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象无形曾国藩
2437400000001

第1章 引言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初一(公元1847年7月12日),曾国藩三十七岁,赏二品顶戴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月初一(11月8日),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849年10月14日),曾国藩三十八岁,钦派稽查中书科事务;九月二十八日(10月24日),采辑古今名臣大儒言论,分条编录为《曾氏家训长编》。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849年2月15日),曾国藩三十九岁,奉旨升授礼部右侍郎;八月初二日(9月18日),奉旨兼署兵部右侍郎;二十五日(10月1日),钦派宗室举人复试阅卷大臣;九月十七日(11月2日),钦派顺天乡试复试阅卷大臣;十月初四日(11月18日),钦派顺天武乡试较射大臣。

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公元1851年4月13日),曾国藩四十岁,应诏为新皇帝咸丰上《应诏陈言疏》。奏称:“臣窃维用人、行政二者,自古皆相提并论。独至我朝,则凡百庶政,皆已著有成宪,既备既详,未可轻议。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方今人才不乏,欲作育而激扬之,端赖我皇上之妙用。大抵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请为我皇上陈之。”论及人才转移之道,有言:“欲使有用之才,不出范围之中,莫若使之从事于学术。汉臣诸葛亮曰:‘才须学,学须识。’盖至论也。然欲人才皆知好学,又必自我皇上以身作则,乃能操转移风化之本。臣考圣祖仁皇帝登极之后,勤学好问,儒臣逐日进讲,寒暑不辍。万寿圣节,不许间断;三藩用兵,亦不停止。召见廷臣,辄与之往复讨论。故当时人才济济,好学者多。至康熙末年,博学伟才,大半皆圣祖教谕而成就之。今皇上春秋鼎盛,正与圣祖讲学之年相似。臣之愚见,欲请俟二十七日后,举行逐日进讲之例,四海传播,人人响风。召见臣工,与之从容论难。见无才者,则勖之以学,以痛惩模棱疲软之习;见有才者,则愈勖之以学,以化其刚愎刻薄之偏。十年以后,人才必大有起色。”论及人才培养之方,有言:“所谓培养者,约有数端:曰‘教诲’,曰‘甄别’,曰‘保举’,曰‘超擢’。”论及人才考察之法,有言:“借奏折为考核人才之具,永不生厌释之心。涉于雷同者,不必交议而已;过于攻讦者,不必发抄而已。此外,则但见其有益,初不见其有损。人情狃于故常,大抵多所顾忌。如主德之隆替,大臣之过失,非皇上再三诱之使言,谁肯轻冒不韪?如藩臬之奏事,道员之具折,虽有定例,久不遵行,非皇上再三迫之使言,又谁肯立异以犯督抚之怒哉?”

四月十七日(5月28日),钦派会试复试阅卷大臣;二十九日(6月9日),钦派朝考阅卷大臣。

同月同日,湖南新宁李沅发起义,旋被镇压,李沅发被擒;湖南巡抚冯德馨因谎报军情被逮问遣戎,诏云南布政使骆秉章为湖南巡抚。

五月十四日(6月23),奉旨荐贤。疏举五人:称李棠阶以学政归家,囊橐萧然,品学纯粹,可备讲幄之选;吴廷栋不欺屋漏,才能干济,远识深谋,可当大任;王庆云闳才精识,脚脚踏实,可膺疆圉之寄;严正基洞悉民隐,才能济变;江忠源忠义耿耿,爱民如子。

六月初四日(7月12日),奉旨兼署工部左侍郎;十四日(7月22日),钦派朝考拔贡阅卷大臣;八月二十一日(9月26日),钦派考试国子监学正学录阅卷大臣;十月初一(11月4日),奉旨兼署兵部左侍郎。

