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黄中梁大学毕业回到信河街。
考大学前,黄中梁的爸爸跟他约定,毕业后回来一起办眼镜厂。其实,黄中梁怀疑从自己出生那天起,爸爸就安排好他以后的道路,因为爸爸给他起的名字叫黄中梁。“中梁”是连接在两个镜片中间的零件。是眼镜的最主要零件之一。
黄中梁爸爸的名字叫黄作品,眼镜厂叫光明眼镜厂。在信河街,光明眼镜厂只能勉强算中等规模。厂房约一千平方米。工人六十来个。一年营业额八百来万人民币。如果风调雨顺的话,辛辛苦苦做一年,能有三十万的利润。如果出现意外,譬如银行加息,譬如铜价上涨,譬如更要命的汇率变化,可能一年下来赚不到一分钱。弄不好还要亏。爸爸这样规模的眼镜企业,在信河街有两千家,从这个角度来看,黄中梁觉得爸爸对他前途的决定有点小题大做。过于隆重了。但是,黄中梁知道,爸爸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爸爸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可以举一个例子。爸爸从四十岁开始吃舒尼通胶囊。舒尼通胶囊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的药。可他四十岁时根本没有前列腺的毛病。他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后,带来了很多毛病,譬如脊椎病,譬如痔疮,譬如高血压,譬如前列腺。根据观察,他发现,到了四十岁的年龄,无论多么强壮的男人,都会碰到前列腺的问题。只是发不发病罢了。他说自己吃舒尼通胶囊的意义是疏通前列腺腺小线管组织,杀灭里面的细菌。这叫“有备无患”。爸爸这种性格也影响了眼镜厂的发展。他是一九八四年办起眼镜厂。跟他同期办厂的人,有的已拥有近百亿的身家。有的眼镜公司已经上市。有的转行去做了房地产。也有赚了钱后移民国外。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爸爸的眼镜厂还是租用别人的厂房。他为什么没有拥有自己的厂房呢?就是因为他的“有备无患”。他最少有两次机会可以把现在租用的厂房买下来,却都没有把握住机会:一次是一九八五年,他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赚了三万两千元人民币。三万两千元在一九八五年是什么概念呢?那一年黄中梁刚出生。黄中梁后来听说,爸爸用赚来的钱在信河街买一间三层楼的房子,花了两万八千元。其实,他那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可以拿出三万元把厂房买下来。他没有这样做;另一次是一九九八年的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信河街,厂房的主人被银行催款,希望以八十万的价格把厂房买给爸爸。那时,爸爸手头积累的资金足够买下这座厂房,但他的眼镜厂也受到影响,订单锐减。他不敢冒这个险。又错过了一次机会。而到了二零零八年,这座厂房已经叫价一千五百万人民币,每年的租金涨到二十多万。爸爸已经没有能力购买。他连想一想的胆量也没有了。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有一种压抑感,有一种无力感,有一种恐慌感,觉得跟不上社会的步调。有点心灰意冷了。因此,萌生了退意,希望黄中梁能够接手眼镜厂。
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使眼镜厂辉煌起来,便把希望寄托在黄中梁身上。
黄中梁考大学之前就知道以后要接手爸爸的眼镜厂。他也愿意。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信河街历史造成的。信河街地处远离政治的东海边,单靠种田吃不饱,跑码头成了生存的另一种方式。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信河街人有五十多万,而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信河街人多达两百多万。这些人像触角一样伸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心脏就是信河街;另一个是现实社会造成的。黄中梁读大学之前,商业上成功的人士,已被尊为这个社会的英雄。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的中心,生意做得好的人,成为最受尊敬的人。这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深影响了黄中梁。哪个青年人心中没有一个英雄梦呢?而想实现这个梦想,接手爸爸眼镜厂是一条便利的途径。
黄中梁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跟爸爸曾有过小小分歧。爸爸希望他读财经方面的专业,最好是工商管理,毕业之后能学以致用。黄中梁却喜欢历史系。黄中梁觉得,经济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人的横向思维和视野。历史课程训练的是人的纵向思维和视野。横向往往只看到一个结果,纵向却能够看清楚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对于黄中梁选择历史专业,爸爸也没有明确反对。只要黄中梁不去当历史学家就可以了。
但是,当黄中梁二零零八年毕业回家,准备大干一番时,爸爸却有点犹豫了。
就在黄中梁从学校回到家的那个晚上,爸爸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算是欢迎黄中梁学成归来。那晚的家宴还邀请了叔叔黄作用和婶婶唐筱娜。那晚的菜都是黄中梁喜欢吃的海鲜。出乎黄中梁意料的是,爸爸买了一条黄鱼。黄中梁最少有十年没有吃过黄鱼了,听说价格很贵。信河街的风俗,只有宴请尊贵的客人才上黄鱼。买黄鱼不是爸爸一贯的性格,他对吃更是没有讲究,可见,他对黄中梁的回来很重视,才破了例。家宴是叔叔掌勺的,他对烹饪有兴趣。在吃酒的过程,婶婶把鱼头和鱼胶夹给黄中梁,不断地叫他吃。黄中梁却从宴席背后感觉到一丝凝重的气氛,好像大家都在拼命地压抑着什么。
宴席散后,黄中梁洗漱完毕,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上网浏览。这时,爸爸推门进了房间,看了他一眼,迟疑一下,问黄中梁说:
“市里最近正在招考公务员,你有没有兴趣去试一试?”
