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2447200000005

第5章 印度佛教的创立、演变和外传(4)

瑜伽行派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主要经典。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著的《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在创宗方面的作用最大。继世亲的有亲胜和火辨两家,相继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安慧和真谛,以上称为前期瑜伽行派。另外,继承世亲、火辨一系的陈那,特别重视因明,即重视逻辑论证和认识论探讨。发挥陈那思想的有无性、护法、戒贤(玄奘的师父)和法称等,称为后期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又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会导致否定三宝(佛、法、僧)、成佛的主体以及理想境界的存在,形成理论危机,危及佛教自身的存在。于是此派提出万物唯识所变,识有境无的学说。众生的识是变现万物的根源,由于万物由识所变,因此,万物(境)是无(空)。由于识能变现万物,因此,识是有。瑜伽行派主张识有,所以又名“大乘有宗”。识能变现万物,识也是众生轮回转生的主体。由此瑜伽行派进一步提出“转依”的宗旨,把它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转”,转变,转化;“依”,“所依”,指与生俱有而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藏识”)。转依就是要在意识方面解决认识问题,也就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的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着眼,认为人们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到行为,可以改变客观环境,主客观不断地交互影响,就会使整个的认识行为和环境都发生转化。众生也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为佛。虽然瑜伽行派重视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但是,由于把客观事物归结为主观意识所产生的,因而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异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佛教内部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从整个印度佛教史来看,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大乘佛教指斥前期佛教是“小乘”。前期佛教学者则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小乘,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正统。他们指责大乘佛教教义是杜撰的,强调“大乘非佛说”,大乘并不是佛教的正传。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确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对佛的看法上,小乘一般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位觉者、教主、教祖、传教师,而大乘则因强调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大乘在释迦牟尼身上罩上一团团神话迷雾,奉其为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是彼岸世界的统治者。和小乘厌恶人体、不塑造神像的传统主张不同,大乘使佛教的神具有有形的特征,雕塑华丽的佛像,建筑宏伟的殿堂,供奉佛像,令人顶礼膜拜。小乘一般认为佛只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大乘则日益把各地的地方神灵都宣布为释迦牟尼的各种各样的化身,并提倡三世十方有无量无数的诸佛,如阿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这是进一步宣扬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佛是各方世界和极乐国土的主宰者。

2.在追求的理想上,大乘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小乘则以个人的“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为最终目的。小乘偏重于个人解脱,大乘则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救。小乘所追求的解脱,偏重于断除烦恼,灭绝生死;而大乘如空宗则认为应以菩提(觉悟、智慧)为目标,菩提是佛体。大乘认为,众生只要去掉无明(无知),就可进入究竟的境界——涅槃。普度众生的理想不在于寂灭,而在于永生。大乘还开始把从事传教活动以拯救他人的比丘当做菩萨,它正式提出菩萨的名称,把它作为成就正觉(佛)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候补佛。而小乘则完全不承认菩萨。

3.在修持的方法上,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即由于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苦果,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再生,所以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非出家过禁欲生活不可。大乘则认为,人生之所以需要解脱,不是因生命就是苦,而是因生命就是空。同时,人生的问题也不应孤立解决,应当全面解决,不仅自己要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也就是强调众生的“共业”的共同转化。他们重行为,强调不应逃避现实世界,而要面对现实世界,理解现实世界,努力使自己的宗教实践不脱离世间的实际,在现实中求得解脱。因此,大乘,特别是在初期很重视在家,不提倡出家。事实上按照大乘的某些主张,出家是难以做到的。例如,布施中的财施,只有在家且有钱财的人才能做到。同时,出家僧徒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上层僧侣,接受大量的布施,食用精美食品,身着高贵华丽的袈裟。昔日山洞和丛林中的居处代之以庄严宏伟的寺院建筑,他们在这些寺院中,举行宗教仪式,研习经典,撰写经书,过着具有鲜明的享受色彩的宗教生活。

4.在理论学说上,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大乘的主要经典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解深密经》等。小乘的学风是拘泥于佛说,认为佛说的都是实在的,佛说有某类概念,就有某类存在。他们一般只承认“人无我”,即人并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则不是空的,而是实有的(“法有”),这就是所谓人空法有说。大乘对于佛说带有自由解释、发挥的色彩,他们认为不仅人空,法(事物)(“法”:梵文Dharma(达摩)的意译。通指一切事物、存在,不论是物质的、精神的、本体的、现象的,都叫做“法”。佛教的教义等也是事物之一,因而也叫做“法”。此处泛指一切事物。)也有空,即宇宙万有也都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一切皆空”,主体和客体都是空的,一切存在都如泡如影,如幻如梦。

