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32

第32章 人文素质与当代大学生(3)

1、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努力为培养基础厚实,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比如,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设置经济法、公共关系等辅修专业,开设系列艺术类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同时将“法律基础”、“真善协同论”、“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定为必修课,通过第一课堂的直接教学,使学生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中,体会到人生真谛。

2、在课外活动方面,加强校园文明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利用一切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确为理工高校增添了不少光彩和魅力。各种类型的高水平学术文化讲座吸引了众多学子,富有创新意识的课外科技,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层出不穷的校园艺术周、艺术节活动展示了广大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所开展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不仅使学生自己锻炼成才,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举办报告会、演讲赛、辩论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的许多思想精髓都具有超时代的魅力,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思路,增强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人文素质的培养靠日积月累,一本好书、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对一段历史或一些人物的深刻领悟,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同时,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不应全盘否定或一概肯定,要采取历史分析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唯有真正了解中华文化求新求变、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文化特征,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创造力、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从而在此过程中使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当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在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引起重视。教育部对各理工科院校如何办文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视,已批准建设51个文科基地。许多理工科院校已将人文科学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清华大学已开设170门人文科学选修课;辽宁工学院已开的选修课有30门,如经济法、古典文学欣赏、硬笔书法、音乐欣赏、摄影等;吉林工大于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设政治学、经济法、旅游学3个系5个专业。开设6门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和几十门选修课;多年来,同济大学在学生中开设京昆剧选修课,收到明显效果。许多学生从《打渔杀家》、《钗头凤》、《铡美案》等京昆剧中受到艺术陶冶,既学到戏曲知识,又受到传统文化教育。

清华大学根据自己的优势,明确提出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指导思想。华中理工大学则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了“加强基础,交叉见长,文理渗透,特色取胜”的发展战略。华中理工大学实行补差教育的四个转变更具有典型意义。在新时期,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人文素质好的高层次建设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重点理工科大学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深化改革,继续进行“四个转变”,确保学校积极、稳步、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这“四个转变”是由单纯的机电类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理学科、生物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原来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并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转变;由原来主要培养本科生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同时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科技教育向科技教育、人文教育并重转变。

在这方面,麻省理工学院也堪称典范。从创办至今,MIT一贯强调在理工各学科中都有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内涵。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威廉·巴敦·罗杰斯在建院之初就提出,MIT应当建设成为一所面向时代和国家需要的新型大学。为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罗杰斯规定学校的宗旨之一,就是除了科学技术教育以外,同时要提供包括英语、其它现代语言、心理学和政治学在内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在课程表中对此作了专门的设计,提供大量的工科课程中有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打下了MIT的文科以及文理结合的基础。40年代末、50年代初,它意识到强调工程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之源”的重要性,建立“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并要求学生在4年以上的时间内,按“工文结合”或“理文结合”的6:4的比例,攻读联合学位。为此,学院成立了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系。1965年又成立了政治学系。与此同时,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以及音乐等学科都建立起来。70年代。又创建了人类学和考古学、写作与人文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80年代末,在历史学和考古学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历史与社会科学技术研究的博士点。到了1990年,MIT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人类学、历史学、文学、外国语言与文学、音乐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文科学学士学位。

MIT文科的成长,首先得益于教育思想的正确。强调理工教育中的“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内涵”和工程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之源”,意在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并协调发展。强调文、理、工的交叉、渗透和结合,是其文科发展的有效途径。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政治学的发展离不开与通讯、电子学的结合,经济学的成长离不开与数学的交叉,哲学、心理学的成就离不开与医学、生理和生物学的渗透,而历史学的研究则与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在一起。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大科学”时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明显趋势。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重大迫切的问题需要三者协同攻关才能解决。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优秀人才文理兼备、全面发展,具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多方面的学识修养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工科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应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着手。

六、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设想

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对我国高等工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两课”当作政治课。在中学,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教育,还是法学、思想品德教育,统统被称作思想政治课。到了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或者中国革命与建设)、法学、思想品德课,则被称作公共政治课或者政治课。事实上,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少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而是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或者是这些学科的综合运用,只有极少数的内容与政治学相关。把这些课程都当作政治课,是一种误解,不仅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而且造成政治课太多的印象。另外,我们要正确认识“两课”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局限性,认识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应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人文教育中贯穿思想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开设“两课”,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2、系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把“两课”放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系统在这里的含义,一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大类都应该设有课程,尤其是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艺术、法学、管理学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水平的课程;二是指每一大类的课程都应形成系列,按照不断深入、扩展的原则形成前后顺序关系;三是指每一门课程的内容既要讲究简洁实用,又要讲究系统性和一定的理论深度,反映每一学科的主要内容,以明显地区别于中学课程。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此。我们要重审“两课”的教学内容,系统地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对本专科学生,应以系统的基本知识教育为主,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可以开设系统反映各主要学科基础知识的课程,如哲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法学概论、管理原理、大学语文、中国通史、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三、四年级,可以开设拓展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知识和非主要学科基本知识的课程。如哲学类开设中外思想史、科学哲学(或自然辩证法)、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等方面的课程;经济学类开设当代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课程;管理学类开设工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方面的课程;历史学类开设世界通史、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发展史等方面的课程;文学类开设应用写作、中外文学作品赏析等方面的课程;艺术类开设乐理、音乐作品赏析、影视作品赏析、素描、中国画等方面的课程;思想品德类开设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的或交叉学科的课程和时事讲座,如人类与环境、工业美学、中外文化比较,邓小平理论等。这类课程名称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形式上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专题讲座。专科生在这类课程上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减少部分教学内容或者科目,提出不同的水平要求。对研究生,应以综合性知识教育为主,开设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等。由此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不断深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3、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设文化素质修养课。文化素质修养课可开设8种课程:(1)人文学科类: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赏析、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化概论等。(2)社会科学类: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政治学原理、青年学、心理咨询、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社会科学名著赏析。(3)自然科学类: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生物学、天体物理学、自然科学概论、科学学、现代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概论、科学研究方法论等。(4)思想政治类: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研究、当代海峡两岸关系研究、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国际时事等。(5)语言类:第二外语——日、俄、法语等。(6)艺术类:音乐基础与欣赏、欧洲音乐欣赏、中国民乐、舞蹈与欣赏、戏剧与欣赏、交响乐欣赏、声乐提高班、电影艺术、书法基础、素描绘画等。(7)体育卫生类:大学生健康、武术气功保健、健美操、棋类、智力游戏等。(8)其它:学习学、劳技课、摄影技术、演讲与口才等。每个学生应从每类中各选一门课程,占总学分的10%左右,加上公共基础课中的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课、外语等(占总学分的25%)。以及任意选修课(占总学分的t0%),这样基础课可占总学分的45%左右,人文素质课程便可得到加强。当然,更重要的在于各门课程的内容要融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4、在学习中,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因为不论哪一个专业,其学时数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类人文社会科学都修完;同时工科专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达到通识水平即可,也没有必要把学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都修完,因此,我们应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程为工科学生应知、应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一般为上面所列的一、二年级的课程,其它课程皆为选修课。必修课作为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课,没有修习够的,或者不合格的,不能毕业;选修课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能力来选修,只需规定每一大类课程的最低学分数(或者学时数)和总的学分数(或者学时数)即可。只把“两课”列入必修课,而将其它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都列入限选课或任选课的做法应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