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假如这不是明朝
2459500000023

第23章 如果,一切可以选择(2)

再继续假设下去,实用型蒸汽机会在英国出现,但却会迅速被无孔不入的中国商人引入国内——被航海的庞大利益喂养而富得流油的商人们,会因为蒸汽机而渐渐演变成为大工业主与大资本家,同时开始要求与皇帝分享国家的权力。明朝可能会动荡一段时间,甚至是如同法国一样几起几伏,但不管怎样当一种新思潮开始流行并且传播开来的时候,其顽强的生命力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使整个中国先进入现代资本主义时代——要知道明朝可是没有对手的,又有着可能远超整个欧洲总和的积累。他们的条件无论是比起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都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到这里的情况已经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完全不同,后金作为明朝最大的敌人是不是依然会崛起在辽东呢?除了上帝恐怕谁也不会知道答案。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后金依然崛起且明朝军队跟历史上一样不堪一击——这主要是为了让我们的推论更加合理,所以必须给明朝人制造更多的麻烦——那么凭借着强大到碰一碰都很危险的船队,后金军队也基本会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甚至于根本就不敢集中兵力南下。

毕竟在历史上毛文龙就凭着一座孤岛万余残军就能在太平岛上玩得风生水起,成为后金的心腹之患,那么没有理由倾全国之力所打造出来的强大舰队做不到同样的事。甚至于明朝皇帝都不用刻意地去消灭整个后金,只需要保持着陆地与海面的双重压力,持久作战之下整个后金国大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时候,难道还会有后世一系列让中国人痛苦不堪的事情发生吗?

看,一切的一切,只是起源于小小的禁海令而已,当朱元璋颁布这条法令的时候,甚至于都不曾将这当成了不起的大事。他绝对不可能想象得到就是这样一条法令会对后世造成多大的影响。

而我们现在知道的,所能做的,也只是一声叹息而已。历史的机会,一旦错过,再不回头。

如果,没有小冰河时期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气候异常干冷,导致了农作物数量急剧下降,数十万农民流离失所。这是天灾,无可避免的天灾,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有了灾难,朝廷就不可能坐视不管,必须要赈灾。

一个人每天吃多少粮食,那么乘以数十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本来明朝的税收就比其他朝代要低,国库里没有多少银子,尽管张居正变法成功了,但是只积累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再富裕的朝廷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为赈灾,大明王朝可以说是倾尽所有,拆了东墙补西墙,就连军饷都拿来给用掉了。

好不容易小冰河时期有所缓解了,就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事实证明,这是明朝一个拍脑门的决定,尽管明朝的火器非常先进,但是仍然处于冷兵器为主的封建时代,在粮草、军饷、装备都极为不充裕的条件之下,贸然采取攻势无疑是自寻死路。也正是通过这场战役,后金才得以强大起来,从而对明朝构成威胁。

那么,如果没有小冰河时期,明朝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或许现在很多都市人看天气预报,也仅仅是为了决定明天早上上班我是不是要加件衣服、或者要不要带伞这么简单,可是对于农民来说,天气决定的就不仅仅是衣服问题,而是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决定参加起义军,首先就是因为自己的亲人都死在元军的手中,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仇恨,才会激发人的斗志,否则又有哪个农民在酒足饭饱之后,拿着锄头和朝廷对着干呢?

如果没有这场意外的天灾,明朝的农业绝对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倒退,大批大批的农民依旧过着自给自足的满意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不会体会到家破人亡的悲惨,更不会因此而走上起义的道路。那么李自成还是在家乡好好地放羊,到了一定的年纪,找媒人给说个媳妇,然后再生下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过完平凡而稳定的一辈子,甚至历史上都不会出现李自成这三个字。

如果没有闯王李自成,那崇祯皇帝就根本不用跑到山上,拿根白绫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依旧会坐在紫禁城之内,依旧会为了大明王朝而兢兢业业。

即便是有一些农民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流民,至少不会形成数十万的庞大队伍,朝廷也不会因为赈灾而耗费大量资金,甚至到了最后,因为没银子赈灾而搞得焦头烂额。

即便是女真族崛起,对明朝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那么原本用于赈灾的资金完全可以用到军费上面。明军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没有良将,另一个就是因为士兵们拿不到粮饷而情绪低迷,军心涣散。可是如果军饷充足、按月分发,士兵的斗志根本不存在问题,那样一来,后金还能够轻而易举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么?

没有了农民起义军和后金的威胁,明朝还能够在风雨之中坚持一段日子,崇祯皇帝是个勤勉的人,如果没有内忧外患的局面,或许他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一片天地,这谁又能说得好呢?

