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2469500000001

第1章 定西早期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1)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取得突破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几乎是无人不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与小岗村同时期的甘肃省陇西县碧岩公社的红崖湾,同样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先河。《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一书的出版发行,将开启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展露30年前红崖湾实行包产到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指导思想仍在全国延续,广大农村生产落后,绝大多数人生活极度困难,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已实行了二十年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产生普遍怀疑和不满。定西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为严重。穷则思变,在国家政策明令禁止包产到户的情况下,陇西县委以极大的政治胆略和创新勇气,冲破政策禁锢,顺应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支持碧岩公社党委指导红崖湾秘密试办包产到户,使这个“烂包”生产队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仿佛在一夜之间沸腾了起来。之后,陇西县委又在全县31个生产队试办包产到户,随即在全县迅速全面推行,陇西县由此成为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最早的地方之一。

红崖湾实行包产到户,虽然是在几乎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作出的选择,然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实行包产到户,表面上是对管得过死的农民和农村生产模式的一次松绑,其实质是对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反映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红崖湾及陇西县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长期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群众吃饭问题,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全市农村改革创造了经验,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毋庸置疑,红崖湾是我市早期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

30年光阴弹指而过。如今红崖湾同全市其他地方一样,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殷实,踏上了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新征程。回顾历史,感慨良多。如果没有农民群众敢于冲破禁区、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如果没有陇西县委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视农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的群众观念,如果没有县乡干部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那么,红崖湾以往那种生产模式还不知要延续多久,更不用说开日后风起云涌的农村改革先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红崖湾改革的“起点意义”不会消失,改革创新的精神将会永存。

去年值改革开放30年之际,国家和省市有关报刊发表或转载了由原陇西县委书记张自强口述、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张全有整理的《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之后,张全有同志又以此文为基础,搜集相关史料编纂形成了《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一书。这本书,真实再现了30年前红崖湾率先实行包产到户鲜为人知的一幕,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红崖湾发展变迁的全景画卷,其史料价值是珍贵的,其蕴藏的道理是值得悉心体味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读这本书,回顾那段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信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是有所裨益的。

此篇为序。

杨子兴

2009年7月2日

(作者系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为民敢闯阳关道

——由读《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所想到的

在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陆续看到了一些有关家乡陇西实行包产到户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在我的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先是《定西日报》于2008年12月17日,整版刊登了张全有专访张自强同志的报道,首次公开披露了当年陇西县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全过程,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最初的艰难岁月。一石激起千重浪。紧接着,中共定西市委主办的《定西发展》、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主办的《调查与研究》、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百年潮》、中央党校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等报刊,相继转载了《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有的还加了分量颇重的编者按。网上也有不少人发表了赞许和肯定的评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三十年前的历史,对于亲历过包产到户的“过来人”和未经过这一历史事件的“后来人”,更加实际地知道当年实行包产到户的具体过程,更加深刻地领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我是陇西人,虽然未曾参与过陇西的包产到户,但对陇西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情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加之后来有幸在陇南地区与文中所访问的张自强同志一起共事四年多,间接地、直接地听到过和见证过张自强同志敢于为民办事、善于为民办事的一些情况和反映,尽管时过境迁,但捧读了《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对于我们省三十年前发生过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新的了解,新的认识。感到十分的震撼和振奋,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些感慨和联想。

此时此刻,我所想到的一个问题是,陇西县红崖湾村的包产到户,不仅在时间上早于安徽省小岗村,而且在形式上与小岗村有所不同。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农民自发的行为,而红崖湾村是在群众有要求,公社和时任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的默许支持下,有组织地开展的农村改革。这在思想解放的今天看来没有什么可惊奇、可圈点的地方,但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下,在包产到户没有得到上级公开表态肯定,甚至有人公开指责反对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明知有风险却能冒险上,明知有责任却能支持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决心和胆略?这种勇气、决心和胆略是从哪里来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凭空的设想、历史的巧合,而是与张自强同志的工作阅历、为官理念、务实作风分不开的。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解读陇西县的包产到户,从中至少有这样几点值得而且应该引起深思,受到启发。

一是来自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理性思考中找到的出路。张自强同志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多年的老同志。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监察厅厅长等职务,试办过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和高级生产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经历过合作化的高潮、公社化的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的灾难,以及抢救人命的工作,等等。在农业战线上长期的实践经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使他深切感到这条以“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路,走了几十年,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极大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结果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生产一年不如一年,生活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到1959年、1960年出现人口大量外流、死亡的极其严重的事件。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究竟怎么搞?办法在何处?出路在哪里?是他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他从当年受过批判的“三自一包”中受到了启发,得出了结论,就是不管怎么搞,那种使群众饿肚子的“大集体”、“大锅饭”的路不能再走了,那种官僚主义的“一刀切”、“一窝蜂”的事不能再干了。包产到户不仅是权宜之计,而且是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回头再看,为了不让群众再受饥挨饿,能够有饭吃有衣穿,1978年他大胆地支持红崖湾的包产到户,进而由秘密到公开,由试点到全面,迅速在全县普遍推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在农村改革中开先河,带了好头。正如张自强同志说的那样,这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的唯一出路。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