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2466800000012

第12章 1899~1910年:成型(2)

继后,竺校长又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更明确地阐述了“求是”的方法和路径,他说:“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1)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竺校长的这些论述,特别是他所概括的科学家应取的三种态度,不仅为万千“求是”学子所遵循,而且一直为科学家们所称颂。

1929年创办浙江大学教育系的郑晓沧阐释大学的教育理想,称英国大学理想在养成Gentlemen,此即中国“君子”理想;德国之培养专门学者Scholar,于中国当谓“士”。“我国本有‘士君子’一名词,然细按之,亦自有别。大概‘君子’尤重行谊,而‘士’则必学问上有相当之造诣者,方足当之。前者尤重人格上之修养,后者则重学问上之修养。今如不取古人之形式或意义,而取其旨趣之所在,则今日之大学学生,不可不勉为绩学之‘士’,不可不勉有‘君子’之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的历任领导人,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创新精神。自那以后,浙江大学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校风。

1988年5月,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作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这是浙江大学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所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对求是精神的发扬光大。

路校长1992年在建校95周年的致词中说:“创新(即创造)精神,严格地说,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但人们往往把求是理解为求实,侧重于对现有知识的认识和运用,对现状的客观分析和把握,而不特别强调创造与创新……。创新,正是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浙江大学要办得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培养一大批具有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必须十分重视创新精神的提倡,并且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坚持开放,改革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我们学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求是创新精神。”

路校长的这段话,既是对为何要立“求是创新”为校训的解答,也是对“求是创新”的诠释。

前任校长潘云鹤在1995年浙江大学教学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抓住时机,迎接挑战,迈向一流》的讲话中,提出了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得“求是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更为具体、明确。潘校长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等;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求是创新”是新时期求是学子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

正可谓:“求是”源远流长,“求是创新”前程似锦!

3、1902年A:京畿开先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师范类院校排头兵”、“中国人民教师的摇篮”,“中国校训最精彩的10所大学”之一。其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该校中文系已故教授启功所撰)。堪称做人、做事的准则,学校、职业的风格,是一流的座右铭。

1902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是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

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

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张百熙为管学大臣。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张百熙仍为管学大臣。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陈问咸为监。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陈宝泉、邓萃英、李建勋先后任校长。

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3部的研究科。

至此,北京高师已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1923 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范源廉、张贻惠、黎锦熙先后任校长。

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

1931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同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为减少损失和解决新校址房屋不足,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即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全部搬迁兰州。

1946年春,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部分教师留在西北,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年11月迁回北平的学校开学,袁敦礼任校长。

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汤璪真代理校长,黎锦熙任校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著名教育家林砺儒任校长。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校长。师大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增至340余人,在校生达2300余人;校舍增加近一倍,原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铁狮子坟建新校舍(即今北师大校园)。

一百余年时光荏苒,北京师范大学从初创、发展,到辗转流徙,再到壮大腾飞,几经磨难,与近现代中国一起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北京师大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师范学堂及其后的师大师生,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以她海纳百川的气概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诚,吸引了无数鸿儒硕学执鞭杏坛;辐辏而至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接受科学与民主的洗礼,然后又回到全国各地,或入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亲自执鞭故里,为国家民族的复兴、科学文化的薪火相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李达、楚图南、吴承仕、黎锦熙、陈垣、黄现璠、侯外庐、范文澜、杨明轩、杨秀峰、周谷城、钟敬文、启功、白寿彝、张贻惠、李建勋、袁敦礼、黄征、林砺儒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

一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培养了 20 余万优秀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

4、1902年B:古都新风

南京大学是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国名牌学府。因其在当今商业社会处事低调、不好炒作与流俗(据说是“自己或者校友从未参与任何版本大学排名,是与清华、北大手脚一样干净的少数几所名校之一”),又是建立在一个优雅、平和的城市——南京,而被誉为“中国最温和的大学”。

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8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许多年里,这在中国高校之林中与科研学术界引起的莫大轰动,实不亚于一场9级地震。

南京大学校歌(江谦作词,李叔同谱曲):“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峨北极兮,金城之中。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1902年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古都南京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是吴越之地近代高等教育的源起,是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校的前身。

1901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书院改学堂,12月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高等3个级别,其中高等教育又分大学院、大学堂、高等学堂3个级别。

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不久,刘坤一病逝,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张之洞委派翰林院编修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负责筹建事宜。

1903年3月,张之洞调往学部,魏光焘继任两江总督。当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学科设有理化科、农学博物科、历史与地科和手工图画科。学校位于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今日这里是东南大学的主校区。

1904年10月,该校正式招生。江苏候补道杨觐圭被聘为首任监督。缪荃孙、方履中和陈三立先后被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将“三江”改为“两江”。据《奏定学堂章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由徐乃昌出任学堂监督。

1906年,江宁候补道江宁提学使李瑞清接任总督,其担任学堂监督6年,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首创艺术系科,学堂发展成东南第一学府。

1914年8月,江苏各省立学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批复:“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去年叠奉部文,准就两江师范学校校舍改设。”

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学(以下简称“南高师”)。经北洋政府批准,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被任命为校长。

1919年,留美哲学博士郭秉文接任南高师校长。此期间,始有“北有北大,南有南高”之说。郭秉文被称为“中国最杰出的10位大学校长”之一。

1920年,南高师首开女禁,招收了中国国立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批女大学生(共8名),成为中国第一届男女同校的大学。

1921年,张謇、蔡元培、郭秉文等10人联名上书,在南高师基础上创立国立东南大学,郭秉文继续任校长。下设23系,融文理、师范、农工、商科于一体。学科之多为全国之最,延揽学贯中西的学者不计其数,诸如物理学博士胡刚复、气象学宗师竺可桢、数学家熊庆来、教育家陶行知、桥梁专家茅以升等。

1920~1921年,杨杏佛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艺专修科、东南大学工科主任。1921~1924年,茅以升继任东南大学工科主任。

1923年,南高师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此时,东南计教职员200人,学生1600人,经费40余万。

1924年,东南大学决定停办工科,工科并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更名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全国水利局,第一任校长茅以升。1925~1927年,杨孝述级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

1926年,著名学者吴宓(1894~1978年,字雨僧,陕西泾阳人)自美国留学归华后,来到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又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于1922年创办的《学衡》杂志。2年后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主持筹办清华研究院,数年后钱钟书成为其得意门生。1941年当选为教育部部聘教授。1943年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到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后入蜀定居。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全国设立4所中山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合并其他高校后,建立第四中山大学,张乃燕任校长,河海工科大学编入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张乃燕仍任校长;4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成为民国时期最高学府,“冠全国中心之学府,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张乃燕仍任校长。下设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是当时国内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