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的方向性十分明确,既围绕中心又展开一层,展开是为了回归(中心)。如有一篇《留得亲情在人间》的演讲两次引用名言,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将若干个事例统摄起来。第一次引用徐志摩的话:“幸福就是不离开母亲抚育的孩子,不论你远走他乡,还是飘泊天涯;不论你是一条宁折不弯的硬汉,还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强女,父母永远敞开双臂欢迎你。”以下列举转战世界各地的体操名将陈翠婷扑向妈妈怀抱的情景,就引言而联想事例,以事例而印证引言,相得益彰,说理明白。再引用成吉思汗的名言,“世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母亲”,再举朱自清、岳飞、孔子、孟子等中国历史名人都熟悉的父母之爱并力图报答的事例,相辅相承,为言列事。
(3)设一问而发挥
演讲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思维的“短路”现象,这时,可通过“设一问”的方式从中挑一个话头——当然以不偏离中心为准。设一问,顿一顿,可以舒缓演讲的节奏,调整紧张状态下的演讲,并得以观察听众的反应,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
(4)设一喻而发挥
鲁迅先生的演讲还带有他的杂文风格,特别是设喻上,可以说是尽情发挥,维妙维肖,鞭辟入理。如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中,针对香港青年正在被西方同化的现状,用“软刀子”的比喻,把中国封建旧文化这一“老调子”的腐朽性揭露无遗。请看其中对这一比喻的发挥:
“……然而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了,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
中国人倘被别人用钢刀来割,是觉得痛的,还有法子想;倘是软刀子,那可真是‘割头不觉死’,一定要死。
我们中国被别人用兵器来打,早有过好多次了。例如,蒙古人满洲人用弓箭,还有别国人用枪。……现在也的确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好得很,应该保存。那证据,是外国人也常在赞美。这就是软刀子。是钢刀,我们也许还会觉得的,于是就改用软刀子。我想:叫我们用自己的老调子唱完我们自己的时候,是已经要到了。”
作者分三层发挥:①“软刀子(古老的东西)的要害在于“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②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③举例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进一步从反面强调“老调子”不能再唱。有层次的说理得力于对比喻的发挥。
(5)逆转式发挥
这可分整体逆转和局部逆转两种。如有一篇(遇不怀才的时候)的演讲,演讲者在摆了一些“怀才不遇”的青年人的碌碌无为表现后,多次逆转发挥:
“怀才不遇是时代的不幸,遇不怀才是个人的悲哀。〔以下又一逆转:由遇而不遇〕然而,孔子不遇,一代宗师的名位无人敢替;屈原不遇……
〔以下再一逆转:由不遇而遇,回归正题,发挥至末〕遇不怀才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是怀才不遇,而是遇不怀才……”
在一次升旗讲话中,列举大量前辈壮烈功业之后,来了一个局部逆转,联系在场学习实际而谈:“有部台湾电视剧叫《如果有来生》,其实,来生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今生,把握现在,从眼前做起……”
逆转,可使听讲者有峰回路转之感,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始而愕然,终而恍然,这不也能激起场内的波澜吗?事实正如此。
此外,还有运用相关概念发挥、联系自身发挥、联系现场发挥、联系社会热点发挥、道理自明,不再举例。灵活用之,演讲思路自然会如春涛排壑,岂可遏抑?
7.演讲中新的主题
这里所说的“新”,就是演讲的主题、材料乃至表达要有新意、有创新,正如邵守义教授之所说:演讲者“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以其先进、新颖的思想去启迪听众、武装听众、引导听众登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艺的高峰”。那么,演讲如何才能“新”,“新”又在那里呢?
即在前面某演讲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当然,他要同前人的说话方向一致),加以进一步开掘、发展和完善,从思维的深刻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去讲别人没有讲透的话。
前几年,我国青少年中爱国主义的演讲颇为普遍。但相当多的演讲者曾不厌其烦地去颂扬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并且在祖先的荣耀上大呼号子:“爱我们的祖国吧!”如此等等,令人“倒酸”。而有一篇《再谈“四大发明”》的演讲,味道就好多了:
过去我也经常讲,我国有“四大发明”,并且以此自豪。然而今天,当我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我的心跳了,我的脸发红了。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其超人的智慧搞了“四大发明”,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我有时问自己,几千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子孙们又搞了几次大发明呢?难道我们成天在祖先“四大发明”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地炫耀一番就是爱国了吗?不,这不能证明是爱国。真正的爱国者。80年代的青年们应当学习祖先们的发明创造精神,我们要搞出“十大发明”、“百大发明”,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你看,前后都是同一主题,但后者论述得多么深刻、新鲜!