如果,明朝没有灭亡

明朝灭亡与宋朝灭亡可以并列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两次巨大的倒退。宋朝当时面对着横扫世界的蒙古骑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最终还是实力不如人不得不败下阵来。明朝的灭亡却不是这样,而是由无数的意外或者疏忽所累积起来,形成了一个所有人——包括胜利者自己——都感到意外的结局。

导致明朝灭亡的几大因素,都显得那么滑稽:

一、后金

后金崛起于努尔哈赤,大兴于皇太极,几十年争战下来,就算是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们最为志得意满时,也从未想过能够入关夺取整个天下。后金的大汗阿哥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跟明朝和谈然后开始边境贸易,最终入关成功只能说是时也命也,毕竟他们用关宁军为前锋拿下北方,再以南明叛军为前锋拿下江南,基本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

二、起义军

明末起义军闹得轰轰烈烈,事实上好多次都危如累卵。可是崇祯皇帝是如此的天真或者说善良,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那些降了叛、叛了降的起义军。张献忠混不下去了就立马投降受招安,然后恢复实力再举叛旗;李自成最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18个人并随时可能送命。而更为离谱的是,崇祯帝居然连挖自家祖坟的人都可以原谅,打出招安的旗号——天,你还能再找出第二个这样的皇帝吗?

这些还远远不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起义军被打得大败输亏随时可能覆灭的时候,崇祯帝还高举着招安的旗号。而当起义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了有资格一统天下的势力时,他反而不招安了。李自成就很直率地跟崇祯帝说,只要封他做个河南王,那么他就出兵帮朝廷打后金军。这种坐山观虎斗的事情正常人类都不会放过,玉皇大帝还有封齐天大圣的时候呢?可崇祯皇帝偏偏拒绝了,宁可两线作战将最为精锐的部队放在辽东,然后自己吊死在山上,也绝不跟农民军谈和。好吧,我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应该称为骨气还是傻气。

而起义军中最为强大的一股李自成部,已经打下了北京,眼看就要统一整个天下时,却莫名其妙地一战就输掉了一切——而关键之处在于,这决定李自成命运,同时也决定全天下命运的关键之战打响时,他一半的精锐部队还在山东抢地盘……

三、南明

南明为什么没有像南宋一样割据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最为人接受的不外乎几个原因:国家没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于是诸王夺位内耗;党争内耗;军阀割据叛变。

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崇祯皇帝,作为天子他认为自己负有守土之责所以坚决不迁都,也不从北京撤退。这姑且可以算得上是气节,他也比史上许多逃跑皇帝强得多。但当大臣建议将太子送到南京时,他却也坚决拒绝了,这简直就已经超越了正常人类的思维范畴。自己死也就算了,还非得拉着儿子陪死,于是让国家失去了法定继承人,大臣们也为了拥护哪一个藩王当皇帝内斗不休。

要知道南京作为明朝开国时的首都,明太祖朱元璋可是花了大力气整修的。终明一朝,就算是首都迁到北京之后,南京作为陪都的地方也从未改变,在这里拥有着一整套的行政班子,就算北京的官员一个都没有逃出来,太子在这里也可以很容易地搭起自己的权力框架——然后凭借江南的富庶,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如果将时间稍稍往前移那么几年,能够让明朝躲过灭亡命运的机会更是多得数也数不清:

比如说,在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夏言立志收复河套地区,这原本是一件极好的事件,从古至今,自古以来,河套地区就是富饶之地,要不然民间怎么会有这样一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呢?可当时正值奸臣严嵩和夏言斗法斗得最厉害的时候,严嵩无时无刻地想要整死他的对手,于是就诬陷夏言勾结蒙古意图造反。

夏言乃是明朝难得有战略眼光的文官之一,当时蒙古内部分裂,互相攻杀,鞑靼部可汗主动请降,以河套草原为厚礼。但是明朝却因为政治斗争,而将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拒之门外,实在让人感到意外。

河套地区主要产马,如果明朝当时顺水推舟接下来这块土地,那么当他们面对满清的骑兵时,还会处处受限吗?再者,清兵攻打明朝,主要也是经过蒙古人控制的区域,如果当时明朝获得了河套地区,他们大可在那里培养一支骑兵队伍,即便是清兵来袭,他们也能迅速作出反应。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嘉靖皇帝居然拒绝了,可惜,可惜!

