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散论
2472300000021

第21章 中国穆斯林在阿拉伯语研习活动中的爱国主义传统

唐宋以来,中国回族穆斯林先民“一手拿着珠宝香料,一手拿着《古兰经》,在物质贸易过程中,使中国和阿拉伯人民有了跨文化的交际和社会文明的交往,最终把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了中国”,同时,也把阿拉伯语带到了中国。从此以后,对于阿拉伯语的研习活动就在华夏大地上开展起来,延续千年,不断发展提升,直至今天。在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的漫长历史中,我国穆斯林同胞做出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习活动,创设出延续数百年的经堂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又在阿拉伯语新式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奉献。而在这些活动中,爱国主义的精神总是贯穿始终。

众所周知,爱国爱教是中国穆斯林的光荣传统。历史上,无论在反抗封建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还是在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历史关头,我国广大穆斯林同胞总是恪守“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训导,与各族人民并肩携手,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凯歌。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贯穿在中国穆斯林的阿拉伯语教育活动中,他们始终把研习阿拉伯语作为报效祖国、振兴民族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入20世纪后,在中华民族救国图强的历史运动中,广大穆斯林阿拉伯语教育工作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清真寺的教长、经师和满拉(学生),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自觉运用所学,服务国家,积极投身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和社会变革之中。特别是在日本侵华、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我国穆斯林同胞在阿拉伯语教学活动中的爱国激情更是空前高涨,历久弥坚,无论是身在国内的学者、阿訇、学生,还是远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无不积极宣传抗日,协力救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王静斋、时子周阿訇(1879~1969)在郑州发起成立了“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唤醒民众,号召抗战;宁夏著名阿訇虎嵩山(1880~1955)写出阿拉伯语、汉语对照的祈祷词,谴责日本侵略,祈祷抗战胜利;70高龄的马良骏(1867~1957)大阿訇在新疆提出要参加抗战,并广泛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又积极致力于新疆的和平解放;云南纳明安教长坚持每天晨礼后率众诵经祈祷,默祝中国战胜日本,长达8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成达师范校长马松亭、上海伊斯兰师范校长达浦生等许多知名人士更是奔走各方,远赴海外,大力宣传抗日。堪称中国穆斯林阿拉伯语教育一代宗师的达浦生阿訇,曾借钱自费出国宣传抗战的事迹,尤为感人,在当时广为流传。

1937年“八·一三”事件后上海沦陷,64岁高龄的达浦生阿訇愤慨万分,当他得知南京政府消极抗日,没有进行广泛的国际舆论宣传,在中东国家甚至连一张阿拉伯文传单都没有,而日本却派遣浪人潜入中东,颠倒黑白,歪曲侵华事实时,便毅然决定自费前往中东,以自己的声望宣传中国的正义抗战。1937年12月29日,达阿訇借了三千大洋,只身远赴埃及。他到达埃及后,晋见国王法鲁克,拜会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和各界知名人士,发表演说,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宣传中国抗日,《金字塔报》及《埃及邮报》等均予报道。阿訇旋即又借朝觐之机赴沙特阿拉伯,对抗日作更广泛的宣传,多次发表讲演,力陈日本暴行,还参加了“世界回教大会”,向伊斯兰国家政要和宗教领袖传达了中国抗日的决心,并与出席该会的三名“伊斯兰教徒”(实为浪人)展开激烈舌战,使其装聋作哑,当众出丑。沙特国王伊本·沙特(1880~1953)两次接见阿訇。达阿訇感到仅作口头宣传还不够,便当即在麦加起草了《敬告世界回教教友书》,向各国穆斯林散发。复返埃及后,达阿訇又撰写了长达100多页的《告全世界回教教友书》,历时两个多月,在《金字塔报》上连载发表,引起埃及和世界各国穆斯林的极大关注。1938年6月,达阿訇又抵印度,在德里发表9次演讲,还拜见了此后成为巴基斯坦国父的阿里·真纳(1876~1948),真纳表示中国的抗战也是印度各族人民的抗战,他将阿訇的《告全世界回教教友书》译为印地文,刊登在《印度时报》和《孟买新闻》上,还在印度穆斯林中募捐资金,买成药品,送往中国。

年逾花甲的达浦生阿訇,以满腔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奔走海外,不辞辛劳,宣传抗日,历时长达8个月,取得了巨大成功。1938年8月,他带着各国穆斯林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和对中国抗战的有力声援,携带几十万法币的捐款取道香港回国。重庆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8月8日和10月3日以《上海回教长达浦生欢迎会》和《达浦生先生访问记》等专文报道了这次出访及其意义。《新华日报》的报道说:

当埃王接见达先生时,殷殷垂询我国回民数目及抗战中之回汉关系等。达先生说:“我整个中华民族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成存玉碎之心,不为瓦全之念,日本虽强,亦不能占我片土,制我民心。中国的回教徒也如非回教徒一样的热爱祖国,抵御暴敌,不愿为日人之奴隶。或直接持戈参战,或努力于后方工作,携手一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埃王在欣慰之余,笑容满面地说:“那很好,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达先生说:抗战则生,不抗战必死,惟有全民族团结起来,血战,更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警语。而且,他曾经以行动为他的理想作过回答了。