“继续深掘”求新,不仅仅要求演讲者不能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而应想到它深含的本质。更重要是,要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透过事物的外象,抓住本质,使自己演讲中的思想、观点、见解比前人更深一步,以此创“新”。
即不蹈前人“旧辙”,虽然主题并没有两样,但是别具匠心,另辟蹊径,在独特的思维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道理,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前些时期,谈教师清寒,为教师呼吁“粮草”的演讲很多。但是不少同志,不是家居“八平米”,就是“每月65块”;不是“挪用教育经费大吃大喝”,就是“体弱多病无人管”……尽是人们耳朵听起茧子的话了。
可有一位演讲者却开了个“生面”,从另一个没有人注意和探过的角度立足放眼:
有一天,我要到自由市场去买东西,刚要去,一位同事说:“你快把校徽戴上。”我莫名其妙地问:“戴它干什么?”他说:“戴上校徽小偷都不偷你。”
这位演讲者话语刚落,全场掌握雷动,喝彩声四起。他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更生动、更传神地刻画了“臭老九”的形象,更准确、更有力地说明了老师生活的“清苦”。
实际上,演讲是生活、社会的反映,而其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演讲者可以从某一事物出发,去寻求与此在某一方面的类比之处或相关之处,从类比的思维中求得一“新”。即去看别人没有看到的关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哲理。
演讲《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可谓这一创新之法的范作。在人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形象:长着一身神奇的毫毛,随便拔一撮,吹一口气,就会变成无数个“孙悟空”。作者曾有“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的梦想。然而对“旧梦”的真正认识,是在她进师范学院前一天,当妈妈送给她一个装满学生来信的匣子的时候:
……这些信的作者都是妈妈用心血和汗水哺育过的学生。读着这一封封来信,我的脑海里水断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剪影:翻涌的麦浪,飞溅的钢花,奔流的石油,拔地而起的新楼……忽然,我产生了一个联想:我的妈妈不就是那个会分身法的孙悟空吗?她把自己的知识和心血都灌注在学生身上,她生命的能量不就同时在她学生的身上延续、扩散了吗?在几平方米的斗室里,在八瓦的台灯下,在三尺高的讲台上……妈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人的智慧;把一个人的美德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人的美德;把一个人的贡献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贡献……难道说,妈妈的本事比不上孙悟空吗?
演讲者由会“拔毫毛”的孙悟空,展开丰富的联想,类比出了“传智慧、美德、贡献……”的妈妈——教师这“值得”的圣业,让人颇觉味新。最后,到了演讲的最高潮时,她作了近乎呐喊的升华:
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培养孙悟空的地方;我们这些师范生,就是未来的孙悟空。庆幸我们的选择吧!为能继承母亲的事业,为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师范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吧!让我们把自己的全部能都转化成功能、势能、热能、光能、原子能,让我们去冲破物理学上的那个能量守恒定律,使自己的能量在转化中增长,增长,无穷地增长!让一个齐天大圣变成无数个齐天大圣吧!
