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盛顿传
2365300000006

第6章 出师不利(1)

法军司令官圣皮埃尔爵士的回复在预料之中,他在信中写道:“总督大人,您最好将您的意思转达给我的上级,因为我只效命于他,是否撤军我只能听从他的指挥。”这封貌似谦卑的信实则是法军为了拖延时间而故意推诿的一封信。华盛顿提供的前线的信息使总督以及其他官员都坚信法军将在来年的春天沿俄亥俄河而下同英军开战,以武力抢夺俄亥俄的土地。华盛顿将自己在法军前线所记载的地形图复印出来,分发给所有的军官和士兵,让他们对法军的驻军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也使得大家对自己目前面临的危险更加警觉。

总督派出特伦特上尉带领100名士兵去修筑俄亥俄河汊口的要塞,命令他尽快完成这一工程。尽管特伦特是一个无能的人,此次却被派遣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差事,主要是因为他是华盛顿·克罗根的小舅子。克罗根负责在前线的贸易,西边部落的那些印第安人都很买他的账。1754年6月,华盛顿被派出去修筑亚历山德亚的边防,同时他要在那里筹备军需用品,总督还授权他统领两个地区的边防。

华盛顿一到前线,就召集克罗根和翻译安德鲁开了一个会,讨论了跟印第安人有关的事宜。与此同时,德威迪总督召集其他省的州长开会,呼吁大家联手抗敌。他希望能同南部的印第安部落结成联盟,利用卡托巴布族和切罗基族的力量同亲法的齐佩瓦族和渥太华族抗衡。然而那些殖民地如同一盘散沙,总督结成联盟的希望也只能是一种妄想而已。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要求增加军事开支,有的质疑本次联盟的动机,有的干脆摆出明哲保身的态度以免引火烧身。无奈之下,德威迪总督只得召集伯吉斯议会筹募军用资金。然而此时一些省份已经萌生独立的念头,因此并不太赞同他的提议。尽管还没有省份公开地挑衅弗吉尼亚总督的权力,没有出现“暴力的民主政治”,但是独立的意识已经悄然形成。这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平民,有自己的农庄、家庭、奴隶,他们完全独立于等级制度而存在。他们的性格也体现出个人主义的特征,喜欢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当德威迪总督向他们提出在俄亥俄的驻防以及军事行动计划的时候,他们不少人开始质疑他的军事动机。总督对这种质疑大为光火,正如他所说的,“感到一种反叛的力量”。也有一些人担心本次对抗会给密西西比河的居民带来更多的灾难。为了打消这种疑虑,总督向他们保证保护每一位居民的安全。经过了长时间的争论与说服,议会最终筹得1万英镑,但仅这微薄的基金也不完全受总督支配。他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管理该项基金,对此,德威迪总督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向议会抱怨,担心弗吉尼亚州将来会越来越难管理。

资金筹募完毕,德威迪总督决定将驻防军队增至300人,分成6个连队。担心华盛顿太年轻以至于不能够服众,他任命弗利上校统领这六支连队,华盛顿任副官。然而招募新兵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在招兵过程中,华盛顿惊讶地发现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跑来当兵。事实上部队的士兵都是这样招募来的。在这些地区,招募自耕农是很困难的,因为部队发给每个士兵的薪水很微薄,而自耕农靠自己的劳动很容易自给自足。所以只能通过改善他们目前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尝到更多的甜头才有可能吸引他们参军。德威迪总督对此情况也十分了解,他想到了一条权宜之计。他打算在俄亥俄河边让出一块20万公顷的土地,分给自愿参军的人。这招果然有效,这些土地对那些农民出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大块肥肉,政策一出来,马上就有很多人报名参军了。然而军官们却没有被这些诱惑打动,有一些甚至打了退堂鼓。最后,军官中就只剩下华盛顿一个人来管理这些招募来的新兵。但是令他欣慰的是,翻译官范布拉姆留了下来。于是他立刻写信给总督请求任命范布拉姆为陆军上尉。

