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先觉:股市赚钱的菩提
2417600000007

第7章 股市,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第三章 “偷偷”触摸庄家的底牌

赌博一词,一直被用于指那些利益与未来事件的结果相挂钩的冒险活动。它不仅包括所有纯粹的赌博游戏,也包括每一项冒险投机的生意。

我想,任何一位进入股市的股民,在相当的时间内都会出现并承受过非常紧张、焦虑、烦躁的心情折磨吧。特别是有些神经质的股民,只要一开市或一闭市,似乎每分每秒,他们都处在不确定性的惊恐之中,买入股票是这样,卖出股票还是这样。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股票之后的走势是涨还是跌,也不知道主力资金的意图是做多还是做空。实际上他们的心态完全进入了赌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要想不乱方寸,并能够清醒地胜出,首先要知道庄家或主力的意图,而这对散户来讲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我们可以与主力换位思考。主力或庄家在博弈中,不外乎有两大手段:一是他们得到的信息比散户早而准,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二是他们不按常规出牌,并经常会改变出牌的游戏规则。因此,我们想触摸到庄家的底牌,必须对之有完全的了解。

22. 谣言止于智者

《荀子·大略》讲:“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会再流传了。

股票市场是弱有效的市场,因为股市中信息能直接影响股价,如业绩预期、各种题材等,但其影响是有限的,甚至是相反的,所以最多也是弱有效的。如果是强有效的市场,也就是所有信息的反映就等于现在市场的价格,市场也就失去诱惑力了,那就没有人愿意参与股票交易了。正如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在他的论文中提到过市场有效性的假说:“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众多聪明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出现:不论何时,股票的实际价格既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效果,又是对市场期望将来发生的事情的效果的反映”。中国的证券市场正是从无效市场向弱式有效市场过渡。技术分析将逐渐被基础分析所取代,所以,基础分析与技术分析共同配合,将是适应市场发展的最佳模式。

例如有两个“市场有效理论专家”在沿街散步,发现人行道上有一张100元的钞票,但他们都对其视而不见,理由就是,如果这是一张真的百元钞票,为什么没人去捡呢?所以认为它一定是假币。

股票市场由于信息传播的多变性更是如此:

一是有关信息的传播不可能在众多投资者中间瞬间完成,比如重组题材的当事人或中介,往往会先于媒体和一般投资者获知;二是信息在传播中往往会失真,加上人为恶意散布的虚假信息,更是如此;三是市场机制的不协调、不同步性,当股票价格对信息做出延迟反应或过度反应时,市场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效性;四是不同层次的投资人对于信息产生完全不同的行为,比如一家上市公司预亏,有人认为预亏了股价较低而坚决买进,有人认为公司亏损应该坚决卖出。

所以正是这样的特征,也就决定了这个市场“直接的强有效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你得到的信息不仅仅自己如何利用,更重要的是,弄明白对手方特别主力如何利用。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一天掌握一个定理,一天又学到一个规律,一天获得了一个技巧。实际上这些规律、定理、技巧就是给你思维筑起的堡垒,更何况这些低度有效的信息。实际上市场的每一次变化的背后就是我们看不到的有效东西的作用。如果谁能提前掌握这些东西,当然就可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节律。但是靠已知的信息、靠堡垒内的正常推断其结果往往有很大偏差,甚至是相反的结论。古印度人在《尤婆尼沙》中讲:“自我的获得不是凭借学习,也不是凭借天才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让一切婆罗门弃绝学习而返回童稚状态吧!”《奥义书》也说:“有自知之明的婆罗门打开了感觉的大门,并使之转向外在的大门,因此,人类只知道观察外部的世界。然而,有些闭目反思和企盼不朽的智者却看到了那隐秘的自我。”甚至中国的老子也提倡“弃智绝学”,他们从学习中突破了高墙,最后超凡人圣。

23. 准确信息往往少数人先获得,而错误信息往往被多数人拥有

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你每一次听到传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再多的钱也不够你去赔。即使多数人拥有了准确信息,如庄家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无论业绩有多好,若主力资金利用它作为沽售的机会,而分散的中小散户,看到其业绩优秀的报表,大量吸纳了主力抛出的筹码,而最终又因主力的撤退,股价反而逐级滑落,这样,准确的信息反而成为导致你亏损的原因。

