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52

第52章 素质教育的核心(1)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点、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现状看,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高水平的良性运转的局面,还存在着专业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一系列弊端。从工作角度来看,一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抓得不够得力,对加强教学工作缺少办法和有力措施,对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些既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特别在我国财力物力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高教质量的时候,我们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落脚点,是提高人才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们必须从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来认识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在怎样发展高等教育时,必须把注重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的地位。忽视质量的发展观,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同样,进行高教改革,也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主题。离开提高教育质量谈高教改革,必然走偏方向。质量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难点和重点,就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新情况,有的高校甚至存在质量滑坡的潜在危险。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一条符合高教规律的重要发展战略方针。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加强,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是很大的。但也应当看到,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投入不足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首先是部分领导精力投入不足。第二是部分教师精力投入不足,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第三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也投入不足。第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应该说。这些年来国家对高校加大了投入,但总体投入也还是不够的,对教学的投入更不足。科研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但直接用在教学上的投入确实还不多。科研实验室更新幅度很大,而教学仪器设备却相当落后,差距很大,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没有多少更新。

在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师资和学风是关键。有的青年人想走捷径。或剽窃他人成果,或伪造数据,可以不做实验,用计算机造曲线,这样一篇很漂亮的论文就出来了,但是,论文质量还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索然无味,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开拓和创新,论文质量也就根本谈不上。学风也是质量,没有好的学风就没有好的质量。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态度是优良学风的重要内容。老一代科学家在这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坚持下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学会学习,将来的教育体系,是一种终身教育体系或者叫终身学习体系。要在学校里培养出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欲望。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能升华人的人格。净化人的思想,要强调教会学生怎么做人。要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优良的品格,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扎实的作风。现在,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确实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当然和社会环境有许多关系。但是,高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就是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教育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栋梁。

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讲。也必须抓好教学质量。未来社会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解决。让大学生在一个高学术水平、充满团结协作精神的环境中受熏陶和影响,都属于高校的任务。所以,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人的全面的发展。第一,人文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发展。第二,高校还要满足大学生对各种知识需求的需要,就是要给大学生留下一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还要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大学生在高校里面吸收他想学习的东西。第三,高校还要提供一个场所,使不同学科的人可以坐在一起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的一些综合问题。有了这样的氛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就能够把这样一种讨论精神传递过去。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应该有开放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来进行交流。所以。无论从高等学校现在存在的问题上讲,还是从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讲,都必须认真地解决好教育质量问题。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质量目标,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特别是必须首先转变不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如果不能改变原有狭窄的专业设置,变专业人才培养狭隘的“对口”观念为广泛的“适应”观念;如果不能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的地位,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是根本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合理调整专业及知识结构,树立注重素质教育的观念,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果不能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如果不能改变轻视大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念,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树立教师主导下发挥大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改变轻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树立在一定教育目标指导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观念,那么,就不可能达到新的教育质量目标,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质量替代数量,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促进更多的人们把注重质量的观念全面落实在行动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围绕素质教育,坚持个性化和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带有很强的实践性。高等学校要通过改革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推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等各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围绕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和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人的个性发展与为社会服务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事实上,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关系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非非此即彼,而是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社会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而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同样,为社会服务和个性发展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人的个性发展一定要为整个社会服务才有意义,也只有为社会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自身的个性。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以知识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把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得到落实。

2、抓好专业目录的修订。专业调整和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要按新的专业目录调整、改造重组各校的现有专业。一方面,要按照教育部总的部署,坚持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的方向,处理好学术性的矛盾和非学术性的矛盾,努力做好这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认真制订好新的专业教学计划。新的专业教学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教学计划,也是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所使用的第一份教学计划。更需要各高等学校高度重视,花大气力。认真抓好。不仅要在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的基础上来修订教学计划,而且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思路整体设计教学计划,努力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具体落实到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上。改变长期以来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安排教学计划的做法,认真做好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工作,并根据新的结构,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的要求,构建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安排上,要改变过去按照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的课程安排模式。

3、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学计划的制定权和实施权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师、大学生的主动性,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首先。我国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也有差别,不同高校实际上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只有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的类型,自主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才能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课程重组学科融合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高等教育带有战略性的一项改革。当前,要尽快改变各改革项目的进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认识上还不到位,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很不够,对项目在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得也很不够的局面。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改革实践,组织编写教材。要通过重组课程,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等方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实现素质教育,有两个最关键的环节:一是要构建一个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监督、引导和评估制度。高校教学计划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课程设置表,它反映的是一所大学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能从一个侧面体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制订出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计划本身就是观念上的一次更新。如何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出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确实是件极为实际而又紧迫的事情。

1、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一方面,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人认为教育是教育机构内部的事,把教育与社会割裂开来。这种误导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地位造成一定影响,更直接影响到作为教学环节的教学实践和生产实习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协调家庭、高校、国家的人才价值观问题,在事业育人、开拓事业这一观念上达成共识,在“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做事”的求学观上取得一致。

2、中小学与大学的衔接。一切为了升学的单纯发展智育的思想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强,使得大学生“生源素质”滑坡,在人才质量观上过分地被扭曲。一方面,许多在中小学阶段就应当培养的素质而没有培养或者被削弱,给大学教学计划的制订带来“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又“将错就错”,导致人才的进一步片面发展,最后全都推向社会。没有在正确的人才质量观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也就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学教学计划。

3、教与学的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敢想敢说,是教与学能否达到高质量、高效益的关键。在正确的质量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在自学能力、工作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多方位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拼搏精神等方面都获得全面的锻炼。

四、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参与+情感教育

再好的教育方针,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匹配,还是要落空的。至少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体现。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不革除,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要获得大范围进展,是不可能的。大学生对教学方法过死、学生难以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信息量太小等问题反映强烈。我国的大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的原因,很重要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长期以来盛行于我国高校教坛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高校教师所笃行的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力图讲细讲透的观念,是工业化初期的产物。在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知识量激增,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即使是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在短短的几年中都“灌输”给学生。何况“灌”和“填”的结果,不给大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旧有的教学方法,还意味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的转变: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接受高等教育,固然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还是为大学生走上社会做人做事而必须接受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