,将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及方法,以及汉传佛教的核心价值与世界分享。法鼓山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影响与日俱增,如今已成为四个在台湾的最大佛教教团之一,在台、港及世界各地,圣严法师因致力于心灵净化而获有“心灵领航员”的美誉,1998年,在台湾知名之《天下杂志》200期特刊中被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并与胡适、孙文、傅斯年等人并列为具有前瞻、启蒙观念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