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240400000009

第9章

第8章 名利如浮云,洗尽铅华方为真

那些已经过去的名利,转眼间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真正的名誉,应该如浮云,与虚荣无关,与面子无关。真正的名誉,是需要不断用高尚的情操、优雅的行为、谦逊的态度来维护的。真正的名誉,是人格、美德、品性所形成的生命质量的外化,是追求不到、争取不来、包装不出、掩盖不住、毁损不了的。

面对人生,我们要选择一种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选择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既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名利,做到宠辱不惊,也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做到自在随意。

名誉——[德国]叔本华

由于人性奇特的弱点,我们经常过分地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只要稍加反省就可知道,别人的看法并不能影响我们可以获得的幸福。

所以我很了解为什么人人都对别人的赞美和夸奖感到十分快乐。如果你打一只猫,它会竖毛发;要是你所赞美的正是他引以为傲的,即使这种赞美是明显的谎言,他仍会欢迎之至。只要别人赞赏他,即使厄运当头,幸福的希望渺茫,他仍可以安之若素;反过来,当一个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自然、地位或环境的伤害,当他被冷淡、轻视和忽略时,每个人都难免会感觉苦恼,甚至极为痛苦。

假使荣誉感便是基于此种“喜褒恶贬”的本性而产生的话,那么荣誉感就可以取代道德律,而有益于大众福利了。可惜荣誉感在心灵安宁和独立等幸福要素上所产生的影响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所以就幸福的观点着眼,我们应该制止弱点的蔓延。

要自己恰当而正确地考虑及衡量某些利益的相对价值,从而减轻对他人意见的高度感受性,不管这种意见谄媚与否,还是会导致痛苦,因它们都是付诸情绪的。如果不照以上的做法,人便会成为别人高兴怎么想就怎么想的奴才——对于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很容易。

因此,将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和他人眼里的价值加以适当地比较,是有助于我们幸福的。造成他人眼中的价值的,是他人意识,是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连带对此形象的想法。这种价值对我们存在的本身没有直接的影响,可是由于他人对我们的行为是依赖于这种价值的,所以它对我们的存在会有间接而和缓的影响。然而当这种他人眼中的价值促使我们修改“自己心目中的自我”时,它的影响便直接化了。除此之外,他人的意识是与我们毫不相关的,尤其当我们认清了大众的思想是何等无知浅薄,他们的观念是多么的狭隘,情操如何低贱,意见是怎样偏颇,错误是何其多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就更不重要了。

在生活经验中我们知道有这么一种人,他总会在他人面前诋毁,只要他无须怕对方,也相信对方不会听到诋毁的话,他就会尽量诋毁。这样,我们便会真正不在乎他人的意见了。只要我们有机会来认清古今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晓得,在乎别人便是太尊重别人了。

【心痕笔记】

对名誉的欲望,是人的本能。许多人一生都在不同的名誉中打转,为不同的名誉争夺,甚至在争夺中改变自己生命的方位。其实,名誉只不过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而已,有些人却终其一生被它牢牢控制。

奢华与幸福——[英国]大卫?休谟

奢华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的词,既可作为褒义词用,也可作为贬义词用。一般说来,它指的是在满足感官需要方面的大量修饰和铺张。各种程度的奢华既可以是无害的,也可以是受人指责的,这要看时代、国家和个人的种种环境条件;这一方面,美德与恶行的界限无法严格划定,甚于其他的种种道德问题。

