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华池歌谣
2469400000022

第22章 边区之歌(1)

边区好

咱们边区好地方,

山高水绿好风光。

粮食足,兵马强,

五谷丰登好年景,

政府号召大生产,

耕一余二多增产。

开荒地来纺线线,

不愁吃来不愁穿。

过新年,真喜欢,

红灯笼,挂门前,

男女都把新衣换,

秧歌社火闹的欢。

边区生活真美好,

领导全靠共产党。

(选自《陇东解放区歌词选》)

建设边区运动歌

毛主席,出号召,

建设边区最重要。

若要工作能完成,

选举劳动模范人,

推选众农民。

生产计划一运动,

深耕细作多上粪;

修茅子来积肥料,

集体开荒余粮用,

水漫地也要紧。

栽树造林二运动,

烧柴还能俭省粪。

三是纺织最要紧,

劳动妇女来担承,

纺织要用心。

四要看起畜牧业,

牧羊牧牛和牧驴,

喂驴草要种苜蓿,

牛羊草要多预备,

防备有雪雨。

五学文化把书念,

乡乡都把民校办,

村村都要立冬学,

娃娃识字要一千,

秧歌也要办。

六要高山打水窖,

滩底打井也重要,

有了水儿不误工。

七要拴起驴马公,

驴马把骡驹跟。

八要立个医药社,

还要设一个助产员,

妇女脚儿不能缠,

放开脚来能生产,

能顶男子汉。

九要立个铁匠铺,

打镰打锄打镢头,

打下犁铧能揭地,

能给农民减困难,

人人都喜欢。

第十还要办义仓,

打下稞子能存粮,

帮助拥军和优抗;

推选二流子种义仓,

防备有年荒。

毛主席,计划高,

朱总司令领导好,

共产党领导八路军,

革命一定要成功,

老百姓都欢迎。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闹变工

(扬燕麦调)

正月里来正月正,

毛主席号召闹变工,

你帮我来我帮他呀,

大家才能齐翻身。

二月里来刮春风,

出牛送粪把地耕,

你出牛来我出力呀,

咱们大家一条心。

三月里来是清明,

组织变工快下种,

精耕细作多上粪呀,

秋后才有好收成。

四月里来四月八,

动员大家种棉花,

今年棉花好收成呀,

纺线织布做鞋袜。

五月里来天气长,

人人上山去开荒。

增加耕地益处多呀,

政府奖励不征粮。

六月里来麦子黄,

变工收割人人忙,

打下麦子推成面呀,

送给咱军队做干粮。

七月里来七月七,

合格套牛耕麦地,

咱们大家协力干呀,

当了英雄去开会。

八月里来秋风凉,

谷子糜子满山黄,

快收快打快快藏呀,

防奸反特要加强。

九月里来九重阳,

大家开会缴公粮,

家家都要来实报呀,

抗日救国理应当。

十月里来天气冷,

纺线织布要加劲,

穿上棉衣去训练呀,

保卫咱们陕甘宁。

十一月里来天气寒,

组织起来去驮盐,

运输工作做得好呀,

赚下钱来闹生产。

腊月里来整一年,

大家拥军要争先,

人人都把礼物送,

军民一心走向前。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吆号子

(劳动号子)

你一声来我一声,

吆号起来添精神。

说吆号来就吆号,

说起吆号有根苗。

毛主席命令往下传,

咱们边区大生产。

唐将班子变工队①,

组织起来伙种地。

你出牛来我出力。

你帮我来我帮你。

男人耕种务庄田,

女人织布纺线线。

大家动手闹生产,

丰衣足食不困难。

耕三余一要办到,

优抗拥军莫忘了。

早把抗属地种上,

余下粮食办义仓②。

八路军前方打日本,

咱把公粮早早送。

军民联合一条心,

打走鬼子享太平。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注:①唐将班子、变工队,均为边区时期农民群众互助性质的劳动组织。