比如说萨尔浒大战,明朝四路大军全军覆没,满清崛起。关于这场战事,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明朝十万军队,对抗清兵六万军队,不知道当时是谁制定出四路进攻这个愚蠢的战略。十万除以四,每队人马只有区区两万五千名官兵,清军分而拒之,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自古以来,这分批量的进攻方式就是愚蠢的,因为很少有能够成功的案例,想那一向以武力决胜负的汉武帝第一次和匈奴打仗,也是采取了四路进攻,结果呢?李广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明朝的战斗实力能够和汉武帝时期相比吗?尤其还是明朝末年的战斗实力?所以说,这场战役从开始就决定了明朝会输这个结局。

明朝当时不缺良将,熊庭弼和孙承宗都是文武双全的将才,可万历皇帝偏偏放着不用。以至让努尔哈赤一战定乾坤,从此和大明朝分庭抗礼。拖欠军饷、战法荒唐、用人不当,三项错误哪怕明朝少犯一个,此战也绝不会大败。满清也不会崛起,可惜,可惜!

比如说,天启末年,袁崇焕要和满清议和,但是崇祯皇帝就是不让,说什么祖训难为、保持气节之类的话。不可否认,说到议和,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涌现出懦弱、耻辱之类的词汇,可实际上,议和不等于是丧权辱国,这在历史之中有太多的例子了。

比如汉高祖和匈奴和亲,唐太宗与突厥签订《渭水之盟》,宋真宗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从条约本身来看,全部都是丧权辱国的约定,不是赔款,就是和亲,如果按照明朝祖训上说,这都是国家的叛徒。可是历史上如何呢?他们正是从这些条约中获得了难能可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或者是发愤图强培养军队战斗力,或者是想尽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富裕,有了哪一条,都能够扭转自己的局势。

然而,崇祯皇帝死死抱着自己的气节,一听议和就暴跳如雷,仿佛议和就是卖了祖宗的万里江山。事实上当时与满清议和,对明朝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弊。当时明朝国内朝政腐败,关中连年饥荒,民变四起。明朝军队忽发于关中,忽调往辽东,两线作战自顾不暇,明朝太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整顿内部、安抚民众恢复生产了。暂时的退让以积蓄实力有何不可?

况且当时的满清对中原江山还不敢存非分之想,一没敢向明朝要公主来和亲,二没敢称皇上,条约里甚至连独立都不敢提,只希望明朝皇帝封其一个爵位,与明朝诸侯王平级而已。这种条约既不破财又不伤面子,损失比汉朝的和亲要少得多。更何况一旦条约订立,满清与明朝就可进入相持阶段,明朝有充足的时间和国力来准备收复辽东,而以满清的人口和国力,是无论如何也拖不过明朝的。只要明朝皇帝有收复山河的决心,女真人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可偏偏明朝皇帝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架势,真是慷慨忠烈的荒唐之举。此后,李自成起义,明朝军队内忧外患,两线作战,终于导致了国家灭亡的下场。

这么多的如果只要有任何一条成立,明朝就不会亡,至少不会亡得这么快。而满清也绝对不可能建立起一统全国的政权。

继续抛开历史,如果明朝没有灭亡,而是躲过了这一次危机,那又会怎样呢?

首先不会再出现那么多血腥的文字狱使整个国家进入一种思想被禁锢的状态,而明朝对于火器的利用与崇拜更是清兵所根本无法比拟的——清兵认为弓箭与战马是他们最值得依赖的武器,而明朝人与我们一样喜欢火枪……

其次,政治上不会倒退得如此彻底。如同前文所说,明朝已经开始了原始版君主立宪制,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国家的运转变得更为流畅与高效。到了清王朝时则又变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类似于秦汉时期——中间两千年的发展成果被全部磨去。

最后,对科技、文化的破坏也不会大至无可挽回的程度。明清都曾修书,《永乐大典》成为了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百科全书之一,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五千年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而《四库全书》与其说是修书还不如说是毁书,其中存书共3475部,79070卷,而存目销毁(即保存一个书名而内容销毁)的书共6766部,93556卷。连书名都无法保存下来的,不计其数。

没有了这些触目惊心的破坏,当西方的先进文化传到中国的时候,明朝的皇帝会更容易接纳,而开放的民间风气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西方的科技,而不是仅仅将其当成逗皇帝开心的玩具。甚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不会因为外来力量的强力破坏而中断,在其平稳发展中只要稍微加以刺激,则很可能飞速进步。

至于其他的,前面的一些章节已经说得很清楚,此处不再赘述。

历史曾经给了我们很多次机会,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都没有抓住;历史还将再给我们机会,这一次,我们能抓住吗?谁也不知道。

我们只希望当必须要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时,能够说“是”或者“否”的人,能够慎重,再慎重一点,毕竟他们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影响到百年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