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办事有分寸
2438300000036

第36章 办事送礼不要太过(1)

中国人凡事讲求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不恰当,送礼也是如此。只要礼品价格符合常理,礼物内容也适合受礼者的身份地位,自然就“礼”所当然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送礼很有奥妙,很有讲究,可算是一门很有实际用途的学问,不好好学会这门学问,不懂得礼尚往来,多半是办不成事和办不好事或者说是办不了大事的。

从办事的意义上说,送礼的艺术其实就是以“来”求“往”的艺术,所“来”者是物质上的“礼”,所“往”者是办事的目的——即所期望对方给予的回报。所以,重要的是会不会“来”——即会不会“送”的问题,把礼送对了,送得恰到好处,所期望的回报——即办事目的才能得到落实。

1送礼五大问题

子曰:“有来无往非礼也。”这里所说的“来”与“往”不止是精神利益上的来往,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来往。精神利益上的来往固然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沟通,而物质利益的来往也同样能起到沟通关系和加深感情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在社会上经常与人交往办事的朋友们来说,在物质上搞一些礼尚往来显然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就牵涉到送礼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1)给谁送的问题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会成为问题,而事实上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是并非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给张三一点又送给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漏,对事情百害而无一益。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力臂,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2)送什么的问题

确定了给谁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送什么好。这里的所谓“好”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而是以对方的喜好为标准。所以,送礼之前要根据对方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他到底喜欢什么礼物。比方说,有的喜欢喝酒,有的爱好吸烟,还有的很高雅,他们对古董、字画、典籍感兴趣,还有的人干脆就只是喜欢钱,真是人心方圆,各有千秋。对方爱好什么,就给他送什么,要知道,只有给对方送上了他十分喜欢的礼物,他才会动心和动情的。对方只要动了心和动了情,就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

(3)送多少的问题

给人送礼送多少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来划定:一是根据所要办的事情的分量轻重,是利益大小来确定给对方送多少礼合适,事情较大,对自己的利害关系密切,就应该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关大体,就可以少送一些。二是根据对方费劲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来确定礼物轻重。如果事情难办,或者对方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那么要送的礼物就应该偏重一些,否则便可以少一些。三是根据当时社会送礼的惯例来确定礼物价值的水平。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送上十几元钱买来的烟酒就算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如今办事恐怕远非这个水平可比了。一般而言,礼物这东西送多送少,一方面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有些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所以,礼物的轻重、多少要恰到好处,既要达到办事的目的,又要有所节省,不致得不偿失。

(4)何时送和何处送的问题

送礼要讲究时间、地点、场合,这样,对方才可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在晚上送到对方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时间,对方可能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真人”,未免有些遗憾。或者对方在家,却另有外人夜间串门,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对方未动身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的早上对方刚刚起床不久为佳。因为这种时候带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把要找的人堵在家中,便于见面,便于说话。另外,有些礼物也可以在办公室送过去,如一些文化商品,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场合可以送礼,比如在酒店请酒时也可以当场送些烟酒让对方带走,所以,送礼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

具体地说,何时送和何处送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五个方面:

①雪中送炭

常言说得好,“情愿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意思是说当别人处于困境当中,你伸出援助之手,不啻于冰雪天给饥寒交迫的人送去一篓炭,及时而又必需,会使受礼人终身难忘。而如果别人什么都不缺你送的东西就不会显出有价值了。

比如,朋友家碰上意外之灾,蒙受重大的经济打击,你及时去看望他们,顺便带点钱,一些食物,几件衣服,礼轻情义重,它会使你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毕竟情义无价。再者,同学要高考,给他送去一些必要的资料;邻居病了,给他带去一些营养品,等等,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你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以帮助和鼓励,不仅会获得朋友的感情,也会树立起你重情义的良好形象。

②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

碰到佳节喜庆之时,带上一些礼物,及时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对增加亲情、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要注意,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这是送礼一大忌。如果你是因为忘了或事先没有得到音信,而误了时机,你就不要送了,等以后他再有什么事的时候别忘了就行了。因为亲朋好友之间,人情会有很多次,但如果事后送去,会搞得双方都很尴尬,对方收了吧,佳期已过,不收吧,又怕驳了你的面子。尤其是对方遇到困难时,如家里有丧事,更忌事后送礼,会造成对方心里不快,“当时你干嘛去了?”这时你的礼品再重,也不容易获取对方的好感。

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平时可以准备一记事本把应酬馈赠之事一一记上,时时看看,有事及时办,可免去你不少烦恼。

③趁对方在家时送礼

送礼时最好选择对方在家的时候。送礼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增进友谊,双方面对面地交谈更能加深感情,礼物只是辅助品而已。或者是求人办事,更需要主人在家时向对方表达你的意图,否则的话,即使你是通过他的家人向他转达你的意思,也不如当面陈述给人印象深刻。

因此,不要托旁人转送礼物,因为这样不礼貌,此外,有些受礼人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接收礼品。

④忌当着外人送礼

送礼,尤其是给同事和领导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因为你如果是有求于人,同事、领导会担心背上受贿之名,有可能拒绝你的礼物,你所求之事也就泡汤了。即使你不是求人办事,而仅仅是为了增进双方的感情,让外人看见了,也会授你“巴结”的罪名。这个世界,长舌妇、诽谤者无处不在,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此,行事要小心,不要授柄于人。

⑤忌在公开场合送礼

送礼这种事在公开场合进行总是不妥。送给领导,他会担上受贿的罪名,你会被笑话为“马屁精”。送给异性,你本来想表白你的真心,她(他)会认为你心怀叵测。因此,千万避嫌,因为人言可畏,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怎么说的问题

送礼总得在说话上有个理由才好送上去,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开学等特别时日,则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不用另外在说法上寻找送礼的由头。所以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但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为了办事,这种时候把礼物送过去怎么说好呢?总不能说:“今天想求你办事,所以才给你送些礼物让你受用。”那样一来,对方是不会接纳这个礼物的。怎么办?这就需要找一种让对方心安理得接受礼物的说法。一般而言,为了办事给上级送礼,上级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把上级拒绝纳礼的话礼貌得体地挡驾回去,是让受礼者心理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下面是一位记者就这一问题在送礼者那里采访到的所谓“经验之谈”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二: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比方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办事的朋友身上。

比方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说法五: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有失”处。

比方说:“你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你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说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放在对方手里的。

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