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女望娘
正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待客忙,
见客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菜碟上。
二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担水忙,
担水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缸沿上。
三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种地忙,
种地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粪筐上。
四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锄地忙,
锄地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苗苗上。
五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收麦忙,
收麦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镰把上。
六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洗衣忙,
洗衣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河畔上。
七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纺线忙,
纺线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线蛋上。
八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又说种麦忙,
种麦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犁拐上。
九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她说收秋忙,
收秋想起我的娘,
眼泪滴在庄稼上。
十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缝衣忙。
缝衣想起我的娘,
眼泪淌湿我衣裳。
十一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装酒忙,
装酒想起我的娘,
眼泪淌在锅台上。
腊月里来女哟望娘,
婆婆说起推磨忙,
推磨想起我的娘,
怀抱磨棍哭一场。
(选自《陇东歌谣》)
小女看娘
正月里来女看娘,
人来客往实在忙,
说起忙来就是忙,
没有功夫去看娘。
二月里来女看娘,
豌豆搅在粪堆上,
说起忙来也算忙,
先种豌豆后看娘。
三月里来女看娘,
栽葱种蒜确实忙,
说起忙来也是忙,
青菜种上看亲娘。
四月里来女看娘,
锄草挖粪顾不上,
说起忙来着实忙,
一时不能来看娘。
五月里来女看娘,
小麦不黄大麦黄,
说起忙来实在忙,
五黄六月绣女也下床。
六月里来女看娘,
又打院墙又盖房,
说起忙来可就忙,
动起摊子不能来看娘。
七月里来女看娘,
打碾麦子真正忙,
说起忙来就是忙,
呼隆白雨下一场。
八月里来女看娘,
糜子谷子收得忙,
说起忙来倒是忙,
等到秋后去看娘。
九月里来女看娘,
秋田庄稼背上场,
说起忙来有点忙,
一年忙罢再看娘。
十月里来女看娘,
背柴割草为冬忙,
说起忙来不算忙,
公婆不让来看娘。
十一月来女看娘,
针线箔篮面前放,
公公催来婆婆嚷,
女儿两眼泪汪汪。
腊月里来女看娘,
三尺白绫包冰糖,
亲娘死在土坑上,
女儿放声哭恓惶。
我的娘啊我的娘,
养女空费心一场,
娘啊娘啊你不要去得忙,
把女儿的冰糖尝一尝!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女想娘
正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她说做饭忙,
做起饭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锅台上。
二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又说担粪忙,
担起粪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水担上。
三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说起揭地①忙,
揭起地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桨拐②上。
四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她说做鞋忙,
做起鞋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鞋帮上。
五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又说锄地忙,
锄起地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锄把上。
六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说起收麦忙,
收起麦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麦穗上。
七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她说采曲③忙,
采起曲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曲块上。
八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又说收秋忙,
收起谷子想起娘,
眼泪滴在谷茬上。
九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说起打场忙,
打起场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杈把上。
十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她说砍柴忙,
砍起柴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刀刃上。
十一月来女想娘,
婆婆又说碾米忙,
碾起米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碾盘上。
腊月里来女想娘,
婆婆说起推磨忙,
推起磨来想起娘,
眼泪滴在罗底上。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揭地,耕地。
②桨拐,犁杖手柄。
③采曲,制做酿酒或醋的发酵曲块。
坐娘家喜欢回婆家愁
(信天游)
紫红袄袄蓝里子,
当媳妇不如当女子。
割开糜子拉开行,
多会儿坐在娘家炕?