三、密教

密教开始于公元7世纪,到公元8世纪以后日益与婆罗门教——印度教接近,并在佛教中取得了主导的地位,直至13世纪初被消灭。早在6世纪,笈多王朝已经崩溃,曷利沙帝国(羯若鞠阇国)国王戒日王(590—648)征服了中印、东印、北印以及西印一部分地区,一时的统一局面可与笈多王朝相比。当时玄奘正在印度留学,所睹印度统一盛况,一如法显所遇的笈多王朝的统一局势。戒日王信奉印度教,但也重视佛教,如支持规模宏伟的那烂陀寺的佛教活动,就是显著的事例。此时,大乘佛教一度有重振之势,但是戒日王死后,印度又陷入长达500年的割据局面,大乘佛教也受到影响。大约在公元8世纪末,印度又出现了三个较大的国家,即中印一带的波罗提诃罗王朝,南印的罗悉陀罗俱陀王朝,东印一带的波罗王朝。波罗王朝一度成为南北印诸侯国的霸主,统治者推崇佛教,达摩波罗王(约公元770—810年在位)嫌宏伟的那烂陀寺的规模还不够大,又在恒河南岸小山上建立规模更大的毗俱罗摩尸罗寺(超行寺)。据史载,寺院中心大菩提佛殿周围,有108个小寺院,其中大部分属于密教,小部分属于显教。超行寺是密教的中心。大约自10世纪末起至11世纪前半叶,建于阿富汗一带的伊斯兰教国家对印度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印度佛教中心随之逐渐转移到东方波罗王朝地区。王朝竭力利用宗教,以期共同抵御外患。在这一背景下,密教也更需要和印度教加强联合,共同对敌,这样也就愈来愈同化于印度教了。12世纪末,阿富汗廓尔一带的穆哈马德君主,富有政治扩张野心,他在统一阿富汗后,又大举入侵印度,一直深入到恒河流域,占领了奔伽尔,消灭了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13世纪初,把印度仅存的佛教超行寺也焚毁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宣告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绝迹。

密教的特征是,主张身、话、意三密相应行,以求得出世的果报。也就是手结契印(手式,“身密”)、口诵真言咒语(“语密”)、心作观想佛尊(“意密”),三者相应,即身成佛。由此,其他各种以语言文字明显表示佛教教义的教派,就统称为“显教”。密教奉行咒术,教理通俗,仪礼简单易行。后来更主张立地成佛,所谓成佛也就是常人的“快乐”的境地。提倡低级趣味,以适应社会上一部分落后愚昧群众的需要。密教并不排斥大乘佛教,它把大乘佛教看作初步的阶段,认为自身是高级的阶段。它认为大乘中也有高低之分,中观学派高于瑜伽行派。由于密教对大乘佛教随意割裂剪裁,使大乘佛教各派都难以独立发展了。密教还主张“六大”缘起说,宣扬宇宙的本体与现象二而为一,两者都由“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所构成,宇宙万有都是“六大法身”的显现,而“六大法身”就是佛的真身,也就是说,宇宙万有都是佛的化身、产物。这是一种极度神秘主义的说教。

四、印度佛教的“复兴运动”

佛教在印度沉寂了600年之后,于19世纪末掀起了“复兴运动”。1891年斯里兰卡贵族达摩波罗居士在科伦坡创办摩诃(大)菩提会,次年总部迁至印度加尔各答,上座部佛教又从斯里兰卡北传印度。该会在印度积极开展传教活动,影响颇大。1956年国大党政府前司法部长安培克等人在那格浦尔发动50万“贱民”改信佛教运动。1957年,新入教的佛教徒组织了一个佛教政党——共和党。佛教上层人士还加强在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的佛教活动,积极发展教徒。

§§§第三节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印度佛教从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传播,始于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在热衷于穷兵黩武、向外扩张的同时,还大力扶植佛教,鼓励和派遣佛教徒到各地传播佛教。佛教向外传播大致有北传和南传两条路线。其中北传又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经中亚细亚地区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另一条是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再北传蒙古、苏联,南传尼泊尔、印度北部地区。佛教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等地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其经典大多是从中亚诸民族的文字和印度的梵文陆续翻译为汉文和藏文的。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上座部佛教,其经典是用巴利文编纂的。

