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金刚经
2457100000003

第3章 内功修炼(2)

在那个“娱乐产品”项目中,我不仅仅用自己的责任感完成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且用额外的投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展现了我的规划能力,文档撰写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是的,额外的付出会消耗我们额外的精力和体力。

但是,老板是不愿意冒险的,与先交给我们工作然后看我们是否有能力承担相比,他们更希望先看到我们有完成任务的能力然后再将任务交付给我们。

其实,客户也是这样,现在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同样的价格,服务标准往往也相差不到哪去。

因此,真正赢得客户的心的,是那些我们为客户做的在服务条款以外的事情。

有些朋友说:老板支付我多少薪水,我就干多少活。不然岂不是让他占了便宜。

是的,工作是我们谋生的途径,我们大多数人必须依靠工作而养家糊口。

但是,工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薪水。

它还给我们自己能力和经验提升的机会。

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如果我们注意,都会有所收获。

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长的快,有的人成长的慢,差别在于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

当我们不斤斤计较报酬的时候,我们会全身心的投入,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完成任务,力求干得更出色,比别人要求的还要好。

如果我们真的不幸,真的遇到一位吝啬的老板,没有满足我们对薪水的期望;我们就放弃这个自我成长的机会了么?

那我们的损失可就更大了!既损失了报酬又放弃了能力提升的机会。

里外里,我们得到的是双倍的损失。

其实,无论我们是否在职场,做人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该死盯着眼前那点点蝇头小利不放。

看看那些职场精英,看看那些懂得额外付出的人;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因为他们是在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腾飞积蓄力量!

现在多付出一点点,这就是将来我们能够比别人更成功的原因。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孙中山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诗人托马斯.哈代说:“一个人总得慷慨一点,才配受人感谢。”

额外的付出引发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愿意付出的人收获也是有限的。

行动手册:额外付出的收获

拆招:额外的付出引发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愿意付出的人收获也是有限的。

1、我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我知道做好工作是对我自己身心的修炼过程;

3、我精力充沛、满怀激情;

4、我尽力做好需要做的,不计较个人得失;

5、我知道每付出一点,我就成长一点;

6、我正在从付出中汲取养分!

我会将我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伴随我的付出我将有更丰厚的收获,这就是我——额外付出的行动信条。

2.6、一日三省

三万日夜度一生,庸庸碌碌无前程。

一日三省勤不辍,日积月累功自成。

我的夫人经常给我很多的启示,和她生活在一起让我有很多的收获。

她经常说,“今天我又反省了一下......”。

这是尤其让我感动的,在她的感召下,我也经常反省。

我和家里人商量好,每天睡觉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留给我独立思考,不要打搅我。

从我拥有这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享受它带给我的无穷魔力。

每当这个时候,我打开台灯,渐渐的,心理安静下来。

头脑中回想一天发生的事情,慢慢的思考,回味。

努力的想到更好的方法。

整理思路,规划好明天的事情。

然后,把这些头脑中的内容列写到记事簿上,第二天随身携带。

这个习惯让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经历是宝贵的,更宝贵的是从经历中吸取教训,指导后续的人生旅途。

很多事情,我们经过了,我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吸取教训,不能以史为鉴,那么,那些经历过的又有什么意义那?

亚里士多德在任何时代都被认为是位伟大的智者,但是,他的诸多观点中有一点是错误的:

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

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589年的一天,比萨大学的教书匠们亲眼看到: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伽利略登上比萨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抛下。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

有力的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然而,比萨大学的教书匠们仍然继续传授着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

这些教书匠虽然亲眼目睹了著名的“比萨试验”,但是,经历了那又如何呢?

他们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经历给他们留下的宝贵信息。

他们的生命中缺少了一些珍贵的历程,那就是“自省”和“改过”。

当然,这个故事是否有夸张的成分我们暂不考证,但它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有的人18岁,就成为职场功夫的高手,而也有的人80岁,确终生无所收获。

是的,我的朋友,我们应当感谢我们曾经经历的,那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资源。

然而,那些经历留在那里并不能使得我们进步。

我们需要经常的从经历中反省自己,正确的继续保持,不正确的引以为鉴。

在春秋末年的鲁国,有一位智者,他叫做曾子,他讲过“吾一日三省吾身”。

藏传佛教格鲁派格西麦克尔·罗奇所著的《当和尚遇见钻石》中提到一种“六时书”,就是一种不错的自我反省的方式。

而且,极具操作性。

《当和尚遇见钻石》是这样说的:“在一天之中,大约每隔两个小时就追踪记录一次。

你独自在办公桌前静静地记录(每一个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大主管,正在检视忙碌的行程);

