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2469500000036

第36章 “烂包队”一年翻身记

杨重一

有名的“烂包”生产队——高嘴,去年一年翻了身。这消息一下震动了陇西县城。

小小的一个生产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响呢?这是因为多年来这个生产队穷得出了名,烂得出了名,吃回销粮要救济款也出了名。久而久之,名扬全县,人们称它为“烂包”生产队,干部则称其为“没治”生产队。

“烂包”生产队一年翻了身,“没治”生产队治理好了,这确实是个引人注目的喜讯。

文峰公社曲家山大队高嘴生产队,坐落在陇西南山。周围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全队共有十户六十二口人,种着二百五十三亩山坡地。地在山上挂,人住山洼洼,只有零星的一些树木点缀着山村。全队集体的家产只有一台坏了的小钢磨。穷,是这里最突出的矛盾。

因为穷,“没啥吃的,屋里扎站不住人。”全队一半人流浪在外,留下婆娘娃娃务庄稼。每年庄稼苗刚出土就锄草,一直锄到收割,连一遍也锄不完。结果草比庄稼高,一年收粮没多少。每年口粮多则一百多斤,少时只有几十斤。年年如此,日子越过越凄惶。

因为穷,全队的男人轮流当干部。手里没粮,干部只能向上面要。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八零年的二十年中,除两年没吃回销粮外,十八年共吃回销粮九万多斤,拿各种救济款近万元。

因为穷,家庭纠纷层出不穷,闹离婚,吵嘴打架的事情常有发生。一九七五年春天,有一户社员全家六口人,家里只有二十四斤面。生活没发过下去,妻子只好和男人分了孩子分了面,领着孩子出走要饭度日。

因为穷,小伙子娶不上媳妇。去年以前,这里有六个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小伙子没找下对象。一是姑娘嫌穷没人来,二是小伙子太穷找不起。他们说“自家没吃的都胡跑哩,还找什么对象”。去年收成好,已有两个小伙子订了婚。

农业走集体化的道路,本来要让农民富起来,但大锅饭越吃越穷。社员说:“在队里劳动一天才挣一角多钱,背一捆蒿柴上街,还能卖一块多钱哩!”

一九七九年底,这个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坚决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公社和县上都派人来到这个生产队,在社员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包产到户是“没办法的办法”,决定“试试看”。

经过一年的实践,“烂包队”翻了身:

粮食总产达到四万一千六百六十三斤,比一九七九年的一万九千零四十一斤净增两万两千六百二十二斤,翻了一番多;

社员口粮平均五百斤,比一九七九年人均口粮二百二十九斤增加了二百七十一斤,也翻了一番多。口粮最高的户人均达到了六百斤,最低也有四百多斤。过去队里从未给社员分过油,这一年人均分油十五斤;

集体提留除按户留足了种子、饲料外,还提留了公积金、公益金、幼畜繁殖奖励粮、干部补贴粮等共八千五百六十多斤,比一九七九年只提留种子、饲料五千四百三十斤增加了三千一百三十斤;

牲畜由一九七九年底包产到户的八头增加到现在的十四头;羊由十五只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多只;猪由过去的四五头增加到现在的十四头。

整整吃了十八年回销粮的高嘴生产队,第一次吃饱了肚子,第一次给国家交售了公购粮。

社员韦世贤,全家五口人,两个劳动力。过去日子过得很艰难。去年包产到户后,两口子把心操在地里,全家共收入粮食三千八百多斤。除去种子、饲料和各种提留外,人均有口粮六百斤,日子大变样。

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社员说:天时好不如政策好。如果不包产到户,人还在外面跑,天时再好,苗在地里爬,也打不下粮食。这话不假。政策好了,懒人变勤了,不误农时了,庄稼务好了,才有好收成。就拿锄草来说,过去这个队从苗出到收割,一年锄不完一遍草。去年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锄了两遍,连危害多年的黑燕麦、冰草也一扫而光。过去收割,稀稀拉拉拖得时间很长,去年收得快,打得净,真正做到了寸草上场,颗粒归仓。往年犁地,从夏收到封冻,夏茬地连一遍也犁不完,去年到十一月中旬,夏茬地普遍犁了三遍,耱了两遍,秋茬地大部分也犁了两遍。谈着这一切,山里人高兴地说:“盼了多年的好政策终于盼来了,现在要好好干哩”

——摘自1981年1月30日《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