黄中梁听他这么一说,愣了一下,说:
“为什么?不是说好去眼镜厂上班吗?”
爸爸摇了摇头,说:
“这个时候进眼镜厂前途难料啊!”
黄中梁知道,爸爸说的“这个时候”,是指二零零七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到了二零零八年年中,这场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美国是世界经济中心,美国的经济出了问题,其他国家的经济肯定也不能安全无恙。黄中梁每天上网了解新闻,自然知道这次金融危机的厉害。但黄中梁没有把这次金融危机和他们家小小的眼镜厂联系在一起,更没有想到爸爸会对他说这句话。这时,黄中梁突然明白今晚宴席上那股凝重的气氛从何而来了。这种感觉让黄中梁不安,他问爸爸说: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眼镜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爸爸沉吟了一下,说:
“眼镜厂目前还可以勉强维持,但我心里没底。我办了二十几年的眼镜厂,这次碰到的困难是最大的,这一次遇到的完全是外来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不知不觉被卷了进去,当醒悟过来时,已经身在其中。我有点担心眼镜厂迈不过这个坎,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让你去考公务员比较稳妥。”
黄中梁看着他说:
“可是,我对考公务员一点兴趣也没有啊!”
爸爸见黄中梁这么说,就没有再说什么。
过了许久,黄中梁主动退一步说:
“要不,让我先去眼镜厂试一试,如果真的不行,再考虑考公务员也来得及。”
爸爸低头想了想,轻声地说了一句:
“也好。”
两个人都没话了。
爸爸在黄中梁房间里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出去。
黄中梁知道爸爸没有冒险精神。他的这种性格注定他在商业上的平庸。他不是黄中梁理想中的英雄。从这一点上说,黄中梁对爸爸是有一点点失望的,在黄中梁的内心里,一直空置着一把交椅,这把交椅上应该坐着一个英雄,而这个英雄的最佳人选是爸爸。但他没有满足黄中梁这个愿望。这使黄中梁在失望的同时,也催生了奋斗的动力。不能再期待爸爸了。无论是对于爸爸还是黄中梁自己,黄中梁都应该把这个遗憾弥补起来。
其实,对于这场金融危机,黄中梁说不出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黄中梁也说不出这场金融危机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可是,作为个体,黄中梁没有害怕。相反地,他内心有点朦胧的雀跃,希望能够早点到眼镜厂上班,早点到一线去,所以,他做完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信河街。他觉得,历史上的英雄总是产生在乱世。
爸爸这次谈话,等于在黄中梁内心点燃了一把火,他本来还想休整几天,拜访几个老师,拜会几个同学,反正是自己家的工厂,迟几天去没有什么要紧,被爸爸这么一说,他第二天就去眼镜厂报到了。
二
信河街的眼镜行业只能算三分之二条产业链。只有生产和外贸两个环节,唯独缺少销售。在生产环节里,又分为两档,低一档的是生产眼镜配件,高一档的是生产眼镜。所以,信河街眼镜行业的产业链主要是由眼镜配件厂、眼镜厂和眼镜外贸公司组成的。这跟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黄中梁爸爸的眼镜厂属于中间环节。根据黄中梁的了解,从二零零八年一月份开始,爸爸眼镜厂的订单就开始减少。黄中梁查过这半年来眼镜厂的账目,前三个月略有盈余,后三个月处于亏损状态。整个账面看来,收支平衡。这当然是爸爸全面扩展业务的结果。他连一份一百副眼镜的订单也接来做。在这之前,这么小的订单是不接的。因为接一个新的订单,一般都要设计一副新的眼镜模具。单单制作这副模具的费用就高过那一百副眼镜的利润。爸爸接了新订单后,都是亲自设计制作模具。他把能够节省的环节都节省了,才让眼镜厂的收支打个平手。
问题不仅仅在这半年,而在于接下来的情况会怎么样?也就是说,这次的金融危机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会持续多长?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只要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接下来,爸爸的眼镜厂肯定全面亏损。
难怪爸爸显得忧心忡忡。
然而,黄中梁发现,问题严重的并不是爸爸的眼镜厂,而是叔叔黄作用的眼镜配件厂。他的眼镜配件厂已经连续亏损了八个月。