要说各种感官上的满足,各种精美的饮食、衣饰给予我们的快乐本身就是丑恶的,这种想法是绝不可能被人接受的,只要他的头脑还没有被狂热弄得颠倒错乱。

我确实听说有一位外国僧侣,他因为房间的窗户是朝一个神圣的方向开的,就给自己的眼睛立下誓约:决不朝别处看,决不要见到任何使肉体感到欢乐的东西。

喝香槟酒或勃艮第葡萄酒也是罪过,不如喝点淡啤酒、黑啤酒好。如果我们追求的享乐要以损害美德如自由或仁爱为代价,那就确实是恶行;同样,如果为了享乐,一个人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弄到一贫如洗甚至四处求乞的地步,那就是愚蠢的行为。如果这些享乐并不损害美德,而是给朋友和家庭以宽容豁达的关怀,是各种各样适当的慷慨和同情,它们就是完全无害的;在一切时代,几乎所有的道德家都承认这是正当的。在奢侈豪华的餐桌上,如果人们品尝不到彼此交谈志向、学问和各种事情的愉快,这种奢华不过是无聊没趣的标志,同生机勃勃或天才毫无关系。一个人如果不关心、不尊重朋友和家人,说明他的心是冷酷无情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匀出足够的时间来从事有益的研究讨论,拿出富裕的金钱来做仗义疏财的事,他就不会受到任何的指责。

由于奢华既能看做是无害的,又可视为不好的事,所以人们会碰到一些令人惊讶的荒谬意见。例如一些持自由原则的人甚至对罪恶的奢华也加以赞美,认为它对社会有很大的好处;另一方面,有些严厉的道德君子甚至对最无害的奢华也加以谴责,认为它是一切腐化、堕落、混乱,以及公民政治中很容易产生的派别纷争的根源。我们想努力纠正这两种极端的意见。首先,我要证明讲究铺张修饰的时代是最使人幸福的,也是最有美德的;其次,我要证明,只要奢华不是无害的,它也就不再是有益的,如果搞得过分,就是一种有害的行为,虽说它对政治社会的害处也许算不上是最大的。

为了证明第一点,我们只需考虑私人的和公共的生活这两方面铺张修饰的效果就行。照最能为人接受的观念来看,人类的幸福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这就是:有所作为,得到快乐,休息懒散。虽然这些成分的安排组合应当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比例,可是绝不能完全少了其中任何一种,否则,在一定程度上,这整个的幸福的趣味就会给毁掉。待在那里休息,确实从它本身来看似乎对我们的欢乐说不上有什么贡献,可是一个最勤勉的人也需要睡眠,软弱的人类本性支持不住不间断的忙碌辛劳,也支持不住无休止的欢乐享受。精力的急速行进,能使人得到种种满足,但毕竟耗费了心力,这时就需要一些间隙来休息:不过这种休息只能是一时的才适当,如果时间拖得过长就会使人厌烦乏味,兴趣索然。在心灵的休息变换和心力的恢复上,教育、习俗和榜样有巨大的影响力,应当承认,只要它们能增进我们行动和快乐的兴趣,对人的幸福就是非常有益的。在产业和艺术昌盛的时代,人们都有稳定的职业,对他们的工作和报酬感到满意,也有种种愉快的享受作为他们劳动的果实。心灵得到了新的活力,扩展了它的力量与能力。由于勤恳地从事受人尊重的工作,心的自然需要就得到满足,同时也预防了不自然的欲望,那通常是由安逸怠惰所引起和滋长起来的。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艺术从社会里驱逐掉,就剥夺了人们的快乐,剩下来的就只是无精打采而已,不仅如此,甚至连人们对休息的趣味也给毁掉了,它不再是使人欣慰的休息,因为只有在劳动之后,在花费了气力、感到相当疲劳之后,使精力得到恢复的休息才是使人感到舒适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打算说明的第二点,因为无害的奢华,或一种技艺上的精美,生活上的便利,是有益于社会公众的,所以只要奢华不再是无害的,也就不再有益。如果超出一定限度,就会成为对政治社会有害的东西,即使它还算不上是最有害的。

让我们想想我们称之为罪恶的奢华是什么。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即使是满足肉欲的,它们本身也不能被看做是罪恶的。只有这样一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才能看做是罪恶的:它耗尽一个人的金钱,使他再也没有能力尽到按他的地位应尽的职责,无力实现照他财产状况本来应当有的对他人的关怀帮助。假如他改正了这个毛病,把部分钱用来教育孩子,帮助朋友,救济穷人,这对社会有什么不好呢?反之,如果没有奢华,这些花销也还是要的。如果这时使用的劳动只能生产少量满足个人需要的东西,它也能济穷,满足许许多多的需要。在圣诞节的餐桌上只能摆出一碟豆子的穷苦人,他们的操心和辛劳也能养活全家六个月。有人说,没有罪恶的奢华,劳动就不会全部运用起来,这只不过是说人性中有另一些缺点,如懒惰、自私、不关心他人。对于这些,奢华在某种意义上也提供了一种救治,就像以毒攻毒那样。但是美德同使人健康的食物一样,总比有毒的东西要好。

