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2466600000011

第11章 神奇的远古帝王(6)

尼禄幼年丧父,由其母亲阿格丽品娜抚养成人。阿格丽品娜是个阴险毒辣、酷好权势的女人。出于虚荣和野心,她毒死了第二个丈夫而嫁给她的舅父、年事已高的皇帝克劳狄,从而成为皇后,此后不久又依仗其亲信近卫军长官布鲁斯的支持,迫使克劳狄废其亲生子布列塔尼,而立尼禄为帝位继承人。由于这一缘故,再加之年纪尚小,初登帝位的尼禄慑于其母后阿格丽品娜的权势,而稍长则对其母渐生怨恨,而且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55年被废太子布列塔尼突然死亡,人们认为很可能是被尼禄指使毒死的。公元58年,尼禄结识了罗马一贵夫人波培娅·萨宾娜,这是个轻狂、毒辣的女人,塔西佗说她“什么都有:美丽、聪明、财富,样样俱全,可就是缺少一颗真正的心”。由于这个女人的出现,尼禄提出与其妻奥克塔维亚(克劳狄之女)离婚。公元59年尼禄派人害死了其母阿格丽品娜。在此之后,尼禄的朝政日趋腐败,他在位初年的两大辅佐大臣近卫军长官布鲁斯和老师塞涅卡非死即离,其他一些有经验的官员不断受排挤,并渐为一批奸佞之臣所代。这些人投尼禄之所好,使之整日不务政事、纵情享乐、挥金如土,从而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殆尽,财政枯竭。为扭转危局,尼禄增加赋税、巧立名目,肆意没收、掠夺富人的财产,从而在帝国范围内的各阶层中引起了普遍的不满。

从火灾发生时尼禄的表现,人们也认为他难以摆脱唆使纵火之嫌疑。据说他当时坐视不救,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他却怡然自得地登上自己的舞台(一说是花园的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烈焰涂炭生灵财富等的情景,一边还高声吟诵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并且大火过后,尼禄乘机在废墟上(帕拉丁山下)营造自己的“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一切都竭尽奢华,不仅有宫廷建筑中早已司空见惯的金堆石砌,而且有林苑、田园、水树、浴场等。宫殿内外装饰华贵、设备齐全。对此,尼禄方感满意,赞叹说,“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

根据尼禄的恶劣名声及传闻中其在火灾前后的行为,一些古代史家就认定:尼禄是罗马大火的罪魁祸首。古罗马史家塔西佗写道:尼禄利用罗马大火的废墟来修造一座新的宫殿。他还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许多不许人们去救火的人不断发出威胁,还有一些人竟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喊着说,他们是奉命这样做的”。史家苏埃托尼乌斯的记述更为详尽:“他(指尼禄)以不喜欢难看的旧建筑和曲折狭窄的旧街道为借口,竟然如此公开地点着了这座城市,以致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他们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时,竟然不敢拿捕他们。而在他特别想占用黄金房屋附近的一些谷仓时,是先用作战器摧毁后才付之一炬的,因为它们的墙壁是石头的”。许多后代的史家却接受塔西佗等人的观点,比如美国学家杜兰·威尔就承认:塔西佗、苏埃托尼乌斯及加西阿斯都指控尼禄为重建罗马而纵火焚城。

然而,尼禄是否罗马大火纵火者历来也有不同的看法。前苏联学者科瓦略夫就不同意前一说法,他认为“人民中间都传说,城市的被烧是出于尼禄的意思。他仿佛是不满意于旧的罗马并想把它消灭以便建造一个新的罗马。另一个说法是,烧掉城市是为了使元首能够欣赏大火的场面并鼓舞他创造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显而易见,这些说法是和事实不符的”,科瓦略夫认为火灾是偶发事件,因为自称为艺术家的尼禄不应在满月的日子里(7月18日)欣赏大火,因为这时“它的‘美学’效果是不怎么大的。”

另外,在大火灾发生以后,尼禄为了平息民众中的不满情绪,曾下令逮捕纵火嫌疑犯。据塔西佗所记,这些人都是因为作恶多端而受到憎恶的一群被称为基督徒的人。对这些“罪犯”,尼禄施以最残酷的刑罚,他们被蒙上兽皮,为群犬撕裂分噬;或被钉在十字架上,天黑后被点火燃烧,以作灯火照明。据说这些“嫌疑犯”是第一批受迫害的基督徒。不管大火与这些被害的人是否有关联,但尼禄的暴行令人发指,故而非但没有使人们相信他抓住了纵火者,反而使得更多的人把怀疑的矛买指向他。