毛驴驴推磨细罗罗罗,
崖畔上下来我娘家哥。
大大①妈妈最爱我,
打发哥哥叫我回娘家坐。
一下子见了我亲娘,
双髁膝跪下诉冤枉。
白公鸡叫鸣婆婆强,
再好的婆婆不如娘。
一条红豆两根筋,
婆婆媳妇两条心。
娘家炕上四六毡,
坐在上面多安然。
杏树开花结蛋蛋,
娘家好盛日子短。
紫红犍牛自带耧,
走娘家欢喜回婆家愁。
深沟里担水倒弯子走,
赶死忘不了娘家路。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大大,方言,父亲。
为娘心在女身上
(信天游)
一树梨花靠粉墙,
为娘心在女身上。
一学针线二学礼,
三学走路把头低。
四学说话不撒谎,
五学裁剪缝衣裳。
六学进厨做饭汤,
七学采桑喂姑娘①。
八学一个女贤良,
家里家外争刚强。
大姑娘聘银一百两,
二姑娘聘银五十双。
丢下三姑娘好模样,
娘不卖钱再陪上。
一陪箱子二陪柜,
随带上匣匣装零碎。
三把包头纱巾陪,
四陪钗子并耳坠。
五陪箍子②银项圈,
六陪一对花箔篮。
七陪胭脂盒盒粉,
八陪两条花毛巾。
九陪蓝袄红裙子,
十陪搪瓷脸盆子。
大鞋陪上四十双,
随带小鞋两柜箱。
洋绿袜子二十双,
松紧带带也捎上。
红油漆方桌亮堂堂,
再陪一张圆桌摆陪房。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姑娘,方言,这里指蚕。
②箍子,即戒子。
想老娘
(信天游)
牛吃白菜秃刷刷,
一心想见老妈妈。
便犁子荞麦隔犁子瓜①,
为什么不叫我坐娘家?
两块石头三块砖,
几时回到娘跟前?
想起老娘硷畔上站,
天上的星星全数遍。
杏花落了桃花红,
我想老娘谁知情?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便犁子荞麦隔犁子瓜,便犁子,即每一犁都下种,适于密植的作物荞麦、小麦等;隔犁子,即隔一犁下一行种,适于稀植的作物瓜类、高粱、洋竽等。
十月怀胎
怀胎正月正呀,
奴的面皮儿红,
水莲莲浮萍草,
扎下一条根。
怀胎二月二呀,
丈夫常上身,
叫一声奴丈夫,
时时要小心。
怀胎三月三呀,
茶饭揽得宽,
想吃个酸杏儿,
咬上一两口。
怀胎四月八呀,
娘娘庙把香插,
叫一声老天爷,
保佑个儿子娃。
怀胎五端阳呀,
五子来送灯,
三魂儿七魄儿,
去上奴的身。
怀胎六月六呀,
想吃肥羊肉,
韭菜角角呀,
和上点牙猪油。
怀胎七月七,
想走娘家去,
见人就打听,
不见娘家人。
怀胎八月八,
西瓜剜月牙,
西瓜儿牙牙子,
奴家不用它。
怀胎九月九呀,
娘家往回走,
有心呀不回去,
恐怕墩大雪。
怀胎十月整,
怀得肚子痛,
天昏昏,地昏昏,
生下个肉墩墩。
妈妈你出去,
女婿你进来,
或儿子,或女子,
快快报喜去。
(选自《黄土歌魂》)
缠脚
葡萄开花索罗罗,
女子娃娃要缠脚。
提起缠脚没死活,
她爹赶来她妈捉。
一捉捉到炕角落,
剪子别来锥子窝①。
嫂子跟上紧缠裹,
哥哥还要拧耳朵。
哎哟哟,疼死我,
她妈又给几戳脖②。
婆娘脚,虼蚤窝,
臭气能熏二里多。
只能看,不能绽,
绽开没收揽。
扒③的生葱和烂蒜,
赶紧拿上棉花缠④。
缠了七筐八箔篮,
能开个棉花店。
大脚片,就是行,
走起路来噔噔噔,
干起活来踢踢腾,
上山爬坬脚不疼。
缠碎脚⑤,如受刑,
走起路来咯拧拧,
一时走得劲不匀,
稀泥坬里倒栽葱。
碎脚山里去送饭,
一只野狼后面断⑥,
东一跑,西一窜,
一下打了米汤罐。
倒了米汤不上算,
狼把屁股都啃烂,
黄连树上吊苦胆,
女子缠脚太艰难!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锥子窝,用锥子垫住使筋骨走形。
②戳脖,方言,用手在脖子上打。
③扒(bia),方言词,指用力摔在上面。
④缠,方言,擦的意思。
⑤碎脚,方言,即小脚。
⑥断,追赶。
小郞过街
初一早起郞过街,
反穿罗裙倒靸鞋,
小郞街上做买卖,
身患疾病人昏厥。
初二早起去看郞,
二尺红绫包冰糖,
白糖黑糖郞不香,
我背转身子泪汪汪。
初三早起请医生,
为我小郞去看病,
愿给医生磕烂头,
死活救下我小郞的命。
初四早起进庙堂,
头顶香盘跪地上,
药王爷爷好灵光,
保我小郎身安康。
初五早起去看郎,
小郎死在病床上,
刀子剜心扑向床,
叫一声小郎我痛断肠。
初六早起我泪涟涟,
一领孝衫身上穿,
两耳戴上棉花蛋,
三寸金莲白绫鞔①。
初七早起请木匠,
给我小郎修阴房,
斧头声声砍心上,
小郎你半路闪了我一场。
初八早起去打坟,
八把镢头九个人,
打坟哥哥把坟打深,
准备后来埋两人。
初九早起去发丧,
牛筋杠子两边绑,
哭一声小郞悲声放,
为啥让黄土埋我郞?