现在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大不列颠现在的人口数目不变,土壤气候也不变,由于在生活方式上达到了可以想象的最完美的地步,由于伟大的改革以其万能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气质习性,这些人是否会更幸福呢?要断言并非如此,似乎显得荒谬可笑。只要这片土地能养活比现在还多的居民,他们在这样一个乌托邦里除了身体疾病(这在人类的灾难里还占不到一半)外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别的坏事。所有别的弊端都来自我们自己或他人的罪恶,甚至我们的许多疾病灾祸也来自这种源泉。去掉道德上的罪恶,坏事也就没有了。但是,人们必须仔细地克服一切罪恶,如果只克服其中一部分,情况恐怕更糟糕。驱逐了坏的奢华而没有克服懒惰和对别人的漠不关心,那就只不过是消灭了这个国家里的勤劳,对人们的仁爱和慷慨大度一点也没有增益。因此还不如满足于这样的观点:在一个国家里,两个对立的恶可能比单单只有其中之一要好些,但是这绝不是说恶本身是好的。一个作家如果在一页上说道德品质是政治家为了公共利益而提出来的,在另外一页又说恶对社会有利,这并不能算前后非常矛盾。真正说来,这似乎只是在道德体系论说里用词上的矛盾,把一个一般说来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说成是恶而已。

为了说明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我想讲这些道理是必要的。这个问题在英国有许多争议,我把它叫做哲学的问题,而不叫做政治的问题。因为无论人类会获得怎样奇迹般的改造,比如他们能得到一切美德,摒弃一切罪恶,这总不是政治长官的事情。他只能做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不能靠美德来取代和治疗罪恶。他能做到的时常只是以毒攻毒,用一种恶来克服另一种恶,在这种场合他应做的只是选择对社会危害较轻的那一种恶。奢华如果过分就成为许多弊病之源,不过一般说来,它总还是比懒惰怠慢要好一点,而懒惰怠慢通常是比较顽固的,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害。如果怠惰占了统治地位,一种毫无教养的生活方式在个人生活领域里普遍流行,社会就难以生存,也没有任何欢乐享受可言。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想从臣民那里得到的贡献就寥寥无几,由于该国的生产只能满足劳动者生活的必需,也就不能给从事公务的人提供任何东西。

【心痕笔记】

在无限的欲望面前,人很容易失去幸福感,即使是亿万富翁,也很难用金钱来填满他的所有欲望。

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欲望就要有所节制。那些无法达成的名利之欲,只能徒增烦恼,又何来幸福?

好日子怎么过——池莉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种说法。我过过穷日子。在做知青的时候,常用盐水拌饭吃。那样的夜,非常非常漫长,饥饿年轻的胃,狼一般凶狠。

知青中的坏孩子说,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不由自主,纷纷起立。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在家里烧开水吧。”坏孩子是真小人,好孩子是伪君子。很惭愧,我是留在家里烧过开水的。不过不是我要求烧开水,是大家认为我偷鸡的技术不够好。然而我还是惭愧,我因为自己技术不好而暗自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偷过鸡。可是我还是吃了鸡的,可见我还是比较虚伪的。没有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是太难了。肚子太饿,人就不是人了,是动物了,除了想吃,几乎不想别的。

好日子不好过,这是从前没有想到的。因为什么叫做好日子,很难界定。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呢?别人能够吃到,我不能够吃到,就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好。你有住房了,那边却竖起了别墅;公共汽车不拥挤了,大路上却跑过一辆辆私人的豪华轿车;你开始吃肉了,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你穿得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衣不遮体;你的工资高了,有人赚钱却是成百上千万。因此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说:他妈的,现在的日子真是难过!

