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率研究
2469300000017

第17章 人工植被建设研究(6)

4.3.3积极发展径流乔木生态林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实践中,也应防止一味否定营造乔木。据不完全统计,从价值来估算:森林提供林木等产品的价值只占其全部价值的20%,而保护生态方面的价值则占80%。据科学家实验,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印度一位学者研究,将一棵50年的大树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以及为鸟类和兽类提供繁殖场所的这六项作用加起来,可以得出来它的生态效益是19.6万美元。另外,在所有植被资源中,乔木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必须明白,林木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如果有可改造为径流地带的立地条件,通过各种拦蓄降水,强化入渗工程措施,有效改造生境,积极营造乔木林,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不能一强调遵循地带性规律,就忘记植被建设的非地带性规律;一讲尊重自然规律,就不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讲种植草本灌木,就否认在适宜的地段发展乔木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成功种植乔木者(以不挤占公共水资源为前提)予以支持和鼓励。

4.4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支撑力

4.4.1工程整地技术一方面现有的农村动力机械无法应用于陡坡和沟谷地面修整,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足状态已经出现,靠人海战术搞生态建设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生态建设面临新的难题,技术支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

4.4.2保墒技术墒情状况差至今乃至今后仍将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头号难题,保墒技术的地位显而易见。目前理论界推荐的主要保墒技术有地膜、草纤维膜、秸秆、枯草、沥青乳剂、土面覆盖剂等,但这些技术的使用至今尚不成熟,急待提升。

4.4.3林草种选育技术在不同植物种间,水分利用率相差2~5倍,耗水系数相差20%~60%,蒸腾速率相差近1倍。例如,杨树、刺槐等属于高水分树种,油松、侧柏属于较高水分树种;狼牙刺、柠条、沙棘等属于低水分灌木。必须强调树种的选择应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积极引进适宜当地自然特点的外地树种。这样,既符合植被演替规律,又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使二者相得益彰。在进行人工植被建设时,应该更多地应用乡土植物种群,模拟自然群落特征,才是植被恢复的可靠办法。为此,必须鼓励和支持科研开发,尽早攻克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生态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难关。一是加强对在何种地形、地貌和立地条件下选择哪些植物种,如何把自然植被所具有的自我恢复能力与人工建设植被的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等问题的研究,尽快建立适合于本地区特点的生态恢复理论体系,为大规模开展生态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二是重视对这一地区的植被退化及退化程度原因的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分门别类地研制出适合各种生态系统的针对性修复技术,为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对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为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四是研究如何把小流域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放大到中尺度和大尺度地域上,积极创新能在中尺度和大尺度地域上进行有效生态修复的技术,形成新的技术体系;五是研究气候变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耦合关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针对当地的水文生态研究,为生态修复特别是植被重建提供依据;六是总结提升当地农民的传统经验。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凡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办法几乎都是农民创造的。因此,应当继续总结、提升、发掘当地农民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经验,这是一条成本小、见效快的技术创新捷径。

4.5拓宽生态植被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

西方国家在生态植被建设中除了强调政府在其中应扮演的主导角色外,还充分调动私营资本和民间力量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如美国在西部环境建设和经济开发中采取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

政府主要投入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各局部地区的土地开发则主要采取出售、拍卖等私营化方式,依靠私人投资进行环境建设,而私人在先期重建环境后再通过招商引资和商业化经营回收投资、赚取利润。美国的环境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发现,环保企业家通过环境资本的运营既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又可以达到创造利润的目的:环保企业家在通过商业手段保护公共空间,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物种,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发明新产品,吸引风险投资,与资源持有者签订合同,推广环保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娱乐和环保产品的需要。例如,他们鼓励收费打猎,用来补偿土地所有者为提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所需的花费;

他们买下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生存所需的土地,而不是游说管理者去限制私有土地的使用;他们租赁水源,增加供水量,而不是寻求通过立法来限制灌溉用水。总之,环保企业家们通过种种努力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舒适环境甚至是“反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满足人们环境需求的活动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另外,民间力量也是促进环境保护建设和解决环保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北美和欧洲有大量的民间环境保护基金会、自然保护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这些自愿性的环保组织通过私营慈善机构的资助和广大会员的自发捐助,提供了可观的环保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民间环保活动充分调动了整个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

4.6实现生态建设财政补贴战略性调整

黄河中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土壤侵蚀治理是下游地区沿河两岸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在建设和谐社会、均衡发展的需求下,国家应该加大黄河中上游地区植被建设力度。植被恢复是整个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政府应该全额投资。投资预算应该充分考虑农民“两工”取消后的成本上涨因素。在具体投资策略上,黄土高原应该划分成三个类型区域:普通区、重点区和极度重点区。首先应该保证极度重点区经费。

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的任务基本完成后,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应该实现由陡坡耕地、不宜农耕地退耕还林(草)向绿化宜林(草)荒地的战略转移。可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很少有人自觉自愿经营荒地的。因为要在丧失了自然恢复生态能力的荒地上造林,其投入成本将会很大,在几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是入不敷出的。因此,建议国家财政的生态建设补贴实现从“退耕还林”补贴向绿化荒地补贴的转移。

在该地区实施荒地生态重建补贴,其意义甚至超过对农业的补贴,因为即使不补贴农业,绝大多数农民将会因为生计而要去种地的,差别只是积极性高低不同而已。而荒山植被建设则不然,不补贴农民就不会勉强去干,实行行政驱动也会无济于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除为数不多的生境条件较好的和距离家门比较近因而便于管护的少数地段外,其余大量地段仅有明晰的产权还不能够调动农民建设植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将荒地的产权搞得多么明晰,价格多么优惠,甚至实行零租金,也是不会有多少人去主动投资投劳去造林的。

4.7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现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分别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由于职责交叉,缺乏明确的规定,所以,在监督管理、整治项目、资金投入上形不成合力,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而极大地影响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也是造成人工林建设“三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农村第一次改革的成功经验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之一,就是要真正办好农村的任何一件事情,不能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总结过去五十多年本区域造林种草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广大农民建设生态的积极性始终没能真正调动起来,这是过去长时间“年年种树不见树”的最深层次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所在。就目前而言,这两个问题的彻底解决,分散的农户是无能为力的,市场在这里也是失灵的,单靠行政命令已被实践证明是难以持久的。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除了靠健全的法律制度措施、优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环境以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唤醒他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使广大农民由生态环境的消极破坏者转变为自觉保护和建设者。生态自然修复是指对因人类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会控制手段减轻或排除人类扰动,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尽可能地释放自然力,保证生态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生态修复也是我国针对包括黄土高原在内的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就黄土高原而言,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是对大面积的坡面实施部分退耕、退牧、退矿、退樵、退采、退伐,尽最大可能地还林、还草、还土、还水、还湿、还植,从而促使土地得到休养生息,其他自然资源得到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比较好的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够在人的呵护中逐渐得到尽可能地恢复。

在2004年的全国封山育林现场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局又首次明确提出将封山育林提高到与人工造林“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并提出今后几十年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的计划,努力使封山育林真正成为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