达浦生阿訇爱国爱教的高风亮节,为中国穆斯林树立了可敬可佩的榜样,也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等。1956年,82岁高龄的达阿訇作为周恩来总理的顾问参加了著名的万隆会议,飞行途中,周总理将自己的卧席让给达老,一时传为佳话。

如果说达浦生阿訇是穆斯林阿拉伯语教育活动中众多学者、教长和校长们爱国爱教的杰出代表,那么,20世纪30年代留学埃及的穆斯林学子们所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则是阿拉伯语学习活动中一代穆斯林青年爱国爱教的榜样。这群回族青年学子,集合在尼罗河畔古老的金字塔下,日夜心系国难当头的祖国,他们发表文章、演说,印发传单,甚至节衣缩食,募捐资金,为抗战的正义事业竭尽全力。他们曾组织了“留埃学生朝觐团”,在赴麦加朝觐的过程中,向世界各国穆斯林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揭露日本侵略的罪行。在路途的行船上,他们也不忘做抗日的宣传:“晚间子实播音,演说中国回教人拥护抗战的情形,及日机轰炸南北各省回民区域与清真寺的惨况。最后引经据典说明日本野蛮无理,必遭主怒,并引事实证明中国为正义,求生存抗战之是,日本侵略之非。说完时,全船中掌声雷动。”坐船时,他们“拟坐三等,国难期间处处节缩,为国惜财”。他们的爱国激情,给当时到访埃及的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先生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1936~1938年间,作为国民外交使节,陶行知先生出访欧、美、亚洲26国,宣传抗日救亡,动员各国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援抗战。他在《出访二十六国日志》中记道:

7月24日 到Haifa(海法)

夜11时到开罗会埃及爱资哈尔回教大学中国留学生二十余人,此大学有千年历史,学生万余名。

1938年5月13日,林仲明代表回教近东访问团在开罗国际广播台广播《告世界回教民众书》,号召全世界回教同胞联合起来,抵抗侵略我们的敌人,打倒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同年,中国留埃学生部长沙国珍,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达浦生,共同著述《关于中日战争告世界回教同胞书》一册,埃及各报章杂志皆争先登载,曾得埃及人民与当局之注意。埃及华侨曾组织战区灾民救济会于开罗,并设分会于亚历山大。该会曾屡次印行传单、宣言劝告回教世界群起抵抗日货,对中国作物质上、经济上援助,并由会员慷慨捐款二次,购买救国公债。

陶行知还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海外的故事”,以《卅一个中国回教徒留学生》为题,记述了当时留埃回族学子赤忱的爱国热情:

到了埃及,有一件事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尼罗河畔夕阳笼罩着的金字塔下,一曲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传向沙漠的边际去,这是三十一个中国回教徒留学生工作之余的歌声。谁也不曾想到,在这古国的沙漠里,听到我们民族的吼声。

三十一个青年。他们所进的学校,是世界最古的学府——爱资哈尔大学。这所大学创办了已有九百九十八年的历史。这些留学生,每人每月十金洋,一切烧饭、洗衣等杂务,都得自己动手。抗战后,对于祖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是有着极高度的同情和热望,他们在勉强维持的生活费中,还提出一点钱,在海外对侮蔑祖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作强烈的抵制宣传。

尼罗河畔这群攻读阿拉伯语、学习伊斯兰文化的回族青年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令一向怀有教育救国抱负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倍感亲切,不由得发出“这些回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多么好”的赞语。实际上,他们只是无数爱国回族青年的代表。

以上这些,仅仅是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过程中,我国穆斯林同胞在阿拉伯语教育活动中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些典型事例。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在我国穆斯林长期开展的阿拉伯语教育活动中,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罢了。

穆斯林一向将爱国提高到信仰的程度,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信仰的存亡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因此,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穆斯林总是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与全国各民族同胞团结一致,并肩战斗。和平时期,同样也是与各族人民一起,协力奋斗,共建家园。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坚(1906~1978)、1985年。纳忠(1910一)、刘麟瑞(1918~1995)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归国的穆斯林学子,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和使命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我国高等院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建设中,并积极服务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高级阿拉伯语专业人才;有力地推进了中阿交流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穆斯林再度表现出学习阿语的热情,或积极办学,或出国留学,这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国家一系列政策得以落实的必然结果,是谋求发展、报效祖国的具体表现之一,其根本着眼点依然在于提升民族文化水准,服务于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纵观历史,考察现实,可以清楚地看出,爱国主义精神在穆斯林阿拉伯语研习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穆斯林开展阿拉伯语教育活动的形式可能不同,但爱国主义的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绵延不绝。这实际上说明,中国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的目的,并不限于掌握宗教知识,用于宗教生活,更有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定位。

进入新世纪,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一系列标志着我国快速发展、大步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中国穆斯林更当继承和发扬包括研习阿拉伯语在内的优良文化传统,与时俱进,发愤图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载《新月华》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