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假如这不是明朝
2459500000006

第6章 你相信这是明朝吗(5)

这种情况到了后期更为明显,在一个多疑的领导手下做事,想必每个人都会如履薄冰,况且这个领导还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一个不如意,就会被推出去问斩。这可是个压力相当大的工作啊,也就是在这种重压之下,有人就想要站出来反抗了,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何许人也?他也是为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之一,当明朝建立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得到朱元璋的器重,后来经过李善长的推荐,才担任起右丞相一职,这一做就是七年的时间。

坐到了一定的位置上,这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变化,最常见的就是飘飘然也,胡惟庸就是这样的一个主儿。他担任丞相之后,俨然成为了百官之首,于是乎他就不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中。而且这个胡惟庸也是比较贪婪的,虽然比不上蔡京、和珅之流,但也流传起了一股贪污受贿的恶气,很多官员为了巴结他,就从各地搜罗了金帛、千里马、珠宝古玩之类的物品,纷纷送到了他的腰包之内。要说你贪婪吧,也就贪吧,这个人还特别记仇,又很冲动,常常因为一些事情专断独行,甚至有很多次都已经触怒了龙颜。

据说有一次胡惟庸的儿子坐着马车在闹市中游玩,年轻人嘛,都喜欢追求刺激,于是就命令车夫使劲地扬鞭,让马匹在闹市中疾驰而过。这闹市之中,总会有行人啊、小商小贩啊,突然之间一个急刹车,这胡惟庸的儿子因为惯性,从马车上摔了下去,死了。当胡惟庸听到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就怒了,这人啊,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喜欢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胡惟庸也不例外,他把满腔的悲愤之情全部都撒在了很是无辜的车夫身上,下令要将这个车夫处死。

这样大的事情,自然是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有几位官员纷纷上书弹劾胡惟庸,说他嚣张跋扈,明明是自己儿子的错误,却非要人家车夫偿命,这件事情在民间的影响是大大的坏啊,皇上您一定要明察秋毫……朱元璋早就对胡惟庸的种种作为有所耳闻,他知道元朝的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丞相权倾朝野,只手遮天,让皇帝成为了一个华丽的傀儡,这是一向强悍的朱元璋不能容忍的。如果没有出现这件事情的话,他并不想太过明显的做些动作,只是渐渐地削弱丞相的权力,然而,胡惟庸儿子的死亡,不得不让他浮出水面。

相关史书上记载,朱元璋心里已经对胡惟庸起了杀意,胡惟庸也不甘心坐以待毙。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跟朱元璋说:“皇上,我们家后院出了一件奇事,好端端的居然从地下往上涌泉水,下人们尝了尝,居然还是甜的,您说这件事情奇怪不奇怪?”朱元璋一听,也觉得新鲜。看着朱元璋神色上的细微变化,胡惟庸又接着说,“现在正是正月时节,莫非这是上天的一种预告,想来这是吉兆啊,预示着我们大明王朝一定能够繁荣昌盛!”

一般来说,有臣子这样恭维,皇帝多半都会飘飘然起来,朱元璋也不例外,再加上胡惟庸顺理成章的邀请,这朱元璋就带着几个保镖和太监准备这一次的出行。这皇上的出门肯定和一般人不一样,往往都是大张旗鼓的,如果阵势小了,没准连这个朝代的百姓都会觉得脸上无光,不过朱元璋毕竟是土出身,倒也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就在他准备走出皇宫内院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个身影,别看皇上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可以到了关键时刻,多半都会惊慌失措。果不其然,朱元璋身边的几个大内高手连忙把黑影擒住,也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行刑,一棍子、一棍子地打在这个惊扰了圣驾的人身上。可不管侍卫打得多么凶狠,身上到底有多疼,这个黑影似乎都不在乎,他始终都只做着同一个动作,那就是用手指着胡惟庸府邸的方向,脸上露出了惶恐的表情。

看到“刺客”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朱元璋才恢复了理智,他仔细看了看黑影,这才发现原来是太监云奇,这人他认得,是个顶忠心、顶忠心的孩子,这般不同寻常的举动背后,肯定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此时此刻朱元璋的脸上一定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这不明摆着么,云奇指着胡惟庸的府邸,那事情一定和胡惟庸脱不了干系,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那也一定是胡惟庸干了什么恐怖的事情,惊扰圣驾这是死罪,而云奇却这样做了,事情肯定非同寻常。真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被福尔摩斯附身了,在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个阴谋篡逆的事件,主人公自然就是胡惟庸。

于是他叫来御林军,亲自登上皇宫内最高的大殿,站得高看得远,胡惟庸的府邸也尽收眼底,那个看似平静的大宅门内,竟然埋藏着数百名士兵,手中都拿着锋利的武器!朱元璋心里一声呵斥,好你个胡惟庸,竟然敢在老子眼皮底下养了这么多“杀手”,我若今天真的到你家去,还不成为你的盘中餐?老子一定要让你知道,让天下人都知道,敢打我朱元璋性命主意的人,还没出生呢!就在第二天,朱元璋就下令将胡惟庸和他的家人抓捕并且处以死刑。

关于胡惟庸一案,朱元璋所定的罪名自然就是阴谋篡逆,可事实又是如何呢?