十二月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广东花县不第秀才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附会得病时的一个梦幻,制造受上帝命诛妖的神话故事,会同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聚众起义,人数约二万。共尊上帝为天父上主,耶稣为长兄,洪秀全为次兄,冯云山为天父第三子,杨秀清为天父第四子,萧朝贵为天父第五子,韦昌辉为天父第六子,石达开为天父第七子,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时年三十八岁,自封天王。

咸丰元年三月初九日(公元1851年4月10日),曾国藩四十一岁。针对国库干涸、官军在广西累吃败仗的事实,敬陈《议汰兵疏》。疏中有言:“臣窃维天下之大患,盖有二端:一曰国用不足,一曰兵伍不精。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波,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议及国用不足,有言:“至于财用之不足,内外臣工,人人忧虑。自庚子以至甲辰,五年之间,一耗于夷务,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又言:“当此之时,欲于岁入常额之外,别求生财之道,则搜括一分,民受一分之害,诚不可以妄议矣。”论及兵伍不精,有言:“今日之劣弁羸兵,盖亦当量为简汰,以剜其腐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

五月二十六日(6月25日),奉旨兼署刑部左侍郎;八月初一日(8月27日),钦派顺天乡试搜检大臣;闰八月初一(9月25日),侯爵大学士琦善逮京押进刑部,上派三法司会审。会审之际,琦善争辩不已,朝臣无敢再问者。钦派主审,力排众议,定琦善罪。四坐为之悚动。

同月同日,洪秀全率众攻占广西永安。

十月十二日(12月4日),钦派顺天武乡试大主考;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52年2月7日),上《备陈民间疾苦疏》。提出:“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一曰银价太昂,钱粮难纳也。……二曰盗贼太众,良民难安也。……三曰冤狱太多,民气难申也。”

同月同日,洪秀全在永安封五王。曰东王杨秀清九千岁,曰西王萧朝贵八千岁,曰南王冯云山七千岁,曰北王韦昌辉六千岁,曰翼王石达开五千岁。各王悉归东王节制。

咸丰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公元1852年3月14日),曾国藩四十二岁,奉旨兼署吏部左侍郎;三月初八日(4月26日),钦派会试搜检大臣。

同月同日,清军将永安包围。

四月八日(5月26日)太平军大败清军,从永安突围,向北疾进,攻向桂林。不克,转攻全州,冯云山中炮;太平军入湖南境。江忠源率楚勇迎战太平军于蓑衣渡。太平军遭遇大败,冯云山死。五月中旬,洪秀全等率太平军攻占湖南道州。

六月十二日(7月28日),钦命充江西乡试正考官。

同日,太平军从道州撤出,攻占桂阳州。

二十四日(8月9日),驰驿出都;二十九日(8月14日),过河间府,与知府吴廷栋相见于途次。

同日,太平军攻占郴州,会党数万及采煤山夫千余人参加太平军。太平军军威一时大盛。萧朝贵旋率太平军由安仁、醴陵先期逼向湖南省城长沙。湖南全省震动。骆秉章以防守不力革职留营,诏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张亮基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率军紧急驰往湖南。

七月十三日(8月27日),过宿州,与安徽防务大臣周天爵相见于驿馆。周天爵字敬修,做过湖广总督、漕运总督、署广西巡抚;二十五日(9月8日),得母凶信,大恸,改服奔丧。取道黄梅县,乘小舟渡江,至九江府城,雇舟溯江西上;八月十一日(9月24日),舟至黄州登陆;十三日(9月26日),抵达湖北省城武昌。

“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惨闻吾母大故。余德不修,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而反灾及我母。回思吾平日阴慝大罪不可胜数,一闻此信,无地自容。小池驿去大江之滨尚有二百余里,此两日内雇一小轿,仍走旱路,至湖北黄梅县临江之处,即行雇船。计由黄梅至武昌,不过六七百里,由武昌至长沙,不过千里,大约八月中秋后可望到家。一出家辄十四年,吾母音容,不可再见,痛极,痛极!不孝之罪,岂有稍减之处?”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家书.字谕纪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