这是何等富有新意。尽管这篇演讲已逾十年,今天当我们再次捧读时,仍然散发着新颖的光采。
总之,要“新”,必须在演讲中贯注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立思考、独到评价。对于那些人们认为“当然”、“完美”的事物和立场观点,一方面要勇于进取、掘新;另一方面则要敢于怀疑、反驳。
8.演讲中的反喻义
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无论是演讲构思角度还是表达方式,一般都要符合人们的情感习惯和思维定势。然而,为了获取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中,演讲者也可以置听众正常的思维定势和理解意向于不顾,有意反其常而行之,这就是演讲的“反弹琵琶”。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反弹琵琶技巧,往往能够使演讲内容更具有新异感和吸引力,引发他们强烈的关注心和探究欲,从而收到独特表达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演讲实例,介绍几种反弹琵琶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反“常态”所谓常态,是指演讲者通常保持的某种形体态势,它包括服饰、容貌、表情、动作等习惯性体态。倘若演讲者一走上讲台,有意来个反“常态”,就必然会造成一种令人兴奋的信息刺激点,触发听众的新奇感,从而对演讲发生兴趣。例如,一位演讲者参加某文学聚会,一反常态地将头上的每一根头发染成了黑色,他说:
为了参加今天的这个文学活动,我昨天进行了一点小小的美容,破例地染了发……
(方英文:《把美和愉快传染给别人》)
对于一个一向毫不在意自己两鬓白发的人来说,第一次染了头发突然出现在讲台上,无疑会引起熟悉他的听众的诧异,这诧异很快转化为一种关注,使听众对演讲者的一反常态产生了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大家实在很想知道他染发的原因。正是在听众的这种特殊的心理期待下,演讲者讲述了自己“在有限而微小的范围内给人以尽可能多的美感和愉快”这一高尚的染发动机,进而阐发了他对文学的理解:“文学所抒发的是人类对美的最精粹的追求。”这样以反“常态”的方式吸引听众,引发讨论,揭示主旨,十分巧妙而又自然。
反“常情”所谓常情,是指于常人普遍具有的某种情感。这种共有的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也是演讲交流的心理前提。然而,由于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在某种特殊场景中也会出现违反常情的现象。倘若演讲者敏锐地抓住这种现象进行反常表现,往往能够收到独特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幼师培训班毕业典礼上讲话,就感受到了一种与现场气氛不协调的反常情绪,他说:
刚才你们都领到了红灿灿的毕业证书。苦熬数年,能有今天,不容易啊!你们应该高兴。但是我发现,你们拿着这盖上教委钢印的毕业文凭显得很沉静,和今晚联欢的气氛不很协调。
(应天常:《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
是的,领到毕业证书,这对于为此付出代价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件应该高兴的事情,然而演讲者却体察到了她们显露出的那种与联欢气氛不协调的沉静。这似乎不合常情的表现,经演讲者点明,一下子就触发了现场听众的关注和期待,因为她们多么想听一听教师对自己心理情感的分析和评价啊!接着,演讲者真诚地指出:“你们分明是沉静地想到:毕业意味着站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这样阐述,不仅揭示了这些幼师毕业生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深化了演讲的主题思想。
反“常理”所谓常理,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被人们普遍认识和领悟的道理。这种常理,演讲者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是要力求符合。然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演者有意违反常理,也往往能收到启发思考、强化印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省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致辞,就采用了这种反常表现手法。他说:
同学们:你们是新进机关的年轻一代干部,今天我理应向你们表示祝贺,但是好话太多会使人忘乎所以。为了国家大业,也为了你们自己,我今天想“反其道而行之”,还望各位谅解。
(蒋晓何荐:《最深切的祝福》)
的确,按照常理,面对台下培训班的一批新进机关的青年干部,演讲者首先应当表示祝贺,然而,这位老师一开讲就公开表示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图,这就是使听众在惊异中精神为之一振,因为他们很想听听老师如何“反行”。
反“常言”所谓常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引用的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言论,它包括谚语、成语、格言、警句等等。这类常言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所有常言揭示的都是绝对真理,倘若演讲者善于运用求异思维的方式,从反而审视某些常言,就能够发掘出它与一般引用意完全不同的相反义。例如,在商品大潮席卷而来的当今社会里,不少人改行跳槽,以“下海”为时尚,而那些坚守本职岗位默默奉献的人,却被斥为胸无大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位演讲者有感而发,做了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演讲。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的人。工作得过且过,极不负责,因而应该批评,可这一成语的意义着实冤了那些撞钟和尚。其实,和尚撞钟正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不但不应指责,而且应当大力提倡。—(王海伟:《也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显然,演讲者针对一句常言,从完相反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释,开掘了深化了演讲主题,给听众以新的启发和教益。
反“常识”所谓常识,是指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能掌握和具备的普通知识。这种常识,演讲者一般都不应在演讲中违背,除非他为了获取某种特殊效果,以此作为批弹琵琶的技巧并在实际运用中突出和强化它的激疑性和思辨欲。例如,一位演讲者做题为《1>3》的演讲,他将题目写在白纸上向听众展开之的这样讲道:
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是所有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
(周乐彬:《1>3》)
不言而喻,任何人见到这个讲题都会觉得荒唐,因为1和3相比哪个大,这是小孩都懂的常识。演讲者别出心裁地以一个违反常识的错误不等式作为演讲题目,一开始就激起了听众的极大惊疑和关注,正是在这样一种最佳受讲心态下,演讲者从此“不等式出发,展开了阐释和论述,逐层深入地揭示出演讲的主旨:人口素质远比人口数量更重要。这就使听众从一开始就怀着强烈的兴趣思考讲题,并最终真正领悟了这个“不等式”的特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