其实在胡惟庸一案之前,朱元璋就已经下决心要削减宰相的权力,最好能够将宰相连根拔起,这样他这个龙椅才能坐得长久,才能坐得心安。根据《明太祖实录》中所记载,有人早一步告诉朱元璋,这个胡惟庸不可信,他起了谋反之心,让皇上小心此人。那么按照一般常理来推断,像他这样一个多疑的人,明知道对方有谋反之心,还要前去,这本身就是不合常理的。

有没有例外?有,中国不是有那样一句话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舍不得朱元璋扳不倒胡宰相,可朱元璋不是这种人啊,坐上皇位的人,往往都比较怕死,希望自己真的能够像神仙一样长命百岁,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用自己的性命去做赌注。

再者说了,明朝的科技虽然发达,可站在城墙上要能看到胡惟庸府里有没有隐藏好的官兵,那可真得需要高分辨率的望远镜啊。明朝有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么?没有!难道朱元璋是千里眼?

所以很多史学家都认为,胡惟庸是被冤枉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朱元璋的计划之内,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撤掉宰相这个职位,将皇权最大化地集中起来。

晚明学者钱谦益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是:“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史》则是这样介绍说“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不管怎么说,胡惟庸就这样走下了历史的舞台,同样被带走的,还有在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宰相制度。

好,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可朝廷之中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要由皇上亲自决定啊,于是他需要一个秘书处,来处理所有官员的奏折,筛选一番之后再呈上来,这个就是内阁制度的雏形。这样一来,朱元璋直接掌管了六部百司的政务,达到了君主专政的顶峰。或许朱元璋希望自己的这次改变,能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为所欲为”的世界,只要皇帝说一,没有人能够站出来说二,就算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皇帝也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是,造化弄人,到了明朝后期,内阁的权力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决定,比如张居正,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最开始,朱元璋并没有直接将这个新生代的政府机构称之为“内阁”,而是设置了四名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到了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真正建立起内阁制度的人,是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而他设立内阁的原因很有意思。

在朱棣的后半生之中,有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伐,远离京城的他就不可能顾及到朝廷里的奏章。国事无一是小事,这可怎么办呢?那时候既没电话、也没电报,更没有互联网,就算是用信鸽传递奏章,那么多的奏章,得用多少信鸽?要是用快马加鞭,估计那马都累死了,奏章也不能全部都送到朱棣面前。

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给皇帝做秘书,在皇帝北伐的时候,他们要挑选出重要的奏章来呈报给皇帝,顺便还要写上自己的意见。

要说内阁首辅和宰相究竟有什么区别,关键一点,就是能不能做得了皇上的主。宰相往往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行政也好、议政也罢,这些都不是皇上心中的隐患,最让他们寝食难安的是决策权,这就好比把一把刀放在宰相手里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把匕首冲着自己;而朱棣在刚刚确定这个内阁制度的时候,他直接收回了决策权,只给了内阁议政和行政的权力,就好比一台电脑,皇帝永远是操作者,而内阁则是接受命令进行运转的CPU,区别可想而知。

就如同史料中记载一样:“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句话非常直接地点出了内阁的实际作用,就是给皇帝做私人秘书,做任何秘书该做的事情,同样也没有任何决定权。

内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的官场制度的一场大变革,曾经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就是宰相说了算,而内阁是由多人组成,本身相互之间就是一种牵制作用,而且皇帝往往为了控制内阁权力过大,当然会将皇权牢牢地握在手中,这样一来,宰相专政的现象就被彻底杜绝了。

内阁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政治核心,其地位到了明朝中后期,甚至能够和皇权相抗衡,这样的一个政治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非常接近。

尤其是内阁的背后还有一个体系严密的文官集团,尽管文官集团和内阁之间也常常闹出惊天动地的事件来,但是当他们矛头直接对准皇帝的时候,其威力也足以让皇权妥协。文官集团善于“冒死进谏”,而内阁则是手中有“封还”的权力。

何为封还?

