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回忆一桩凶杀案
2370100000001

第1章

现在是2012年3月2日晚上9时30分,我试着开始写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叫第八感觉,还是叫第八感觉前的一个跟头,或者是叫其他别的什么名字,不好意思,我还没有想好。

你是不是挺想问我,第八感觉是个什么鬼东西?你问就好了,别闷在心里不说,不懂时请教师长,懂了时不耻下问,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再者说了,即使你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第八感觉是个歌厅的名字,位于桥旗路和北岸街的交汇口,18、6和33路公交车,都从它的门前经过。但是,我求你了,你千万不要问我第八感觉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也不知道。对天发誓,我真的不知道。我要是知道的话,我也许就没心思写这个故事,我早就睡着了,颤悠悠的小呼噜抒情着呢。

事实上,早在差不多十年以前,我就要写这个故事了。真的,连我自己都不大敢相信,我迟迟写不出这个故事的一个原因,竟然是我不能给故事中的人物,取出像那么回事的名字。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不知道第八感觉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感觉这东西呀,光是说不清也就算了,它偏偏还靠不住。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现在,我给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取出名字了,依次是胡来、梅命、赵甲和邓俨。你一定已经看出来了,后三个人的名字都有谐音,分别是没命、造假和瞪眼。我给他们取了这么不靠谱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我不尊重他们。一个总写叙事作品的人,如果不尊重他笔下的人物,想必他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我想,我取出的这四个名字,无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重名的几率都不会很大。这样一来,有人主动对号入座,继而把我告上法庭的几率,也就不大了。我可是差点吃过这种亏,属于一遭被井绳咬十年怕毒蛇。再就是,若干年前,我看过一本高校文艺理论教材,里面有厚厚的一章,讲的是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我是做不来人物和环境的“这一个”了,可我怎么能够还做不来人物名字的“这一个”呢?哈,貌似有点扯远了吧?

现在是2012年3月2日晚上10时10分。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现大的偏差,我的虚构也没出现大漏洞,那么,差不多十年前的那天,赵甲、梅命和邓俨走出第八感觉歌厅时,应该也是晚上10时10分左右。

他们三个人走出歌厅时,先前噼哩啪啦地燃烧着的酒精,正在他们的身体里逐渐冷却下来了。这时候的天上当然不会有太阳,这没什么。问题的关键是,月亮也不知跑哪躲清静去了。阴森森的夜空,看起来就像一张硕大的晚娘脸,稀稀落落的星星,是其额头、鼻尖、嘴角和两颊上的麻子、色斑。

邓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摔了一个跟头。

不瞒你说,这么多年了,我时常都在想邓俨跌倒的原因。是这个夏夜偷偷吹来的一缕轻风,突然基因突变,成了一堆乱麻,死命缠住了邓俨的脚吗?应该不是;是驶向北岸街的那辆夏利出租车的两道灯光,变成了两根棍子,打疼了邓俨的腿吗?显然也不是。那我就只能理解为,是酒精的余孽在作祟或者作秀了。总之,他们三个人刚一走出第八感觉歌厅,邓俨就脚下一个趔趄,向正前方的地面倒了下去。

我很希望你能问我,之后呢?

之后就扑通一声。再之后就有了一个人的哈哈大笑声。再再之后,一起刑事案件就发生了,一个叫胡来的人倒在了自己的鲜血里,是伤是死,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还很希望你能问我,最后呢?

最后,这个叫第八感觉前的一个跟头,或者叫第八感觉的故事,虽然没写明白,但的确写完了。真的,就这些。

我奉劝你还是自己去想,而不是问我:哈哈大笑的那人是谁?胡来为什么又怎么样倒在了自己的鲜血里?凶手是谁?动机是什么?这类问题还能列出几公里那么长的一串子,你问我,我问谁呀?

这样一来,我以下预计要写的大约三四千字,也或者是六七千字,你还会往下看吗?你要知道,下面的这数千字,很可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想象而已,不见得与你的想法和想象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