黄中梁回信河街的第四天上午,去了一趟叔叔的眼镜配件厂。去的前一天,黄中梁跟叔叔通过电话,黄中梁对他说,想到他的眼镜配件厂看一看。在这之前,爸爸大致向他介绍了叔叔眼镜配件厂的情况,说叔叔最近的情绪很消极,想退休。爸爸这么说,让黄中梁吃惊,叔叔今年才四十八岁,如果从做事业的角度说,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规划退休后的生活呢?叔叔在信河街是个很知名的人,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在坊间流传,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无论对什么人,他只看到对方好的一面。关于他这方面的事情,黄中梁听说过一个例子。他工厂原来有个仓库管理员,偷了配件去卖,被厂里值班的保安抓住了,保安要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叔叔让保安把他放了,并对保安说,他做出这种事,肯定是有原因的,正常的人谁愿意去做这种事呢?他把那个仓库管理员叫来一问,果然,那个人的老婆要住院做手术,他一时又借不到钱,就动了歪念头。叔叔听了他的话后,跟他一起去了医院,替他预缴了五千元的手术费。那个人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叔叔却说,谁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是外人对叔叔的传说,在家庭内部,也流传着叔叔的一个故事。黄中梁爷爷得老年痴呆症十年,最后六年,只认识叔叔一个人,晚上睡觉要他坐在身边,如果眼睛睁开没有看见叔叔,他马上伸直脖子一字一顿地惨叫起来:黄——作——用——。可以把半条街的人吵醒。那六年里,每天晚上都是叔叔守着爷爷,他连水也不敢喝,怕喝了要上厕所,他一上厕所,爷爷一定醒来,惨叫声也跟着响起来。爷爷生命的最后三年,完全回到人生的初始状态,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叔叔白天在眼镜配件厂上班,晚上在家里伺候爷爷。无论是在眼镜配件厂还是在家里,叔叔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没有一丝的不耐烦。有一次,爸爸和叔叔带爷爷去医院做检查,那个医生给爷爷做完检查后,对爸爸竖起了大拇指,爸爸不知道医生是什么意思,以为他表扬爷爷身体棒呢!后来才知道,医生是表扬爸爸和叔叔对爷爷孝顺,医生说自己跟老年痴呆症患者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大凡得这种病的老人,身上有一股很浓的腐烂气味,像死老鼠发出的味道。爷爷身上没有这种气味,可见,爸爸和叔叔把爷爷服侍得多么好。爸爸当然知道叔叔是怎么服侍爷爷的。叔叔去市场买回一个高零点五米宽两米的大木桶,每天晚上,叔叔把大木桶里灌满热水,先把自己的衣服扒光,再把爷爷的衣服扒光,然后把爷爷抱进大木桶里洗澡。他给爷爷擦澡,爷爷就把泡沫涂在他脸上,用手掌捧起洗澡水让他喝。叔叔张嘴就喝了。他不喝,爷爷不让他洗。除此之外,所有跟叔叔做过眼镜配件生意的人都知道,叔叔是最好说话的人,无论什么事,只要对方能够说出理由来,叔叔没有不答应的。有人知道他这个性格,给他下订单时,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譬如一副镜框的成本八角,对方把价格压到七角,甚至更低,至于理由,对方可以随便编,可以说上一笔生意亏了本,也可以口头许诺下次来下订单时一定提高价格,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叔叔就笑着说,你都这样说了,我当然没问题。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一些,故意压低价格的人毕竟是少数。相反地,很多人知道叔叔的性格,觉得他可以信赖,特意把订单下给他。所以,总体算下来,叔叔并没有吃太大的亏。
不过,叔叔的性格也不是好到一点脾气也没有。他有一套排解的方法。譬如服侍爷爷那几年,有时候,完全痴呆的爷爷会动手打人,出其不意地伸出巴掌掴在叔叔脸上。叔叔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会,马上就舒展开了。黄中梁听爸爸说,好几次听见叔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他只要哭一哭,心里就舒畅了。叔叔还有一个排解的方法是抽烟,他平时只是偶尔抽一支,心情不好时,他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口气把一包烟都抽光。出来时,头发上冒着烟,精神焕发,脸上充满笑容。
关于叔叔的哭,也是很著名的。他看见残疾的乞丐会哭出声来,看见死在路边的小猫小狗也会掉眼泪。信河街的同行有时会笑话他,说,黄作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动不动就掉眼泪呢?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叔叔便笑起来,一边伸手去摸自己的脑袋,嘴里轻轻地念,眼泪自己要掉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嘛!