②义仓,是大家义务耕种一部分土地,用生产的粮食帮助移民及军、烈属等解决生活困难。

十盏灯

正月里来是新春,

男女老少玩花灯。

提起灯来灯有名,

听我把灯表分明。

一盏灯,迎春灯,

共产党来了大翻身,

打倒土豪分田地,

男女老少喜盈盈。

两盏灯,救星灯,

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他为人民谋幸福,

家家都过好光景。

三盏灯,英雄灯,

朱总司令真英雄,

骑马挎枪走天下,

马后随带百万兵。

四盏灯,拥军灯,

八路军是咱子弟兵,

民拥军来军爱民,

军民联合打日本。

五盏灯,优抗灯,

抗属人家真光荣,

人家抗日流血汗,

咱们代耕理上通。

六盏灯,拥政灯,

民主政府爱人民,

咱和政府一条心,

革命才能闹成功。

七盏灯,五谷灯,

开展生产大运动,

男开荒来女纺织,

边区年年庆丰登。

八盏灯,大花灯,

劳动英雄人人敬,

大家都学张振财,

人人劳动当英雄。

九盏灯,团转灯,

人人识字要加紧,

秧歌社火大家办,

咱们都是文化人。

十盏灯,胜利灯,

胜利眼看就来临,

支援前方大反攻,

打走日本享太平。

《陇东革命歌谣》

识字歌

不识字,真麻达①,

活人成了睁眼瞎,

钞票路条看不清,

书信报纸解不下②。

毛主席,想办法,

号召咱们学文化,

冬学夜校识字班,

咱们大家来参加。

学文化,学文化,

学下文化用处大,

能文能武样样会,

建设咱们新国家。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注:①麻达,即麻烦的意思。

②解不下,即弄不懂的意思。

防旱备荒小唱

今年①天旱雨水少,

庄稼收成指望小。

全边区军民齐动手,

防旱备荒要趁早。

旧社会,遭荒旱,

老百姓死活没人管。

咱们边区政府好,

防旱备荒计划真周到。

干种杂粮莫等雨,

下雨出苗有收成。

打井开河修水地,

菜蔬庄稼旱不死。

洋芋疙瘩收成大,

一亩南瓜五亩粮。

多种瓜菜多保藏,

跌下年成②当食粮。

谷糠麦麸棉花籽,

野菜野草榆树皮,

收的多来藏的好,

跌下年成饿不着。

这几年边区光景好,

省吃俭用多存粮。

一颗粮食不浪费,

免得灾年受饥荒。

共产党,有远见,

政府领导好打算。

边区军民一百五十万,

同心合力战胜荒旱。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注:①今年,指一九四五年,陕甘宁边区包括陇东各地都遭受严重旱灾。

②跌下年成,即遇到灾年的意思。

开荒曲

开荒咦,开荒,

前方的将士要军粮,

织布咦,织布,

前方的将士要衣裳。

大嫂嫂,老爹爹,丈夫,娃娃,

莫要惦记他呀。

我们努力耕织,

不少他们吃穿,

打败鬼子再回家!

(选自《陇东解放区歌词选》)

实行“三三制”①

咱边区,真英明,

人民政权为人民。

政府实行“三三制”,

各党各派都欢迎。

(选自《黄土歌魂》)

注:①“三三制”,是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第二次普选中,各级组织机构实行的组建原则,即在各级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和各级民主政府中,中共党员、其它抗日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穷人当主席

笑脸对笑脸,

喜眉对喜眉,

农会要选举,

穷人当主席。

(选自《黄土歌魂》)

大事共商讨

咱边区,就是好,

参议会,威信高。

“三三制”,实行了,

各党派,要联合。

大事情,共商讨,

又民主,又公道。

(选自《黄土歌魂》)

选举歌①

金豆豆,银豆豆,

颗颗不能随便丢,

选好人呀办好事,

步步引咱走正路。

(选自《华池县志》)

注:①这是边区政府时期人民歌唱民主选举工作的歌谣。限于当时条件,以豆子作选票,名曰“投豆”,得豆多者当选。

选代表

满坬黍哪一苯高?

人里头挑人数谁好?

思量又思量,

比较又比较,

把那好人的名字,

写上了选票。

(选自《蒿草集》)

卖杂货

大街不走小巷过,

吆喝一声卖杂货。

货郎哥,货郎哥,

你的担担担的什么货?

苏州绸子杭州缎,

各样的货物都担着。

梳子篦子笼梳子。

花红棉线顶针子。

十眼鞋,洋袜子,

还有二斤好棉花。

织成市,纺成纱,

给我军队做衣裳。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打离婚

小小的灯儿赛月明,

低头进了绣房门,

瞟眼看见了老丈夫,

思想起终身许了个老头翁。

站在那个门前不敢看,

浑身好像凉水灌,

咱们二人惹了人家笑,

老丈夫那个胡子赛呀赛羊毛。

年老人娶过少年妻,

好像那空中驾飞机,

奴家今年一十七,

配了个丈夫四呀四十七。

又有房子又有地,

为什么你和我把婚离?

不爱你房子不爱你地,

人人都说咱不呀么不合理。

世上的银钱人人爱,

你为什么要拿钱来买,

父母主婚如刀割,

杀死了奴家心呀心难挨。

政府看见合不成,

提笔写下了离婚证,

双手接下了离婚证,

把那个奴家喜得笑盈盈。

(选自《陇东革命歌谣》)

公家宣传自挑汉

风刮沙蓬跳垴畔,

公家宣传自挑汉

自己挑下自己爱,

娘老子挑下一辈子害。

(选自《华池民间文学》)

自找对象

女娃本姓崔,

年已十七岁,

父母主张要婚配,

女娃反了对。

张妈上门把媒发,

女娃不理她,

东庄一位小伙刚十八,

学生里头顶呱呱。

一日有空闲,

大胆把门串,

我和小伙子谈了谈,

心里真喜欢。

两家都高兴,

再找介绍人,

政府若批准,

咱二人就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