正因如此,对某只股票会产生极大利好影响的信息,一些股市高手总是在“传闻时买入,新闻时卖出”。反之,对某只股票会产生极大利空影响的信息,他们又总是在“传闻时卖出,新闻时买入”。

有句话很形象:若跟着报纸上的信息来交易,最终下场就是去卖报纸。当媒体的观点都一边倒时,你必须冷静地站到他们的对立面去。因为准确信息一旦被多数人拥有时,实际上就变成了“最可怕的信息”,此时必须“小心”。当你听到某只股票即将大涨的所谓内幕消息,发现周围的许多人也在嘀咕着相似的内容,那么这个内幕消息十有八九是被故意传播出来的虚假信息。

股市之所以称为“博傻”,就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一些投资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内在价值,他们购入股票的依据就是,相信总会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中接过“烫山芋”。而由于信息不对称,股民相互之间就出现了对未来判断的不一致和不同步,对于任何消息,总是有人过于乐观,有人又过于悲观,有人过早采取行动,而有人就是行动迟缓,从而产生了博傻现象。这种状况在中国股市表现得更为普遍。所以有利好不一定涨,关键看庄家如何利用它;有利空不一定跌,看看有没有人利用它去吸足筹码。

人们操作的非理性,反过来又使股市信息更为混乱,计算预期的结果也更为困难。正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才造成了股市博弈的客观概率性,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可以了解股市,因为概率就是随机的,随机就会产生“赌”的存在。但是,股市中庄家或主力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能从随机中利用各种先于散户得到的信息,发现或掌握散户群体行为的特征。但对于股市整体而言,谁也不可能完全知道。

在股票市场上,如果没有股民,这台戏也是绝对唱不下去的。在股市中,只有看多、看空的意见分歧,才能发生股票的每笔成交;如果人人都能预测准确,知道下一步涨还是跌,也就不会出现一笔交易了,就不是“迷人”的股市了。

股市的“迷人魅力”,一是在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总是不完善的,因此预测也总是不准的;二是在于预测模型的设定,主要是由于金融系统的多群体、多层次、多事件、非线性和时变动态本质,使得传统的预测模型受到限制;三是在于预测与决策的依存关系,又完全身在市场,受到市场氛围的强大左右,预测大多时候是预测股票的价格,而市场价格行为已包含消化了一切信息;四是在于金融信息与获得信息的方法不可以共享。

正是由于股市一涨一跌的随机性与对错各占一半的概率性,肯定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有人会连续十天能猜对股市每日涨跌。假如第一天晚上请100个人预测第二天某只股票价格涨跌,每天平分两组,看涨看跌各占一半,第二天闭市后有50人预测准了;再请预测对的50个人平分两组,预测第三天同一支股票价格涨跌,第三天闭市后果然有25人又预测对了;依此类推,过了几天,有一个人连续十天时间天天能预测准。实际上这是个概率,因涨跌两种情况,对错理论上也是各占一半,这种情况下其实每次涨跌预测都是随机的,这种预测也没有任何价值。

股票市场没有规律可循,它永远是千变万化的。若有人夸耀自己能够每次准确预测出股票涨跌,那他一定是个骗子。

24. 股市,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博弈分为信息完美博弈和不完美博弈。如下棋,双方对盘面上的局势一目了然,竞局过程的信息完全透明,这是典型的信息完美博弈。但也有一些竞局在进行过程中,各方并不完全了解其他各方的选择,其他各方的状态对他是不透明的,如各种牌类,从桥牌到麻将,虽然庄家与玩家重新洗牌之后,所掷的骰子也是随机的,庄家与玩家在没有拿牌与下注前,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拿到什么牌,虽然信息的获取几乎是同一时间。各方都不知道别人手里是什么牌,这就是信息不完美博弈。股市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美博弈,也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在证券市场,由于每个投资者的身份、智商、手段不同,必然造成获得信息的完全不对称现象。例如,有些人能通过自己职业身份获取其他人所不具有的信息。像大机构的持仓情况信息、存量资金的统计信息等是不公开发布的,但有些人完全能获取。有些人掌握了比较快捷的传递通道,可以更快地获取市场公开的信息。 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在信息占有方面处于最底层,大多数人不仅不能得到优于他人的信息,甚至连公开信息都无法有效利用。所以,股市完全是信息不对称博弈。