然而,这一罗马城的灾难性事件到底是因何而起,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国学者多数是转述尼禄为营建新宫而故意纵火毁掉民房的民间传说,从未加以肯定或否定,因而这仍然是个悬案,也许它将成为永远的谜,或者将来有一天人们会从历史的陈迹中找到新的线索,得以探明真相,这也未可知。

(6)查理大帝的加冕

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意大利的罗马城,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以至改变欧洲政治格局的大事件:一个“蛮族”人的国王,被罗马教皇破天荒地戴上一顶金皇冠,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得“天”独厚的人,就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

查理742年出生于法兰克王国的名门贵族家庭。祖父查理·马特是墨洛温王朝大权实握的宫相,以打败阿拉伯人的进攻和实行采邑改革而驰名遐迩。父亲“矮子丕平”于751年与教皇相勾结,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君,取而代之,创建丁加洛林王朝,成为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代国君。作为王子,查理从小就经常跟随在父亲身边,或出入宫廷,或巡行全国;或骑马打猎,或从军作战,受到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锻炼。他身材颀长,体格强壮,双目大而炯炯有神。他精于武艺,彪悍善战,很早就显露了军事上的才干。

768年,“矮子丕平”去世,查理继位为王。这时,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之际。随着封建化的发展,封建贵族迫切要求向外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因此,查理即位后,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战争。他在位46年,先后发动50余次征服战争。774年他吞并了伦巴德王国;778年和801年他两度进攻西班牙,建立了“西班牙马克”;772—804年历时30余年,经过18次战役,征服了萨克森;788年占领巴伐利亚;796年征服阿瓦尔人,占领多淄河中游的潘诺尼亚。通过一系列南征北掠、东侵西讨的军事战争,查理迫使许多各不相同的部落和部族都做了他的臣民,并把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大到西至厄布罗河,北抵北海,南到意大利,东迄易北河的广大地区,成为土地广袤、雄踞西欧的第一个封建大帝国。

赫赫声威和强大的国势,使查理踌躇满志,“蛮族”人的国王称号,显然已与他的声势不相适应,威震四方的“恺撒大帝”才是他推崇和效法的榜样。恰巧,罗马教廷内部的倾轧斗争,为他加冕称帝提供了条件。795年,教皇阿连德一世逝世,新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与教廷中有势力的大贵族发生矛盾,遭到强烈反对。于是立奥三世便向外寻求援助。他致函查理,表示忠诚,以换取查理的支持。796年,查理在给立奥三世的复信中说:“正如我们与您的前任哈德良达成过协议,我们同样愿与您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仰与仁爱的团契。……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您的职责则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番话鲜明地反映了新教皇与查理的亲密关系。但是,罗马的贵族对日耳曼人包括查理在内,一向是非常蔑视的。因此,立奥三世的行为遭到罗马大贵族的反对。799年4月25日,罗马贵族首领以教皇对法兰克人软弱为借口,将立奥三世逮捕入狱,备加虐待,几乎使立奥三世致盲致哑。后来他在法兰克使臣的帮助下设法逃了出来,潜出罗马城来到法兰克,向查理“鸣冤叫屈”。查理勃然大怒,于800年12月亲率大兵护送立奥三世回罗马,召集所有主教、神职人员及贵族开会,帮助立奥三世复位,并对反对立奥三世的人处以重刑。立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视同再生父母,不惜抓住一切机会报效查理的恩典。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时,立奥三世便为查理戴上一顶金皇冠,封他为“罗马人皇帝”,并颂赞道:“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这样。在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领土上又建立了一个“罗马人的帝国”。从此,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大帝”,亦称“查理曼”。

