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寇经常空袭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一个浓雾的日子,伦敦上空出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英国歼击机立即升空迎战,飞临对方时,才发现这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机。
歼击机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地面指挥部回答:“别管它。”
于是歼击机发出一连串炮弹,把那架民航机打落了。后来,英国为此支付了巨额赔款才了结。
英国歼击机和地面指挥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地面指挥部,不能用“别管它”这样语义不明的言词来回答歼击机的报告。这既可理解为“别干涉它,任它飞行”,也可理解为“甭管是什么飞机,打下来再说”。
歼击机的责任在于听到这样可以作完全相反的理解的命令,应该再次请示,然后采取行动。这样就不致铸成大错了。
可见,在交际场合遇到“同语异义”的言词,一定要深思慎取,切莫鲁莽行事。
任何事物再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也是这样,假如我们透彻地掌握了词语的各种含义,那么“同语异义”的现象还有妙用呢。
相传唐朝时泾川豪士汪伦想请大诗人李白到自己家做客,便写了这样一封极有诱惑力的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见信,欣然而至。汪伦迎上前说明了实情:“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一听,大笑起来。他在汪伦家逗留了数日,临别还写了那首著名的《赠汪伦》绝句。
这则故事中,汪伦巧妙利用了“桃花”、“万家”的多种含义,达到了使李白“欣然而至”的目的。如果直言其事,就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8.扔掉无意义的话语
人说话时所常犯的语病是语言的杂音。有些人谈话风度很好,只是在语言之间,有许多无意义的杂音。
例如鼻子总是一哼一哼的;或是喉咙里好像老不通畅,轻轻地嗽着;或是在每句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好像每句话都要先犹豫一阵才能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嗯”,好像每句话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
诸如此类,都是要加以消除的。这些杂音使你本来很好的语言,好似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大大减少了原有的光彩。
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喜欢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说”、“你听清楚了吗”;有人总喜欢说“你说是不是”、“你觉得怎么样”;也有人习惯性地在每一句话的语尾加上一句“我给你讲”等等。
像这一类的小毛病,可能你自己平时一点不觉得,要问一问你的朋友们,请他们替你注意一下,有则改之。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许多意思,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
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了起来:“文章伟大了!”“今天吃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有人喜欢用“那个”来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今天那个了!”他这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件事未免有点那个。”
这一类的毛病,大概出于大偷懒,不肯去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要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思想。
在“好”这个概念下,有“精彩”、“优美”、“出色”、“呱呱叫”,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法,不要简单地说:“你是一个好人”、“这个不很好”、“这篇文章写得太好”等等。
谚语本来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不过不要每两三句话里就有一个谚语。用了太多的现成说法,会使人听了觉得油滑,而且使人眼花缭乱。好像一个十分美丽的女人,满头满身都戴着珠宝,不但淹没了她原有的美丽,而且使人觉得累赘之极。偶然地,在适当的地方,用一两句谚语,就显得很生动很有力量,
夸张的词有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如果用得太多大滥,或是用得不恰当,反而使人不相信。
你不可能每次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话;你所看的书,不可能每一本都是最精彩的;你所认识的朋友,不可能个个都是最可爱的。不要到处都用“最”、“极”、“非常”、“无限”等词,如果在你这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你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要这样说:“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是不会相信的。
9.各种类型的反问技巧
反问,即反过来问,答者变成问者。在交谈中,巧用反问,可以平中出奇,一语中的,人木三分。
常见的反问类型有下面几种:
(1)机智型反问。
参考消息中的交谈情境和对象,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问对方,机智巧妙地表达反问者的观点、态度和倾向。
萧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首次公演,获得成功。结束时,萧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一个人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萧伯纳彬彬有礼地回答说:“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那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的演出吗?”萧伯纳的反问,引起全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2)幽默型反问。
有一位妈妈和儿子对话。妈妈:“你要哪个苹果?”儿子:“我要大的。”“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妈妈,懂礼貌就得撒谎吗?”儿子在反问中,把礼貌与扯谎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事情扯在一起,既令人发笑,又令人有所领悟。
(3)讽刺性反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地主在半夜催长工说:“天亮了,还不起来干活?”长工说:“等我捉了虱子再去。”地主说:“天这么黑,能看见虱子吗”长工说:“天这么黑,干活能看见吗?”长工的反问,迫使对手处于自打耳光的窘境。
(4)肯定型反问。
反问者以反问的语句直接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反问比正面回答更有力。
贞观十五年,唐王李世民问大臣:“守天下难不难?”侍中魏征回答说:“非常难”。李世民说:“我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又听从你们的批评意见,守天下还难吗?”魏征说:“古代的帝王,打天下的时候,能够注意用人和听从意见,一旦打下天下,只图安乐,不喜欢别人提意见,导致亡国,所以,圣人说:‘居安思危’,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能说守天下不难吗?”
(5)疑问型反问。
直接而公开地表示反问者的观点、倾向,以证明、推理、辩驳、抒情等手法对事物发表议论、评判。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日,《工人日报》以《这是一个什么会?》为标题,披露了在宁波某招待所召开的某会议的内容。从日程上看,为期五天的会议,只有半天安排正事,其余都是游览。作者问道:“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借开会之机游玩,为什么仍会有这种不知被报纸披露过多少次的怪事呢?”
