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推背图之谜(下)
2441500000001

第1章 《推背图》关于近现代史的预言(1)

当《推背图》在第三十三象预言了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有一个很大的跨度,直接到第三十四象对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预言。而这中间两百多年的历史,清朝也发生了很多著名的事件,如九王夺嫡、乾隆六下江南等,在《推背图》中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现了一个不太连贯的断层。至于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在这期间,清朝除了外征军事和文字狱外,还算得上是太平治世,所以不再详言。

按照今天我们关于历史分期的划分,太平天国起义属于近现代史的范畴,所以,我在此另分一章,看看《推背图》对中国近现代史那些大事的预言是什么样子的。由于这段历史与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近,大家了解的也比较多,相信更能从中体会到《推背图》预言的神奇之处。

1、“洪水滔天”暗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

纵观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是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诞生了“真名天子”,建立了属于他的姓氏的朝代,当延续了一定的时间之后,这个朝代的“气数”已尽,于是又在农民起义的揭竿而起中灭亡,将江山交给下一个王朝。

满清王朝就是借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之手,入主中原,统一了天下。而到了其末期,各方面的矛盾爆发,朝廷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终于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推背图》的第三十四象就准确的预言了这件事:

第三十四象丁酉巽上巽下巽

谶曰: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图像上画得是在一汪洪水中冒出一簇杂草,前面地上倒着数具骷髅,很明显暗示的是一个乱世,将造成很多人的死亡。但图中的洪水并不是指水灾,而是指洪秀全的姓——“洪”。

我们先看颂词第三四句“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将其中的三个字合起来,恰好是“洪秀全”,暗示洪秀全出世,中原将遭战乱。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生于耕读世家,幼时即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都认为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他两次参加广州的秀才考试,都名落孙山。第三次考试失败后,心理受到很大打击,回家后大病了一场,突然改名为“秀全”。在病中,洪秀全曾幻觉有一老人告诉他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但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后来又参加了一次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了以前在广州时基督徒发的一本《劝世良言》,想起在大病时的幻觉,认为自己是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便从此抛开了孔孟之书,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还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此后,洪秀全开始四处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并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称耶和华为天父,耶稣为天兄,自称为天弟。

1844年洪秀全和好友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秀全不久便返回广东,冯云山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求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称之为“拜上帝教”。

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够而拒绝了。之后,洪求全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决定反清。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拜上帝会成员在广西金田村会齐,揭竿而起,正式起义。

当年十月,洪秀全攻占永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立为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谶词第一二句“头有发。衣怕白。”是指太平军起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留长发,而且每个人都包上红头巾。洪秀全的拜上帝会起义时就号称“太平军”,又建国为“太平天国”,正应了谶词第三句“太平时”的预言。

而谶词第四句“王杀王”,暗示的是发生在太平天国内部诸王之间的争斗——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永安建制后,太平军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洪秀全入住豪华的天王府,从此深居简出,少理朝政,生活奢靡,而冯云山、萧朝贵已死,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洪秀全只好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而此后,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在1856年密诏三人诛杀东王。

北王韦昌辉率三千精兵与燕王秦日纲会合,突袭东王府,东王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包括东王妻妾五十四人同被杀尽。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总计被杀的官民约有两万余人。此后,翼王石达开回到天京,责备北王滥杀无辜,北王又欲杀翼王,翼王连夜逃走,北王竟率兵围翼王府,杀石达开母妻十多人,天王要救已来不及。翼王勃然大怒,欲集结皖鄂两省所有兵力来围天京,洪秀全听后大惊,赶紧联合东王、翼王所有余党,将北王韦昌辉杀掉,不久燕王也被处死。

翼王石达开回到天京主政了一段时间,又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1857年石带领大军出走,脱离天王指挥。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路。

颂词第一句“太平又见血花飞”,暗示的就是太平天国虽号为“太平”,但是却因内讧而互相残杀,血花纷飞。

颂词第二句“五色章成里外衣”,暗指的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三个重要人物——洪仁玕、陈玉成和李秀成。“章”指的是洪仁玕仿照西方资本主义所写的《资政新篇》。

天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清军开始进攻天京,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指挥下,太平军在数年间阻止了清军的很多攻势。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他为军师、干王,名义上让他总理天国朝政,却不肯把军师的权力交给他。由于洪仁玕还未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大封异姓人为王,以至于最后封王者竟达二千多人。