4月2日,华盛顿离开亚历山德亚动身去俄亥俄河汊口修筑新的要塞。他只带领了两支连队大约150人,剩余的人跟随弗利上校的炮兵团前往伯托马克河。在途中,他与亚当斯蒂芬上尉带领的分遣队会合。斯蒂芬上尉后来跟随华盛顿南征北战了很多年。在温彻斯特,华盛顿在征集车马等运输工具上遇到了阻碍,后来他不得不动用弗吉尼亚的《民兵法》强制性地筹备军用所需马匹。即使是强制性征用,所得也寥寥无几。征集了一个礼拜,他们也只得到了十辆破旧的马车,结果还没有通过险峻的隘口,那些拉车的马就走不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不得不用肩扛着车轮行军。在如此差的装备下,华盛顿的部队翻山越岭,一边扫清前进的障碍,一边为后面的炮队铺路。为了鼓舞士气,华盛顿许诺说等过了威尔斯溪的货运中转站,他们就会有特伦特上尉准备的上等的驮马了。然而还没有到达,他们就听说特伦特上尉和他的手下已经被法国人给俘虏了,后来这个谣言被证实是假的,因为他们于20日在威尔斯溪遇到了特伦特。可气的是,特伦特是一个人待在威尔斯溪的,因此他也不太清楚他的士兵是否被俘。他离开了河汊口,将工程交给他的手下弗里兹来管理,如果手下真的被俘,那么特伦特就犯了渎职罪。华盛顿一时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赶到河汊口以探虚实。可是这个无能的特伦特连一匹像样的驮马都无法提供。直到25日,河汊口的士兵带着驻防用的工具赶到威尔斯溪,华盛顿才了解了全部的情况。原来法国人曾夸口说他们要先英国人一步赶到俄亥俄。法军指挥官康特勒库上尉带着1000名士兵和300枚野战炮乘坐快艇赶到了英军正在修筑的碉堡所在地。到达之后,他们便架起了大炮,命令英军立即投降。可怜的军队总人数不超过50人,指挥官特伦特在威尔斯溪,副官弗里兹在距离十英里之外的营地,群龙无首,大家都被法国人的阵势吓得不知所措。这时,亚王正好在河汊口,他建议一个名叫霍德的少尉向法军指挥官请求推迟递交投降书,因为负责的长官都不在此地。战战兢兢的霍德少尉在亚王的陪同下,来到法军指挥官面前提出了请求。然而法军指挥官却顽固地要求他们立即投降,否则就会炸平整个河汊口。最终,在少尉的请求下,法军指挥官允许他带着少数的士兵离开河汊口来到威尔斯溪,但是河汊口的要塞却被法国人占领了。陪同少尉前来的还有亚王派出的两名印第安护卫,他们向华盛顿呈现了代表兄弟情谊的贝壳项链,表示永远忠诚于英国军队。华盛顿立即给总督写信请求增援,并将这些情况一并向总督做了汇报。他托印第安护卫向亚王带了个口信,请他们尽快同他在路上会合。

此时此刻,华盛顿感到了战争的巨大压力。在这块蛮荒的土地上,他只带领了少数的新兵且物资匮乏,而敌人不管在哪个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他还听说,一支从威南戈尔出发的法国军队已经向俄亥俄进发,600名由齐佩瓦人和渥太华人组成的军队已经前往肖托溪同他们会合。然而越是情况危急,就越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怯懦。如果表现出了胆怯,就面临着被印第安同盟抛弃的危险,同时还有可能扰乱军心。最让华盛顿心烦的就是特伦特的手下,那些人自称不受《弗吉尼亚民兵法》的约束,不服管教的行为也大大影响了他的士兵。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中,华盛顿召开了临时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华盛顿决定在红石溪建立防御工事,并在那里等待援军的到来。在红石溪,他们不仅可以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还能决定是进攻还是撤退。做出决定后,华盛顿派出60个人作为先头部队前去开路,同时给总督写信请求援助。考虑到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正在召开议会,他还分别写信给这两州的总督,详细地描述了法军的敌对情况,并尽可能地号召他们积极援助。但是他的这封信却被压了下来,总督批准的法案受到了议会的百般阻挠,因此,在那两周,华盛顿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这个年轻的指挥官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尝到了被议会制约的苦楚,此后的几年里,这种制约几乎成了他在战场上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临出发前,华盛顿解散了特伦特纪律散漫的部队,命令他们等待弗利上校的调遣。然而,这些人等华盛顿一走,就立即四散回家了。

4月29日,华盛顿带领160人向威尔斯溪进发,并很快赶上了修路的先头部队。他们要在这荒野里修筑一条宽阔的道路,以便弗利上校的部队的大炮通过。然而修路的进度十分缓慢,即使加上全部的人手,他们一天也只能完成四英里的工程。5月9日,部队达到了“小草地”,距离威尔斯溪二十英里。每天他们都听到一些有关俄亥俄的坏消息。从那些从俄亥俄逃出来的商人口中,他们得知法国军队已经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兵力,华盛顿估计法国人在他先前看中的那个河汊口建立了要塞。有一个商人还提供了有关拉弗斯的情报,华盛顿以前就怀疑此人是法军安插在印第安人中的间谍,这个人过去活跃在月桂山那边吉斯特的新居民区,现在又带着四个士兵在这一带东游西串,华盛顿怀疑他在以搜捕逃兵的名义进行侦察活动。还有消息说,法军对俄亥俄下游的印第安人大肆赠送礼品以此进行拉拢。除了这些满天飞的不利消息,华盛顿还得到了一条令他振奋的消息,那就是亚王正带着50名士兵前来同他会合,商量一起与法国作战的计划。经过几天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到了尤吉奥格尼河,在这里他们打算修筑一条小桥。在这里,华盛顿终于可以腾出时间给总督写信,汇报了部队面临的军费紧张的问题。弗吉尼亚议会低估了前线的开支情况,所拨的军费数量十分有限,这势必影响到军队的体面。不过,华盛顿表示即使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他也将恪守自己的岗位,绝对不做战场上的逃兵。在给朋友费尔法克斯的信中,他同样表达了自己会为荣誉而战的坚定的决心。这就是年仅22岁的华盛顿,这种为信仰和荣誉而战的高尚情操是他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

正当他们热火朝天地修筑小桥的时候,一些印第安人跟华盛顿说想要开凿一条通往红石溪的山路是不可能的。华盛顿于是就带了一名少尉、三名士兵和一名印第安人划着独木舟前去考察地形,他们往下游划了大概十英里,印第安人就不愿再继续往前了。华盛顿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印第安人,”他说,“有钱才能使鬼推磨啊!我们的友谊再深厚,他们也不会为我们白出力的。”在华盛顿答应把自己的衬衫和一件军大衣送给他后,他才同意继续往前走。华盛顿观察了这条河四周的地理情况,发现如果要从水路通过的确是相当困难的,于是他们折回了营地,决定还是走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