股市博弈中,更大的份额是对信息的博弈。首先得到或准确预知的人往往能胜出,但是当信息已公布于众,人人均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了信息,这种博弈已告结束。而信息不对称时获得了相反信息,反而又会让信息劣势一方胜出。而信息占有少的一方,必须采取保守的策略,最好呆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不动,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轻易出手,出手后一旦对未来的变化看不清楚,就要立刻撤回到安全位置。股市中,存在一个既安全又可以随时出击的位置,就是持币不动。此时没有人能赚走你的钱,而你却可以随时出击。所以,散户的正确策略应该是持币为主,看准机会再出手,一旦局势不明确就立刻撤出,等待下一次机会。但这种机会不是谁都能把握好的,因为这样,可能又会错失赚钱的机会,即使再出手也常常只能吃到一小段,大段的空间被轧空。所以对于散户,被轧空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对散户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做出正确分析,股票的涨跌是较难判断出来的,赚钱机会根本是不可把握。既然不可把握,那就不必为错过和失去赚钱的机会,而后悔。

事实上,假设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而上市公司是理性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又由于投资者有限度的理性和资金实力的限制,在股票市场上只能随波逐流,所以很容易受到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容易受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干扰,从而产生羊群效应,促使股市中产生错误的价格定位,最终使投资者成为身陷“赌场”一样的非理性博弈行为之中。散户在别人获利机会的驱使下,更喜欢非理性的冒险行为,最后又必然输给主力。

赌场中庄家与玩家获取信息是对称的,而股市完全是庄家“制造”不对称的“博弈”。在股市,由于占有信息不同,博弈方所采取的策略当然也不同。信息占有较多的一方,可能会采取一些冒险的行动,因为对手的信息较少,错误的发生概率大得多,既使作出了错误操作,因获得信息早而先于对手补救,更易反败为胜。因此,信息较少的一方,必须采取保守的策略,一旦出手不利,就要当即撤回。自己的任何错误都可能被对手利用,并带来致命伤害。例如庄家可以经常到散户群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动向,知己知彼;相反由于庄家在暗,散户在明,散户总是对庄家的行为变化捉摸不透,有时还傻到认为庄家“太傻”。所以即使信息是对称的,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最终反映在股市里,也会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电影《赌神》中的一个精彩情节:香港赌神高进与新加坡赌王陈金城同台赌牌。在前几局中,陈金城凭借所佩戴的特制眼镜和事先在扑克牌上所做的隐形标记赢了高进。现在进行最后一局对弈。经过四轮的发牌,除了底牌之外,高进拿到了AAK,陈金城拿到了QQ10。此时高进已累计叫了620万美元的赌注,而陈金城则全部跟进。最后一轮发牌,高进幸运地拿到了红心A,而陈金城的运气同样不差,拿到了梅花Q,至此双方公开的牌形为AAAK对QQQ10。这时高进看了一下自己的底牌,叫出2600万美元的赌注。就在高进看牌的一瞬,陈金城又透过自己佩戴的特制眼镜发现高进的底牌为K。由于早知自己的底牌为Q,陈金城认为QQQQ10对AAAKK自然是赢定了,于是毫不犹豫地跟进。然而,当等到show hand时,却发现高进的底牌竟是方块A,赌局的结果已不言自明。

在上述赌局中,其实高进早已佩戴了能够甄别扑克牌手脚的隐形眼镜,但他还是故意通过前几盘的小输来强化对手对于隐形标记的笃信,并在最后一盘中,以极快的手法为自己的底牌做了迷惑对手的标记。正因为如此,陈金城才会毫不怀疑地大注跟进。由此可见,高手赌牌中的那种探视、揣摩与策略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而股市中的庄家或主力的博奕何尝不是这样,当然股市毕竟不是赌场,它应该是一种对炒股者自制力、耐心力、决断力的综合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