一、印度佛教的北传概况

佛教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帕米尔)传入中国西北地区,随着汉对西域交通的开辟,又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经过流传、演变,到隋唐时形成了八大宗派,使佛教获得空前的发展。佛教于公元4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公元7世纪中叶和公元8世纪后,形成了“五教九山”,“五教”即7世纪形成的戒律宗、法相宗、法性宗、涅槃宗和华严宗五个教派。“九山”是公元8世纪后形成的禅宗九派:迦智山、实相山、桐里山、阇崛山、圣椎山、狮子山、曦阳山、风林山、须弥山。14世纪后,李朝强调崇儒抑佛,佛教有所削弱。目前,佛教为韩国最大的宗教,信徒约占全部宗教信徒的一半。佛教在公元6世纪从中国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以后,相继成立许多宗派,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19世纪明治维新以后,天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提高皇室的权威,一度推行“废佛毁释”运动,但不久又被扶植起来,佛教重新获得发展。现在日本佛教派别众多,拥有近10万座寺庙或传教场所,8000万信徒。在传统的佛教宗派中,现在比较重要的有净土真宗、禅宗、日莲宗、真言宗等。日莲宗创价学会及其公明党,立正佼成会,在日本都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佛教约在公元2世纪末传入越南,11世纪至13世纪,佛教徒多至全国百姓的一大半,势力极大。主要流传的是中国佛教的禅宗和净土宗,尤其是禅宗临济宗的影响最大。

佛教约在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以后,与当地的土著宗教本教相综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佛教——藏传佛教。13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定藏传佛教为元朝国教。后来藏传佛教在蒙古下层人民中流传,成为蒙古的主要宗教,将近一半的男子是喇嘛。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喇嘛已大大减少,藏传佛教在社会上也不起多大作用了。藏传佛教也传入苏联西伯利亚一带,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

二、印度佛教南传概况

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儿子摩哂陀到斯里兰卡宣传佛教上座部,锡兰岛王天爱帝须即举族皈依。自此佛教在全岛逐渐流传。12世纪上座部大寺派被定为国教。16世纪以后,斯里兰卡沦为殖民地,僧团受到破坏。斯里兰卡独立后,佛教迅速发展,并且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现有教徒约1000万人,占总人口的67%。佛教约在公元5世纪前已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并获得很大的发展。现有信徒2500万,占总人口的4/5。全国有寺院2万多座,佛塔10多万座,素有“佛塔之国”之称。公元3世纪,佛教传入泰国,在泰国北部、中部流传大乘佛教。公元7世纪以来,大乘密教在泰国南部流传。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传入泰国。13世纪,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宣布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一直延续至今。泰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泰王国三色国旗上的白色就是代表佛教。全国95%的居民信奉佛教。上自国王,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参加佛教仪式。每个男子一生中必须剃度出家一次,才能取得成人的资格,就连国王也不能例外。现在全国有26万身披黄袍的僧侣,寺庙遍布全国城乡,一年到头佛教节日不断。僧侣不仅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和行政管理,而且掌管国民的基础教育。他们备受社会尊敬,是受人爱戴的“黄袍教师”和“光头医生”。他们不从事生产,以化缘为生。由于佛教特别兴盛,泰国也有“佛教之国”、“黄袍佛国”之称。远在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印度佛教上座部和婆罗门教就同时传入柬埔寨。公元3世纪,又传入了大乘佛教。公元6世纪,柬埔寨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9世纪至13世纪,是佛教和印度教(其前身是婆罗门教)同时兴盛的时期。修建于12世纪至13世纪的闻名世界的吴哥寺建筑,就是这两个宗教混合的艺术结晶。14世纪以来,泰国入侵,推行上座部佛教,此后并成为柬埔寨的国教,至1976年才被取消国教的地位。柬埔寨全国90%的居民信奉佛教,现有僧侣6万多人。佛教也很早就传入了老挝,14世纪从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被国王奉为国教。16世纪中叶,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9世纪,因外来侵略,佛教削弱。20世纪30年代以来,又开始复兴。全国约一半居民信奉佛教。此外,公元5世纪,佛教说一切有部传入印度尼西亚,并取代了婆罗门教的地位。公元7世纪,印尼成为东南亚的重要佛教中心。公元8世纪,大乘密教传入印尼,曾被奉为国教。16世纪,印尼伊斯兰教化的过程完成,佛教趋于衰落。大乘佛教密宗和小乘上座部也传入马来西亚,后在公元8世纪时盛极一时。15世纪因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佛教急剧衰落。19世纪,随着华人佛教徒来到马来西亚,佛教又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