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2298800000095

第95章 驯鹿赋

李俊民

这是一篇咏物小赋。驯鹿本是隐遁者的伴侣,它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但不幸被猎人所捕获,尽管没有加以桎梏,但它却异常驯服,”睹常如崖异,履平如险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状着实令人心酸。作者直告驯鹿:人世多机诈,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对他人抱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否则,将会落得临江麋鹿的下场!行文至此,驯鹿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在江山易代之际,有多少隐遁高士,禁不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奉诏出山,浮沉宦海,最后往往落个非杀即流的结局!”不见夫人之子,食其肉而寝其皮“,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

有足而跂,有角而枝[1]。处山而适,食野而肥。一旦为雉兔者所获,遂见絷于藩篱[2]。不缠而缚,不械而羁[3]。睹常如崖异,履平如险巇[4]。野哉之性,何异夫由也之见仲尼[5]。

郑人之梦,郑人之疑[6]。秦人之指,秦人之欺[7]。逐母而归,未能如西巴之麑[8];与犬而嬉,慎勿效临江之麋[9]。鹿兮鹿兮,汝生我依,我恩汝知。不见夫人之子,食其肉而寝其皮[10]。

(《庄靖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跂(qí):四足上多出的脚趾。枝:鹿角上的分岔。这是写驯鹿的外貌特征。

[2]雉(zhì)兔者:猎人。《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赵岐注:”刍荛者,取刍薪之贱人也。雉兔,猎人,取雉兔者。“藩篱:用竹木编成的篱笆,用以圈养牲畜。

[3]不缠而缚:不用绳子捆绑。缠,缠绕。不械而羁:不用器械控制。羁(jī),马络头。

[4]睹常如崖异,履平如险巇:看见宽阔的道路如同崎岖的险境,走在平路上如同高山崖谷。写驯鹿惊恐的神情。崖异,崎岖的险境。郭象《庄子注》卷五:”行不崖异之谓宽。“注:”玄同彼我,则万物自容,故有余。“险巇(xī),山峰高兀状。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都旧寮》:”去国诚寥落,经途弊险巇。“[5]野哉之性句:《论语·子罕》:”野哉,由也!“陈祥道注:”卫以父子争国,而君臣上下之名不正。孔子欲以正名为先,而子路以之为迂,故曰:’野哉,由也!‘野者,质而已矣。《家语》所谓文不胜质是也。“夫由也之见仲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猳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6]郑人之梦,郑人之疑:人们糊里糊涂就杀死了一只鹿,见张湛《列子注》卷三。

[7]秦人之指,秦人之欺:乃赵高指鹿为马,欺骗秦二世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三年”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8]逐母而归句:驯鹿未能如秦西巴所遇到的麑鹿那样幸运,跟随母鹿一块返回田野。《韩非子·喻老》:”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之持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西巴,应为”巴西“。

[9]临江之麋(mí):麋鹿与犬而戏,终于被犬吃掉。事见柳宗元《临江之麋》。

[10]夫人之子:人家的孩子。《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食肉寝皮:吃了他的肉,剥下皮来当褥子。《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指齐将殖绰、郭最)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评马积高先生《赋史》言及此赋时说:”作者自抒其唯恐在充满祸机的世界中失去有限的自由和生命的恐惧之感,那应该是不失其旨的。这种情感当然不够昂扬,在那个时代却有一定的典型性。“我们进而联想作者进士第一及第,未几弃官归隐。金亡以后,又被元世祖强召入大都,一见即乞还山。那么,这篇赋的意旨不是很明白了吗?

这篇赋文辞刚劲,峻洁可爱。构思新巧,意蕴深长。描写生动,论说委婉。有人说他”格老而意新,辞径而旨远“(史秉直《庄靖集序》),是有道理的。

(郭锋)