好日子是难过得多。好日子弹性太大,信息太多,诱惑太多,个人的选择却比穷日子还要少,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而在穷日子里,发自内心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小凉山的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羊羔。穷日子固然难过,但容易满足。穷日子难过的是肚子,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白吃。

原来,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修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弛中得来;不烦躁中得来,不虚荣中得来,不贪婪中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

好日子就在自己的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真叫人难过。

【心痕笔记】

苦日子难挨,而好日子也难过。过好日子是一门技术活,技巧最难掌握。最适合一个人的生活,是能够使他感到快乐的生活,而不一定是富有的生活。

“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如果因为物质上的拮据而放弃追求美好的生活,那我们也许会失去许多原本应该得到的东西。

金钱并非万能——松下幸之助

人类的“习性”实在可怕。

偶尔吃到丰盛美味的菜肴,那是因为“偶尔吃到”,所以觉得好吃。假如每日都吃,不久就会觉得厌烦,虽然其滋味并无变化。

因为人的味觉习惯了美食,所以就不再感觉可口了。因此吃山珍海味,固然是人的幸福,可是给他吃十倍的山珍海味,却不能算是提供了他十倍的幸福。人类的感官就是这样,透过感官所察觉到的幸福,也是不太可靠的。

以这个观点来看,一个人的收入若是另一个人的十倍,并不表示他可以比别人奢侈十倍,更不能保证他比别人幸福。在这种赖于心理感受的衡量尺度上,应有金钱以外的标准。

人类常为金钱而犯罪。可是从更深一层的角度观察,一般都是得到金钱以后才犯罪。因为一有了钱,生活奢侈无度,荒淫放纵,就会引起无穷的祸害。这种案例在我们周遭,多得不胜枚举。由此以观,我们不能无条件地赞成钱多是好的现象。

一元有一元的价值,我们要在生活中,尽量运用金钱的价值,以安康、没有浪费的生活方式,来享受人类尊贵的生活意义。在日本,有所谓“猫与金元宝”之说,就是猫看金元宝,根本一文不值,只有人类懂得价值观念,且有能力运用其价值。

但并非人人都懂得运用财富的价值。我认为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应该对价值的意义有所认识,并应学习妥善地运用财富的价值。有人也许收入只有一万元,但觉得生活很有意义;有人收入数十万元,却觉得缺乏生活乐趣。我想,其中就牵涉到价值观念的问题。

幸福,不是轻易可得的。换言之,能轻易得到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因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并非那么浅薄。所以,如果幸福轻易可得的话,人类就不需坚毅的意志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了。

人生的历程,极为复杂多险,必须披荆斩棘,多方努力,才能享受真正幸福的滋味。

【心痕笔记】

一个人是否有钱,不是最重要的,而快乐与否,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在世,不能为了钱而忙忙碌碌,而不择手段。如果唯利是图,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贫穷的和富有的——叶兆言

我认识一家人,买什么东西都不肯落后,就是这不肯落后,害得这家一直闹经济危机。你可以永远听他抱怨钱不够用,因为缺钱,永远牢骚满腹。按说如今家庭中该有的东西,冰箱、彩电、电话、摩托车、最新的VCD机,应有尽有,可还是觉得自己穷,觉得穷,便认定是这社会不好。彩电已经有了两台,嫌尺寸还没到位,咬咬牙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甚至还向别人借一些,刚花完,就发现自己已经又落伍,落伍了,就更仇恨。我们谈到西方发达国家,常说那里的老百姓喜欢消费在前,凡事都预支,动不动就贷款,我认识的这家人,新潮的消费观念,似乎也像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有理无理,也是先享受起来再说。然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外国人的提前消费是有谱的,人家有能耐挣钱,人家把自己的负债当做是一种奋斗的动力,不像我们,负了债就觉得老天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负了他。