如果周围人声鼎沸,或电话应接不暇等等,你可以暂时离开座位,走到一个较安静的角落,记录你的六时书。

麦克尔·罗奇就曾经以上洗手间的名义,于会议进行期间离席,记录他的六时书。

把记录的项目分散在一天中执行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它被称为“六时书”的原因。

它的用意在于,在任何负面的、巨大的铭印种入心中之前,持续地或每隔几个小时地审视自己。

记得曾经在一家健身中心,我偶遇过一位讲授瑜伽的老师。

她告诉我:“现在大家认为瑜伽就是做些怪异的动作,其实瑜伽在印度是三大哲学体系之一。

是一种禅的哲学,而瑜伽的禅的起点就是‘反省和去恶’。”

她还讲:“靠著反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构成我们表层意识的,有哪些偏去的个性?有哪些是妨碍我们事业成功的因素?不去掉它,我们就不会活得更好,就注定会失败;只有靠着不断反省,反省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尔基说:“反省是—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其实“六时书”也好“禅学”也罢,如果我们真正的能做到“一日三省”,那么我们应当恭喜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成功的登上了职业生涯中前进的快行线。

做过多少事情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经常反省,从过去的事情中吸取教训。

行动手册:一日三省

拆招:做过多少事情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经常反省,从过去的事情中吸取教训。

1、我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

2、我知道经历是一座蕴藏丰富等待挖掘的宝藏;

3、我知道总结和反省是开掘珍宝的法门;

4、我会时刻留意那些过去的错误,避免重犯;

5、我会仔细思考那些成功的情景,让成功继续;

6、我的能力在这些经历和反省中不断提升!

我将仔细对待现在和过去,保持经常反省,在经验中总结进步的方法,这就是我——一日三省的行动信条。

2.7、不打无准备之仗

棋想三招细运筹,没有计划忙乱头。

预案周详临危稳,万事有法不难谋。

几年前,我在公司做项目管理的时候,有个人叫赵常,是个老员工,据说他在公司很多年,职位一直没变动过。

我经常听到他抱怨说这个突然有问题,那个突然不能用,这个资源没到位,那个人员有变动。

好像似乎世间的一切都在和他作对。

似乎就交给他的事情特别困难。

似乎责任都在别人。

然而,为什么困难不找其他人那?

当我问他项目相关问题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

我问他,如果下面产生这个问题你怎么办?他说,没那个巧吧。

我问他,如果产生那个问题你怎么办?他说,到时候再说吧。

我问他,那甲部分要是没到位我们怎么应付?他说,应该能到位吧。

最后,一个1个月就可以完成的项目,他搞了4个月还没搞出来。

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我父亲在我一生的习惯中给我很多帮助。

做好案头工作,是他交给我的人生课程之一。

我第一次开始真正的使用“做好案头工作”的方法是在从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每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就开始收集该公司的资料,然后反复阅读,达到熟记的程度。

每到面试的时候,就可以和面试官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因为,我很多时候,甚至比他们公司里的人还了解他们公司。

他们从我的面试中可以感受到我对公司的关注,感受到我做事的风格。

所以,那一段找工作的时期,让我尝到“做好案头工作”的甜头。

后来,到公司工作,无论是给客户打电话,还是谈项目,我虽然我在岗位上是个新手,但是各个方面都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

因为,提前,我都会将客户可能的问题列写出来,对应客户的问题和反应设计相应的策略。

我想,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答案总会比临时想到的应对更完善和合理。

中国古老的典籍《孙子.计篇》讲“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当然,这句话讲的是战争的道理。

可是,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我们是“无备”的一方会怎么样?如果我们是“不意”的一方又会如何?

我国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思想里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多做准备,多想几个预案。

再聪明的头脑,临时想出来的点子也不会比深思熟虑的计划来的好。

《增广贤文》中讲的“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隐喻了做事提前做准备。

下棋高手和臭棋娄子的区别,可能就在于高手的准备工作充足,而且他们想清楚了很多的应对预案。

古语讲的“棋想三招得胜算”的“棋想三招”就是讲这个道理,棋手前期进行了充分的技术练习,心里准备,在下棋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为对手的反应做出很多套预案。

“人生就可以看做一盘棋”,我忘记是谁最先用的比喻,但是他告诉我们思考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做事情的时候要“棋想三招,不打无准备之仗”。

