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28

第28章 人际关系·协作精神·内聚力(1)

人与人之间总要打交道,结成各种各样的群体,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大学生也不例外。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广泛,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更加突出,群体内聚力显得非常必要。可以说,成功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法码。掌握人际关系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而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现代社会与人际关系

何谓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大学生成长、对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什么作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关系,是人类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一个人的交往对象,首先是父母亲友,其次是同学老师,然后是同事同行和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在这些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心理联系。这种心理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关系归根结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所有的人际关系,无不包含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之内。社会关系比人际关系的内容更为广泛;但是。社会关系只有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表现出来。

人际关系主要有认知、情感、要求和行为四个因素。

认知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认识、理解的过程。一种人际关系的稳固和分解,即人际关系的进一步调节,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进一步识别、深化认识、不断理解的过程。因此,人际关系只能在人对人认识时开始。人与人之间根本不认识、不了解,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需要是人际关系存在的主要条件。人由于某种需要才同别人交往,离开了需要,人际关系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他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求发生相互关系。”人际交往是劳动的需要,人们只有交往,才能互相帮助和合作,形成一种合力,推动劳动生产和产品交换。没有人际交往,比较复杂的劳动过程就不可能出现,人类就不可能前进。随着人们从事的劳动越来越广泛复杂,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之间的交往、合作也就越来越广泛和频繁。人际交往是劳动的需要,是物质生产的需要,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保证之后,精神需要就变得十分重要。人际关系既是精神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满足整个精神需要的重要渠道。一个人如果不与别人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那他就会成为精神生活中的乞丐。国外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把一个自告奋勇者关在一间隔音的房子里,让他躺在舒适的床上,给他所需要的食物、饮料等物质条件,只是切断了他同外界的一切联系。结果,在试验的四天中,他整天坐卧不宁,胡思乱想,产生了许多幻觉,变得有点精神失常。这一试验说明,人们离不开精神方面的交往,交往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情感在人际关系中起调节和纽带作用。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从心理上分析,人际关系总是以互相之间的喜爱与厌恶、满意或不满意等情感表现为特征的。很多人际关系,尤其是较为稳定的朋友、同志、父子、情人、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情感的交往和联系。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介入和调节,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行为是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认知、需求、情感等作为人际关系的构成因素,要通过行为表现在人际关系中。这里的行为,包括语言、举止、风度、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人的个性的外部动作。行为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手段。没有行为,人际关系只能存在于一方的想象之中;有了行为,人际关系才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才成为事实。因此,行为既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手段,也是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程度越低,人际关系越是单一化;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际关系越是多样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良好的人际关系显得更加重要。社会团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就会形成向心作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相反,如果社会团体、社会成员之间互相猜疑、防范,磕磕碰碰,以至内讧,就会产生离心作用,影响个人成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年龄来看,大学生一般在20岁左右,心理发展还处于多变期,极不稳定,往往不能对心理状态进行较好的自我控制。就交往心理来说,也处于多变期,发展极不平衡。有的人大学毕业,交往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往往由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变为大胆交往、善于交往,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尽管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变化很大,但把他们作为一个青年群体来分析,其交往心理的类型还是清楚的。一般来说,大学生交往心理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激进型。有这种交往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心胸开阔,待人热情。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结交他人上,活动频繁,一般都是大学各项活动中的骨干分子和积极分子。

二是被动型。有这种交往心理的大学生,也渴望交往,但由于受过去的封闭式生活影响,或受羞怯心理、自卑心理的影响,在行动上缺乏热情,缺乏主动性。

三是封闭型。有这种交往心理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好静不好动,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其中有的大学生还在心理上处处设防,自我封闭,不愿有较大范围的人际交往。

四是乖僻型。有这种交往心理的大学生是个别人。他们性格孤僻,在交往方式和手段上,常常与众不同,有时甚至显得离奇、古怪,使别人难于理解,难于接受。他们一般习惯于孤独的生活,不愿交往。具有乖僻交往心理的学生,严格地说,其心理发展是不正常的。

据调查,在大学生中,具有激进型、被动型、封闭型交往心理的人,几乎各占三分之一,乖僻型只是极少数。

高等学校人才集中,知识密集,信息传播快,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大学生,其人际交往有着显著的特点:

一是交往内容丰富。人际交往是有层次的。社会上某些青年人的交往,有时停留在吃吃喝喝,打打闹闹,哥们儿义气上。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少情况是在学术探讨、思想交流中进行的。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爱好,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这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二是交往频繁。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传授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而大学的传授知识与中小学有很大的区别,中小学以课堂传授为主,大学课堂传授仅仅是一个方面,大量的知识要靠自学、讨论等渠道获得。传播知识渠道的多样性,就说明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频繁性。此外。大学学术空气活跃,思想交流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等,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三是交往自主性增强。大学生同中学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自立意识增强,思想上和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开始逐步确立自己的独立个性,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为人处世。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反对别人干预,能够坚持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开展人际交往。

四是交往范围有所扩大。老师和同学都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交往的主要对象,但大学生交往的老师和同学其范围要比中学生大得多。大学生的老师中,有不同学科的教授、讲师、助教,同学中不仅有同班同级的,还有跨年级、跨系科、跨学校的。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交往观念更加开放,很多大学生开始与社会发生联系,建立更加广泛的人际交往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主要有这四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主要是由大学生的年龄、素质和生活环境决定的。当然,这些特点是就大学生整个群体而言的,作为单个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理想,并为此而苦恼,以至认为自己不善交际,缺少朋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嫉妒心理。日常生活中,对人际关系危害最大的是嫉妒。培根说:“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欲,所以嫉妒是魔鬼的本来的特质。”战国时代的名将庞涓和孙膑本来是同学,也是好友。但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将孙膑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演出了一幕遗恨千古的人间悲剧。嫉妒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嫉妒心理是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对造成这种不满足的原因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竞争失败时,对竞争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惭愧、怨恨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大学生中,嫉妒心理比较普遍,尤其在学习较差或其他条件较差的学生中,几乎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嫉妒心理。一般情况下,嫉妒心理不产生嫉妒行为,人们只是把它埋藏于心中,但嫉妒心理强烈时,可能导致嫉妒行为,甚至带来难以预料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