我还认识一个人,他的消费观念恰恰相反,钱放在银行里,始终不肯拿出来用。银行的钱不用,平时的收入,一定要省下一部分再存起来。人们常说有什么钱过什么日子,可我认识的这个人,始终过一种低于自己实际生活水平的日子,有一百块钱,只舍得花八十块钱。这种人永远吝啬,所有的精明和智慧,都体现在如何占别人的小便宜上。十几年前,他银行中的存款比我的十倍还多,和我在一起,却总是我用钱。不在别人身上用钱,也就算了,关键的问题,是还舍不得在自己身上用钱。二十年前,万元户是个不得了的事,那时候有一万块钱,根据当时的生活水平,似乎一辈子的吃喝都不用发愁。一万块钱在今天能怎么样,这账已经用不着我来算,于是我认识的这个人,当年有钱的时候很贫穷,现在一样贫穷,等于从来就没有富有过。他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也就显而易见,因为他总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贫穷,而且越来越穷。

值得一提的是,我这里提到的贫穷,大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和那些偏远山区穷困县无关。我所说的,只是一种相对的穷,因为在我们身边,有钱和没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贫穷和富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感觉出来。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了鉴别,才能把问题想明白说清楚。有三十四英寸大彩电的人,他可能觉得自己比那些拥有二十一英寸彩电,包括比那些已经买了二十九英寸彩电的人更富有。骑摩托车的人,他可以觉得自己比拥有私家小汽车的人穷得多。因此,贫穷不仅仅是生活方式,说穿了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

再说我的一个朋友,十年前,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刚生了孩子,房子不理想。那时候我和他还是同事,单位里常常发一些鲜鱼鲜肉,他就发愁,说发这么多鲜肉干什么,他又没有冰箱,根本来不及吃。他很大度地要把这些鲜肉送一部分给别人。我至今还十分欣赏他的生活态度,因为我觉得他始终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从来没有因为一时的贫困潦倒,显现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样子。

我的这位朋友,现在也没有发大财,但是经济状况已完全改变。如今他脚上穿的是一千多块钱一双的皮鞋,出门常常坐出租车。他花自己的钱很舍得,去澡堂洗澡,请师傅擦背,付小费的派头仿佛大款。他花自己的钱花得喜气洋洋,自得其乐。他没有因为过去曾经窘迫过,就赶快拼命存钱,只是觉得自己现在这么消费,很正常,就像过去没钱时不买冰箱一样合情合理。困难的时候,既没想到跟别人借钱,更谈不上借钱不还;有钱的时候,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摆阔,笑谁谁谁小气。不妒人有,也不笑人无,他的心态永远富有。

如果贫穷只是一种现状,这没有什么关系,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改变现状。一个积极改变现状的人,其精神永远是富有的,精神的富有是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好的重要保证。如果贫穷偏偏只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不加以克服,社会不但得不到发展,还会跌入“只要我不好,大家也别想好”的怪圈。精神的贫穷是很多灾难的根源之一。

【心痕笔记】

贫穷和富有是一种相对状态,当心中充满快乐的时候,即使没有钱吃饭,没有地方住宿,也没有办法让我们难过;当心中充满悲伤的时候,即使腰缠万贯,也没有办法让我们真正开心起来。

所以,是否幸福,取决于我们的心态,而非物质条件上的限定。贫穷只能约束我们的物质生活,却限制不了我们的内心,更无法剥夺我们的快乐。

钱和苦恼——[意大利]莫拉维亚

有人问我:“你时常谈钱,是不是很想有钱?”

这一问,问得离奇,此时此地,不想钱的人,脑子必然有毛病,我虽然愚蠢,倒还不至于愚蠢到连钱的好处都不明白。

最近,不知在哪份报刊上,看到一篇谈钱的文章,十分精彩,这里,且作一次“文偷公”,再续上几段,用来强调我对钱的认识和心得: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

钱可以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

钱可以买到“珍贵首饰”,但买不到“美”;

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头脑”;

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

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

钱可以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

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

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钱可以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

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钱可以买到“核武器”,但买不到“和平”;

钱可以买到……

不错,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是,无可否认,还有许多东西不是钱可以买得到的,最苦恼的是我所祈求的,多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心痕笔记】