查理的加冕,是世界中世纪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它奠定了教权与王权对西欧进行教俗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但是,查理大帝的“加冕”曾引起史学家的热烈争辩。据为查理作传的爱因哈斯所述,查理对“加冕”一节事前毫无所知,因而对立奥三世的做法感到突兀,并且很反感。爱因哈德在《查理大帝传》中这样记述道:查理“非常不喜欢这种称号,他肯定地说,假如当初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事情结果真如此吗?现代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有人认为,查理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能严密控制局势,绝不’可能容许心非所愿之事,从当时立奥三世的处境看,他也绝不敢做冒犯查理的事。有的史家则强调指出,800年时,拜占廷(即东罗马帝国)正缺少一位皇帝,查理曾向拜占廷皇后艾琳商谈联姻事宜,未能如愿。这一事实也足以表明查理对拜占廷的“帝冠”是感兴趣的。另外,在立奥三世给查理戴上皇冠时,立即受到在场的罗马贵族和僧侣的热烈欢呼和拥戴,显然这一事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此,爱因哈德说查理对“加冕”事前毫无所知,纯系心非所愿的偶然事件,很难令人置信。

但是,也有一些西方史家认为爱因哈德的记述是可信的。因为此人学识出色,才智过人,20岁时即被查理延聘到宫中供职。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查理左右,掌管秘书,参与机要,还几次衔查理之命出使国外,深得查理的宠信。在查理死后,他还继续留在“虔诚者”路易的宫廷,恩宠不衰。由于爱因哈德的优越身份和特殊地位,使他对查理的行为举止和宫廷内幕了如指掌。他本人在自序中曾这样说道:“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同时代的学者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也曾称赞他“提供了丝毫不假的真实情况”。因此,他撰写的《查理大帝传》是建立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的,具有可靠的史料价值,其中对“加冕”的记述,应当说是可信的,不能视为杜撰之语。我国的有些教科书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如朱寰先生主编的《世界中占史》在叙述这一事件时写道:“圣诞节这一天,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大教堂作弥撒时,教皇立奥三世突然把一顶金冠戴在他的头上。”“突然”说即体现了这一事件的偶然性,也与爱因哈德记述的查理对“加冕”感到突兀相吻合。

查理“加冕”的真相究竟如何?是教皇立奥三世别出心裁的偶然性举动,还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谜团,尚须认真研究、考证,才能揭开。

11.“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其国的传说

从12世纪起,欧洲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个神秘人物“普雷斯特·约翰”的传说。这是由一封信引起的。1170年,正当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处于高潮之际,拜占廷帝国皇帝曼奴依尔(1143~1180年)在君士坦丁堡金碧辉煌的皇宫中突然收到一封内容离奇的来信。信中叙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如果你真的希望知道我们伟大的国家存在于何方,那么请不要怀疑地相信:我,普雷斯特·约翰……在财富、德行和一切上天赋予的创造力方面都是世所罕见的。72位部族首领向我纳贡称臣。……我们神明的权力统治着三个印度邦国,并扩及整个印度,那里是基督信徒圣·托马斯的安息之地。帝国神明的影响,通过沙漠地区和靠近通天塔的巴比伦沙丘地带,远达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我们的领土内可以看到大象、骆驼和各种各样的珍禽奇兽。……蜂蜜在我们的土地上流淌,牛奶溢满于各个角落。……如果您能计算出天空的星座和海中的沙粒有多少的话,你就能由此估量出我们的帝国和国家地域的广阔程度。

“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并将在任何地方保护本帝国的基督信徒。”

信末的署名为“普雷斯特·约翰”。这是何许人也?曼奴依尔对他毫无所知,闻所未闻,信中讲述的内容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他让人把整封信抄写了若干份,分别致达欧洲各国君主,希求揭开“普雷斯特·约翰”这个神秘人物的面纱。然而,欧洲各王国的君主和其麾下的幕僚臣属及饱学之士,无一人知道“普雷斯特·约翰”的名字和来历,所有的人都对信中的内容感到震惊不已。特别是这位异邦君主在信中提到的他所统治的国家,地域广阔,生活丰裕,信仰基督教这三点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时,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和他统治的王国,成为欧洲各国宫廷中王公大臣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无数人在四处奔波、寻找,以求解开这个谜团。然而,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究竟在何处呢?从13世纪~15世纪,欧洲人为寻找这个神秘的王国花了200年时间,均无果而终。

1217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曾亲笔为普雷斯特·约翰修了一封书信,以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忠实信徒的名义,向他及其治下的基督教臣民们致以衷心的敬意和问候。教皇在信中还向这个异邦基督教君主承诺道,他要在罗马修建一座神殿,以此表示愿将整个基督教世界联合起来的诚意。这封信写好后,派信使按当时的地理概念送往与埃及毗邻的“中印度”,实际地点即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一带。但是,那里根本没有“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和他的王国,教皇当然也没有收到这位异邦基督教君主的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