黄中梁到叔叔眼镜配件厂的那一天,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眼眶红红的,好像刚哭过。但是,他看见黄中梁进来后,马上笑了起来。先带黄中梁到各个车间走一圈,然后又回到办公室,把这半年多来的情况做了介绍。黄中梁听了之后,也觉得问题比较严重,从二零零七年的十一月份开始,叔叔的眼镜配件厂就开始亏损,每个月的亏损额都在上升。在这之前,工厂也有出现亏损的情况,但只是在其中的某一个月,第二个月就扭转回来了。可是,这一次已经连着亏了八个月,到了第八个月,每月的亏损额度已经上升到十万。整个亏损金额已经接近七十万。这怎么不让他心慌起来呢?最主要的是,根本看不到这种亏损的势态什么时候能够被制止住,叔叔觉得,与其眼看着工厂一步步垮下去,还不如乘早转手卖掉,起码还能够留住养老的本钱。
叔叔跟黄中梁说这些话是有原因的。这个眼镜配件厂有黄中梁爸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爸爸的眼镜厂也有叔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叔叔当然知道黄中梁有意接手爸爸的眼镜厂,如果黄中梁接手了眼镜厂,等于黄中梁也拥有眼镜配件厂的股份,他觉得把这个工厂卖掉之前,有必要把其中的厉害关系跟黄中梁说清楚。他不是不想帮黄中梁,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帮,如果这个配件厂再办下去的话,只能拖了黄中梁的后腿。
来叔叔的眼镜配件厂之前,黄中梁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同样是眼镜生产系统里的企业,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跟爸爸的眼镜厂相比,叔叔的眼镜配件厂为什么会更早地陷入绝境呢?来叔叔的眼镜配件厂后,黄中梁对这个问题有了真实的认识:第一个方面跟叔叔工厂的性质有关,生产眼镜配件没有自主权,他的自主权在眼镜厂那里,要不要给他订单?给他多少订单?眼镜厂说了算。所以,当眼镜厂的销售量受到冲击后,叔叔眼镜配件厂的订单量立即就减少了下来。订单一少,很多问题随即就来了,比较突出的是工人工资的问题,原来工人做一个月可以拿到两千元,现在没那么多活可以做了,一个月最多做十五天,按照计件的算法,最多只能给一千元。可是,这么一来,工人不干了,不是他们不干活,而是叔叔的配件厂接不到活给他们干,这个账怎么能算到他们头上来呢?叔叔就碰到两难的问题了,要么是他出钱养着这些工人,要么就是让这些工人离开工厂。可是,如果这些工人离开工厂后,又来订单怎么办?所以,这八个月来,叔叔一直养着工厂里的工人。叔叔的亏损,很大一部分就是亏在工人的工资上面;第二个方面是欠债。跟叔叔眼镜配件厂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多年的老关系,都是叔叔先把货发给他们,有的是约定三个月结一次账,有的是一个季度结一次账,有的是半年结一次账,也有的是一年结一次账。除了信河街的客户,叔叔还有一部分外地客户,主要集中在厦门和广州一带。一直以来,这些客户跟叔叔都是半年结一次账的。每一次都算得很清爽。可是,这次金融危机一来,那些外地客户就清爽不起来了。叔叔打厦门客户的电话,对方根本不接,最后干脆关机了。广州的客户倒是接了,带着哭腔跟叔叔说,他的工厂快破产了。叔叔不甘心,专门去了一趟广州,那个客户领他到工厂里转一圈,果然,工人已经走掉一大半,停下来的冲床也已生锈。那天晚上,客户请叔叔在空荡荡的食堂吃饭。客户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下来了,说他不能把钱还给叔叔,觉得很愧疚。叔叔见他这样,想起自己的工厂,也跟着哭了起来。第二天就空着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