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54

第54章 素质教育的核心(3)

3、情感教育:重视“活教学媒体”。教育史上发生过多次革命。教学媒体不断更新,但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两条对流线——知识线和情感线,始终存在。在这两条对流线中,知识线是主线,而情感线是外围线,不是学生的注意中心,但是,它可以强化学生对主线的关注.而且从外围线得来的情感和美的知觉信息,往往成为学生长期记忆的基础。正是知识线和这条情感线,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加强,高度协调,有节奏地、合乎规律地启动着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心理机制,才使学生在知识流和情感流的汇流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当前,重“死教学媒体”,轻“活教学媒体”的片面认识,在教学领导身上,主要表现为过高地估计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器材、设备的作用。而忽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的作用。例如。只顾大批购买多媒体计算机,修建多媒体教学室,而忽视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是粗放式的操作技术练习。而不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应用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教师身上,则直接表现为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而忽视自身教学能动性的发挥。总而言之,都是处理不好“死媒体”和“活媒体”的关系。“死教学媒体”凭着它自身具有的集成化、网络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等优势,在教学领域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很有可能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一前景,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活媒体”在现代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能动作用之上,建立在“活媒体”与“死教学媒体”共同协作、优化组织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

学习兴趣是人们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的。情感具有倾向性,作为一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认真挖掘这一潜能,使其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情感的倾向性能使教学方法产生飞跃,表现在:一是对学科学习需要的情感能改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二是对学科内容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学习的成功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倾向。

五、产学研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较佳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它的主要形式是教学与科研、生产劳动的结合。“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自身的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科研实力有了很大的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结合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企业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对推动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高校成立了董事会或产、学、研结合工作委员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涉及的高校和企业面还很小。结合的深度还比较浅。特别是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还很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还没有形成大气候。因此,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加强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从根本上讲。要使高等学校在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的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有赖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有赖于我国企业活力的大大增加,有赖于建立起培养人才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思想观念。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面向纵深展开。企业正在进行重大的调整、重组,高等学校要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得到发展,并与企业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系和相互信任。高等学校要调整好自己推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的思路,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发展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树立生产实习主要是给大学生提供实践背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开拓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的新领域,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科研工作和校办高新技术产业为人才培养提供的良好环境,做好校内的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的工作,还要更多地加强与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它们排忧解难,推动它们的发展,并在其中加强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生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巩固和发展教学改革成果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的建设、改革、管理是三个永恒的题目。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要素。在高校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一手抓教学改革,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把三个方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从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建设的实践看,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五项教学基本建设,一定要牢牢抓住,常抓不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高校已有的基础,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建设的水平。例如。今后一个时期的专业建设,要以新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本校原有专业的调整、重组,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设计为重点;课程建设,要从原来的单门课程状况发展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的建设阶段;学风的建设,要在继续抓好严格管理、考风考纪的基础上。向开展优良学风班、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发展;教学基地的建设,要按照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宗旨,调整、改造、充实、更新原有的教学基地。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有效的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要认真抓好教学秩序、教学质量、考试、学生学习、学籍五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教学管理要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化,落实到系。

当前,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短缺、青年教师队伍不稳、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师新老交替的高峰期等突出问题。现有的一些教学管理机制,例如教师工作量制度,对推动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项制度只重对“量”的考核,忽视对“质”的评价,而且出现了课程设置大课化小的现象,不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高校要重视并抓好校内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一些高校正在进行的建设“主讲教授”岗位的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是一项很好的探索。

教学管理队伍也亟待加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各高校都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要舍得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教学管理岗位上,还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宏观体系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专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前,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形成了好的评价方案,好的评价指导思想,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学工作优秀的高校的建设与评价工作提上了日程。这种类型的评价难度大,对优秀教学工作评价,重点在高校的建设、改革和管理,在高校的教学改革,在高校的特色和水平。对优秀教学工作高校的评价应严格,因为这涉及到我国更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被评高校都有责任为建设一批真正的优秀教学工作高校而努力。在评价工作的操作实施问题上,应尽快建立教学评价的专家组织,委托专家组织具体实施对高校的教学评价工作;进一步研究并积极试点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评价工作的问题。

八、加强领导,确保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核心地位

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在加快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更加深入,高等学校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各校的领导都应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明确、调整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恰当地确定高校工作方向和思路,落实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如果一个高校的校长不把培养人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任务,不认真抓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在自己任期内教育质量没有提高,没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或思路,很难说是个称职的校长。各教育行政部门、各个高校主要领导,都应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自己任期内的首要目标。

近几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从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的高度出发,还要再加强。同高等学校一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加强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认真抓好。要对所负责范围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有个总的考虑。使高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有所进展,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上,应把懂教学、热爱教学工作作为选拔干部的条件之一;应尽可能地增加对高校的教学投入;要帮助高校及时解决在办学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