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43

第43章 个性品质·潜能·创造力(1)

大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渴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并期待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这就需要按社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使个人逐步具备作为社会成员所要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思想感情,使个人逐步成熟起来。大学阶段是每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大学生的个性处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和揭示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其成才的积极个性,控制和克服其消极个性,帮助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避免失误,少走弯路。

一、个性与大学生成才

杨振宁先生说中国教育的优势是重视基础,重视共同的基础。基础好,这个标准不能降低。但是,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绝对出不了人才。天才往往不是全才。不能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解为业务上的数理化、文史哲的平均发展。门门功课一百分、九十几分的,大多数是非常好的工作者或劳动者,但不是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如果要求全面往往会扼杀真正的天才。欧阳修写过一首《画眉鸟》的诗,开始时画眉鸟在树林里跳啊叫呀,自由自在,一旦抓了放在金丝笼里以后,非常不自在。这个对我们办教育有启发作用:不能把学生关在“笼子”里,要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正如柳宗元讲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人才成长不仅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而且需要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同样智力水平的人,由于个性的差异,所获得的成绩就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在提高自己智力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和品质的总合,这些特性和品质决定着人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和行为方式。个性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积极性和消极性、制约性和能动性,以及鲜明的社会性等特征。它是一种非常复杂、多层次、多水平、多层面和多动力的有机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高度统一。

一般认为,个性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具有的一部分人共同的特征,表现在个体的需要、动机、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心理现象的指向性中,它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原因,是个性的潜在力量,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之一。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由人的性情、气质、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组成,它保证个体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定质和量的水平。

个性是具有一定生理素质的人,在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过程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的。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作为个性的基本特征,其状况如何,对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成才的驱动力。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主观评价和态度。情绪、情感几乎伴随人的一切活动,它不仅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对一个人的意志、行为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渴望成才的大学生,要注意控制那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发展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高级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进取、高尚的情操,这才是开发智能、坚定意志、不断成才的内在动力。

2、坚强的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保证。意志是人出自一定动机,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把坚强的意志视为走向成功的法宝。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决心要成功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对大学生来说,立志是前提,成才是目的,拼搏是基础,若矢志成才而无锐意拼搏的坚强意志,成才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大学是青年锐意拼搏的竞技场,不是懒汉懦夫的安乐窝。只有不畏艰辛拼搏的人,才能排除困难,达到成才的目的。

3、良好的兴趣是大学生成才的指向。兴趣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是指在认识过程中对某事物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的指向性。

良好的兴趣对人的未来活动起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起促进作用,对活动的结果等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人酷爱的东西。才能孜孜不倦地钻研它,锲而不舍地追求它,从而才能获得成功。但是,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要特别注意兴趣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当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发生矛盾时。就需要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个人兴趣,培养新的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健康成长。

4、良好的性格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前提。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由于性格不同,在对人对己对事物方面也会表现为彼此不相同的心理特征。如有的人对同学热情忠厚,处处与人为善,有的则尖酸刻薄、冷嘲热讽;有的人严于律己,处处谦虚谨慎,有的人则自高自大,宽于恕己;有的人勤奋,敢于创造,有的人则畏难懒散,办事草率;有的人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有的人则损坏公物,铺张浪费。性格是个性品质中较核心的部分,它是现实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是带有一定社会倾向的个性品质。良好的性格,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

总之,所有个性心理特征与成才密切相关。加强个性心理修养,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是成才的必要前提,而成才又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加强个性锻炼,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为自己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个性的特征表现

随着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成熟,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使其智力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的理想、需要、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构成个性的重要方面,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些特点。

1、大学生的个性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生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等方面。首先追求理想,向往未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追求新事物,厌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歪风邪气,关心集体,善于交往等。其次,学习目的明确,独立性、自制力强。一般都能按照社会、学校的规范约束自己,并能为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活动。第三,情绪饱满,充满活力。第四,观察问题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这些倾向具体到不同的人,又有其差异,其优良性格中往往又伴随着不良性格特征。因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是在强烈的时代性格和薄弱的内在素质矛盾中发展起来的。在成长过程中,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中外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以及种种社会矛盾的出现,致使某些大学生在愿望和行为上产生了种种矛盾。如在政治上表现出参与与幼稚、热情与冷漠、希望与失望等矛盾;在文化、理论上表现出理论贫乏与盲目吸收外来文化、崇尚西方思潮等矛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上表现出尖刻与肤浅、客观与偏激等矛盾。性格既是在生活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也必然随着生活和教育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大学生的性格又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

2、大学生的需要具有主导性和多样性。需要是人的个性的一种状态。大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需要。一般地说,希望成才是大学生的主导性需要,是他们需要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其他需要是从成才需要中派生出来的或受成才需要制约的。当然,大学生的需要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如休息和娱乐的需要,生活和健康的需要,学习知识的需要,发展能力的需要,思想进步的需要,参与国家管理的需要,友谊和爱、情的需要等等。由于他们的需要膨胀太快,有些需要不切合实际,因此容易产生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不少大学生能够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做到个人服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这无疑是合理的需要。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需要,个体需要,或者置客观条件于不顾,要求脱离实际的需要。对这种不合理的需要必须进行正确引导,以促进和保证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3、大学生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暴发性。由于大学生新的需要多而强烈,比较敏感,易受情境气氛的感染,情绪往往表现为冲动性、暴发性。愉悦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处,也是促使一个人成才的积极因素。

狂怒引起情绪冲动,往往是缺少理智的表现,如果意气用事,做事不考虑后果,小则影响同学关系,大则酿成大祸,遗恨终生。大学生血气方刚,总想干一番事业,本质是好的。但是,由于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是从校门再进校门,生活阅历不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也很肤浅,常常坐而论道,看到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易以偏概全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甚至做出与自己良好愿望背道而驰的事来。

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立性和过渡性。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意向从个体性向社会性过渡。这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向高一级水平发展的一种趋势。表现在:社会性的独立,即由自立于家庭,自立于伙伴向自立于社会过渡,渴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专业人才;自尊心表现为以知识分子预备队成员为标准,要求社会这样对待自己;自信心的确定依据多维标准,如才华、学识、风度、能力、观念等等;他律性自控能力显得很弱,而是需要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律性在向自律性过渡;寻觅新的动力,如考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如何实现理想,成为专业人才等等。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必须适应开拓了视野的自我意向。例如需要正确体验到大学环境的变化,明确大学生的成长目标,从而决定自己应当怎样做;需要清醒认识在“群英荟萃高手云集”的情况下,正确地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需要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矛盾;需要以理智的态度对待社会需要,处理好专业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大学生的历史责任与自己成才目标的相互关系等等。在处理好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