钱能买到一切吗?当然不能。人类70%的苦恼与金钱有关,但是人在处理金钱的时候往往异常盲目。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令人苦恼的是,即使有钱,很多东西也是难以拥有的。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每个人用心去创造;渊博的学识智慧,需要自己去努力获得;隽永的友情,需要用真诚之心去回报……世间还有很多美好之物,有钱却买不到,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经营。

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也是最坏的主人——钟伟

我的金钱观是简单而传统的。

第一,金钱是清白的,不清白的是人的内心。据说中国和犹太的传统道德是世上仅见的不仇视金钱的两种传统道德。《论语?子罕篇》中,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可见儒学渊源并不将固守清贫和富贵对立起来。《国语》中说“言义必及利”,强调“义以生利,利以丰民”,《晏子春秋》中说“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连中国的佛教也并不认为金钱是不好的,指出佛其实要的不是清贫如洗,而是富贵严华,那种苦修戕身的做法,从来在中国善男信女中没有什么市场。中国的民俗也是如此,例如我们常常说,有点文采武艺,是要卖于帝王家的,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因此,金钱本身无疑是清白的。

既然五千年的传统是这样,为什么迄今知识分子对谈论金钱如虎狼之畏呢?大约是近50年来中华文化遭受了深重的突然断裂所致。君子可以不重利,但发展到羞耻于言利的程度,离伪君子也就不遥远了。不否认知识分子中有不以贫困为苦的,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就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应该看到,颜回是那种“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之人,他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虽然不以贫困为苦,但也并不以富贵为耻。人的“动物性的过去”使得真正能从贫困中得到莫大欢乐的人少之又少,而即使如此也并不排斥知识分子可以在义利之辩的基础上过得相对宽裕一些。视金钱如洪水猛兽者,和中国传统无关,仅仅和其内心的局促和焦虑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剥夺者的剥夺”,就是消灭无产阶级自身,使之摆脱“被剥夺者”的悲惨角色。同样,将知识分子和金钱对立起来,也和高风亮节全然无关,仅仅是内心的一种扭曲而已。

第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知识分子必然不是社会分层中最为富裕的群体,但也不是最困窘的群体。作为高校教师,我享受着尚能接受的工资和种种福利,还可以挣一些稿费养家糊口,因此内心是平和的。佛陀在《善生经》中为善生童子开示生存之道时说:“先当学技艺,而后获财富。”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我们现在靠写字谋生,也算是安守本分吧!应该警惕的是,君子爱财并不能作为知识分子道德堕落的借口。迄今为止,穷则独善,达则兼济仍是我们在义利之辩的同时,应有理欲之分的准则。

如果是取之有道,那么,如果那些金钱果然是我在灯下寂寞地阅读、思考、写作而得,虽分毫也不应该羞于接受;如果那些金钱并非诚实劳动所得,那么就应该看开些,不应让贪欲迷惘了自己,所谓“不义,虽利勿动”也。记得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佛陀与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到路边有一块黄金,就对阿难说“毒蛇”,阿难也回应道:“毒蛇。”正在附近干农活的父子俩闻言前来观看,当他们发现佛陀和阿难所说的毒蛇竟然是黄金时,立刻欣喜若狂地将其占为己有,可结果却是引来杀身之祸。黄金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贵,反而使他们陷入国库被盗的案件之中。刑场上,父子俩才追悔莫及地想到“毒蛇”的真正意义。我们内心的毒蛇比路上偶遇的毒蛇要多得多,所以时时反省是必要的,这样即使不能保证时时走在正途,也可避免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吧!