(6)抒情型反问。
这是融进反问者情绪和感情倾向的反问形式。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钗见宝玉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扔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受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这段对话中的反问和动作描写,抒情性质极为浓厚。
(7)悬念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为了引发提问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例如,张三问李四:“王五最近好吗?”李四说:“你问他?他出事了你不知道?”张三急切地问:“出了什么事?”
(8)引语型反问。
引语的性质可分为引经与稽古两类。引经,就是引用权威性的或有说服力的话来证明;稽古,就是引用前人的事迹或历史故事来说明。
例如,一个新战士入伍后,练了一个月的射击,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他问班长:“我为什么打不中靶心?”班长说:“你知道一句俗语吗?要想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战士立刻明白了。
(9)层递型反问。
层递型反问从层层深化的语气中使人加深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和印象,步步深入,可收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之效。《追求》杂志的内容介绍:“人人都有追求,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在何处?真善美在哪里?怎么追求到?《追求》杂志将为您导航。
10.问话需要高明的口才
据传在某国的教堂内,有一天,一位教士在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他的上司:“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上司的呵责。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见,问话需要口才。利害场合,问话问得巧,可以占优势。
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者这样发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很好听,但效果不好。因为,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招呢?就算是高见,谁又好意思先开口呢?其实,不妨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
提问要因人而问。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不可“千人一问”。一对挚友,可以互相询问:“你工资多少?”“谈恋爱了吗?”然而,小伙子决不可向初见面的女友提出类似的问题。
提问不唐突,也是不可忽视的。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对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说?”“你迟到一小时,上哪儿混去了?”如此唐突的问法,令人难以下台,人家一定会不高兴的。
怎样才能问得巧,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提问形式有多种:
(1)限制型提问。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说出拒绝的或提问者不愿接受的回答。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心理学家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这种问话,显然可以多做鸡蛋的生意。
(2)选择型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的抉择。如,你的朋友来你家做客,你留他吃饭,但不知他的口味,于是问他:“今天咱们吃什么?鲫鱼还是带鱼?”
(3)婉转型提问。
这种提问的意图是为了避免对方拒绝而出现尴尬局面。例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但他并不知道姑娘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对方难堪。
(4)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写是否妥当。”
提问要讲究方式,以提高提问水平。
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莫如挑他擅长的来说。
比如,一个人羽毛球打得好,就可先问:“听说你打羽毛球很拿手,是吗?”提问正像打羽毛球的发球,你以对方的特长发问,就像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对方当然乐于接球。
运用技巧要讲究效果。有位父亲想提高儿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他问:“儿子,你长大后要干什么?”
“当飞机驾驶员!”儿子说。
“当驾驶员干什么?”
“周游世界!”
这位好心的父亲启发式的提问之所以未能达到效果,是因为提问的导向不明确。
各种发问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交际过程中,要从交际需要出发灵活恰当地选择发问方式,求得最佳效果。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提问要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等。被问的人,有的热情爽快,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审慎多疑,性格不同,气质迥异。如果不顾这些特点,仅用一个腔调,一种方式提问,就会碰壁。
比如,有个人到朋友家走访,孩子来开门。他问:“令尊令堂在家吗?”孩子瞪着眼发呆,半天才说:“我吃过许多糖,可没有吃过令糖(堂)。”
对孩子用文言词发问,无异于对牛弹琴,这是对发问者的嘲笑。
要根据事情的性质,决定发问方式,比如,召开座谈会了解先进人物事迹时,采用探寻式提问会收到好的效果;若是清查一次事故的原因时,就不宜召集很多人在一起直接提问,最好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因为集体问话会受“从众心理”难以了解真实情况。
11.对答如流的奥秘
答问,是在交际场合进行的一问一答。如:答记者问、专题对话、论文答辩等,这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以回答问题为主的即席式发言。它有几个特点:
(1)广泛性。
由于对方可以任意提出问题,特别是记者兴趣更广泛,大至轰动全球的国际事件,小到你的生活隐私,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话题。
(2)随机性。
由于事先不知道对方将提出什么具体问题,很难对自己的发言作系统周密的策划。临场提问往往很突然,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且问题带有跳跃性。只能随时思考,恰到好处地作出回答。如果反应迟钝,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生活中,如何答问是一门学问。要注意听清楚所问的问题,准确理解题意。如果你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有个小村庄,人们庆贺一位九十九岁高龄的老人过生日,村长很自豪,高兴地向老人道贺:“衷心祝贺您,我希望明年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老人却莫名其妙,他答道:“为什么不行呢?您身体好像挺结实哩。”显然,老人没有理解村长的题意指祝愿他活到百岁的含义,误以为村长说自己能否再多活一年的问题。
答问的技巧很多,下面举几例:
(1)无效回答。
即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地回答。
“喂,今晚你要到哪儿去,有什么秘事呀?”
“没什么事。”(知趣者闻而止问)
“喂,听说小张又换了对象?”
“不清楚。”(好事者无可奈何)
“无效回答”并非真正全无效果,它可分为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
所谓有效性无效回答,即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
如在一次足球比赛中,球星迪戈·马拉多纳无意识地手、头并用,球进门。裁判判此球有效。赛后,问马拉多纳,那个球到底是手球还是头球。马拉多纳说:“手球的一半是迪戈的,头球的一半是马拉多纳的。”
表面看来,马拉多纳的回答没有明确答案,其实一细想就可发现,马拉多纳事实上很含蓄地承认了那一球带有手球的成分。
所谓纯无效回答,即答话中找不到任何答案,要想得到答案,只有到别处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