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2476400000044

第44章 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

3.紧抓在建项目。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要以一流的工作干好在建项目的要求,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到国债、以工代赈项目和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实地察看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7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召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全市经济形势观摩会。总结交流了项目建设的经验,促进了项目建设工作。2003年的在建项目,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突出抓了在全市投资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的退耕还林(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人饮及抗旱应急,农村能源建设,县际公路,定西、临洮污水处理,贞芪扶正中药产品开发,马铃薯薯饼及贮存库,临洮20万吨马铃薯深加工,漳县30万吨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骨干项目。二是大力抓了通甘路、通渭大河滩水库灌区改造、明尧水库、临渭路、漳县南渠、临洮郑家坪提灌、岷县梅川渠改扩建、陇西县首阳渭河大桥等一批拖后腿项目的建设进度。通渭县针对近几年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滞留、挪用国债和以工代赈资金,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以严重影响通渭县项目争取的通甘路、明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突破口,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通甘路、明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到年底已基本建成,三是紧抓了新批准的市中级法院“两庭”建设,岷县检察院业务用房,定西、通渭看守所,市县区疾控中心和市医院综合楼等一批新项目。这些项目都成立了专门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的时限要求,倒排项目时间进度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加强了项目建设的调度和管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积极组织和协调建设资金的拨付,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完善项目的储备机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2003年,定西市紧紧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开发上做文章,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加大了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一是筛选、论证、储备了一批较好的项目,共储备项目258项,总投资85.4亿元。岷县围绕“两洋一药”优势产业和水电资源开发等已完成30多个项目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近一半属于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项目。漳县重点突出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漳武通县公路、盐业配送中心等骨干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概算总投资近2亿元。临洮、安定申报的项目也注重以1000万元左右的骨干项目为主。陇西县已储备各类项目126项,其中完成“可研”论证85项,完成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批复16项。对一些公检法司、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小项目,项目单位大多数都没有搞项目的经验,前期工作中的随意性很大,对这些项目,市上就采取在给省上推荐之前实地查看的办法,对项目的用地、规模、资金平衡等认真进行靠实,杜绝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二是加大了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市财政安排150万元,用于全市13个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和12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各县区财政安排499.9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各县区都普遍重视了向省上、国家相关部门汇报项目、了解信息的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比较主动。四是完成项目建设第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省上关于今后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出自规划,做到按规划确定项目的要求,市上拟定了规划编制方案,并向省计委作了专题汇报。第一批编制的有马铃薯、中药材、畜牧、花卉、食用菌产业以及农村能源建设、工业发展、县际公路及县乡道路、电力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以工代赈等12个专项规划。这批规划已有9个经市政府、省计委审查批复,其余3个正在修改完善。五是为了做到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可行,市政府组建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专家型人才,负责对全市的一些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论证把关。

(三)完善项目的投资、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

为了充分发挥国家、省上预算内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投资的同时,吸纳聚集社会资金,深化城市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拓宽投资、融资领域。一是从计划渠道争取的国家、省上预算内投资额增大。2003年共争取到的项目总规模为6.25亿元,其中中央国债、中央基金、国家补助、省拨款等投资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2亿元。国家、省上预算内资金的投入,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缓解了一些项目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二是社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签约社会投资项目102项,达35.8亿元,年底已执行合同72项计32.3亿元,共到位资金8.35亿元。主要项目有定西江夏名城暨巉口江夏商贸城计划总投资2.38亿元,临洮海巅峡水电站计划总投资4.26亿元.陇西文峰中药材现代物流园区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岷县清水电站计划总投资1.6亿元,这些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三是城市资产市场化运作取得初步进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全市各级政府把城市资产作为政府的“第二财政”进行经营和管理,坚持道路搭框架、土地换资金和政策促发展的原则,储备和开发了一些土地,以经营收益反哺城市建设,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县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和挂牌出让46宗、355.65亩,实现土地收益10885.65万元,开始走出了一条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滚动式发展的良性循环路子。定西师专面对国家和省上对学生公寓建设没有专项投资,而公寓建设又非常迫切的实际,2号公寓楼建设已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尝试,将该楼8年学生住宿收费权转让给承建单位,解决了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临洮县城区道路冠名权出让也在顺利进行。四是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政策性银行贷款。临洮县已有三江、新兴、腾胜公司马铃薯淀粉生产线项目,新兴千亩花卉高科技示范项目,恒达绿色食品5000吨气调库等5个项目列入全省利用外资计划,利用德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政府贷款总投资人民币1.14亿元。市医院争取到抗“非典”援助软贷款1000万元,用于综合楼建设。

(四)完善项目的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003年,市政府制定了《2003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领导责任制》,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城市经济责任书》,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城市经济责任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在考核办法中。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一些弹性较大,对考核推动工作作用不大、比较软的指标所占分值比例进行了调减,对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预算内投资到位率(包括国债、以工代赈资金和国家、省上投资的其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库建设等一些关键指标相应调高了分值。为了搞好考核,市上也加大了项目督察的力度,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已集中组织督察两次,从9月份开始,还组织疾控项目、教育项目等几次专项督察,特别是5月19日一29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项目办和计划、财政、建设、交通、水利水保等部门的同志,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国债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从项目审批、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集中督察。共实地检查了23项重点建设项目、27项国债项目、33项以工代赈项目,查验了51项国债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的工程资料,并对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的财政拨付情况和部分建设单位的账务进行了查对,下发整改意见书28份,并将督察情况及时向全市作了通报。各县区在市上督察之前,也对1998年以来的所有国债项目、以工代赈项目以“查问题、抓整改、促进度”为重点,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特别是对国家计委、审计署、省计委历次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全市上下对项目整改及自查力度明显加大,初步实现了由被动接受检查向主动自查的转变。6月30日一7月4日,省计委项目稽察办对定西市的国债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后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定西市对国债项目的管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项目单位对国债项目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普遍加强了国债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提高了依法管理国债项目的水平。对以往国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彻底的整改,在项目审批、招标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都没有出现较大的违规现象,国债建设项目整体上进展顺利。但是,根据全市自查和省上检查的情况看,定西市的国债项目建设和管理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滞留、挪用国债和以工代赈资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三是部分工程进度缓慢,四是个别项目在实施中监理工作不规范等。7月31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召开了整改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的整改目标和措施。目前,项目建设将全面铺开,市上要求,要在认真抓好这些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继续紧抓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不放松,按照“以项目推动全市经济,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思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原载《发展项目改革》,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