初十早起去上坟,
风雪地里走着断肠人,
坟前祭洒酒一樽,
断肠人儿头撞坟。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鞔,华池风俗,人死后,妻子及后辈等用白布缝在鞋头上,表示尽孝。
光棍哭妻
正月里来是新年,
家家户户都团圆,
有妻人儿心里甜,
光棍人家苦难言。
二月里来龙抬头,
家家户户闹春耕,
人家耕牛对对有,
可怜我光棍没牛向谁求?
三月里来是清明,
光棍父子上新坟,
娃娃声声哭娘亲,
拉不起娃娃我泪淹心。
四月里来四月八,
娘娘庙上把香插,
别人插香为求娃,
光棍我插香为祭娃他妈。
五月里来五端阳,
小麦子快熟大麦子黄,
人家麦子都上场,
光棍我爬锅燎灶两头忙。
六月里来热难当,
大人娃娃都恓惶,
全家没有单衣裳,
棉袄裹身汗直淌。
七月里来日子长,
脱底子鞋儿没一双,
驴笼头裤子开了裆,
精屁眼娃娃更汪张。
八月里来月儿圆,
西瓜月饼献当院,
有妻人献月圆又圆,
光棍我献月缺半边。
九月里来九重阳,
菊花开得遍山黄,
采回黄花谁来赏,
光棍哭妻好心伤。
十月里来十月一,
家家户户送寒衣,
北风刺骨路人稀,
跑在坟地哭贤妻。
十一月来天气寒,
家家关门过冬闲,
人家炕热窑又暖,
光棍父子倍辛酸。
十二月里一年满,
个个庄头冒炊烟,
光棍我没人做年饭,
思想起贤妻肝肠断。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二郎妹子推炒面
庆阳府来桃花店,
二郎身背两串钱,
给他妹子量①些燕麦往家赶,
量下燕麦推炒面。
妹子在家巧打扮,
毛蓝衣裳镶红边,
金手镯来银项圈,
满手的戒指发翠蓝。
二郎妹子模样赛天仙,
出嫁前就跟表兄有勾缠,
二郎长得太一般,
妹子早把坏心安。
白天推磨心胆寒,
月儿上梁把磨转,
黑驴推来麻驴换,
转了一圈又一圈。
粗箩罗来细箩掸,
不叫男人有闲言,
鸡娃子叫鸣头一遍,
她给男人做早饭。
鸡娃子叫鸣第二遍,
她叫男人快吃饭,
鸡娃子叫鸣第三遍,
她送男人下前川。
七十里路上站一晚,
店家问他要吃什么饭,
不吃你米来不吃你面,
单要你滚水②拌炒面。
头一口炒面嗓子烂,
二一口炒面肠子断,
三一口炒面黑血泛,
二郎妹子害了她的汉。
店家看见心胆寒,
背上炒面把路赶,
八十里路上去报案,
三追两查二郎妹子把头断。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注:①量,方言,量即买、籴。
②滚水,即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