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476800000014

第14章 德育:塑人工程的基础(1)

日渐走近的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高科技为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协调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忧愁、痛苦和灾难。由于忽视人的素质的教育,造成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掌握高科技或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的人,往往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发展上的畸形,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漠残酷。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我们面向未来,迎接挑战的组织保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德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又是高等教育的构成因素。德育把握的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果失去这个基点,就说明高等教育是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说明素质教育是残缺的,没有根本和轴心的。

一、品德教育:高等教育的实现依据

很显然,高等教育是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它是中等教育之后对人进一步社会化的活动。这种社会化不仅要使人更好地适应现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主要的还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如果说,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是解决基本“适应”的问题,仅是使人实现初步社会化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则是“适应”的结合,它培养的是具有高深和专门知识的人才。对于推进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既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这两种属性最为充分地体现在教育目的上。我国对‘教育目的已有明确规定,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更高的层次,而且是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专门人才。这样,高等教育的目的可以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的既有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有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可以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全方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实现的基本途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高教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并继续深化;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开始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准备以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及远景蓝图.为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舞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这一重要时机,结合研究高教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必然趋势,来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问题,对于在高教战线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促进高校德育工作与业务工作更紧密结合,以及规划高校德育工作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都将是有益的。

从历史上看,德育与其他诸类教育相互间的地位总是起伏不定,却又互相制衡。在古代,整个教育基本是道德教育或宗教教育,德育成了教学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到了近代,也还存在“道德主义”教育倾向,以理性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或宗教化的道德教育。此后,智育作为理性化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一跃成为独立形态的教育。随着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列入教学内容,智育之路越走越宽。原先那种古典人文学科占上风的课程逐渐着眼于理智、道德情操与审美意识的陶冶,这样智育与德育、美育能和谐一致。由于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差距逐渐拉大和学科知识系统化、知识内容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原因,智育活动便突出起来,开始占明显的上风。但是,在课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智育同体育的矛盾加剧,特别是在人们崇尚科学、迫于应试的情况下,智育陷入与其他诸类教育的矛盾之中。诸类教育在历史上都有过辉煌,也有过滑坡,经常处于升降不定的状态,但总体上是起伏中求平衡,谁也不能离开谁,谁也不能取代谁。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确保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也许有人会问: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为何没有德育课呢?这委实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西方有些国家的大学未设德育课是实,但这决不等于大学里不开展德育教育。事实上,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设有德育课,只不过名称不一。例如,英国设有政治课、宗教课;法国设有道德公民课、哲学课;德国设有伦理课、社会课;美国设有社会研究课、职业道德课;澳大利亚设有价值观课。除了正式课程外,他们还有其他的隐形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宗教活动等多种德育形式。可见,资本主义国家对大学生的德育也是非常重视的。

高等教育培养的不是一般人才,而是一个国家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是什么样的人呢?克雷奇马认为是“永远存在于广大群众之中的罕见的一种人格,它能够唤起人们积极的价值感情”;兰格认为是“给人们带来神圣价值的人”;佩尔等人则把精英人才看作是“善于选择某些广泛的价值,并获得最大价值的人”。概言之,精英人才就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能水平和品德因素,能够适应某种复杂劳动职业的要求,并能在相应的职业中从事卓有成效的劳动或作出杰出创造性贡献的那些人。这样的人才是“人”与“才”的完整统一。德育的功能是巨大的,它使一个基本的人才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得以社会化而达到精英人才的标准,这是其他诸类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二、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国际竞争的挑战。随着21世纪的即将到来。世界各国无不把新旧世纪的更迭作为一个契机来激励自己,纷纷制订本国的发展战略,旨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是科技人才和教育的较量。高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力军,自然被时代推向了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谁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谁就拥有世界的明天。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2月5日对全国发表的演说,主题就是号召美国人积极行动起来,为迎接21世纪大力发展教育。为此,他提出了十点设想,向全国保证要使美国人获得世界上第一流的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他打算加快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要使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变成像高中那样普及。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党的十五大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肯定。其他各国也都相继出台了自己的高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此情况下,如果在认识上走极端,高等教育极易滑向只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状态。换言之,高等教育面临着重智对重德的又一次冲击。