行动手册:不打无准备之仗

拆招:棋想三招,不打无准备之仗。

1、时间如同流水,每天过去不会再来;

2、我会珍惜遇到的每件事情,这些都蕴含机遇;

3、我懂得,生活就如同下棋,不同之处在于没办法反悔;

4、我会在落子之前仔细思考;

5、我知道凡事三思而后行,事情只做一次,一次做好;

6、我会对每件事情做好准备,我知道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会尽心面对未来,我会在事前深思熟虑,这就是我——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行动信条。

2.8、拯救“无领导小组讨论”

群龙无首乌合众,英雄无头势难成。

记录规划汇睿智,难比登天亦可行。

在我夫人面试GE公司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面试科目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讨论的时间有限,讨论的目标明确,但是没有人领导和组织,马上就乱成一团,陷入混沌。

现实工作中这种讨论也时有发生。虽然每个“无领导小组讨论”都有自己的主题,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人组织和领导,这个讨论可能就会变成纯粹的浪费时间。

这就是无领导讨论的噩梦。如何拯救这种局面?这正是我们这里要讲述的。

记得“握鸡蛋”的试验么?将鸡蛋握在手心里,无论你如何用力,根本无法将鸡蛋握碎。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我们的力量分散和相互抵消,如果我们将力量集中在一点,那么,鸡蛋将很容易破碎。

《易经》乾卦用九说:“群龙无首,吉。”,然而,在现代现代汉语中“群龙无首”的意义是“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各自为政,成不了大事”。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前出塞》第六篇中讲“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就是讲,如果在战争中破坏主导和中枢力量,战争取得胜利将是很容易的事情。

因此,无论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标、领导和中枢力量”才能有效的完成,一旦这种“目标、领导和中枢力量”丧失,就将使得团队瓦解,溃不成军,也就成不了什么大事。

这里的领导,可能是我们头脑中的目标,可能是现实中的领导,可能是任何可以指引我们正确前进的力量。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领导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在人人平等的状态下统一大家的思想呢?

可能个人有个人的办法,我这里讲的办法被证明行之有效。

那就是“白板战术”。

什么是“白板战术”那?

我夫人是我课程的忠实听众,她为我们的“白板战术”做了良好的示范:

让我们回到GE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

不出所料,果然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越来越远离主题了。

噩梦就要开始,这个时候,我夫人站了起来并走到白板前,准备力挽狂澜,挽救阻止混乱的蔓延:

“我看大家说的都特别好,我帮大家做个记录吧,这是我们讨论的题目,大家的意见是......”

她边说边记录。

当讨论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她开始总结:

“好了,我们讨论的时间快到了,我把我记录的内容向大家报告一下......”

于是,她边报告边引导小组成员一起对讨论中的记录内容规划总结,形成最终报告。

一个志愿者“记录员”变成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大会引导者和主线,拯救了一场噩梦。

最后的结果是,因为她们的小组讨论报告“切题、观点鲜明、结论理想”而全组晋升。

“白板战术”是我很喜欢的方法之一。

很多时候,我不得不参加一些主题很发散的临时讨论性会议。

而不少会议,又没有太明确的主持人。

这个时候,我的“白板战术”经常让我处于主导地位。

它让我良好的利用了我的时间,也帮助大家都提高了会议的效率。

对,我们不一定非要使用白板,一张纸,一个草稿本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白板战术”只是提高“无领导小组讨论”效果,增强其收益的诸多方法中的一种。

希望能为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随时可能发生混乱,“白板战术”可能是拯救的妙计良方。

行动手册:拯救“无领导小组讨论”

拆招:“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随时可能发生混乱,“白板战术”可能是拯救的妙计良方。

1、我知道群龙无首,难成事;

2、我知道一个团队真正的没有领导只能是一盘散沙;

3、我愿意牺牲自己来为团队换取效率;

4、我知道记录是为了构建执行的参考和指南;

5、我知道思想的精华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为后面借鉴;

6、我知道围绕主线的交流、记录、总结、报告是小组讨论的高效能核心!

我为成为发言者和记录者而庆幸,我为能提升小组整体效率而无悔付出,这就是我——拯救“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行动信条。

2.9、不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口舌中,人言可畏灾患生。

善恶到头终有报,祸从口出毁前程。

我原来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一个体验。

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个好习惯,那就是打开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开水壶被饮水机所替代。

赵刚比我早到单位好几年,我那时候叫他赵大哥,在我到单位前,每天的打开水,扫地工作都是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