晚年的洪秀全,不仅思想趋于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之中,一度改国号为“上帝天国”,在众人反对下才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1862年陈玉成被清军杀害后,太平军形势急转直下,天京附近据点逐一被清军攻下。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反被洪秀全斥责。面对困境,洪秀全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却向将士宣称将有天兵下凡,驱走清兵。

1864年3月,清军合围天京,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草团充饥,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被封为“忠王”的李秀成投降清军。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终结,也暴露出农民起义者在思想上的狭隘和不成熟,终是难成气候。

金圣叹对此象的批注是:“记已往之事易,惟未来之事难。既然证已往,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幸而中。吾所谓不平者,幸而不中,而吾或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金圣叹死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可以解读出《推背图》前三十三象的某部分预言来。但是到了第三十四象,所暗示的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金圣叹已经死去了一百九十年,所以他无法根据已发生的实事进行准确评注,此象暗示的是太平军的兵戎之灾,而不是水灾,也不是天灾。

2、咸丰帝出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耻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觉醒、努力寻求救国之路的革命史,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用自己的血和汗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推背图》自然也对这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进行了预言,其中第三十五象就预言到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出逃的事件。

第三十五象戊戌兑上震下随

谶曰: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黑去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注:“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图像上,几个劲装皮靴、手拿弓箭的人正匆匆忙忙的朝城门里奔,暗示的就是八国联军侵华,并进入了北京城。只是李淳风恐怕没有想到洋人此时用得已不再是弓箭了,而是装火药的长枪,所以图画的有些出入。

谶词第一、二句“西方有人。足踏神京。”说得非常明白了,将有西方国家的人来到中国,并且足迹进入“神京”——都城北京。

十八世纪,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契机,从英国开始,西方国家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工业革命,开始进入了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时代,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充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并把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使人们对外来的产品需求很小。外国商人见正当的贸易无法盈利,便开始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泛滥,危害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导致大量白银外流,道光皇帝便委派林则徐到虎门硝烟。

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落后的清政府无法抵挡英军的坚船利炮,很快失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为彻底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父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随后,英、法、美、俄等国又联合率舰队北上,占领大沽口炮台,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吓下,分别与英、法、俄、美诸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包含多项割地、赔款的条款。

但是,贪婪的英、法政府远不满足从《天津条约》攫取的诸多特权,蓄意利用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争。1859年6月,英、法公使拒绝清政府提出的进京换约路线和要求,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清军在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英勇抵抗,战斗异常激烈,英法联军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也受重伤。

英法联军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内部叫嚷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1860年2月,英国出兵一万五千余人,法军出兵约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

颂词第一句“黑云黯黯自西来”,“黑云”指的就是英法等帝国的军队,他们来自西方,像一片黑云笼罩在中国大地的上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英法联军先后占领舟山、大连湾、烟台等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不久,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英、法提出,除须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清政府予以拒绝,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清政府再派怡亲王载垣到通州议和,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破裂。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后,咸丰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亲王奕欣留守北京,负责和议。

谶词第二句“帝出不还”,说得就是咸丰帝在英法联军将要攻占北京时,弃京出逃。咸丰帝逃到承德后,因恐惧洋人,拒不回銮返京,后来就病死在避暑山庄,正应了此句“帝出不还”。

而金圣叹注本象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虽然是乱兆,但“帝出不还”指的是皇帝避难而死,却不是他所注的“出狩事”。

颂词第二句“帝子临河筑金台”,说得是咸丰皇帝到达热河,不顾国家兵败之事,整日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所以,“筑金台”不是指他筑起防御洋人的炮台,而是把自己关在享乐的“金台”里,游玩作乐。

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在清廷长期经营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别与英法军司令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颂词第三句:“南有兵戎北有火”,“南有兵戎”暗示的是当时在南方起义作乱的太平天国,“北有火”指的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事。

颂词第四句:“中兴曾见有奇才”,“奇才”指的是曾国藩,他训练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之乱,所以叫“中兴曾见有奇才。”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他天资聪明,自幼勤奋好学。28岁便考中了进士,此后,他踏上仕途之路,官运亨通,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的一生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分不开的。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力量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湘军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但刚开始就在岳州、靖港等地被太平军打败,曾国藩几乎跳水自尽。后来他重整旗鼓,重新夺回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湘军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下安庆;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

此后,曾国藩因战功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3、预言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