第三,金钱是最好的仆人,却是最坏的主人。当你的生活为追求金钱所主宰时,你就迷失了自我;而当你的金钱为你的生活所主宰时,你就接近幸福。金钱对守财奴而言,是一串数字而已;而对有理智的人而言,应该是随时可以打发的仆人。因此,在青春年少的时候,金钱仅仅是身边可以流淌的东西,即使做不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爽,也应该少一些为风烛残年敛财的计划。我们的命运总是随波逐流的,谁都无法预言三年后自己的生存状态,因此为什么要在30岁时考虑60岁的事情呢?我们如果总是抱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态度去积累金钱,那么金钱就凌驾于我们之上,这样的“远虑”在我看来就是杞人忧天——过于谨慎和忧虑的金钱观足以令我们一生生活在挥之不去的恐惧之中,而这种恐惧的根源则在我们内心的心魔。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金钱的主人?佛经里把人类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第三种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德而富,富而有德的,有两只眼睛的人,如果不是我们已达成的现实,至少可作为一种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第四,不要让金钱拖累后代。福特说,所谓美好人生,就是“俭朴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勤奋的工作”。在万科论坛上,一位朋友说:“如果你有一张床,一口饭,就已经比世界上大多数人幸福。”幸福往往并不是我们拥有的时候所珍藏的,而是在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的那种东西,就像空气、水一样拥抱着我们的人生。因此,如果有一点点金钱,不要为儿孙考虑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金钱只会拖累而不会哺育后代,这就是所谓寒门多俊彦,纨绔少伟男的道理。

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除了金钱一无所有的人。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特别节目中,主持人让企业精英们、学界大腕们从零到九这十个数字中挑选出自己的幸运数。有人选8,说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是8%;有人选6,说明年他的个人财产就将超过6亿;有人选5,说是中国明年经济规模能排全球第五……我在昏昏欲睡中,听到一个人选择了0,他说希望精英的聚会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那些一无所有的弱势群体们。我在这刹那意识到我拥有的一切,包括金钱。您问我那时选择的是什么数?我沉默的内心选择的是1,就是希望天下一家,愿所有的人能有一口饭吃。

【心痕笔记】

人应该做钱的主人,而不是钱的仆人。即便拥有了整个世界,我们依然每天只吃三顿饭,一次只睡一张床——这一点,就连最普通的农夫都可以做得到。不为金钱和权位所累的人会比那些被物欲和权位所困扰的人吃得更香甜,睡得更踏实。

名利的真相——贞逸

从前,有一个爱幻想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听说名利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谁能找到她谁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在心里迷上了名利。他发誓,即使花上一生的时间,也要找到她。

他首先到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中去找名利。结果他发现这些哲理书对名利始终持批评否定的态度,而且一直排斥她——名利不在书籍里。

他又到宗教里去找名利。但是宗教宣称,许多幸福,也包括名利在内,都是一个人在死后才能得到的,而活着的时候是应该舍弃的。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又向大千世界去寻找。他每到一个地方,就问:“你们知道名利吗?她在这里吗?”每次人们都回答他:“名利?是的,她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后来又走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就这样他用了许多年,找了许多地方,可是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答复。

于是他转向大自然。他问树、高山、森林和海洋,还有小鸟、鱼、走兽和昆虫:“你们知道名利吗?她在这里吗?”然而回答依然令他失望:“名利?是的,她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后来又走了。”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年轻人慢慢老去,但他还在寻找名利。最后,他来到世界的尽头,那有一个黑暗幽深的山洞。老人进了山洞。等到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他发现山洞里有一个又老又丑的妇人。一个声音告诉他,眼前的这个妇人就是名利。

虽然非常失望,但他还是凑到她的跟前问她:“我一直在到处找你,开始时我还是个年轻人,现在我已经完全老了。许多人都像我一样盼望着你,对你翘首以待。为什么你要躲着我们,躲着这些热切追求你的人呢?求你了,走出这个山洞,和我一起回到世界上去吧。”名利没有回答他。

老人花了许多天来劝说名利,可名利像哑了一样,始终不搭理他。当老人明白名利从未离开过她隐身的这个山洞之后,他说:“那算了,由你去吧。既然你不肯跟我一起走,那我就一个人回去了。但在走之前,我有一个要求:你得给我一个口信,我把它转达给世上的人,好证明我确实找到过你。”

这时,名利,这个又老又丑的妇人,抬起头来,盯着老人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告诉他们,我年轻而且漂亮。”

——名利的真实面目是虚伪。

【心痕笔记】

很多人为了名利,一生和他人争夺厮杀,斗得你死我活,最终发现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于是在临死前大彻大悟,放弃了那些他们始终无法释怀的名利观念,得到了临死前的心灵安宁。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