简单点来说,就是皇上您的命令,我们认为有所不妥,所以不予执行。如果放到其他朝代之中,这就是抗旨啊,可是在明朝,这就叫做封还。

而皇帝也绝非等闲之辈,你有千条计,我有过墙梯,于是就有了一种对策叫做“留中”。

何为留中?

内阁写好了奏章之后,经过太监的手,传到了皇帝的面前,如果这封奏折皇帝看了龙颜大悦,那绝对是没有二话,通过!如果皇帝看完奏章,觉得方法不可行,就会打回去,让内阁重新商议!可如果这件事情,皇帝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这一封奏折就在内阁的等待之中消失不见,这就叫做了“留中”。

一般来说,“留中”是皇上表达自己消极、倦怠的信号,勤奋的皇帝决不允许自己懒惰下来,毕竟朝中之事也有一些是需要讲究时机的,错过了时机,就等于输掉了。

皇帝与内阁之间就是通过“封还”和“留中不发”之间进行着你来我往、互不妥协的政治斗争,在大明王朝之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事件。

“大礼仪”事件的主角——嘉靖皇帝朱厚熜原本是正德皇帝的堂弟,如果按照他的人生轨迹来说,他并不能够成为皇帝,只能够在地方上当一个藩王。可是谁也想不到,正德皇帝居然荒唐地跑到江南去平定反叛军队,结果掉到水里,回来就一命呜呼了,更让内阁大臣们惊慌失措的是,正德皇帝虽然风流,但是却没有一个儿子继承皇位,于是这个皇位就落到了远在湖广地区的藩王朱厚熜身上。

可是这样一来,嘉靖皇帝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至少这个难题在他心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管谁叫爹。

这样的问题在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纠结的,你是谁的儿子就管谁叫爹呗,事情绝如此简单。朱厚熜现在成了皇帝,那么他的父亲理应也是个皇帝,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按照内阁大臣们的意思,朱厚熜等于是过继给正德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弘治皇帝的过继儿子,那么他的亲生父亲朱祐杬就变成了他的伯父。

但这只是内阁大臣们的一厢情愿,朱厚熜虽然在继位的时候年仅十五岁,可是他非常聪明,也非常固执,他认为如果自己的父亲仍然是个藩王,自己继承王位则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他一定要将自己已经故去的父亲朱祐杬追加成为皇帝。

内阁中向大学士杨廷就像是给小孩子讲道理一样和他说,你现在是以明孝宗继子的身份来登基的,而不是作为你爹妈的孩子来登基的,这是大明王朝祖宗定下的规矩。看到这些文官们一个个都这么坚持,嘉靖帝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么闹下去,双方都下不了台,也就有了松动的迹象。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叫做张璁的进士的一个奏章,又让这个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张璁是一个“投机分子”,他刚刚考取了功名,想要赶紧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他的政治敏感的神经告诉自己,现如今嘉靖帝和内阁斗争实则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往上爬的机会。他在奏章上引经据典,支持嘉靖帝,这时候的嘉靖就好比打了鸡血,在本来的黑暗之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他立刻召见了内阁大臣的首辅杨廷和,并且把张璁的奏章给他看。

杨廷和一看奏章的作者,根本就不屑于看,只留下一句,这个人根本没有资格来说皇宫内院的事情。就这样,嘉靖皇帝和内阁首辅杨廷和针尖对麦芒的斗争拉开了帷幕。

朱厚熜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写了封诏书给内阁,宣布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则成为皇太后。杨廷和直接利用手中封还的权力,将这封诏书退给了皇帝。

眼看自己的母亲就算是来到了北京,进了皇宫内院,自己却不能管她叫妈妈,这对于任何一个孝顺的儿子都是致命的打击,这个朱厚熜直接给杨廷和传话说,得了,咱们也别争了,这个皇帝我不当了!你另找高明吧!

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大臣一看这种情况,知道年幼的朱厚熜是铁了心,于是就退了一步,和皇帝也算是达成了一种共识——慈寿皇太后(孝宗皇后)尊为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尊为庄肃皇后,嘉靖皇帝的亲生祖母皇太后邵氏尊为寿安皇太后,母亲兴献后尊为兴国太后。

但是,是否能够给自己的父母争来正规的称谓,这已然成为了嘉靖皇帝心里的一根刺,时不时地就要跳出来拨动一下。而且,他做皇帝的时间越久,越肆无忌惮,嘉靖就属于这一种人,他常常会想,反正现在我已经是皇帝了,我想管谁叫爹也应该由我自己做主,而不是听从你们这些内阁大臣们的意见。不过嘉靖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聪明,他早就知道内阁大臣们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更何况还有整个文官集团都和他们是统一战线,他不能轻举妄动,他在等待一个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