二是当代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挑战。本世纪特别是70年代以来,科学高速发展和物质繁荣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日益增多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危机和悲剧。核威胁阴魂不散,局部战争连绵不断,自然资源被大肆掠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毁坏等等,使人类处于一种新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人自身,解决人类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人自身的革命。于是人文主义教育得以复兴,其主题是人性的觉醒、人道的复兴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光大,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类更美好、更健康、更全面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为此,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了“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个性化”、“人道化”等主张,并使之成为本世纪后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形成了一股新的人文主义思潮。

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必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冲击。在经济体制转轨、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面对方方面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有一丝的削弱。但德育的加强不能以削弱智育、削弱科技教育为代价,不能盲目跟随国际人文主义思潮而忽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不能一味适应市场经济而忘记了德育自身的前导功能。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和塑造是多层次的。作为社会教化的基础和普遍的部分,学校教育在德育上应以基础性、普遍性为核心,而不能以特殊性为核心。大学教育虽是高等教育,但它仍以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因此大学德育的基本着眼点应是:研究和完善适应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基本的、普遍的公民道德。大学德育固然应有自身的特殊性,但须以公民道德的普遍性为基础,否则,这种特殊要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实现社会基础道德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之上的发展性和特定性,实现社会基础道德之上的先进性,补上并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础道德训练,是高校德育定位的一个根本问题。

一般来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和发展社会的下一代人。但历来应试教育一味强调发展性超前性,忽视普遍的适应性,结果是学校教育不是全民的素质教育,而是层层选才的精英教育。德育也是一开始就给出英雄伟人的道德境界,忽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一般大众的基础道德训练,结果是教育出来的“精英”还没学会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就想做社会的主人。中小学的德育应从高、大、全式的英雄、超人境界的道德选才教育转向基础的道德素质教育。而大学德育又必须在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化、深入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把中小学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感性化、形象化的内容理论化,从抽象把握的层次上把这些内容内化进学生的内心,并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创造性教育。

现在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一方面,学校教学方面固应承担责任,但不良的社会道德环境更有决定性的负作用。德育课效果差,从学校方面具体讲,有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节,德育教师素质培养不力,还有教学方法的简单、武断等原因。而德育课效果差根本表现在,道德教育不能真正进入和转化成受教育者自觉的道德意识,这是因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没有通过弘扬道德自身的力量打动受教育者的理智,使受教育者在理智上经过比较、批判以后,对道德的意义、价值在理智下信服,并在理智信服的基础上接受。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第一颗种子是道德自觉自律,这颗种子并不在外面,而在人的内心里。教育者的任务是通过他的努力使受教育者心中“向善”的种子萌发出来,成长起来。因此,道德教育的内化不是从外面进入里面,而应是在人具有的“既可向善,又可向恶”的天性中,开启萌发向善的可能性,抑制向恶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认识到每个人在道德上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形成道德自觉,并通过行为训练、习惯培养等社会实践,逐步走向自觉的道德行为。

三、我国大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被逐渐重视并有所加强。但德育比起其他工作仍处在较“软”的地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阶段,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是教育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少弊端。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在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知识技能两个方面都很卓越的精英人才,为此就应该对这两个方面的质量都有所保障。但事实上,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是一个以智育为主体框架的结构体系。在智育方面有完整的培养目标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训练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激励保障体系。与此相比,德育体系虽在逐步建立。但总体上不够完整。力度不强,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德育常常游离于高等教育之外,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基本途径”的作用,往往需要特殊干预才能维持运行。

三是德育队伍人心不稳,后继乏人。由于德育这一途径的冷落,专职德育人员有的不安心工作,想改行,有的急于外出深造以另图发展。虽然近几年德育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大加强,但总体上来说,人员的思想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不很理想。德育人员的现状,既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使得德育学科的自身发展举步维艰,从而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目的实现的支持程度。

四是重知识灌输、轻自律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和政治理论课程的学术性,忽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导向,致使德育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严重倾斜,出现了一些学生政治理论考分很高而实际政治表现极差的现象,不少学生形成了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重人格”。

四、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

道德的本质和本源问题,是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它根植于人们进行生产交换的经济关系得以存在及其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以其物质性的力量否定着道德中的落后因素,校正着道德的发展;道德的发展则以其能动性的力量否定与批判着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校正着经济的发展,使其健全、有序与合理地向前发展。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并从总体上带动着道德的进步。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变化状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这种道德进步的倾向。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是非观念比较清楚,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完善,认识水平高于其他同龄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高等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观念、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困惑,以及随困惑而产生的孤独、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情绪体验,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大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困惑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道德行为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